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974—1976和1980—1986年间曾对绿尾虹雉(Lophophoruslhuysii)在甘肃的分布和习性进行初步调查,现将有关材料汇总于后:分布据调查,绿尾虹雉在甘肃的具体分布北起迭部县达拉乡虎头山梁,沿岷山山脉向东南至文县店坝乡摩天岭一带,包括迭部县的达拉(那盖、巴热)、多儿(洋布、尼藏)、阿夏(涯畦、大坂)、洛大(厓路);舟曲县的除瓦(大沟、溪藏)、大峪(少下)、武坪(沙滩、桥子、大海沟)、插岗、博峪、铁坝;文县的马营、石鸡坝、石坊(岷堡沟)、铁楼(迭布寨、秋家坝)、上丹堡(窝窝地、茨尕坪、邵家梁)、刘家坪、店坝、范坝、碧口(李子坝)。也有认为康…  相似文献   

2.
短尾猴和猕猴在中国安徽省南部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尾猴(Macaca thibetana)和猕猴(Macaca mulatta)在安徽省的分布见于长江以南,短尾猴限于海拔600-1500米的山地,而猕猴则从平地一直分布到没有短尾猴占据的较高山地。短尾猴所选择的栖息地海拔高度较高,并决定于是否有悬崖和常绿阔叶林。两种猴的分布区,都因人类的严重干扰而缩小。但是,如果其栖息地得到很好的保护,它的种群密度可以接近黄山的水平。两种猴之间的分布界限也反映了它们生态关系的一般形式。  相似文献   

3.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羚牛的分布与栖息地特征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黄华梨  张涛 《兽类学报》1996,16(3):230-230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羚牛的分布与栖息地特征黄华梨,张涛,杨文赟(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文县,746400)羚牛(Budorcastaxicolor)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甘肃分布于徽县、两当、武都、文县、康县、舟曲,以及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迭部。...  相似文献   

4.
保护动物(灵长类和食肉类)列入国家保护的灵长类动物有:一级:蜂猴、熊猴、台湾猴、尾猴、菲氏叶猴、灰叶猴、黑叶猴、金丝猴、滇金丝猴、白眉长臂猿、黑长臂猿等十一种。二级:红面猴、猕猴、四川短尾猴等三种。列入国家保护的食肉类动物有:一级:马来熊、大熊猫、紫...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于1987年9月公布了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其中分布在四川的有86种。为使我省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利用的单位和个人在工作中有所遵循和使全省人民积极做好保护工作,现将在我省分布的重点保护动物名录转载于后。(括号内为保护级别)1、蜂猴N y c t i c e b u s c o u c a n g(Ⅰ)2、短尾猴M a c a c a a r c t o i d e s(Ⅱ)3、猕猴M a c a c a m u-a tta(Ⅱ)4、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bieti(Ⅰ)5、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n a e b r e l i c hi(Ⅰ)6、川金丝猴R hi n o pi t h e c u s r ox…  相似文献   

6.
Grueter CC  Li DY  Feng SK  Ren BP 《动物学研究》2010,31(5):516-522
原则上,食叶的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和杂食的猕猴(Macaca mulatta)是可以同地共栖的,但这两种灵长类究竟是如何同地共存却一直是一个鲜见涉足的问题。该文初步通过分析它们的食性和生境需求来阐明两者共存的可能性。在猕猴取食约22种植物中,有16种也是滇金丝猴的取食对象。两种灵长类都显示出喜食果实。人们尚未发现滇金丝猴涉足人类作物等相关资源,但发现猕猴经常侵食庄稼。这与其生活海拔不同有关:滇金丝猴一般生活在平均海拔为3218m的山林中,而猕猴活动在平均海拔为2995m的林地。猕猴也会涉足牧场,而滇金丝猴回避这种场地。对于这两个种,混合的落叶阔叶/针叶林是最频繁使用的森林类型;滇金丝猴很少进入常绿阔叶林(青冈属群落,利用率仅3%),而猕猴相对进入这类林型的机会远比滇金丝猴高(36%)。两个物种的群体间常相互远离(2.4km)。当其相遇时,常是猕猴主动回避。上述结果提示滇金丝猴和猕猴是通过大生境分化利用和空间避让来共存的。尽管不同的生境利用策略一定程度上会反映种间竞争的存在,但这种不同更可能反映着它们不同的生理/生态需求。  相似文献   

7.
甘肃白水江白水江生物圈保护区地跨甘肃省文县和武都县,主体部分位于岷山山系摩天岭北坡,总面积1 838平方公里,以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珙桐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森林生态系统为主。2000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驾车路线:北京→石家庄→郑州→西安→宝鸡→天水→武都→文县。地方特产:碧口龙井茶、"大红袍"花椒、文县  相似文献   

8.
大鲵Andriasdavidianus在甘肃省分布于南部文县、康县、徽县、天水等地,文县是重点分布区。近年来大鲵的数量下降,分布区逐渐缩小,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大鲵栖息在水质清新、水流湍急的山溪或河岸边岩洞、大石下、石隙或水草繁茂的凹坑内。水质浑浊,使其呼吸受阻,甚至导致死亡。1988年甘肃省进行湿地动物资源调查。我在文县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大鲵的主要分布区浪水河、丹堡河、白水江、白龙江等地调查大鲵的数量。在江河中看到原来清澈如镜的水质,现在非常混浊。其原因是这些江河近多年来成了淘金的场所,江河面上…  相似文献   

9.
鮡属PAREUCHILOGLANIS鱼类一新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82年6月,在嘉陵江上游白龙江水系的鱼类调查中,分别于甘肃省舟曲、武都、文县碧口、康县釆获尾柄低长的鮡类标本10尾。同年10月,在云南省盐津(金沙江水系)采获同种标本3尾。经鉴定认为是鲇形目鮡姚科一新种,现予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记述的云南江川、保山发现的三种猕猴类:江川猕猴(Macaca jiangchuanensis sp.nov.),早更新世;保山塘子沟的短尾猴(M.arctoides)和菲氏叶猴(Presbytis cf.phayrei),早全新世,经~(14)C年代测定约7000年B.P.。江川猕猴是联系西瓦立克地区和华北地区的早期猕猴类型,为南方早更新世猕猴种的首次记录。保山菲氏叶猴的发现意义则是在更新世一全新世时期猴科的地史和地理分布上增加了新的成员。  相似文献   

11.
李胜全  李成  王跃招 《四川动物》2000,19(3):156-157
米仓山攀蜥(Japaluramicangshanensis)是宋鸣涛(1987)依据1982年在陕西省宁强县青木川所采标本描述的种。目前仅知分布于陕西南部地区。作者1999年6~7月在甘肃省陇南地区进行野外考察,先后于6月10日~6月14日、7月9日~17日在文县刘家坪、康县阳坝和文县碧口采到鬣蜥科龙蜥属标本22号,经鉴定为米仓山攀蜥,为甘肃省新纪录。米仓山攀蜥与草绿攀蜥(JaplaluraflavicepsBarbourandDunn)相近似。区别是前者没有喉褶;上唇鳞7~8枚,下唇鳞8~9枚;尾长为头体长的两倍(个别超出两倍)。草绿攀…  相似文献   

12.
短尾猴(Macaca arctoides)和猕猴跟骨的功能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形态描述和统计入手,对短尾猴(macaca arctoides)和猕猴的跟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跟骨变量无论数值大小还是几何图形结构都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跟骨最大宽、跟长、后距骨连结面长、跟骨高度及相对跟长存在显著性差异水平。猕猴跟骨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比短尾猴的表现得更为紧密。据其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我们认为:与猕猴相较,短尾猴更适应于地栖生活。这似乎与短尾猴具更大的体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独尾草属(Eremurus M. Bieb)全世界约有20多种,主要分布于中亚及西亚的山地和平原沙漠地区。我国产4种,其中独尾草(E. chinensis Fedtsch. )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和西藏,在甘肃南部的岷县、舟曲、武都、文县也有分布。其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迄今未见报道,本文对采  相似文献   

14.
曾强  韩德举 《四川动物》1992,11(3):25-28
白龙江是嘉陵江干流上游的一条支流,它发源于甘肃、四川边境岷山北麓的郎木寺。干流流经甘肃的迭部、舟曲、武都、文县和四川的青川、广元等县、市,于昭化汇入嘉陵江,全长576公里。白龙江从武都至昭化为中下游,长200公里。随着白龙江水力资源的开发,将在于流的沙川坝至昭化河段的苗家坝、碧口、麒麟寺、  相似文献   

15.
金丝猴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是我国特产的珍贵动物,其分布仅限于岷山山系(四川的南坪、青川、平武、北川,甘南的武都、汶县、康县);邛崃山脉的汶川、宝兴、天全;秦岭南坡的佛坪、宁陕、周至、太白、洋县及武当山脉的房县和林区县。它的生态,曾有零星报导(郑永烈,1959、赵肯堂,1959、宋志明、罗志腾,1959、郑荣樑、冯永秀,1960)。 本文材料主要是我们1978、1979年在四川白河保护区收集的,有关陕西秦岭地区的资料,是1974年野外调查所得。  相似文献   

16.
自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在野外重新被发现以来,国内外学者就对其食性进行研究,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食谱.本研究以对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响古箐和格化箐两个滇金丝猴猴群进行7~8年的食性观察为基础,形成滇金丝猴在研究地区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食谱.同时通过实地采集、辨认滇金丝猴采食物种及其在不同的海拔、不同植被类型中的分布状况,汇总了滇金丝猴的食物资源分布情况.在调查地区猴群采食的种类有113种,其中菌类1种,地衣2种,种子植物110种,其采食的种类数远多于以往的记录.这种差异可能源于这两个猴群因长期与人接触,降低了对人的警惕性,下到低海拔杂木林以及频繁下地活动所致,并非是它们的食性发生了改变.滇金丝猴的食物组成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提示该物种的食物供应的波动性很强.猴群周边社区居民对滇金丝猴食物有不同程度的利用,主要表现为伐薪烧柴、择木建房、采集食用和入药等.  相似文献   

17.
温带地区分布的灵长类动物在食物匮乏的时候容易受到食物不足的胁迫。川金丝猴就是分布于温带区域的灵长类动物之一,因此在不同的季节,食物对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是川金丝猴分布的最东缘,该地区的研究对川金丝猴的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神农架川金丝猴食源植物和栖息环境 的植被调查,来探讨食物的分布和丰富程度对川金丝猴的影响。在神农架川金丝猴分布的核心地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植被类型,按照海拔梯度设置88个样方,基于优势树种和数据分析,我们把川金丝猴的栖息地划分为12 个类型。阔叶林的食源植物种类要高于针阔混交林;而低海拔的类型中提供食源植物的种类要高于高海拔类型。尽管川金丝猴的食谱范围很广,但是它喜食的食物种类分布极不均匀,而且在其不同类型的栖息地内,食源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季节的变化和食源植物的分布不均衡都会影响川金丝猴的取食行为和时间分配。我们建议借助人为改造森林结构,增加食源植物的数量,进而达到保护和扩大川金丝猴种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短尾猴(Macaca arctoides)和(M.mulatta)猴猕的距骨形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距骨的一些变量,如楔形指数\距一腓骨连接面长、距骨颈长及总长在两种间存在明显差异。从距骨形态结构和多变量(三维空间模式)分析,短尾猴比猕猴具有更多的地上活动时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短尾猴(Macaca arctoides)和(M.mulatta)猴猕的距骨形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距骨的一些变量,如楔形指数、距—腓骨连接面长、距骨颈长及总长在两种间存在明显差异。从距骨形态结构和多变量(三维空间模式)分析,短尾猴比猕猴具有更多的地上活动时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金丝猴为我国特有的珍稀灵长类动物,属于灵长目,猴超科,疣猴科,仰鼻猴属(或称金丝猴属),除越南金丝猴外,其余三种金丝猴,即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仅分布于我国。在产于我国的三种金丝猴中,由于滇金丝猴生活在滇西北和西藏芒康县一带海拔3200—4200米的人烟稀少的高寒峡谷山区,因此过去对它的了解甚少。 滇金丝猴初由法国人Soulie于1871年在云南发现并将皮张与骨骼标本送藏于巴黎博物馆,但到1879年才由Milne-Edwards正式报道。此后将近一百年动物学界不知其是否仍有存在,因也有人认为可能已经绝灭。1962年,中国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