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损伤类型及部位进行临床回顾性总结.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3年至2008年共5年间收治的645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645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男女比例为3.64:1;21~30岁(27.6%)为发病的高峰年龄段;夏秋两季为好发季节;交通事故(46%)在致伤原因中居首位.在颌面部骨折中,下颌骨骨折361例,占总数的56%,发生率最高.结论颌面部骨折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颌面部骨折的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夏秋是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髁突骨折治疗方法选择的原则和适应征,为髁突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25例髁突骨折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受伤年龄、性别、受伤原因、部位、合并损伤、治疗方法、疗效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髁突骨折多见于20-49岁男性,交通伤害的成年患者的常见病因,跌落损伤是小孩和老人患者的常见病因.骨折常发生在髁突颈,多合并颌面部其他部位骨折.高位骨折和(或)没有明显移位的骨折常采用保守治疗,中低位骨折和(或)有明显移位的骨折常采用手术治疗.结论:髁突骨折的高发人群是青壮年,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为交通伤;现阶段髁突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方法的选择跟患者年龄、骨折部位和移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治要点、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长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2009年至2013年收治的463例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性别、入院年龄、体温、入院白细胞数、感染来源、是否进行细菌培养、住院时长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63例患者的年龄为1~82岁,平均年龄47岁;男性265人(57.24%),女性198人(42.76%);大多数患者平均入院体温、入院时白细胞数、入院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高于正常值。进行分泌物细菌学培养的患者206人(44.49%),在送检的206份标本中,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的有127例,阴性的79例,感染细菌大部分为链球菌属。抗生素使用时长与患者的年龄、抗生素使用种类、细菌培养结果、是否伴有基础疾病等因素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患者入院体温、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仍为临床诊治感染的重要指征。及时行脓肿切开引流对控制间隙感染有重要意义;积极进行分泌物细菌培养,对选择正确的抗生素及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时长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坚固内固定技术对颌骨骨折的治疗运用,为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我科自2009年4月-2012年7月收治的80例下颌骨骨折患者行手术切开复位、小型和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纳入内固定组,并选取同期80例行颌间固定的颌骨骨折患者,纳入颌间固定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张口度及张口型均得到明显改善,内固定组改善程度较颌间固定组更为显著(P〈0.05);内固定组治疗周数、口臭及咬合错乱发生率均低于颌间固定组(P〈0.05);内固定组疗效评价优43例,良26例,有效率86.3%,颌间固定组分别为31例和17例,有效率60.0%,内固定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颌间固定组(P〈0.05)。结论:坚固内固定技术具有组织相容性高、口功能恢复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势,是治疗颌骨骨折的安全、可靠、简便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对比掌指关节周围骨折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或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2年12月期间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掌指关节周围骨折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克氏针内固定治疗,47例)和B组(微型钢板内固定,50例)。对比两组治疗指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功能锻炼开始时间]、术后指标[指关节总活动度、手总主动活动度评分]、手功能[手指总主动屈曲度量表(TAFS)评分]、手部疼痛,同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的功能锻炼开始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A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B组的指关节总活动度大于A组,手总主动活动度评分高于A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手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下降,且B组低于A组(P<0.05)。B组手功能TAFS评分优良率为92.00%,高于A组74.47%(P<0.05)。B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相对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骨折,可缩短愈合时间、功能锻炼开始时间,提高手功能,指关节总活动度以及手总主动活动度评分,减轻手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其手术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联合颌间牵引钉内固定术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在临床的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颌骨骨折患者共6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与单纯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和微型钛板联合颌间牵引钉内固定术治疗方法。分析比较这两组患者4周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术后4周两组间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显示:采取微型钛板联合颌间牵引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给予单纯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过程均顺利实施,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情况较好,经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钛板联合颌间牵引钉内固定术是治疗颌骨多发骨折有效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7.
罗雪英 《蛇志》2006,18(3):240-241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频发,口腔颌面外伤的发生率较高,其中颌骨骨折又是常见的病症之一。颌骨骨折后的患者大多数会造成咬合关系紊乱。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颌骨骨折常用的方法。内固定患者由于不能张口,影响进食、语言交流及口腔清洁,易导致感染、营养不良、延误疾病康复。我科从2001~2004年对98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经精心的护理,无并发症发生。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8例患者,男77例,女21例,年龄8~62岁,平均32岁。其中交通事故伤62例,工伤15例,摔伤12例,殴打伤9例。经X线片提示下颌骨骨折65例,上颌骨骨折23例,混…  相似文献   

8.
目的: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进行固定,同时结合牙弓夹板或自攻钛钉进行术后颌间牵引固定,探讨两种牵引方式对患者口腔情况和术后咬合关系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对65例下颌骨骨折病例在完成骨折坚固内固定的基础上分别应用牙弓夹板和自攻钛钉进行颌间牵引,14 d后拆除颌间牵引,术后3-6月进行复查,对患者术后及复查期间口腔情况和咬合关系进行评估,采用两组间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35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两种技术相结合,即使全面部骨折和陈旧性骨折都获得了良好的疗效,不同颌间牵引结果显示采用自攻钛钉治疗更加简便,口腔卫生情况明显好于采用牙弓夹板的患者;复查显示两组患者咬合关系恢复理想,两者骨折愈合、张口度及咬合关系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可吸收材料进行颌骨固位是一种较先进的坚固内固定方法,颌间自攻钛钉是恢复及维持咬合关系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两者结合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钛板坚固内固定在髁状突骨折游离再植治疗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9例31侧髁状突骨折游离再植坚固内固定的患者术后复诊及X线片检查临床观察,对骨折类型、固定方式、愈合和并发症状况进行分析.结果:髁状突骨折单线形19侧,多线形和碎性12侧.单板固定24侧,双板固定7侧.疗效评价总满意率83.9%;不满意率占16.1%,其中张口受限2例,髁状突移位并伴骨折缝感染吸收3例.结论:钛板坚固内固定是颌后切口入路游离再植治疗髁状突中高位及复杂性骨折满意疗效的保证,双板固定能保障髁状突多线形和碎性骨折稳定性愈合,坚持张口训练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10.
韦廷强 《蛇志》2011,23(3):296-297
2009年1月~2011年1月,作者采用张力带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分析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3例确诊的I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PA患者中存在基础疾病或危险因素者占69.2%(9/13);临床表现包括咳嗽、黄痰(13/13)、高热(11/13)、胸闷或呼吸困难(7/13)和咯血(2/13)等;92.3%(12/13)患者有高白细胞血症,WBC大多为(15~30)×109;10例G试验检测的患者中有9例出现阳性;影像学检查:肺内多发空洞及"空气新月征"9例(69.2%),"晕轮征"2例(15.4%),支气管炎表现6例(46.2%),胸腔积液3例(23.1%),颅内播散病灶1例;气管镜检查以粘膜水肿、脓痰、管腔坏死物为主;9例患者痰培养或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占69.2%),所有患者病理检查均见曲霉菌丝。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真菌药物治疗,4例好转出院,9例恶化放弃治疗或死亡。结论 IPA是临床严峻挑战;掌握该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和胸部影像特征,及时的气管镜、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IPA确诊。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曲霉病。  相似文献   

13.
20例不完全川崎病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征,提高早期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近1年来收治的不完全川崎病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不完全川崎病例全部仅有1-4项符合主要标准,30%的惠儿发生了冠状动脉损害,70%的惠儿无并发症.所有确诊或拟诊的惠儿均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和阿司匹林,17例痊愈.结论:不完全川崎病早期症状具有不典型性,应掌握其临床特点,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合并有糖尿病的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76例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并对其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34例(合并有糖尿病)和对照组42例(非糖尿病),并根据患者的一般资料、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类型、治疗效果进行对照分析和研究。结果合并有糖尿病的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疗程明显延长;易累及多个间隙和引发严重并发症;应用同等抗生素,疗效不及非糖尿病患者。结论合并有糖尿病的颌面部间隙感染大多为老年人,临床症状严重,感染不易控制,治疗时要将控制感染和降糖并重,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并举,早期足量应用抗生素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傅恩清  金霞  钟英  师文 《生物磁学》2009,(20):3924-3926
目的:探讨地震现场和后续救护更加合理的组织方法,为未来重大灾害救助提供更好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汶川地震"入住院绵阳404医院627例伤员的伤情,总结分析救治重点及关键问题,探讨地震救护组织、后续救治重点及有效组织形式。结果:收治的627例伤员中四肢伤36.2%(227/627),头面伤21.1%(132/627),多发伤10.7%(67/627),胸部伤7.7%(48/627),挤压伤6.7%(42/627),椎骨骨折5.6%(35/627),骨盆骨折4.1%(26/627)。快速分拣和高效ICU病房救治对于提高后续救治成功率十分关键。结论:现场挖掘救援队联合适宜装备的医疗救援队才是最有效的现场救援;强有力的ICU病房救治可降低死亡率;血液透析和呼吸机十分关键。具有地域特点的灾害救助预案构建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17.
30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感染科确诊的30 例流行性乙型脑炎住院患者临床资料, 分析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 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疗水平。结果显示, 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 但儿童发病率较高。夏、秋季多发, 集中在7 ― 9 月份, 占全年病例的90% 以上。所有患者均有发热、颅内高压症状, 21 例( 70. 0% ) 有意识障碍, 14 例( 46. 7% ) 出现抽搐, 8 例( 26. 7% ) 出现呼吸衰竭。脑膜刺激征阳性20 例( 66. 7% ) , 病理征阳性18 例( 60. 0% ) 。脑脊液检查蛋白增高, 白细胞计数均在300 ×106 /L 以下, 糖和氯化物基本正常。脑脊液乙型脑炎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为100% 。23 例治愈或好转出院( 76. 7% ) , 4 例( 13. 3% )病情加重而自愿出院,3 例( 10. 0% ) 治疗无效死亡。乙型脑炎仍是夏、秋季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流行区的儿童和青少年是易感人群。血液和脑脊液乙型脑炎特异性IgM抗体检查可明确诊断, 对症支持治疗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地衣在自然界中是一种特殊的生物类群,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和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它在环境污染评价,药物和香料开发利用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目前对地衣的研究涉及地衣分类、地衣区系地理、地衣群落生态学、地衣化学、利用地衣评价环境质量以及地衣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回顾了新疆地衣研究近20年的发展概况,总结了新疆地衣研究的发展历程、特点,并展望了新疆地衣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Recent discoveries about how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responds to injury and how patients reacquire lost behaviours by training have yielded promising new therapies for neurorehabilitation. Until recently, this field had been largely static, but the current melding of basic behavioural science with neuroscience promises entirely new approaches to improving behavioural, perceptual and cognitive capabilities after neurological damage. Studies of phenomena such as cortical reorganization after a lesio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repair, and the substantial enhancement of extremity use and linguistic function by behavioural therapy, support this emerging view. The ongoing changes in rehabilitation strategies might well amount to an impending paradigm shift in this fie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