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物产业技术》2009,(6):84-86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是国内食品科学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由科技部于2007年4月发文批准建设,2007年9月通过建设计划可行性论证。实验室以江南大学和南昌大学为依托单位.在两校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食品科学与安全、食品科学)的基础上,以各自的“食品科学”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整合两所学校在相关领域的学科和研究基地的优势资源.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严格要求高标准地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2.
《动物学报》2005,51(2):i003-i003
南京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国家重点学科由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家畜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三个三级学科组成。1986年设立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及家畜传染病学两个博士点,1989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6年起设立兽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并建立农业部“动物疫病诊断与免疫”重点开放实验室。  相似文献   

3.
《环境昆虫学报》2008,30(3):284-284
中山大学的昆虫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山大学传统的优势学科之一。1978年教育部批准成立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1988年中山大学昆虫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8年学科调整时成为动物学国家重点学科的一个主要部分;1995年在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原有基础上建成“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年经科技部批准改名为“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4.
国家大豆改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Soybean Improvement, NCSI, 网址:http://ncsi.njau.edu.cn/)是农业农村部设立的 12个国家农作物改良中心之一,作为主要队伍之一加盟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心下设12个分中心(北京、哈尔...  相似文献   

5.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针对国家农业发展重大需求.围绕作物遗传改良这一总体目标.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延伸;瞄准学科前沿,将常规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分别从作物的群体水平、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研究农作物的遗传行为,为农作物的遗传改良提供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研究对象涉及水稻、玉米、油菜、棉花等主要农作物和果树、蔬菜等部分园艺作物。  相似文献   

6.
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我国土壤微生物学学科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华癸教授创建的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并主要整合校内2个优势学科即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省级重点学科预防兽医学的相关研究力量而组成.  相似文献   

7.
<正>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华中农业大学,1992年3月由国家批准建设.实验室从建室至今走过20多个年头,与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同步,其成长道路是我国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的历史侧影.实验室最初由华中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农学系遗传育种教研室和园艺学院果树学教研室组建而成,1994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分别于1996年、2001年、2006年、2011年连续4次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农业科研类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依托高校所建生命科学类唯一获此殊荣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8.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以原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为基础.结合浙江大学相关学科开展建设。2003年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2006年通过建设验收。在2006年生命科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实验室被评为优秀实验室。  相似文献   

9.
张改生 ,男 ,汉族 ,195 1年 8月生于陕西周至。民盟陕西省省委委员 ,陕西省政协委员。 1974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学系 ,留校任教。 1993年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生毕业 ,获农学博士 ,1993年赴英、法和瑞士考察与学习小麦遗传育种 ,1995~ 1997年在西北农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陕西省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部部批小麦遗传育种研究所副所长 ,国家杨凌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中心管委会委员、副主任 ,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杨陵分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北…  相似文献   

10.
《生命科学》2001,13(5):238-239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rug Research)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利用世界银行《重点学科发展项目》贷款建设的实验室。在利用贷款建设的134个实验室中,经过世界银行专家的考察论证,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7个实验室被遴选为示范实验室。实验室从1990年起运行,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1996年在43个生命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国家评估中名列第14名;2001年在56个生命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国家评估中进入前6名,成为优秀实验室。1 研究方向和学科 新药研…  相似文献   

11.
《植物学报》2017,(5):680-680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位于雄伟的泰山脚下,依托于山东农业大学。实验室于2003年经科技部批准成立,为首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07年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设有作物学、园艺学和生物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3个博士后流动站。  相似文献   

12.
正本团队所在的森林保护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教育部北京市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重点实验室"的核心支撑学科。团队主要致力于研究林木病害的发生与成灾机理、林木与病原真菌互作的功能基因组学、林木病原菌物的分类学及系统发育学等。  相似文献   

13.
《Acta Botanica Sinica》1996,38(2):167-168
1 概况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依托在华中农业大学。1992年初由农业部批准建设,实行边建设、边运行、边开放。1994年底受国家计委委托,农业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组织验收检查小组和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实验室进行检查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实验室主任谢岳峰,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后利。实验室下设细胞生物学分室、分子生物学分室、作物抗虫遗传育种分室、作物抗病遗传育种分室、作物品质遗传育种分室和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分室。实验室现有固定科研人员23人(教授6人,副教授7人…  相似文献   

14.
《遗传学报》2004,31(5):F006-F006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业科技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高校,是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之一。其中,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学校的优势学科。该学科于1986年获准了作物遗传育种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01年又获得了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相似文献   

15.
《植物学报》2017,52(3):388-388
正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位于雄伟的泰山脚下,依托于山东农业大学。实验室于2003年经科技部批准成立,为首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07年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设有作物学、园艺学和生物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3个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李家洋院士,实验室主任为张宪省教授。作物生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性,黄淮海地区是我国粮食和果蔬的主产区,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验室针对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课题组与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首次在遗传和生化层面证实,D53蛋白可作为独脚金内酯信号途径的抑制子,参与调控植物分枝(蘖)的生长发育。相关成果于12月11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万建民课题组利用一个部分显性水稻矮化多分蘖突变体进行了外源激素处理和内源激素测定。结果表明,d53是一个独脚金内酯不敏感突  相似文献   

17.
《动物学研究》2007,28(5):506-506
杨光(1968年9月),男,1996年在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至今。1999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3年破格晋升教授。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动物学国家重点学科首席学科带头人、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分子进化生物学与分子生态学、濒危动物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等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位于雄伟的泰山脚下,依托于山东农业大学。实验室于2003年经科技部批准成立,为首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07年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设有作物学、园艺学和生物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3个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李家洋院士,实验室主任为  相似文献   

19.
《植物学报》2019,(3):F0002-F0002
上海植物种质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在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植物学学科是上海师范大学重点建设学科,2005年学校投资2000万元建立植物学创新实验室;2007年植物学被列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20.
《生命科学》2001,13(5)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rug Research)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利用世界银行<重点学科发展项目>贷款建设的实验室.在利用贷款建设的134个实验室中,经过世界银行专家的考察论证,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7个实验室被遴选为示范实验室.实验室从1990年起运行,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1996年在43个生命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国家评估中名列第14名;2001年在56个生命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国家评估中进入前6名,成为优秀实验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