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缬沙坦和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7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缬沙坦组、吲达帕胺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27例。缬沙坦组患者采用口服缬沙坦单药治疗,吲达帕胺组患者采用口服吲达帕胺单药治疗,联合用药组采用缬沙坦+吲达帕胺缓释片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血压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明显高于缬沙坦单药治疗组和吲达帕胺单药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缬沙坦单药治疗组和吲达帕胺单药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胶囊与吲哒帕胺缓释片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值得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2.
郝丽杰  杨伟  马丽娜  李耘  冯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3):6487-6488,6495
目的:分析利奈唑胺治疗高龄重症肺炎患者致血小板减少的特点,为高龄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高龄重症肺炎利奈唑胺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危险因素,总结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男14例,女2例,年龄81-99岁,平均91.2± 1.4岁.有13例(81.25%)发生血小板减少,多在用药3~7天发生,停药后恢复时间5~10天.结论:利奈唑胺治疗80岁以上重症肺炎患者血小板下降发生机率高,建议应用利奈唑胺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血象,一旦发现血小板减少,及时停药,以免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中药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相应的借鉴以及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期间收治的患者120例,将选取的所有队形列为研究对象。其中不良反应发生患者为50例,对该发生不良反应患者进行临床用药情况分析,同时对其用药安全性进行有效的评价以及分析。结果:50例患者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未进行辨证论治,药物用法错误、药物用量错误、中药炮制不不满足实际标准以及中西药联合应用不不恰当,当然还存在其他的原因。结论:我们需要强化中药使用过程中的辨证力度、炮制、煎煮以及配伍等的利用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康泰克缓释胶囊的不良反应。方法:选自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由于服用康泰克缓释胶囊发生不良反应患者21例,对这21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了解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具体情况,以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结果:服用康泰克缓释胶囊主要发生的不良反应类型为过敏反应、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口腔疾病,其中过敏反应及口腔疾病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47.6%和28.6%。结论:服用康泰克缓释胶囊发生不良反应情况较为常见,当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之时,需要立即停止用药,并且在服用康泰克缓释胶囊时对服用的剂量进行科学的把握。  相似文献   

5.
刘丹  张治然  王世冬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22):4374-4377,4358
目的:分析我院2009和2010年收集的154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以期了解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为临床科室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方法,对我院2009和2010两年上报的154例报告就ADR分布与年龄、给药途径、药物分类、累及系统及器官等方面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4例不良反应报告中以抗微生物药物和中药注射剂为主,分别占44.81%和20.78%。ADR临床表现以变态反应为主,其中儿童和老年患者居多(33.12%和48.05%),以静脉滴注方式为主(91.55%),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伤最常见(75.97%)。结论:应加强ADR监测上报工作,并及时向临床科室反馈,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意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小儿定喘口服液所导致的不良反应的类型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该药提供保障。方法:汇总我院2013年上报的小儿定喘口服液不良反应报告共计2例,进行病例分析。结果:小儿定喘口服液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是消化系统不适、皮肤损害两方面。结论:加强患者用药监护,防范不良反应发生,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经济使用该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154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丹  张治然  王世冬 《生物磁学》2011,(22):4374-4377,4358
目的:分析我院2009和2010年收集的154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以期了解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为临床科室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方法,对我院2009和2010两年上报的154例报告就ADR分布与年龄、给药途径、药物分类、累及系统及器官等方面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4例不良反应报告中以抗微生物药物和中药注射剂为主,分别占44.81%和20.78%。ADR临床表现以变态反应为主,其中儿童和老年患者居多(33.12%和48.05%),以静脉滴注方式为主(91.55%),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伤最常见(75.97%)。结论:应加强ADR监测上报工作,并及时向临床科室反馈,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意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西药感冒药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应用的西药感冒药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发生不良反应的感冒药名称,并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进一步减少应用西药感冒药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在3年期间,我院在应用西药感冒药过程中,主要由于新康泰克、感康胶囊、白加黑、百服宁等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其中新康泰克共发生37起不良反应事件,患者主要以恶心、呕吐、耳鸣为主。服用感康胶囊共发生25起不良反应事件,患者主要以急性肾炎及肾衰竭为主。服用白加黑共发生20起不良反应事件,患者主要以腹泻、痢疾为主。服用百服宁共发生15起不良反应事件,患者主要以湿疹、荨麻疹为主。结论:西药感冒药发生的不良反应事件较多,需要总结其原因,并且采取科学的防范措施,减少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陈金陵  伍松合 《蛇志》1993,5(2):42-4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的寿命将逐步延长,平均寿命已接近70岁。老年人口不断增加,疾病必将引起社会各方面重视。老年人因生理、生化过程发生变化,体内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反应发生改变,于是对药物反应与中青年人不同,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中青年人。因此在老年人的药物治疗方面和中青年有一定的差别。特别强调合理化、慎重考虑用药的后果。对老年人用药剂量应个体化,并仔细观察症状、体征、血药浓度,依病情变化随之调整给药量和给药时间,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据统计70~79岁老人和20~29岁年青人相比较,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前者是后者7倍以上。老年人因药源性疾病或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者远超过其它集体年龄组。因此对于老年人合理用药问题应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强医院合理用药管理,医院应用合理用药计算机辅助系统,加上实施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管与评价系统”,形成了临床合理用药计算机网络辅助管理平台,使临床药学工作模式发生了质的改变,有效地增强了全院合理用药的意识和临床医师的合理用药水平。针对软件系统自身和医务人员使用上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宁凤兰 《蛇志》2014,(1):117-118
目的探讨利用人体节律性与时辰药理学的关系指导临床口服给药,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参考有关文献,结合临床用药实践进行总结,分析和阐述给药时辰的重要性。结果同一药物在不同时段给药,其疗效和毒性不同。结论根据时辰药理学指导临床口服给药,可有效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也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充分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关于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频繁发生,该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注意,社会各界也对药品的不良反应问题给予了密切的关注,众多的科研人员也投身到了对于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问题科学研究中。因此,本文将主要针对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其产生原因给出相关的合理用药的解决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探讨药学干预对临床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收治的的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药物使用前后是否进行药学干预分为两组,每组均为10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用药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耐药情况、喹诺酮类药物不合理使用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药学干预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喹诺酮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率分别为5.0%和28.0%,用药后的治愈率分别为91.0%和74.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和14.0%,耐药率分别为16.0%和40.0%,药学干预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应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给予积极的药学干预有利于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药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人、儿童、营养不良及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等特殊人群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为其临床调整用药提供相关依据,以降低特殊人群肺结核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方法 由结核科专业医师查阅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病例资料,包括住院病历、病程记录、服药记录、实验室检查等,回顾性分析特殊人群肺结核患者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特殊人群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达43.1%,显著高于非特殊人群的29.7%(P<0.05),特殊人群组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平均为24.3d,显著早于非特殊人群组的33.7d(P<0.05).特殊人群97.7%的不良反应发生在服药后2个月内,而非特殊人群服药2个月内发生不良反应率为83.5%(P<0.05).结论 特殊人群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时间较早、发生率较高,特殊人群要加强不良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临床用药方面临床药师的作用。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临床药师与合理用药关系,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较普遍,带来许多安全隐患;临床药师制度确实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处方不合格率。结论:临床用药过程中临床药师可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利奈唑胺对肾功能不全G+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应用利奈唑胺治疗的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有肾功能不全分为肾功能不全组(33例),正常组(59例),检测用药前、用药后血小板计数,观察停药后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肾功能不全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治疗前及正常组(P0.01),正常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不全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正常组(P0.05);停药后正常组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短于肾功能不全组(P0.01);肾功能不全组血红蛋白下降率高于正常组(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患者肾功能可影响利奈唑胺所致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肾功能不全患者在应用利奈唑胺时应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药剂科积极参与下中西药联合使用对消化内科患者用药合理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且确诊为消化性疾病患者184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中西药联合治疗,观察并统计临床反应;实验组给予中西药联合治疗,由本院药剂科参与人员、临床医师联合管理。统计并分析两组疗效、用药合理性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60%,明显低于实验组的94.56%(X~2=5.944,p=0.015);对照组用药合理率为77.17%,明显低于实验组的89.13%(X~2=5.102,p=0.024);对照组不良反应合理率为61.96%,明显低于实验组的88.04%(X~2=18.026,p0.001)。结论:药剂科的积极参与提高了中西药联合使用对消化内科患者的疗效,也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双膦酸盐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 Fang)、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2004年1月至2013年8月国内有关双膦酸盐致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按年龄、性别、原发病、药物名称、给药途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临床表现症状、治疗与转归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48例不良反应包括运动系统、消化系统、感官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及全身性损害,高年龄段与女性发生率较高。结论:临床上应重视双膦酸盐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摘要:近年来,随着肠球菌感染发生率的增加,有关肠球菌血流感染、尿路感染和腹腔感染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其中肠球菌血流感染病死率显著增加,预后不佳。临床上肠球菌感染以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年龄、性别、致病菌种类及耐药情况、治疗方案的选择等均与肠球菌血流感染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此外,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血流感染的治疗用药——达托霉素和利奈唑胺血药浓度及剂量的选择也被广泛关注。遵守临床操作规程,合理选择抗生素的种类及剂量浓度,严格监测药物使用情况,可减少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改善预后。现对肠球菌血流感染的发生及预后危险因素、治疗药物的选择进行综述,以期为肠球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 王永铭教授是改革开放后首批赴国外研修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合理用药的临床药理学家,回国后率先开展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组织开展学术交流,对推动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及机构建设作出突出贡献.他科学求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