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与广西地质局区调队共同研究的桂林南边村泥盆-石炭系界线剖面,最近在爱尔兰召开的国际泥盆-石炭系界线工作组会议上被选为国际泥盆-石炭系界线辅助层型剖面,这是我国生物地层研究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 在爱尔兰召开的界线工作组会议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国际泥盆-石炭系  相似文献   

2.
新疆阿尔金山晚石炭世(虫筳)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的(竹筳)类化石材料是笔者之一(孙巧缡)在1979年和1980年二次随新疆地质局区调大队11分队到阿尔金山进行1:20万区测时采集的。阿尔金山工作区地质构造复杂,产(竹筳)化石的地层分布在断块和断裂带中,(竹筳)化石的采集地点是新疆若羌县索尔库里以东的碎岩山和因格布拉克二地,含(竹筳)地层统称之因格布拉克组。此组以角度不整合覆盖于晚元古界蓟县群含叠层石灰岩之上,其上则与蓟县群呈断层接触。  相似文献   

3.
赣南小江边灰岩的腕足类及其时代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一前言赣南地区栖霞组与茅口组或鸣山组之间,普遍发育一套具黑色炭质、钙质页岩夹透镜状灰岩的地层,一般称为小江边灰岩。这段地层被命名(王竹泉,1920)以来,其所含主要化石群并未进行系统研究,因而,其时代是栖霞期,还是茅口期,颇有争议。甚至有的地质学者认为它的原来涵义不清,建议废弃。为此,作者近年来整理了江西省地质局区调队,历年采集的  相似文献   

4.
新疆阿尔格山早二叠世的䗴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阿尔格山位于新疆、西藏及青海三省交界处,属昆仑山系。阿尔格山交通不便,人迹稀少,地质研究程度很低。本文研究的(竹蜓)化石材料是新疆地质局区调大队三分队同志在1980年和1981年采集的,产化石的地层主要出露于新疆若羌县喀沙克力克河一带(插图1),走向大致为北西西-南东东,岩性是大理岩、长石砂岩、粉砂岩、砾岩、泥岩及生物碎屑灰岩,厚度巨大,可达2219—11815米。(竹蜓)化石产于生物碎屑灰岩中,根据初步研究,喀沙克力克河一带含  相似文献   

5.
四川白垩纪—早第三纪轮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六十年代以来,在四川白垩世和早第三纪地层中相继发现了轮藻化石。本文研究的材料产自四川盆地北部、中部早白垩世早期的白龙组、七曲寺组、古店组,盆地南部早白垩世晚期的嘉定群下段,盆地西部中始新世的芦山组,四川西南部会理、会东地区晚白垩世的小坝组和古新世至中始新世的雷打树组,计有12属20种,1未定种,其中有8新种(见表1)。这些标本是四川省地质局第一区测队、第二区测队、航测队和我所马其鸿、叶春辉、耿良玉等采集,计承道磨制薄片,胡尚卿照相,笔者在此一并致谢。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北缘发现三趾马等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83年,甘肃省地质局区调队三分队于青海北部进行1:20万地质简测时,于花海子以东、大哈那腾河附近红崖子(行政上属甘肃阿克塞县)的红色地层中发现大唇犀等化石.次年5月,兰州大学和三分队部分同志于同一地区的两个地点再次作了发掘和调查,获得大量哺乳动物化石,但内容较为单调,经初步鉴定计有: Hipparion  相似文献   

7.
云南大关黄葛溪志留系床板珊瑚序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葛溪志留系剖面,由云南地质局二区测队于1976年首先进行研究,随后我所叶少华、何原相、万正权和笔者又进行了工作。本文是对其中的床板珊瑚组合及序列,作简要的论述,并与邻区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8.
湖南桃源中寒武世地层及三叶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天瑞 《古生物学报》1991,30(3):360-376
1918年丁格兰(F. K. Tengenren)在湘西黔东一带调查汞矿地质时,对湘西和黔东寒武系做了初步研究。之后,田奇(璀乃)(1940)、王作宾和贾福海(1943)、刘国昌(1945)、卢衍豪(1956)、叶戈洛娃、项礼文等(1963)、湖南省地质局区测队(1964)、林焕令等(1966)、杨家騄(1978)和李善姬等(1980)相继对湘黔边境地区寒武系和三叶虫动物群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区位于湖南省桃源县西北部瓦儿岗乡附近,前人对该区寒武系的研究工作开展较晚。1965年和1973年,湖南省地质局区测队在进行1/20万大庸幅和常德幅的区测过程中,曾在本区的桃源汤家  相似文献   

9.
西藏、新疆石炭纪菊石的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藏地质局区测队于1982—1984年在西藏改则日土地区及喀喇昆仑山东端新疆境内和田县甜水海一带进行地质测量工作时,分别采获石炭纪两个层位的菊石,经鉴定有8属(亚属)10种,其中包括两个新种。东喀喇昆仑山及改则地区气候条件差,交通困难,地质工作基本属于空白地区。以往仅Miller(1931)报道过喀喇昆仑山一种早石炭世的 Muensteroceras?stolizkai(Miller)。本文描述的标本虽非系统采集,但这些种属均系首次在这两个地区发现,对讨论菊石的分布和有关地层的对比都具有重要意义。西藏改则日土地区的角木茶卡和日湾茶卡,仅知有零星的早石炭世地层出露。本文记述的菊石,系西藏区测队在野外路线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10.
宁夏阿拉善左旗恐龙蛋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1年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局区测队在阿拉善左旗北部巴音乌拉山查汗敖包附近的“红色岩系”中采集到三个残破的蛋化石。经初步观察,可以认为它们是由一类未知的恐龙产的。1972年8月,该队的同志在离蛋化石地点不远的同一地层中又采集到另一窝约有13枚残破的蛋化石,可惜这些标本大都是印模,其中保存有蛋壳的并不多。 1973年8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派张广义、赵资奎会同宁夏地质局区测队的段喜仁和杨海龙二同志前往现场,又采集到第三窝蛋化石共11枚。由于它们是该地区恐龙蛋化石的第一次发现,而且其形态结构特殊,在古生物学上和  相似文献   

11.
华南地区邵东组的珊瑚化石及其地质时代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近年来,我所石炭纪地层队在广东、湖南和广西等地(图1)陆续开展了石炭纪地层的系统研究,通过室内整理和化石的初步鉴定,对于上述地区石炭系的划分和对比有了新的认识。有关成果将陆续发表报道。本文着重描述邵东组的珊瑚化石,并论述其地质时代。化石大部分由石炭纪地层队采集,少量标本系湖南省地质局区测队和湖南冶金二四六勘探队提供。经过  相似文献   

12.
1974年9月,笔者和范贵忠同志与宁夏地质局区测队二分队地层组的同志们,在阿拉善左旗豪斯布尔都盆地查干布拉格地区的绿根扎大盖附近采集到一批将在本文中报道的早渐新世哺乳动物化石。本文所报道的谷氏大角雷兽(Embolotherium grangeri)以及徐余瑄(1966)报道的副新两栖犀(Paracadurcodon alashanensis)为1959年采集到的。  相似文献   

13.
江西崇义早奥陶世的几种笔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描述的笔石是江西省地质局区测队1964年采于崇义茅坪早奥陶世地层中。崇义茅坪的奥陶系剖面是江西省区测队所测、剖面资料已在内部区调报告书1:200000赣州幅发表(江西省重工业局,1969),下奥陶统下部称为茅坪组,上部称为樟木曲组。茅坪组为粉砂质板岩、中部产Clonograptus sp.,Adelograptus sp.,Bryograptus sp.等,上部产Didymograptussp.,Bryograptus sp.等。厚665米;樟木曲组为硅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川、黔等地晚二叠世乐平群苔藓虫10属19种,其中新种4个,新亚种4个,化石产地13处(插图1),以华蓥山、轿子山的含量最多。多数标本由四川省地质局208队,我所黔西南二叠纪地层队及各野外队提供;我所技术室代为磨片、照相及描图,谨致谢忱。  相似文献   

15.
Polydsmia的层位及其与Ordosoceras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前言本文所讨论的材料,主要是1954年卢衍豪、穆恩之两同志和笔者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鄂托克旂棹子山一带采集的,其中也有地质部西北地质局633队、205队及内蒙地质局鄂尔多斯地质队等在该区工作时采到的几块标本。这些标本均产于三道坎层及棹子山石灰岩层中,该地层名称为1953年关士聪等在该区调查地质时所命名的。三道坎层主要为浅黄色石英砂岩与深灰色石灰岩互层,厚约80米,石灰岩中产头足类等化石。棹子  相似文献   

16.
云南兰坪-思茅地区含盐地层的介形类化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研究的介形类材料,是作者于1977、1978年配合云南地质局钾盐研究队地层组工作时所采,少数是钾盐研究队踏勘时采集的。文中描述的化石,共有12属、20种,其中有一新亚属、10新种。晚白垩世—早第三纪含盐地层作者根据两年来的野外工作及近年来对勐  相似文献   

17.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足印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久前(78、6、10),承云南地质局第一区测队五分队肖荫文寄来产自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足印化石,据肖君函告该化石采自景洪县大勐龙一带的火山岩系,主要为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安山岩等。这一足印标本产于火山岩系中并有植物碎片。这个标本(编号为 MH.1182-3)就其  相似文献   

18.
滇西二叠纪Shanita-Hemigordius(Hemigordiopsis)有孔虫动物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几年来,在亚洲一些地区二叠系,发现了一个大型有孔虫Shanita,常与Hemigordius(Hemigordiopsis)伴生,组成特提斯海区二叠纪颇具特色的动物群,分布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形成了特定的生物地理区。本文主要记述这一动物群在我国滇西地区的发现及其纵横分布情况。本文材料系云南省地质局第一区测队、云南省地质研究所等单位送来我所鉴定的,薄片、照相、绘图均由我所技术室承担,特此致谢。滇西潞西、腾冲、镇康一带二叠系较发育,由巨厚的白云质灰岩、灰岩及泥岩等组成,含有和中国南部其它地区(秦岭地区除外)不尽相同的有孔虫动物群。据云南省地质局第一区域地质测量大队工作结果,此区二叠系自上而下,大致分层如下: 上覆地层:中三叠统或侏罗系  相似文献   

19.
前言 二叠纪的轮藻化石是较为罕见的,在长达180年的轮藻化石研究史中,仅从美国堪萨斯州和苏联俄罗斯地台南部报道了几个化石种。 近年来,二叠纪的轮藻化石接连在我国辽宁、甘肃、新疆、河南等省被发现。本文系我国的首次报道,计2属4种:Gemmichara sinensis n.gen.et sp.,Paracuneatochara jinxiensis n.gen.et sp.,P.nanpiaoensis n.gen.et sp.和P.gansuensis n.gen. et sp.,它们产自辽宁省锦西县和甘肃省肃南县境内。最初是在辽宁区测队和甘肃区测队采集的叶肢介化石的岩石标本上发现的。1983年5月笔者和沈炎彬、辽宁区测队李超  相似文献   

20.
云南广南早泥盆世多鳃鱼类一新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记述的多鳃鱼类标本,是1976年云南省地质局第二区域地质测量队二分队在广南一带地质填图时采集的。多鳃鱼类是至今还只发现于中国的一类化石无颌脊椎动物,自1965年刘玉海初次发现于曲靖地区以来,产地和新的属种不断增加,不仅广泛分布于云南东部及东北部,而且四川、广西也陆续有所发现。就其地质时代来说,迄今所知,还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