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核因子NF-kB与slug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与非小细胞肺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为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测定50例NSCLC组织及20例相应正常肺组织中NF-kBP65、slug、E-cadherin及Vimentin蛋白表达情况。(2)采用RT-PCR测定其中25例NSCLC组织及10例相应正常肺组织中NF-kBP65、slug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NSCLC中NF-kBP65蛋白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Z=-2.370,P<0.05),NF-kBP65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t=4.967,P<0.01);Slug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Z=-4.443,P<0.01),Slug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t=6.483,P<0.01)。在NF-kBP65阳性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表达下降(x2=5.024,P<0.05),Vimentin蛋白表达上升(x2=4.723,P<0.05);Slug阳性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x2=5.984,P<0.05),Vimentin表达上调(x2=5.028,P<0.05)。另外,NF-kBP65与Slug在蛋白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r=0.443,P<0.01),在mR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39,P<0.05)。NF-kB与分化程度(x2=5.024,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x2=7.933,P<0.01)及肿瘤的分期(x2=5.614,P<0.05)有关,与性别、年龄、组织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Slug与淋巴结转移(x2=6.174,P<0.05)及肿瘤的分期(x2=7.317,P<0.01)有关,与性别、年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NF-kB、Slug在NSCLC中表达增强,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转移有关;并且NF-kB与Slug可能协同抑制E-cadherin表达,促进Vimentin表达,诱使NSCLC的EMT发生,从而为进一步研究NSCLC的EMT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ucleostemin(NS,核干细胞因子)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RT-PCR法检测13对NSCL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NS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3例NSCLC组织和13例癌旁正常组织中NS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中NS mRNA相对表达强度(0.848±0.305)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153±0.020)(t=8.712,P0.01)。NS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率为58.9%(43/73)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率0%(0/13)(χ2=15.315,P0.01)。NS蛋白的表达率与NSCLC的组织类型及分化程度相关,腺癌组织的表达率为76.5%(26/34)明显高于鳞癌组织的表达率43.6%(17/39)(χ2=8.113,P0.01);低分化组织的表达率81.5%(22/27)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织的表达率45.7%(21/46)(χ2=9.023,P0.01),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NS基因mRNA及蛋白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对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起了重要作用,是一个新的有应用价值的肿瘤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Egfl7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E-cadherin,Vimentin的相关性,探讨Egfl7是否参与NSCLC的上皮间质转化(EMT)。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40例NSCLC组织和20例肺癌旁正常肺组织中Egfl7,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NSCLC组织中的Egfl7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l7的表达水平与肺癌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NSCLC组织中Egfl7高表达,Egfl7可能与NSCLC的侵袭性相关;Egfl7与E-cadherin呈负相关,与Vimentin表达成正相关,Egfl7可能参与了NSCLC患者的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阻断Egfl7信号可能会抑制NSCLC患者的ENT。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PokemonmRNA及其编码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NSCLC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pokemon mRNA在NSCL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及细胞定位;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NSCL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Pokemon蛋白的表达。结果半定量RT-PCR显示,pokemon mRNA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0.916±0.424),在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低表达(0.408±0.307),两组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原位杂交结果显示,pokemon转录本在NSCLC细胞胞质中呈阳性表达,而癌旁正常组织不表达或低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显示,NSCLC组织和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Pokemo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35/40)和15%(6/40),两组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X2=42.076,P<0.005)。Pokemon蛋白主要定位在癌细胞胞质内,少量定位在胞核中,呈颗粒状分布。结论原癌基因poke-mon mRNA及其编码蛋白在N...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Snail mRNA及其蛋白、E-cadher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6例手术切除胃癌标本,同时取80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snail蛋白、E-cadherin蛋白的表达;运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Snail mRNA的表达。结果(1)Snail蛋白在胃癌组织阳性率(83.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1.25%)(P〈0.05);高、中分化组Snail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低分化组(P〈0.05);Snail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与黏液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Snail蛋白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2)胃癌组织中snail mR-NA的阳性率(7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0%)(P〈0.05);高、中分化组Snail mRNA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低分化组(P〈0.05);Snail mRNA的阳性表达率在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与黏液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Snail mRNA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临床分期及远处转移无关(P〉0.05);(3)E-cadherin蛋白在胃癌组织阳性率(37.5%)显著低于癌旁组织(100%)(P〈0.05);高、中分化组E-cadherin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组(P〈0.05);E-cadherin蛋白阳性率在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与黏液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均无关(P〉0.05);(4)胃癌组织中snail mRNA和snail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594,P〈0.05);Snail蛋白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234,P〈0.05)。结论(1)E-cadher-in蛋白低表达与Snail蛋白高表达可能是胃黏膜恶性转变以及胃癌发生浸润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标志;联合检测E-cadherin蛋白与Snail蛋白对预测胃癌浸润转移有重要意义。(2)Snail蛋白可能在转录水平上调控E-cadherin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核干细胞因子(Nucleostemin,NS)是细胞增殖的调节因子,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鼠双微染色体2(murine double minute 2,MDM2)表达的相关性不清楚.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2对肺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NS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肺腺癌和22例癌旁正常组织NS与MDM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及意义.研究发现,肺腺癌组织中NS mRNA的相对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NS和MDM2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33/45)、57.8%(26/45),而癌旁正常组织中无阳性表达(P0.01).二者的阳性表达均与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并且表达呈正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果表明NS基因的高表达对肺腺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能是通过p53通路对细胞周期影响所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核因子NF-κB与slug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与非小细胞肺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为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测定50例NSCLC组织及20例相应正常肺组织中NF-κBP65、slug、E-cadherin及Vimentin蛋白表达情况.(2)采用RT-PCR测定其中25例NSCLC组织及10例相应正常肺组织中NF-κBP65、slug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NSCLC中NF-κBP65蛋白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Z=-2.370,P<0.05),NF-κBP65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t=4.967,P<0.01);Slug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Z=-4.443,P<0.01),Slug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t=6.483,P<0.01).在NF-kBP65阳性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表达下降(x2=5.024,P<0.05),Vimentin蛋白表达上升(x2=4.723,P<0.05);Slug阳性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x2=5.984,P<0.05),Vimentin表达上调(x2=5.028,P<0.05).另外,NF-kBP65与Slug在蛋白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r=0.443,P<0.01),在mR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39,P<0.05).NF-κB与分化程度(x2=5.024,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x2=7.933,P<0.01)及肿瘤的分期(x2=5.614,P<0.05)有关,与性别、年龄、组织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Slug与淋巴结转移(x2=6.174,P<0.05)及肿瘤的分期(x2=7.317,P<0.01)有关,与性别、年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NF-κB、slug在NSCLC中表达增强,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转移有关;并且NF-κB与Slug可能协同抑制E-cadherin表达,促进Vimentin表达,诱使NSCLC的EMT发生,从而为进一步研究NSCLC的EMT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原癌基因Ets-1,与肿瘤的发生、浸润转移、血管生成及预后密切相关.通过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RT-PCR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Ets-1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ts-1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7%(65/97),显著高于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0%(0/30)(P<0.001).Ets-1阳性率随着肿瘤T分期的增加、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P<0.05),而与性别、年龄、吸烟、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RT-PCR结果显示Ets-1 mR-NA在20例癌组中和癌旁组中的相对表达强度分别为0.5570±0.0593和0.2965±0.0869(P<0.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Ets-1阳性组的生存时间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Cox多因素分析模型显示Ets-1不是NSCLC患者的独立影像因素(P>0.05).结果表明,Ets-1的表达在NSCLC的浸润和转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对NSCLC患者生存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Bmi-1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Bmi-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检测30例非小细胞肺癌及20例癌旁组织中Bmi-1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非小细胞肺癌及30例癌旁组织中Bmi-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mi-1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t=5.188,P<0.01)。肺癌组中Bmi-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7.3%(35/52),明显高于癌旁组13.3%(4/30),且表达量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Z=-4.837,P<0.01);肺癌组中Bmi-1蛋白阳性表达与癌组织的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Z=-2.567,-2.366,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等无关(P均>0.05);结论:Bmi-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高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相关,可成为早期诊断肺癌及判断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配对相关同源框蛋白1(PRRX1)、血管抑制蛋白1(VASH-1)与微血管密度(MVD)、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辽宁省金秋医院行手术切除的156例NSCL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PRRX1、VASH-1的阳性表达率,并进行MVD计数。比较PRRX1阳性表达组/阴性表达组、VASH-1阳性表达组/阴性表达组MVD计数。分析PRRX1、VASH-1与NSCLC患者病理参数的关系。随访3年,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PRRX1、VASH-1阳性/阴性表达与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NSCLC患者癌组织PRRX1阳性表达率降低,VASH-1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与PRRX1阴性NSCLC患者相比,PRRX1阳性NSCLC患者癌组织MVD降低,与VASH-1阴性NSCLC患者相比,VASH-1阳性NSCLC患者癌组织MVD升高(P<0.05)。与TNM I~II期、无淋巴结转移NSCLC患者的癌组织相比,TNM Ⅲ A期、淋巴结转移NSCLC患者的癌组织中PRRX1阳性表达率降低,VASH-1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PRRX1阳性组3年总体生存率(OS)、3年无病生存率(DFS)高于PRRX1阴性组(P<0.05),VASH-1阴性组3年OS、3年DFS高于VASH-1阳性组(P<0.05)。结论:NSCLC患者的癌组织中PRRX1阳性表达率降低,VASH-1阳性表达率升高,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波形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手术切除的NSCLC癌组织标本150例及癌旁正常组织(距肿瘤5 cm)79例,提取两组的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波形蛋白m 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波形蛋白的蛋白表达,分析波形蛋白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的相关性。结果:波形蛋白m RNA在NSCLC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NSCLC癌组织中波形蛋白m RNA表达水平的上调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P0.05)相关。结论:波形蛋白在NSCLC患者中表达异常升高,与NSCLC的发生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rgrin-linked kinase ILK)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与非小细胞肺癌患预后的关系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ILK在101例非小细胞肺癌(60例鳞癌,41例腺癌)中的表达。结果(1)ILK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且在鳞癌组织中ILK的表达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而提高;(2)ILK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联系(3)ILK的不同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的预后无关。结论目前国内外尚未有ILK在肺癌中的研究,我们的研究表明ILK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组织类型来源和恶性程度有关,并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livin 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 的方法检测和比较88 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livin 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特 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livin 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55%和5%,差异有显著统计 学差异(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livin 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 分化程度及病理学类型无关(P>0.05)。Livin 高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时间显著短于livin 低表达的患者(P<0.05)。结论: Livin 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可能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新的防治靶点。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Placenta growth factor (PlGF) is a member of th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family. Over-expression of PlGF is known to be associated with pathological angiogenesis. This study examined PlGF expression at protein and message level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in which no report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PlGF expression is available to date.

Patients and methods

We used immunohistochemistry to assess the PlGF protein and correlated PlGF with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as well as clinical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NSCLC tumours (n = 91). In addition, we applied a 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 assay using SYBR Green chemistry to measure PlGF mRNA in normal lung tissues and NSCLC tumours.

Results

PlGF was positively stained mainly in cytoplasm of lung cancer cells. High level staining of PlGF was found in 38.5% NSCLC patients. A high level of MVD in NSCLC was found in 42.9% of cases. Tumours with high level and low level PlGF staining had a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MVD (26.69 vs. 20.79, respectively, p = 0.003). Using both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es, PlGF was found to be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Real time PC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PlGF mRNA was higher in the cancer tissue than normal tissue (0.95 ± 0.19 vs. 0.57 ± 0.24; p < 0.005) and that PlGF mRNA was significant higher in III-IV stage patients than in I-II stage patients (1.03 ± 0.20 vs. 0.80 ± 0.17; p = 0.011).

Conclusion

PlGF expression is significantly more in NSCLC tumour tissues than in matched normal tissues. It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association with MVD and is an independent factor for NSCLC patients. PlGF may have a pivotal role in NSCLC development and disease progress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livin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和比较88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livin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55%和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l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显著相关(P〈O.05),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及病理学类型无关(P〉0.05)。Livin高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时间显著短于livin低表达的患者(P〈0.05)。结论:Livin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可能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新的防治靶点。  相似文献   

16.
已知mir-615-5p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然而其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证明,mir-615-5p通过负调节癌基因TRAF4,从而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运用实时定量PCR检测NSCL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正常人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HBE和3种人源NSCLC细胞系中mir-615-5p的表达,发现与正常的组织和细胞相比,mir-615-5p在NSCLC癌组织和癌细胞中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运用Western印迹检测HBE细胞和NSCLC细胞系中TRAF4蛋白的表达,发现TRAF4在NSCLC细胞中表达显著升高;MTT和CCK 8分析结果显示,转染mir-615-5p mimic 可显著降低NSCLC细胞的增殖能力;生物学信息分析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mir-615-5p可靶定结合TRAF4 mRNA,并下调TRAF4蛋白的水平;pcDNA-TRAF4转染后细胞增殖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TRAF4能够消除mir-615-5p引起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综上所述,mir-615-5p通过靶定结合癌基因TRAF4的mRNA,下调TRAF4蛋白的水平,从而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7.
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R(hnRNPR)是一种与mRNA生物学功能密切相关的RNA结合蛋白质,与多种肿瘤细胞的恶性转化相关。然而,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检索公共数据库发现,hnRNPR蛋白主要在肺癌细胞核中表达,hnRNPR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肺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呈负相关;hnRNPR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性别、T分期显著相关(P<0.05)。构建hnRNPR基因沉默的非小细胞肺癌稳定细胞株,检测细胞功能变化,结果显示,hnRNPR基因沉默抑制了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及上皮-间质转化(EMT),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P<0.01)。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非小细胞肺癌中hnRNPR基因与9 310个基因的表达正相关(皮尔逊相关系数>0,P<0.05),与10 680个基因的表达负相关(皮尔逊相关系数<0,P<0.05)。综上所述,hnRNP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可能作为剪接体的组分,通过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了NSCLC细胞的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