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巴马小型猪与贵州小型香猪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经过筛选的31条引物对巴马小型猪和贵州小型香猪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扩增,分析二品系实验用小型猪的遗传多样性.两品系实验用小型猪品系内及品系间多态性位点的百分数分别为30.9%和25.7%,品系间及品系内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120、0.072和0.067.结果表明,两品系实验用小型猪品系间及品系内遗传多样性贫乏,遗传变异较小. 相似文献
2.
太湖猪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2
报道了对太湖猪7个类群,红灯笼猪,约克夏种猪及太湖地区野猪共57个个体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的结果,重建了太湖猪的系统发生树。实验从40个引物中选用重复性较好的13个引物对所有个体进行了随机扩增,共获得198个RAPD标记,单个引物获得的标记数在3-16间。 相似文献
3.
广西巴马小型猪作为国内小型猪主要品种之一,具有遗传性稳定、多产、体重较小、体表多覆白毛等特征,组织器官及生化指标与人类相似,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猪的心脏解剖与生理特点与人类高度相似,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研究中,在我国,巴马小型猪被用来构建心肌缺血、卵圆孔未闭等心血管疾病模型;猪具有杂食性及与人相似的脂质代谢,可用于研究内分泌疾病,巴马小型猪已用于糖尿病动物模型建立及其遗传易感性、并发症的防治研究等;巴马小型猪的消化系统与人类相似,利用此特点已建立阻塞性慢性胰腺炎、结肠穿孔、胆肠吻合等消化系统疾病模型;巴马小型猪除头、尾外,体表覆以白毛,这一特点使其成为研究皮肤创伤、烧伤修复等的理想动物;小型猪的牙齿解剖结构与人类相似,口裂大,可作为口腔医学研究中的理想动物,巴马小型猪已用来建立牙髓坏死模型及对上颌扩弓方式的研究;类似人的解剖、生理、病理使其成为较为适合的异种移植供体。在中医药研究方面,已用巴马小型猪分别建立了肝脏、脾脏、股动、静脉出血及头颈恶性肿瘤放疗后的腮腺损伤动物模型以研究中药制剂的疗效及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五指山小型猪、巴马小型猪和贵州香猪线粒体DNA控制区碱基序列,比较研究不同猪种的遗传标志。方法应用PCR技术分别对这三种小型猪的血液总DNA样品中线粒体DNA D-loop区进行扩增,测序比对。结果猪的线粒体DNA D-loop区分3个区域。Ⅰ区(靠近5′端区域)704 bp,五指山小型猪在此区共有6个变异位点,通过6个变异位点中归纳出3个单倍体,而巴马小型猪在此区有9个变异位点,通过9个变异位点归纳出4个单倍体,贵州香猪在此区共有6个变异位点,通过6个变异位点归纳出3个单倍体。 相似文献
5.
三种小型猪线粒体DNA控制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五指山小型猪、巴马小型猪和贵州香猪线粒体DNA控制区碱基序列,比较研究不同猪种的遗传标志。方法应用PCR技术分别对这三种小型猪的血液总DNA样品中线粒体DNA D-loop区进行扩增,测序比对。结果猪的线粒体DNA D-loop区分三个区域。I区(靠近5’端区域)704bp,五指山小型猪在此区共有6个变异位点,通过6个变异位点中归纳出3个单倍体,而巴马小型猪在此区有9个变异位点,通过9个变异位点归纳出4个单倍体,贵州香猪在此区共有6个变异位点,通过6个变异位点归纳出3个单倍体。Ⅱ区(串联重复序列区),五指山小型猪、巴马小型猪和贵州香猪序列相同。Ⅲ区(靠近3’端区域)三种小型猪的序列几乎相同。结论五指山小型猪、巴马小型猪和贵州香猪三种小型猪之间线粒体DNA碱基序列变异位点较少,五指山小型猪和巴马小型猪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6.
7.
为了解巴马小型猪发情和产仔特性,对广西大学巴马小型猪场未育和经产雌猪与哺乳雌猪的发情、配种和产仔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研究表明(1)巴马小型猪雌猪初情期在120日龄(即4月龄)左右;(2)69%巴马小型猪哺乳雌猪在哺乳仔猪期间可以正常发情、排卵,配种后也可以正常受胎产仔;(3)巴马小型猪哺乳雌猪发情周期(21.1±2.2)d,比未育和经产雌猪的(19.0±1.5)d长,差异极显著(P<0.01);(4)巴马小型猪哺乳雌猪在哺乳仔猪期间(n=5)发情配种的产仔数(9.4±1.1)头/窝,与未育和经产雌猪(n=46)的(7.9±2.2)头/窝差异不显著(P>0.05),但其仔猪出生重(0.61±0.15)kg(n=47),比未育和经产雌猪的仔猪出生重(0.53±0.13)kg(n=363)要重,差异极显著(P<0.01);(5)初步确定哺乳雌猪在哺乳仔猪期间发情配种后所产雄雌仔猪比例(68%∶32%),高于未育和经产雌猪的(47%∶53%),差异极显著(P<0.01);(6)拟出巴马小型猪雌猪整个发情周期中阴道上皮细胞核固缩指数变化曲线,根据该曲线可以判断巴马小型猪处于发情周期的具体阶段。 相似文献
8.
9.
贵州小型香猪基因组DNA的AFLP检测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报道了AFLP标记在研究贵州小型香猪遗传多性方面的应用和该品系猪个体基因组DNA的AFLP扩增结果,分析了贵州小型香猪的群体遗传结构。实验应用10条AFLP引物,用PstⅠ酶切,对17头猪基因组DNA进行AFLP反应,共获得116个AFLP标记,单引物获得的标记数在2-22间,贵州小型香猪群体相似系数AFLP研究结果为0.866(0.760-0.967),该研究为贵州小型香猪的遗传稳定性提供了相关的参数,准确评价尚待和其它品种猪对研究后确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西藏小型猪的群体遗传结构。方法针对所优选出的40个微卫星位点设计引物,对35头南方医科大学饲养的西藏小型猪样本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采用STR扫描技术进行测定,分析西藏小型猪的群体遗传结构。结果西藏小型猪群体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4.6187,平均杂合度为0.7576,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0.7463。结论西藏小型猪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符合封闭群动物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11.
长叶榧(Torreya jackii Chun)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RAPD技术分析了长叶榧(Torreya jackii Chun)的遗传结构,用18个引物对来自福建省泰宁县的3个不同居群的66个长叶榧样本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叶榧群体水平的多态位点百分率达87%,居群水平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83%、68%和80%.群体水平上的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47 9,居群水平上分别为0.218 2、0.168 4和0.188 1.群体水平上的平均杂合度达到0.244 7,居群水平上分别为0.221 5、0.172 9和0.195 0.30.35%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69.65%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长叶榧居群的基因流量为1.689 9,显示长叶榧仍具有通过群体间的基因交流来防止遗传漂变造成的群体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研究正常混合饲料和玉米面对巴马香猪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使用PCR-DGGE技术研究其肠道菌群的多样性,16SDNA测序技术研究其差异性。结果食用同种饲料的巴马香猪DGGE谱带相似性较高,同时存在个体差异;2种饲料食养的巴马香猪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差异无显著性,而均匀度差异有极显著性;16SDNA测序显示,混合饲料组和玉米面组的特异性菌种分别为 Coprococcus eutactus.Clostridium bartlettii 和 B 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Streptococcus infantarius subsp 。结论不同饲料可导致巴马香猪肠道菌群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巴马小型猪诱导型肝硬化造模前(正常猪)和造模成功后(肝硬化猪)肠道乳杆菌的变化情况,探讨小型猪肝硬化模型在肝硬化肠道微生态研究中的适用性。方法收集肝硬化造模前和CCl4诱导肝硬化造模成功后巴马小型猪的新鲜粪便,提取粪便总菌DNA,用乳杆菌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Electrophoresis,DGGE),即用PCR-DGGE分析巴马小型猪肝硬化前后肠道乳杆菌的相似性和多样性。结果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巴马小型猪肝硬化前(正常猪)和肝硬化后混杂排列,无明显界限;多样性数据分析显示巴马小型猪肝硬化前后肠道乳杆菌的丰富度(S)、微生物区系Shannon-Wiener指数(H′)和均匀度(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马小型猪肝硬化后肠道乳杆菌与正常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Frankia菌的遗传多样性的RAPD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选用20个随机引物,对分自2个分类接种群的8株Frandia纯培养的总DNA进行随机扩增,其中引物OPW15和OPW16能扩增得到较为稳定的RAPD图谱.扩增产物分子量大都分布在0.5~4Kb之间.从稳定的RAPD扩增图谱看,Frankia菌间存在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选定适当引物情况下,能依据共同带将Frankia菌化归为同一分类接种群. 相似文献
16.
鸢尾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的 RAPD和ISSR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RAPD和ISSR标记技术,对来自不同产地的鸢尾属(IrisL.)4个野生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个RAPD和ISSR引物分别扩增出225和196条带,多态性条带分别为215和196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分别为95.56%和100.00%;种间总基因多样度分别为0.368 9和0.357 5、种内基因多样度分别为0.107 7和0.138 0,表明鸢尾属种间遗传多样性较高,且种间变异大于种内变异。4个野生种中,蝴蝶花(I.japonicaThunb.)的遗传组成较为丰富。此外,种内遗传关系与地理分布和环境差异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螅状独缩虫(Cachesium polypinum)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武汉的汉口(CP-1)、汉阳(CP-2)和武昌(CP-3)三个地区缘毛类的螅状独缩虫(Cachesium polypinum)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动物存在广泛的变异,三个地域群体之间的遗传相似度为0.6522-0.7385(平均值为0.6921),各群体之间遗传相似度大小依次为:CP-2-CP-3〉CP-1-CP-2〉CP-1-CP-3。本文对 相似文献
18.
采用RAPD标记技术对分布于江苏小九华山、小汤山和湖山,安徽金寨和芜湖以及湖北保康和英山的7个南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野生居群的28个单株基因组总DNA进行PCR扩增,在此基础上分析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居群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18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93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11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PB)为57.51%;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0.7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17条。从省级水平看,安徽居群的PPB、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均最低,而湖北居群的Ne、H和I均最高,但江苏居群的PPB最高;从居群水平看,湖北保康居群的PPB、Ne、H和I均最高,而安徽金寨居群均最低。7个居群的基因分化系数和基因流分别为0.206 5和1.921 5,说明7个居群总遗传变异的20.65%存在于居群间、79.35%存在于居群内。7个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150 7~0.252 1,其中,安徽金寨和芜湖居群间最小(0.150 7),江苏湖山和安徽芜湖居群间最大(0.252 1)。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居群可分为2组,湖北保康居群单独成组,其他6个居群聚为另一组;来自同一居群的单株均聚在一起。研究结果提示:南苍术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居群间无明显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9.
Genetic diversity of 30 inbred sunflower lines was examined by RAPD and isozyme analyses. The inbred lines were shown to be highly polymorphic by RAPD markers. The line distribution on genetic similarity dendrograms based on the RAPD and isozyme data was analyzed. High effectiveness of RAPD analysis for differentiating genotypes of inbred sunflower lines was demonstrated. 相似文献
20.
Pattanayak D Chakrabarti SK Kumar PA Naik PS 《India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2001,39(9):897-901
RAPD based fingerprinting of 21 serovars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 representing different serotypes was performed using 19 random decamer primers. A total of 172 polymorphic fragments, ranging in size from 161-2789 bp, were amplified from 13 of the 19 primers. Pairwise genetic similarity analysis revealed very low similarity values, ranging from 3-68%, among the serovars of Bt, indicating high genetic divergence. Nineteen serovars of Bt fell in two major clusters and remaining two formed solitary clusters in the dendogram. Clustering of Bt strains established genetic relatedness between serovars and serotypes.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RAPD analysis can be used for genotypic characterization of Bt to complement flagellar serotypin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