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军 《生物学通报》2010,45(3):26-30
<正>"神经调节"是高中生物学新课标必修3模块中"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内容之一。动物和人体的神经系统,在维持其内环境的稳态以及适应外界环境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该单元的  相似文献   

2.
"有意识"为动物能够感觉的状态,以区别于植物无感觉(因此无意识)的状态和动物深度睡眠、昏迷、麻醉和死亡等"无意识"状态。只有302个神经细胞的线虫就具有感觉和意识,能够睡眠、被麻醉和对毒品上瘾,所使用的分子机制也与高等动物相同,说明感觉和意识的产生并不需要大量的神经细胞和复杂的脑结构,而是伴随着神经系统而出现的。"好"和"坏"的感觉会使动物产生情绪,是动物趋利避害的动力,也导致动物个性和智力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有意识"为动物能够感觉的状态,以区别于植物无感觉(因此无意识)的状态和动物深度睡眠、昏迷、麻醉和死亡等"无意识"状态。只有302个神经细胞的线虫就具有感觉和意识,能够睡眠、被麻醉和对毒品上瘾,所使用的分子机制也与高等动物相同,说明感觉和意识的产生并不需要大量的神经细胞和复杂的脑结构,而是伴随着神经系统而出现的。"好"和"坏"的感觉会使动物产生情绪,是动物趋利避害的动力,也导致动物个性和智力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有意识"为动物能够感觉的状态,以区别于植物无感觉(因此无意识)的状态和动物深度睡眠、昏迷、麻醉和死亡等"无意识"状态。只有302个神经细胞的线虫就具有感觉和意识,能够睡眠、被麻醉和对毒品上瘾,所使用的分子机制也与高等动物相同,说明感觉和意识的产生并不需要大量的神经细胞和复杂的脑结构,而是伴随着神经系统而出现的。"好"和"坏"的感觉会使动物产生情绪,是动物趋利避害的动力,也导致动物个性和智力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涡虫在动物系统演化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如何显示其正常组织结构,对研究涡虫的再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用3种染色方法(H.E染色、Masson染色、Van Gieson染色)显示了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的神经系统,结果表明,尽管3种方法都能很清晰地显示涡虫的神经系统,但在显示咽部神经时,只有Masson染色能够很清晰地显示。  相似文献   

6.
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红 《生物学通报》2000,35(11):12-14
神经系统统一控制和调节动物全身各器官、系统 ,保证机体的整体统一及其与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神经系统是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 ,在进化方面成为动物发展的重要指标。1 神经系统的形态和机能特征1 .1 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一般分为两大部分 ,即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神经系统的形态和机能单位是神经元。在脑和脊髓的横切面上 ,肉眼观察可看到呈白色的部位称白质 ,大部分为有髓神经纤维所组成 ;呈灰色的部位称灰质 ,由神经细胞体及无髓神经纤维所组成。在…  相似文献   

7.
中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实质上是阐明高级神经活动问题。为了顺利地和深刻地掌握“高级神经活动”一题的教材,学生以前的基础必须是良好的。例如,学生应当很好地知道什么是反射,理解感党器官的意义,具有人和动物的神经系统的一般特性的概念,特别是在实现有机体与外界环境的联系和协调有机体内进行的一切生命过程中,神经系统的主导作用的概念。转入这一题材的学习时,我通常用一堂课来复习所有上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Yu J  Yang Z 《生理科学进展》2006,37(3):279-281
近年来,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在神经系统中的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已发现,不同亚型的BMPs在神经系统中的不同区域呈持续性表达,一系列体外和体内动物实验证明BMPs不仅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在成熟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时具有神经保护和神经再生功能,其确切机制有待通过实验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9.
所有现存动物可分为26门,各主要门类的动物,均可在海洋里找到。动物门类中约一半是虫类,海洋里最重要的虫类是环节虫,它是最早有神经系统和脑的动物;海绵属于多孔动物门,它过滤一吨海水,体重  相似文献   

10.
糖质工程学     
糖质的一般功能是强化生物体能源或营养,过去对其生理功能知之甚少。最近,通过动物、植物研究发现,糖质除上述功能外,还具有诸如对动物免疫系统或神经系统控制等功  相似文献   

11.
神经系统发育过程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景乃禾(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200031)关键词 神经系统发育,分子机制动物神经系统的发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生物学的许多领域。近年来,其细胞和分子基础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1)神经诱导的分子...  相似文献   

12.
你相信吗,要了解几万年前甚至几亿年前的动物的脑子是什么样子,动物的脑化石可以告诉我们许多东西。这些亿万年前动物的脑化石的内模,有时可以保留着脑和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形态构造;这就为我们探索遥远时代许多已绝灭的动物的神经系统形态,打开了神秘的大门。这门学科——古神经学是古生物学领域里近来颇为活跃的一个分支。最近,据美国《科学》杂志1976年刊载,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位学者拉丁斯基,通  相似文献   

13.
音乐治疗效应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靖  王旭东 《四川动物》2007,26(1):196-197,200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音乐治疗效应的动物实验研究认为:音乐能影响动物的情绪;音乐还对动物的免疫功能、学习及记忆能力、以及动物的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等均有一定影响。该领域的研究有利于深入探索音乐疗法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4.
脑的高级机能是神经系统一章的重点,而且难度较大。一、教学目的 1.通过人和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相同点、区别点,明确人类大脑皮层活动的特征。2.人类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使学生彻底理解,达到教学目的,须用动物的实验、演示,并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与感染》2009,4(3):F0003-F0003
朊病毒自外周组织入侵神经系统,先在淋巴一网状系统(lymphoreticular system,LRS)中增殖,然后再进入神经系统。作者发现自舌或鼻腔感染不一定需要经LRS感染,这一现象随朊病毒种类及动物宿主种类可有所不同。通过定量分析,发现朊病毒在LRS缺失鼠中通过鼻腔黏膜也可入侵神经系统,说明朊病毒可沿脑神经转移人中枢神经系统,构成感染(J Virol,2009,83(13):6435-6446)。  相似文献   

16.
模式动物斑马鱼在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斑马鱼作为一种新型模式动物被广泛地应用于发育学、遗传学、行为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研究领域。其具有繁殖能力强、发育迅速且同步、体外受精和幼体透明等生物学和形态学特点,经广泛培养和筛选突变品种,目前斑马鱼品系资源丰富。与其他非脊椎模式动物相比,它与人类有更高的同源性。本文主要介绍斑马鱼作为一种理想的模式动物,结合其特殊的行为学检测手段和分子生物学特点,在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构建疾病模型和相应药物筛选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神经元衍生的"一般概念"有神经元胞体、轴突、树突、神经末梢、神经纤维、神经、灰质、白质、神经中枢,进而到脑和脊髓等。学生通过制作神经元简易模型,利用该模型逐步组装模拟并阐释相关的"一般概念",借助概念图的绘制,可以更好地构建神经系统的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8.
人体解剖生理课程中最复杂的要算是“神经系统”一节了,因此研究这一节,无论是在课堂上或者是在少年生理学家小组中必须配合大量的直观教材。为了使学生对於神经系统中的抑制过程,抑制过程对於有机体的感应性和反射反应的影响得到明确完整的概念,我们提出作麻醉剂对於免或天竺鼠神经系统作用的演示。这些动物都是比较大的,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并且,最重要的是易於感受有效麻醉剂的作用,醒过来的快并且没有什么攻击性反应,它不仅可以允许我们观察麻醉剂影响的本身,而且还可以看到动物正常活动的恢复。演示的目的指出神经系统麻醉性抑制对於有机体感应性,肌肉紧张度及反射的影响。设备乙醚,手巾,纱布,棉花,针和图表(爪屈曲反射弧,霎眼及紧张性反射)。  相似文献   

19.
胡理 《生理学报》2021,73(3):353-354
神经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其结构损伤或功能紊乱将导致多种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神经影像和神经调控技术相辅相成,对认识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神经病理机制并针对性地调控神经系统活动以治疗相应疾病有重要作用."神经影像与转化神经科学"专栏着眼于加强神经影像和神经调控技术的转化和应用,既介绍了弥散张量成像、脊髓成像等前沿神经...  相似文献   

20.
吴秀杰 《化石》2005,(1):8-13
化石人类脑演化主要是研究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脑的变化过程,它是随着古神经学和古人类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古神经学(Paleoneurology),是神经学和占生物学的交叉学科,通过对化石脊椎动物和现牛动物的神经系统的比较,探索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