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铁蛋白、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降钙素原与白蛋白比值(PAR)的变化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9例ARDS患者,根据氧合指数(PaO2/FiO2)将患者分为轻度组(200 mmHg<PaO2/FiO2≤300 mmHg,38例)、中度组(100 mmHg<PaO2/FiO2≤200 mmHg,42例)、重度组(≤100 mmHg,29例)。检测所有ARDS患者血清铁蛋白、ANGPTL4水平及PAR,根据患者入院后28 d内生存状况将其分为存活组(69例)、死亡组(4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RDS患者入院后28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铁蛋白、ANGPTL4、PAR评估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重度组血清铁蛋白、ANGPTL4、降钙素原及PAR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死亡组血清铁蛋白、ANGPTL4、降钙素原及PAR高于存活组(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高SOFA评分、高PAR及血清铁蛋白、ANGPTL4水平升高是 ARDS患者入院28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联合血清铁蛋白、ANGPTL4、PAR三项指标预测ARDS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67,高于单独指标预测的0.775、0.727、0.776。结论:ARDS患者血清铁蛋白、ANGPTL4水平及PAR增高与病情加重以及预后不良有关,联合检测三项指标在ARDS患者预后评估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 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对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MIF-1)、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于2015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NRDS早产儿14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70)和研究组(n=71),对照组给予Bi PAP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P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血气分析指标、相关血清学指标以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研究组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HMGB-1、MIF-1、BMP-7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S联合Bi PAP治疗NRDS早产儿,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指标、血气分析指标以及血清HMGB-1、MIF-1、BMP-7水平,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RNA干扰血管生成素样蛋白7 (Angptl7)基因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体外培养人VSMC,分为常规F12K培养基培养(对照)和1 μg/mL AngII培养24 h。VSMC用AngⅡ(1 μg/mL)处理24 h后,采用siRNA-Angptl7和阴性对照siRNA-NC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下转染VSMC。RT-qPCR检测mRNA表达水平;Griess反应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相关蛋白的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VSMC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和IL-6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与对照比较,1 μg/mL AngⅡ处理可促进VSMC中Angptl7 mRNA (0.97±0.06比3.05±0.21)和蛋白表达(1.01±0.12比1.61±0.14),亦可促进VSMC中IL-1β[(45.21±8.10)比(126.17±11.77) pg/mL]、IL-6[(50.50±7.51)比(108.50±9.51)pg/mL]和TNF-α的表达[(60.77±9.58)比(185.67±17.3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1)。与对照和转染siRNA-NC相比,转染siRNA-Angptl7下调Angptl7蛋白表达(0.99±0.12,0.98±0.12比0.44±0.14,P < 0.01)。与AngⅡ干预组相比,siRNA-Angptl7降低AngⅡ介导的VSMC炎症反应相关蛋白TNF-α、IL-6和IL-1β的表达,核因子κB (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化酶2 (COX-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F-κB、iNOS和COX-2表达及NO含量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1)。与siRNA-NC相比,siRNA-Angptl7组AngⅡ诱导的VSMC炎症反应相关蛋白TNF-α (0.99±0.13比0.51±0.12)、IL-6 (1.00±0.12比0.38±0.05)和IL-1β的表达(0.99±0.14比0.48±0.11),NF-κB (1.00±0.10比0.42±0.08)、iNOS (1.02±0.12比0.42±0.10)和COX-2表达(1.00±0.11比0.52±0.12)均降低,NO含量[(54.78±2.76)比(18.08±3.61)μmol/L]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1)。 结论AngⅡ可通过Angptl7促进VSMC炎症反应,下调Angptl7蛋白表达可以抑制VSMC的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iNOS-COX-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102例NRDS患儿(NRDS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亚组23例、中度亚组38例、重度亚组41例,根据28 d治疗后结局分为死亡组37例和存活组65例,另选取同期57名健康新生儿(对照组)。检测血清IL-6、CAR、NLR,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RDS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6、CAR、NLR对NRDS患儿预后不良的评估价值。结果:NRDS组血清IL-6、CAR、NLR均高于对照组(P均<0.001)。轻度、中度、重度亚组血清IL-6、CAR、NLR依次升高(P均<0.001)。死亡组血清IL-6、CAR、NLR高于存活组(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和5min Apgar评分增加为NRDS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IL-6、CAR、NLR升高为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L-6、CAR、NLR联合评估NRDS患儿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各指标单独评估(P均<0.05)。结论:NRDS患儿血清IL-6、CAR、NLR升高与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血清IL-6、CAR联合NLR评估NRDS患儿预后不良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PTL8)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3月期间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GDM孕妇136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时期来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检的健康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组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孕妇的血清VCAM-1、PAI-1、ANGPTL8水平,观察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情况。研究组孕妇根据妊娠结局情况分为妊娠结局不良组和妊娠结局良好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M孕妇妊娠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的血清VCAM-1、PAI-1、ANGPT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妊娠结局不良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DM孕妇妊娠结局不良与年龄、产前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尿病家族史、分娩史、居住地、VCAM-1、PAI-1、ANGPTL8水平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产前BMI≥28 kg/m2、HbAlc水平较高、居住地为城镇、VCAM-1、PAI-1、ANGPTL8水平升高均是GDM孕妇妊娠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GDM孕妇血清VCAM-1、PAI-1、ANGPTL8水平异常升高,且三者均为GDM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研究肺部超声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临床诊断及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6月~2020年3月期间诊治的80例NRDS患儿纳入研究,记作NRDS组。另取同期8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新生儿进行系统的肺部超声检查并评分,并比较NRDS组和对照组检查结果。将NRDS患儿根据胎龄的不同分成<30周亚组以及≥30周亚组,比较两组肺部超声检查结果。此外,将所有NRDS患儿按照是否接受PS治疗分成治疗组与非治疗组,比较两组肺部超声评分。结果:NRDS组肺实变、胸膜线异常、支气管充气征、融合B线、肺泡间质综合征、胸腔积液人数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胎龄<30周亚组肺泡间质综合征人数占比低于胎龄≥30周亚组患儿,而胸腔积液人数占比高于胎龄≥30周亚组患儿(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12 h、24 h时的肺部超声评分分别为(15.23±3.15)分、(11.37±2.01)分,均低于非治疗组的(19.45±3.28)分、(16.48±2.83)分(均P<0.05)。结论:肺部超声作为无创且实时监测手段,诊断NRDS的临床价值较高,且肺部超声评分可作为有效评估NRDS患儿接受PS治疗效果的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炎症因子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检测所有入选者的血清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与氧合指数(OI)、肺部超声B线数目的关系;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28 d后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使用ROC曲线分析血清炎症因子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死亡的预测效能。结果:血清IL-6、IFN-γ表达水平、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在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中差异显著,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IL-6、IFN-γ表达水平、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均与OI呈负相关,与B线数目呈正相关(P<0.05);死亡组血清IL-6、IFN-γ表达水平、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均高于存活组,Th17/Treg比值大于存活组,差异显著(P<0.05);经ROC曲线分析,IL-6、IFN-γ联合Th17/Treg比值预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死亡的AUC为0.935。结论:血清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其中IL-6、IFN-γ联合Th17/Treg比值预测预后不良的效能较好,值得临床予以重视应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E-选择素、维生素A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死亡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早产儿82例。所有早产儿入院时均行胸部X线正位片检查,根据早产儿入院时胸部X线正位片描述,将呼吸窘迫综合征分为4级,行血清E-选择素、维生素A检测。分析82例早产儿中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对比呼吸窘迫综合征组与非呼吸窘迫综合征组的血清E-选择素、维生素A水平;分析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不同分级患儿的情况,对比不同分级患儿的血清E-选择素、维生素A水平;记录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预后,对比生存组及死亡组的血清E-选择素、维生素A水平;使用ROC曲线分析血清E-选择素、维生素A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及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非呼吸窘迫综合征组的血清E-选择素明显较呼吸窘迫综合征组低,血清维生素A明显较呼吸窘迫综合征组高(P<0.05)。不同分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清E-选择素、维生素A水平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IV级组的血清E-选择素水平明显较Ⅰ级、Ⅱ级、Ⅲ级高,维生素A明显较低;Ⅲ级组血清E-选择素水平明显较Ⅰ级、Ⅱ级高,维生素A明显较低;Ⅱ级组血清E-选择素水平明显较Ⅰ级高,维生素A明显较低(P<0.05)。死亡组患儿的血清E-选择素水平明显较生存组低,维生素A明显较高(P<0.05)。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轻症组26例,重症组36例,血清E-选择素的诊断灵敏度为0.962,特异度为0.914,截断值为63.185 ng/L,AUC为0.979,95%CI为0.952~1.000,P=0.000;维生素A的诊断灵敏度为0.808,特异度为0.886,截断值为0.635 μmol/L,AUC为0.891,95%CI为0.803~0.980,P=0.000。血清E-选择素的诊断灵敏度为0.907,特异度为0.895,截断值为72.560 ng/L,AUC为0.931,95%CI为0.869~0.994,P=0.000;维生素A的诊断灵敏度为0.721,特异度为0.842,截断值为0.570 μmol/L,AUC为0.841,95%CI为0.747~0.936,P=0.000。结论:血清E-选择素、维生素A可用于评估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程度,预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死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疗效及对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铁蛋白(S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我院接诊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2)。对照组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枸橼酸咖啡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BMP-7、CC16、SF水平、血气指标[氢离子浓度指数(p H)、二氧化碳分压(PCO_2)、氧合指数(PaO_2/Fi O_2)]的变化,通气时间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P0.05);两组患儿血清BMP-7、CC16、SF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pH、PaO_2/Fi O_2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PCO_2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儿p H、PaO_2/Fi O_2显著高于对照组,而PCO_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BP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其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清BMP-7、CC16、SF水平、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出生的75名NRDS早产儿,根据出生后12 h内是否接受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分为PS组(n=37)和非PS组(n=38),同期选择36例非NRDS早产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出生后不同时间点各组早产儿血清四种细胞因子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四种细胞因子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PS组患儿出生后0、1、3 d血清四种细胞因子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血清TGF-β1、BMP-7水平在出生后1d和3d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TNF-α始终高于对照组(P0.05);非PS组患儿出生后0、1、3、7 d血清TGF-β1、BMP-7、IL-6、TNF-α均持续升高(P0.05),且始终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TGF-β1、BMP-7水平在出生后3 d和7 d高于PS组,血清IL-6、TNF-α在出生后7 d高于PS组(P0.05)。IL-6、TNF-α水平随NRDS早产儿病情分级的提高而升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NF-α、IL-6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NRDS早产儿血清TGF-β1、BMP-7、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经PS治疗后,NRDS早产儿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降低,检测IL-6、TNF-α水平有助于评估NRDS早产儿的病情。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构成、耐药性特点及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我院从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98例ARDS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开展痰分离培养,并对分离获取的病原菌实施药物敏感试验。此外,统计入院后28 d内死亡患者例数,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RDS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98例ARDS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63株,占比从高到低分别为革兰阴性菌123株占75.46%、革兰阳性菌33株占20.25%、真菌7株占4.29%。其中革兰阴性菌又以铜绿假单胞菌(50株占30.67%)、鲍氏不动杆菌(32株占19.63%)以及肺炎克雷伯菌(21株占12.88%)较为多见。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葡萄球菌对常见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为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降钙素原(PCT)水平升高、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25分、氧合指数<80 mmHg、入住内科重症监护室(MICU)时长≥10 d以及机械通气时间≥6 d均是ARDS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均OR>1,P<0.05)。结论:ARDS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左氧氟沙星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年龄、CRP、PCT、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入住MICU时长以及机械通气时间是此类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呼吸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不同滴定方法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伴腹腔高压(Intra abdominal hypertension,IHA)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为ARDS伴IHA患者临床治疗呼气末正压滴定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ICU接受治疗的64例ARDS合并IHA患者,所有患者均性机械通气治疗,对患者的呼气末正压进行控制,按照PEEP滴定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跨肺压牵张指数导向滴定组32例设为A组,肺静态压力-容积(P-V)曲线低位转折点压力导向滴定组32例设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PEEP滴定前、PEEP滴定1d后的呼吸功能相关指标(p H值、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潮气量(vt)、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呼气末正压(PEEPtot)、肺静态顺应性(Cst),比较不同PEEP导向滴定对ARDS合并IHA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PEEP滴定前p H值、PaO_2、PaCO_2、PaO_2/FiO_2、vt、Ppeak、Pplat、PEEPtot、Cs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EEP滴定后1d p H值、PaO_2、PaO_2/FiO_2、vt、Cst较PEEP前明显升高(P0.05),PaCO_2、Ppeak、Pplat、PEEPtot较PEEP前明显降低(P0.05)。但A组患者滴定后1d Cst、vt、PaO_2/FiO_2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5),组间其它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中Ⅲ级、Ⅱ级腹腔压力患者的Cst、vt、PaO_2/FiO_2改善幅度明显高于B组患者Ⅲ级、Ⅱ级腹腔压力患者(P0.05)。结论:跨肺压排除了胸壁顺应性的影响,对腹腔高压患者胸壁弹性阻力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指导PEEP滴定对Ⅱ级、Ⅲ级腹高压ARDS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效果更优,跨肺压导向PEEP滴定是治疗ARDS合并IHA患者更适合且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分析早产儿血清炎性因子与生长发育指标的关系及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出生的98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RDS,分为RDS组(58例)和非RDS组(40例)。检测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水平,记录生长发育指标,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早产儿血清炎性因子与生长发育指标的关系,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炎性因子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测效能。结果:RDS组血清IL-1β、IL-6、IL-8、TNF-α、PCT水平均高于非RDS组(P<0.05);RDS组胎龄、出生体重均小于非RDS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早产儿血清IL-1β、IL-6、IL-8、TNF-α、PCT水平均与胎龄、出生体重呈负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L-1β、IL-6、IL-8、TNF-α、PCT均是早产儿并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IL-1β、IL-6、IL-8、TNF-α联合PCT预测早产儿并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AUC为0.910。结论:早产儿血清IL-1β、IL-6、IL-8、TNF-α均与胎龄及出生体重密切相关,这些炎性因子联合预测RDS发生的效能较好,值得临床予以重视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与糖类抗原125(CA-125)在子宫内膜癌(EC)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0例EC患者、6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记为EC组、DUB组),以同期体检健康的60名女性为对照(N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电化学发光法(ECLA)分别检测三组受检者的血清HE4、CA-125水平并比较,绘制ROC曲线评价两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对EC的诊断效能。结果:EC组血清HE4[(141.16±46.43)pmol/L]、CA-125[(33.14±7.52)U/mL]水平均明显高于DUB组和NC组(P0.05),DUB组血清CA-125水平[(19.05±7.20)U/mL]明显高于NC组(P0.05),而HE4水平与NC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ECⅢ期患者的血清HE4[(172.04±18.66)pmol/L]和CA-125[(45.05±4.11)U/mL]水平均明显高于Ⅱ期和Ⅰ期患者(P0.05);ECⅠ期的HE4阳性率(67.9%)明显高于CA-125阳性率(P0.05);HE4、CA-125诊断EC的临界值分别为65.42pmol/L和25.53 U/mL;单独检测HE4、CA-125诊断EC的敏感性分别为97.5%、78.3%,特异性分别为95.0%、98.3%,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93、0.954;二者联合检测诊断EC的敏感性、特异性及AUC分别99.2%、95.0%和0.995;与术前比,EC患者术后血清HE4[(45.13±8.06)pmol/L]、CA-125[(11.22±5.50)U/m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清HE4水平监测对EC的诊断、术前评估及疗效评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与CA-125联合检测可提高EC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高流量湿化治疗仪(HFNC)治疗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 年 4 月至 2022 年 3 月就诊于我院的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共151名。随机分为接受 HFNC治疗组和NIV治疗组(HFNC组77名,NIV组74名)。分别评估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小时、24小时以及治疗结束前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PaO2/FiO2)、CO2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O2,PaCO2)的变化、治疗不耐受和失败、有气管插管需求的情况、住院时间以及住院死亡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各有6名患者死亡,死亡率分别为HFNC组7.8%,NIV组8.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R、RR、平均动脉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PaO2/FiO2、PaCO2、动脉血酸碱度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与NIV组相比,HFNC组气道护理干预次数明显减少(4±1 vs 8±2,P<0.05),皮肤破损发生率明显降低(5.2% vs 20.3%,P<0.05),住院天数明显缩短(6±2 vs 8±2,P<0.05)。结论:HFNC治疗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COPD 患者效果并不亚于NIV,且HFNC的安全性更高,可作为该类患者的首选通气支持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