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虫生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虫生真菌分子生物学的在研究自开展以来,有20多种与杀虫毒力相关的蛋白酶得到纯化,而与之相对应的基因也分别得到克隆、测序。陆续的基因克隆表明,虫生具菌中的重要毒力基因以基因族的形式存在,在精确的表达调控下以适应不同的寄主种类和不同的环境条件。基因工程研究表明,以增加毒力基因拷贝的方式可显提高虫生真菌的杀虫速率,带有外源基因标记的菌株也是环境释放示综研究的良好材料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梅内生真菌一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In survey of diversity of endophytic Pestalotiopsis associated with Theaceae in Nanning, Guangxi Pestalotiopsis karstenii, a dominant endophytic fungus from stem of Camellia sasanqua, is a new record in China. (Saccardo & P. Sydow) Steyaert, Bull. Jard. Bot. Etat. Bruxelles 19 : 305, 1949. Fig. 1 Pestalotia inquinans P. Karsten, Hedwigia 30: 301, 1891, [non Pestalotia inquinans Cooke & Pestalotia karstenii Saccardo & P. Sydow in Saccardo, Syll. Fung. 14:1030, 1899. Monochaetia … 相似文献
4.
5.
6.
云南虫生真菌粉棒束孢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云南粉棒束孢8个当地居群和蝙蝠蛾拟青霉2个当地居群进行ITS测序和RAPD扩增分析,结合Gen Bank中相关序列,对粉棒束孢开展遗传多样性、居群遗传结构及其种内分化研究。共获得大范围内地理距离远的6个居群共97条粉棒束孢ITS序列,共有33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0.546和总核苷酸多样性Pi=0.00276,显示粉棒束孢在物种水平上遗传多样性较低。云南粉棒束孢共37条序列,有14种单倍型(10种为云南特有),具有较高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Hd=0.659,Pi=0.00274);单倍型聚类和网状分支分析表明云南粉棒束孢单倍型类型丰富,遗传多样性高,暗示云南为粉棒束孢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ITS序列分析表明,云南当地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Fst=51.95%;RAPD分析表明,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0.5547,基因流Nm=0.4014;说明云南当地居群粉棒束孢分化剧烈。居群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性研究表明,粉棒束孢居群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无明显相关。中性检验和失配分析表明粉棒束孢经历过近期居群扩张。结合单倍型聚类和网状分支分析,表明Hap 19为扩张建群单倍型,但原始祖先单倍型(Hap 1)依然是粉棒束孢居群中最优势单倍型(频率为48.45%),表明粉棒束孢并不存在明显的因地理原因造成的生殖隔离。值得重视的是,通过ITS单倍型和RAPD分析,支持将蝙蝠蛾拟青霉作为粉棒束孢异名处理。 相似文献
7.
侧孢座腔菌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了分离自东北红豆杉Taxuscuspidata树皮及小枝中的侧孢座腔菌属一新种——红豆杉侧孢座腔菌Pleurocytosporataxi。新种有拉丁文简介并附图,模式标本保存于齐齐哈尔大学微生物实验室(HQD54)。 相似文献
8.
平顶虫囊菌 图 1 Laboulbenia yurikoi Sugiyama et. Majewski, Trans. mycol. Soc. Japan 26: 125~144, 1985. 菌体稍呈弓形或微呈“S”形,自足细胞至子囊壳顶端,长 241.2~248.6m; 至附属枝着生细胞,长164.5~166.9m。足细胞呈倒圆锥形,黑色,7.4~19.2×7.4~8.8m.细胞 I 直或下半部稍弯,近长圆柱形, 48.7~51.7×16.2 ~19.2m,上下近等宽,细胞壁较厚, 4.4~5.9m,近番红花色。细胞 II 比细胞 I 长近 1/3, 呈近长圆柱形,51.7~63.5×19.2~32.5m,基部与细胞 I 宽度相等或接近,向上逐渐变宽,与细胞 I 同色,细胞壁较厚,5.9… 相似文献
10.
从三尖杉 ,南方红豆杉及香榧中分离出 1 72株内生真菌 ,对其进行抗菌活性检测 ,结果表明共 90株内生真菌对一种或多种植物病原真菌 ,如红色面孢霉 (Neurosporasp .) ,木霉 (Trichodermasp .) ,镰刀菌 (Fusariumsp .)等有抑制作用 ,来自三尖杉、南方红豆杉和香榧的抗菌活性菌株比例分别为 40 %,54.2 %及 57.1 %。其中平板抑菌圈直径大于1 5mm的高抗菌株有 3 5株。按Ainsworth等鉴定系统和方 相似文献
11.
拟盘多毛孢属真菌的新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报导拟盘多毛孢属真菌的8个新种。这8个新种是:近似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affinis、山姜拟盘多毛孢P. alpiniae、见血封喉拟盘多毛孢P. antiaris、五桠果拟盘多毛孢P. dilleniae、广西拟盘多毛孢P. kuwangsiensis、莲拟盘多毛孢P. nelumbinis、木荷拟盘多毛孢P. schimae、和神秘果拟盘多毛孢P. synsepali。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广西大学植保系标本室。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研究了马铃薯晚疫病菌单游动孢子分离的方法,并对其单游动孢子分离物菌落生长直径、产孢量以及对甲霜灵的敏感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同一菌株的不同单游动孢子菌落生长直径和产孢量有显著差异,但不同游动孢子分离物对甲霜灵敏感性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采用凹玻片悬滴法测定了玫烟色棒束孢在高温、紫外照射、紫外保护剂和杀菌剂等逆境胁迫下分生孢子的存活率。结果表明:玫烟色棒束孢Pf9606分生孢子在36~45 ℃高温下连续处理24 h后,该菌孢子几乎不能存活;36~45 ℃短时高温处理后,随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孢子存活率明显降低;随紫外照射时间的延长,玫烟色棒束孢孢子存活率明显降低,当紫外照射50 s时,孢子存活率为55.33%,当照射时间延长为180 s时,孢子不能存活;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和高浓度的荧光素钠可提高玫烟色棒束孢抗紫外照射能力,抗坏血酸的理想浓度为0.2 mg/mL,荧光素钠的理想浓度为0.9 mg/mL,而不同浓度的刚果红和氧化锌对玫烟色棒束孢没有保护作用;玫烟色棒束孢与杀菌剂72%农用硫酸链霉素、70%代森联和58%甲霜灵锰锌混用后,对该菌孢子存活影响较小,不同浓度下孢子存活率均达85%以上,而常规浓度的氟吗·锰锌对玫烟色棒束孢孢子存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gelelectrophoresis,PFGE),研究了4株串珠镰孢(Fusarium moniliforme)、1株尖镰孢(F.oxysporum)、1株茄镰孢(F.solani)和1株Fusariumsp.的分子核型以及不同地域和寄主来源的串珠镰孢种内菌株间的分子核型差异。以凝胶包埋法(不破除分生孢子细胞壁)制备供试菌株电泳样本,采用3组条件组合进行电泳,分离出供试串珠镰孢完整染色体DNA10~13条,分子量分布范围0.7Mb~6.9Mb,基因组大小为42.26Mb~47.75Mb;尖镰孢8条,分子量分布范围1.2Mb~6.7Mb,基因组大小为32.25Mb;茄镰孢6条,分子量分布范围2.4Mb~6.3Mb,基因组大小为25.2Mb;Fusariumsp.9条,分子量分布范围0.8Mb~6.8Mb,基因组大小为36.45Mb。结果表明,供试4种镰孢菌染色体数目、DNA分子量及基因组大小都有较大不同,分子核型差异较大。不同来源的串珠镰孢种内菌株间分子核型亦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从贵州省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林场和江西省井冈山,水口分别采集得两个在宏观特征上与大团囊虫草Cordycepsophioglossoides(Ehrh.)Fr.十分相近的寄生真菌地下子实体的虫草标本,经鉴定它们是我国两个菌生的虫草新记录种,日本虫草CordycepsjaponicaLloyd和柔柄虫草CordycepsdelicatostipitataY.Kobayasi&D.Shimizu。日本虫草图1CordycepsjaponicaLloydMyc.Notes62:913,1920Fig.1子座从寄主真菌的子实体长出,单生或多个,不分枝,黄褐色至黄绿色;可孕部顶生,无不孕尖端,长椭圆形至柱状,70~2502.5~4.5mm;柄柱状,55~651.5~2.5mm… 相似文献
20.
小单孢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但由于分离、分类方法所限,绝大多数还没有被人们所认识。在小单孢菌的分类学研究中,最初主要依据的是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特征等表观分类学指征,随着“多相分类”的广泛应用,分子分类在小单孢菌的分类学研究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小单孢菌是寻找新的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菌源,某些种能产生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利福霉素、新霉素等;某些种能降解天然橡胶和纤维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小单孢菌能产生具有独特化学结构的生物活性物质,对肿瘤细胞有靶向和识别作用,并能有效地杀死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