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以猪毛为原料,经过水解、赶酸、中和、结晶、精制提取出胱氨酸纯品;并从分离胱氨酸后的母液中,经过脱色、离子交换、浓缩、结晶、精制,制备出复合氨基酸.在本工艺条件下,胱氨酸产品的收率为4.8%,纯度在99%以上;复合氨基酸产品的收率为41%,纯度在83%以上.本文为扩大试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从工业废羊毛中提取胱氨酸,进行了每釜投毛250公斤的生产试验,试验就如何改善水解条件,强化水解反应;如何提高分离提纯的效果,换言之,如何提高产品收率做了大量工作。试验表明,只需把人发、猪毛为原料生产胱氨酸的现行工艺流程和设备稍加改动,就能使活性炭吸附的胱氨酸降低到总收卒的0.1%以下。稳定运转试验表明,本工艺较好地解决了产品分离提纯过程中pH值、溶液浓度、中和剂、脱色等因素对产品结晶的影响。采用本工艺产品收率稳定在4—4.5%之间,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国外同类产品质量标准,计入产品各项开支后,车间成本为5.783元/吨,采用猪毛、人发工艺,产品收率仅2%左右,本工艺较国内现有流程优越。  相似文献   

3.
<正> 胱氨酸的制备在我国是采用毛发水解而后用氨水(或其他碱性物质)中和控制等电点从而将胱氨酸分离制备出的方法。这种工艺路线比较简单,设备少,资料丰富,所以从事生产的单位很多。但收率普遍不高,大约在3.5%至5.5%之间。因之从事提高收率的研究是很重要的,它是节约能源、降低消耗,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关于影响收率的因素很多,本文打算从中和过程中的操作条件,即  相似文献   

4.
山羊毛提取L-胱氨酸杂质源及其除杂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羊毛提取L 胱氨酸过程中伴有上百种有机类、无机类杂质的形成 ,分析杂质的形成过程及其对胱氨酸收率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采用料毛物理化学法除杂、活性炭两次脱色、三次中和重结晶除杂工艺 ,杂质除净率高 ,L 胱氨酸产品质量达HG 2 0 30 - 91优质品标准。  相似文献   

5.
对山羊毛原料提取L-胱氨酸过程中水解条件对收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经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可使收率在未回收母液情况下达4.6-4.8%。  相似文献   

6.
核黄素提取过程中,结晶液分离后会产生大量的母液。母液中包含一定量的核黄素,其中一部分是溶解状态的核黄素,另一部分是不溶解的微小晶体。分离过程中无法将这两部分核黄素收回,造成收率偏低。通过在母液中加入连二亚硫酸钠,将母液中可溶态和结晶态的核黄素进行沉降,沉降后进行精制分离,最终得到核黄素产品,可以提高核黄素提取的收率。  相似文献   

7.
利用毛发提取L-胱氨酸的生产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毛发提取胱氨酸的生产过程中,采用降低酸的用量(1:1.5)、蒸汽搅拌的方法进行迴流水解;经真空浓缩回收的盐酸,作为胱氨酸脱色之用;活性碳的再利用以及水解终点的确定等,即使胱氨酸平均收率达到8.30%以上,又使原辅料的消耗大大降低。产品主要质量指标达到日本AJINOMOTO Co.标准。  相似文献   

8.
水解工业废羊毛提取胱氨酸的工艺参数的改进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利用人发、猪毛水解提取胱氨酸的生产线,以工业废羊毛为原料水解提取胱氨酸,给出了改进后的工艺参数。试验证明:成品收率提高到4.9%,成品合格率100%。  相似文献   

9.
从人发中连续提取亮氨酸和胱氨酸工艺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介绍了一种从人发中连续提取亮氨酸和胱氨酸的新工艺。人发用盐酸水解后 ,将水解液减压赶酸 ,再直接加入邻二甲苯 - 4-磺酸沉淀亮氨酸 ,所得沉淀经氨解及后续的精制过程可得亮氨酸精品 ,沉淀亮氨酸后所得的母液按传统的工艺用液氨和得胱氨酸粗品 ,再经一次精制中和可得胱氨酸精品。亮氨酸和胱氨酸的收率分别可达 4 .9%和 7.8% ,产品质量符合日本味之素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有机微滤膜和超滤膜连续过滤谷氨酸发酵液,去除菌体蛋白,以利于后续的提取操作。方法:利用微滤膜去除菌体及大分子蛋白等杂质,微滤透过液进入超滤膜系统,进一步去除小分子蛋白及色素等,再利用浓缩连续等电法进行提取,得到谷氨酸。结果:发酵液经过滤后,可溶性蛋白、色素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6.7%和63.2%,谷氨酸的损失率仅为0.6%;谷氨酸的提取收率和纯度分别可达到95%和99%。结论:利用有机膜系统处理谷氨酸发酵液,可高效去除发酵液中的菌体蛋白和色素等,明显地提高了谷氨酸的提取收率及纯度。  相似文献   

11.
二次中和条件对胱氨酸收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在抽提法生产胱氨酸的工艺中,改变二次中和条件对胱氨酸收率产生的影响,并讨论了其影响原因,对工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生物资源》1975,(2):17-20
<正> 国内生产胱氨酸一般都采用猪毛或人发酸水解来提取的。在水解过程中怎样较快而准确地确定出料时间,这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以前,我厂采用做小样的方法,就是在水解过程中,每隔半小时取一定量的水解液,做出胱氨酸的精品,然后根据在不同时间里胱氨酸精品的量绘成水解曲线。水解曲线的高峰点为出料时间。但这一方法存在着很大的毛病,因为用这一方法,在提取过程中的损失大,最后得到胱氨酸精品的量,不能完全表示所取  相似文献   

13.
采用L-胱氨酸为原料,以浓硫酸为消旋剂,在消旋温度为130~150℃、L-胱氨酸和硫酸的摩尔比为1:8的条件下,经过消旋转型、水解、中和、结晶等步骤,可获得平均收率达到62.02%、消旋率100%的DL-胱氨酸,其主要质量指标均达到日本理化株式会社的产品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4.
八角茴香油溶剂结晶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八角茴香油(anise oil)在三种溶剂中的结晶分离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添加剂对结晶析出的影响,并用溶解度参数理论阐明溶剂的性质与结晶的关系,结果表明,乙醇,甲醇的结晶分离性能较为理想,而丙酮较差;添加剂能显著提高结晶产物的收率,但对结晶产物的纯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D-半胱氨酸盐是手性药物,主要是第三代头孢抗生素药物—头孢米诺钠的重要中间体。本文介绍了D-半胱氨酸盐酸盐的研制。采用L-半胱氨酸盐酸盐为出发原料,经消旋、沉淀异构体、结晶分离、提纯的方法,制成达到日本味之素公司1997年公布的产品质量指标的D-半胱氨酸盐酸盐。  相似文献   

16.
溶析结晶是一种重要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本文针对维生素C钠盐生产过程中采用甲醇析晶,产品粒度小,晶型不好及收率低等问题,对维生素C钠盐结晶过程进行了研究,找到改善维生素C钠晶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人发制备胱氨酸水解液中回收HCl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胱氨酸生产工艺流程 ,在中和工艺前用减压蒸馏法回收HCl,回收的盐酸再用于生产 ,此法不会破坏胱氨酸 ,同时反应前后胱氨酸含量不损失 ,不影响以后的粗制、精制和成品  相似文献   

18.
L-半胱氨酸(Cys)侧链巯基是构成蛋白质活性基团的重要氨基酸,在生物化学、医药、食品、饲料、化妆品等行业具有广泛的用途,国内外的需求量逐年增长.然而,Cys难以通过单纯的微生物发酵来进行生产;由于化学合成的步骤繁多,也很难进行化学合成.传统生产方法沿用毛发酸解制取L-半胱氨酸,收率低,能耗高,水解过程产生难闻气体及大量废酸,环境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L -赖氨酸·L -谷氨酸盐制备过程中脱盐、复合、结晶等工艺对产品的收率和质量的影响。研究了工艺过程的控制方法 ,为此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参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全血过滤方法用于去白细胞血液制备的效果。方法:采用两种全血过滤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法,将采集后全血混匀后直接与白细胞滤器连接直接过滤;实验组采用湿润滤盘法,血液采集完成混匀后静置,先用上层血清10~20 m L湿润滤盘,再混匀与白细胞滤器连接后进行过滤。比较两组制备方法所用的过滤时间、血液回收率、过滤前后血液指标情况及24小时内溶血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全血过滤方法过滤前后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及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过滤时间短于对照组,血液回收率高于对照组,且24小时内溶血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法与湿润滤盘法均能达到去白细胞血液标准,但湿润滤盘法较常规法能有效的降低过滤时间、增加血液回收率,减少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因溶血造成的血液不合格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