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照和温度对望天树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闫兴富  曹敏 《植物学通报》2006,23(6):642-650
在实验室内人工气候箱控制的条件下,研究了我国重要珍稀濒危植物望天树(Shorea wantianshuea,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种子萌发对持续光照、14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周期性光照的反应;同时研究了望天树种子的萌发对不同温度的反应和低温贮藏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是持续光照还是周期性光照都不能提高望天树种子的萌发率,相反,持续光照和周期性光照都不同程度降低了种子萌发率。光照能通过加速或延迟种子萌发的进程、或改变幼苗活力指数和萌发指数而影响种子萌发的质量;持续光照延迟种子萌发的进程,而周期性光照加快种子萌发的进程。30℃是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虽然15℃和5℃的相对低温对幼苗活力指数影响不大,但大大延迟了种子萌发进程,并提高萌发率。望天树种子不能耐受5℃低温贮藏,但具有在15℃下短期贮藏的潜力和一定程度的生理性休眠。  相似文献   

2.
闫兴富  曹敏 《植物学报》2006,23(6):642-650
在实验室内人工气候箱控制的条件下, 研究了我国重要珍稀濒危植物望天树 (Shorea wantianshuea,龙脑香科 (Dipterocarpaceae)) 种子萌发对持续光照、14小时光照 / 10小时黑暗周期性光照的反应; 同时研究了望天树种子的萌发对不同温度的反应和低温贮藏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论是持续光照还是周期性光照都不能提高望天树种子的萌发率, 相反, 持续光照和周期性光照都不同程度降低了种子萌发率。光照能通过加速或延迟种子萌发的进程、或改变幼苗活力指数和萌发指数而影响种子萌发的质量; 持续光照延迟种子萌发的进程, 而周期性光照加快种子萌发的进程。30℃是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 虽然15℃和5℃的相对低温对幼苗活力指数影响不大, 但大大延迟了种子萌发进程, 并提高萌发率。望天树种子不能耐受5℃低温贮藏, 但具有在15℃下短期贮藏的潜力和一定程度的生理性休眠。  相似文献   

3.
稀有植物云南金钱槭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测定,云南金钱槭迁地保护地的种子千粒重为2346.5g,与就地保护地文山老君山马鹿塘的种子千粒重3255.6g相比,其种子千粒重要轻些。四唑(TTC,0.3%)染色测种子生活力的结果表明:①在25℃水环境下60d种子就没有生活力;②野外贮藏种子180d有52%种子有生活力;③种子贮藏510d;花盆中有58%种子有生活力;室内有24%种子有生活力;4℃有96%种子有生活力;15℃有36%种子有生活力;25℃种子没有生活力。在6℃条件下去外种皮,种子5个月发芽率达98%,而恒温15℃、25℃、30℃、和变温条件下都没有一粒种子萌发。低温(6℃)是云南金钱槭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种子萌发不需光。野外播种经过一冬有17.2%种子发芽,花盆播种经过两冬一夏有58%种子发芽。种子有具有的特性是其在自然条件状态下濒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种皮和环境温度对橡胶树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气候箱控制的条件下,研究了种皮和环境温度对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种皮对橡胶树种子的吸水和萌发具有明显的机械限制作用;去除种皮后种子萌发速率加快,萌发指数增大,但萌发率从83.8%下降到47.8%,幼苗活力指数从332.3下降到187.9.15℃以下的温度明显推迟种子萌发,且萌发率下降.去除种皮后的种仁萌发率、萌发指数和幼苗活力指数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有种皮种子的萌发率、萌发指数和幼苗活力指数分别在20℃(94.7%)、30℃(1.86)和25℃(374.4)时最大,而萌发速率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在橡胶树栽培和胶园建设中,可利用种皮对种仁水分散失的限制作用以及对低温的不敏感性,有效延长橡胶树种子的贮藏时间,提高萌发率和籽苗质量.  相似文献   

5.
不同年龄香果树种子雨和种子库及其更新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宝天曼自然保护区香果树种子雨、土壤种子库进行了观测,并进行不同微生境播种实验,研究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动态。结果表明:(1)不同龄级香果树种子雨持续时间及其高峰期有所不同,种子雨强度存在极显著差异。(2)20~50龄级香果树的种子饱满率、土壤种子库中种子密度均显著低于其他龄级,但其不同类型种子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一致;大约80%的香果树种子在其萌发前消失,剩余种子中以霉烂种子密度最高(9.81粒·m-2),饱满种子密度最低(1.94粒·m-2)。(3)野外育苗实验表明,不同龄级香果树所产饱满种子的萌发率及幼苗存活率差异不显著,其种子萌发率约为16.93%,但仅有3.86%的幼苗寿命超过5个月;不同微生境对香果树幼苗存活率产生显著影响,林窗是其最适宜微生境。研究认为,人工采集香果树种子,于次年4月份在原生境下播种;清理母树冠下和冠缘的地被物,增加林缘空地地被物覆盖度,以减少香果树种子的损失,改善香果树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光照条件,以利于幼苗根系的生长,促进香果树的自然更新。  相似文献   

6.
柠条种子萌发对不同光照强度和沙埋深度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Kom.)种子萌发对光照强度和沙埋深度的响应,在不同光强(55.4%自然全光照(natural sunlight,NS)、18.9%NS、5.5%NS和2.2%NS)和沙埋深度(0、0.5、1.0、2.0和4.5 cm)下,研究了柠条种子的萌发特征。结果表明:光强对柠条种子的萌发率、萌发速率、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影响显著;沙埋深度显著影响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光强与沙埋深度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萌发率、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柠条种子的萌发率、萌发速率和萌发指数在除0 cm外的其他沙埋深度均随着光强的减弱逐渐减小;活力指数在0 cm沙埋深度随着光强的减弱表现为增大趋势,而在其他沙埋深度随着光强的减弱持续减小或波动性减小。在55.4%NS、18.9%NS和5.5%NS光强下,萌发率在1.0 cm沙埋深度最大(分别为45.0%、30.6%和27.5%),0 cm沙埋深度最小(分别为22.2%、22.1%和20.0%),萌发速率、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且均在0.5~2.0 cm沙埋深度最大;在2.2%NS光强下,所有萌发参数均随沙埋深度的增大逐渐减小,其中萌发率、萌发速率和萌发指数在1.0、2.0和4.5 cm沙埋深度均显著小于0 cm沙埋深度(P0.05),而活力指数在0 cm沙埋深度与其他沙埋深度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研究表明,光照和沙埋是影响柠条种子萌发的重要环境因子,沙埋可增大种子萌发对光照的依赖;适度沙埋在强光下促进柠条种子萌发,但在弱光下则抑制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7.
3种锦鸡儿种子萌发对温度和水分的响应   总被引:28,自引:7,他引:21  
对本地种白毛锦鸡儿(Caragana licentiana)和甘蒙锦鸡儿(Caragana opulens)以及外来种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种子进行了室内和野外萌发试验。结果表明,白毛锦鸡儿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0℃,5℃时种子不萌发,甘蒙锦鸡儿最适萌发温度为10-20℃,在5℃和30℃时萌发率显著低于其它温度下的萌发率,中间锦鸡儿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15-30℃,5℃下的萌发率为8.5%。室内萌发试验和野外萌发试验都表明白毛锦鸡儿种子萌发的速度缓慢,这体现在达到最大萌发率需要的时间长,萌发速度慢,且有4.0%的硬实种子,甘蒙锦鸡儿种子萌发的速度快,无硬实种子,高温下萌发受到一定的抑制。中间锦鸡儿种子在高温下萌发率高,速度快。启运白毛锦鸡儿种子萌发的最低土壤含水量为1.25%,甘蒙锦鸡儿和中间锦鸡儿的分别为3.75%和2.50%。白毛锦鸡儿种子萌发需要的土壤含水量低,种子萌发慢,且有小部分硬实种子,这可能是白毛锦鸡儿适应特殊环境的对策之一。  相似文献   

8.
卢军  刘宁 《生态科学》2015,34(1):87-90
以长时间贮藏和当年收获的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裸种为材料, 研究了16℃条件对烟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年收获种子在25℃下萌发率最高, 为95.9%, 长时间贮藏(15 年)种子在16℃下最低, 为67.8%; 长时间贮藏和低温均能显著降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当年收获种子在25℃下根长度最长, 为2.71 cm, 长时间贮藏(15 年)种子在16℃下最低, 为0.91 cm, 长时间贮藏和低温均能抑制幼苗的根系生长。同一温度(16℃)下, 长时间贮藏和当年收获种子的SOD 和POD 活性差异不显著; 同一贮藏时间下, 低温和常温条件下种子幼苗SOD 和POD 活性均达差异显著水平。由此可见, 低温和长时间贮藏都能抑制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低温能显著降低幼苗抗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室内人工气候箱中相对高、中和低((5000±230)lx、(2200±110)lx和(1000±80)lx)光强下香果树幼苗的生长特性及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中光强下的幼苗生长迅速,株高和生物量一直维持最高水平;高光强下的幼苗,生长极其缓慢,株高和生物量均处于最低水平;低光强下的幼苗比叶面积最大;而根冠比则以高光强下的为最高;叶绿素(a+b)含量在低光强下最高,中光下次之,强光下最小。前期,低光强下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b值较大,随着幼苗的生长呈下降的趋势,120d后与其他处理相比达到最小。荧光参数的结果显示,高光强下,香果树幼苗的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P)均处于最低水平,而测定初始荧光(Fo)和最大荧光(Fm)却处于最高水平,在低和中光强下则刚好相反。由此可见,高光强对香果树幼苗生长极其不利,而低和中光强下生长较好。建议在室内培育香果树幼苗时,适当减弱光强,保证其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0.
以中华蚊母树(Distylium chinense)种子为材料,分别设置4个贮藏时间(0、30、60和90d),以及2m水淹(FSW)、低温沙藏(CSS)、低温干藏(CDS)、室温沙藏(RSS)、室温干藏(RDS)和低温层积(CSF)6个贮藏方式对种子进行贮藏实验,并测定分析各处理种子的萌发特性及其幼苗生长状况,明确不同储藏方式和时间对中华蚊母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CSF处理30d后,中华蚊母树的种子有65.37%发生霉烂,最后萌发种子数为贮藏种子的30.93%;FSW处理90d的种子的萌发率为35.67%。(2)室内贮藏90d后,CSS、CDS、RSS和RDS处理的种子萌发率较新鲜种子萌发率(26.37%)显著增大,并以4℃下CDS处理90d的种子萌发率最大(70.65%),萌发速率系数为1 956.97。(3)CDS处理90d的种子淀粉和蛋白质含量较新鲜种子分别降低了38.75%和20.16%,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31.47%;FSW处理后的种子淀粉、蛋白质及可溶性糖含量均较新鲜种子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48.75%、62.62%和6.29%。(4)不同贮藏方式贮藏90d后,各处理间中华蚊母树幼苗的生长活力表现出显著差异,并以CDS处理的幼苗活力最高,而FSW处理的种子萌发后幼苗的活力显著低于其他贮藏方式。研究表明,低温条件下中华蚊母树种子萌发率及幼苗活力显著高于室温贮藏,可能是在低温贮藏条件下种子的贮藏物质由淀粉水解为可溶性糖,更利于种子吸收并为种子萌发提供了能量,从而加快了破除种子生理休眠的进程,而且中华蚊母树种子对水淹有一定的耐受性,故中华蚊母树可以作为三峡水库消落带高海拔区域植被恢复与重建优先考虑的物种。  相似文献   

11.
在不同温度、不同贮藏时间和方法下,对来源于印度尼西亚的假酸浆种子发芽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对假酸浆种子萌发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在15/25℃变温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最高,为84.3%,发芽快且整齐;假酸浆种子采收后立即播种其发芽率非常低,室温下贮藏6~9个月时在25℃恒温或15/25℃变温条件下均有较高发芽率,说明假酸浆种子有休眠性,通过延长贮藏时间能打破休眠,促进种子发芽;但室温贮藏15个月后,种子活力下降非常明显。低温冷藏在一定条件下能提高假酸浆种子萌发能力,能延长种子寿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西康玉兰(Magnolia wilsonii)种胚的形态大小,温度、层积、硝酸钾、浸种处理和GA_3对种子休眠及萌发的影响.通过将种子脱水至不同含水量和在两种温度(4℃和一20℃)下贮藏100 d后测其生活力,分析各处理对西康玉兰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康玉兰种子胚尚未分化完全,需经过低温层积完成生理后熟;低温层积和GA3可打破种子休眠.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5/20℃.由此推测,西康玉兰种子具有形态生理休眠特性.西康玉兰种子当含水量降至5.39%,存活率为53.50%.不同含水量的种子贮藏在-20℃条件下,100 d后种子全部死亡;但在4℃下含水量为10.31%的种子存活力高达76%.因此,西康玉兰种子极可能属于中间性种子,其适宜贮藏环境为4℃下的干藏或湿藏.  相似文献   

13.
画眉草种子萌发对策及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研究了画眉草种子在不同贮藏条件以及光照、温度和降雨等环境因素下的萌发对策.结果表明,画眉草新种子具有较强的内在休眠;4个月的干藏和冷藏处理对解除种子休眠作用不明显,但较长时间的贮藏(干藏1年)则能促进种子成熟.画眉草种子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都能萌发,但较强的光照更有利于种子萌发.种子萌发适宜温度是28 ℃,温度升高和降低都会导致画眉草种子萌发率下降;变温条件下(16~28 ℃)种子萌发率高于恒温28 ℃条件,但两个处理间的萌发率没有显著差异.种子萌发降雨阈值是10 mm,种子萌发率和萌发持续时间均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画眉草种子具有迅速萌发和推迟萌发时间超过1年以上两种萌发对策.根据种子形态特征和萌发策略,推断画眉草具有持久土壤种子库.  相似文献   

14.
程继铭  闫兴富 《广西植物》2019,39(12):1691-1701
该文采用硅胶(快速脱水)和35℃电子恒温干燥箱中脱水(缓慢脱水)、冷藏(4℃)和冻藏(-4℃)的方法,研究了辽东栎种子的脱水和低温敏感性及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辽东栎种子成熟散落时具有较高的含水量(96.0%)和萌发率(78.9%),无论是快速脱水还是缓慢脱水,萌发率、萌发速率、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着脱水时间的延长和含水量的降低呈现减小的趋势,至脱水96 h后(快速和缓慢脱水种子含水量分别为66.0%和69.8%),种子全部失去活力。辽东栎种子活力与含水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轻度脱水可促进种子萌发,快速脱水种子比缓慢脱水种子具有更高的脱水耐性。辽东栎种子不能耐受低温贮藏,萌发率、萌发速率、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在4℃下冷藏30 d或-4℃下冻藏6 h后均显著降低,冷藏90 d或冻藏48 h后种子全部丧失活力。  相似文献   

15.
储藏和萌发温度对青藏高原东缘12种灌木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青藏高原东缘2个储藏条件下的12种灌木种子在10、15、20、25℃恒温培养下和5/25℃变温培养下的萌发特性及其与种子大小和生境的关系。结果表明:12种灌木室内干储种子在5/25℃变温培养下种子平均萌发率最高、萌发速率最快,室外埋藏种子10℃、5/25℃下种子平均萌发率相近且最高,但萌发速率5/25℃最快,10℃下最慢,4个恒温下的室内干储和室外埋藏种子的萌发速率均随温度升高而变快;10、15、20和25℃恒温培养下的室外埋藏种子平均萌发率、平均萌发速率均高于室内储藏,而5/25℃变温下则是室外埋藏种子平均萌发率、平均萌发速率均低于室内储藏;室内干储的12种灌木种子在5/25℃变温下的萌发率、萌发速率与种子大小呈显著负相关,而室外埋藏的种子在10℃以及5/25℃变温下的萌发率、萌发速率与种子大小均呈显著负相关,20℃下,只有萌发速率与种子大小呈显著负相关;其他储藏和温度下的萌发率、萌发速率与种子大小均没有显著相关;无论室内干储还是室外埋藏,阳坡灌丛物种在5个温度下的萌发率、萌发速率均显著高于阴坡灌丛物种,阴坡灌丛种子萌发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变温有利于种子萌发,贮藏条件对种子的萌发特性的影响具有变温依赖性,种子的萌发特性与种子大小以及生境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培养温度和储存条件依赖性。  相似文献   

16.
龙华  黄衡宇 《植物研究》2008,28(3):347-352
对温度、光照、植物激素(GA3、NAA)条件对獐牙菜(Swertia bimaculata)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獐牙菜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20℃,低温贮藏可促进其萌发,而有无光照对獐牙菜种子萌发没有明显影响,GA3处理可提高其萌发势和萌发率,而NAA处理仅提高其萌发势。研究认为:獐牙菜种子具有休眠现象;激素及低温贮藏对打破种子的休眠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刺木蓼(Atraphaxis spinosa)和长枝木蓼(A.virgata)为蓼科木蓼属灌木,是乌鲁木齐周边植被组成的重要种。这两种木蓼种子成熟后不萌发,处于休眠状态,对其种子进行5℃(黑暗)和野外低温层积处理,结果表明:5℃层积处理能明显提高两种木蓼种子在15/6、20/10、25/15和30/20℃(昼12 h/夜12 h)的萌发率。野外层积处理显著提高了种子在15/6℃的萌发率。刺木蓼和长枝木蓼的种子均为非深度生理休眠,分别经8、6周的低温层积处理后种子休眠得以解除。刺木蓼种子的休眠程度比长枝木蓼深,休眠解除后,种子萌发所需的最低温度降低。这两种木蓼种子经过冬天的低温层积,可以在春天较低的生境温度下萌发。  相似文献   

18.
光照和温度对滇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光照和温度条件对滇丁香(Luculia pinciana)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滇丁香种子是需光种子,有明显的光休眠现象;种子在光下萌发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0~25℃,8~10d开始萌发,2~3周萌发完全,萌发率可达97%,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均会降低种子萌发率。在15~30℃,用250mg/L GA3处理24h能代替光照解除光休眠。  相似文献   

19.
鸭儿芹种子具有休眠特性,且休眠期长,不经任何处理的种子很难萌发,影响其人工种植。研究了鸭儿芹种子的休眠特性和解除休眠的最佳方法,为我国人工种植野生鸭儿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TTC法对种子活力的测定表明有活力的种子为(55.33±3.71)%;切破种皮种子与完整种子吸水率在前12 h相差较大,但最终吸水率相差不大,分别达到(70.00±1)%和(68.32±0.32)%,表明种皮并不阻碍种子吸水;种子中存在内源抑制物,其粗提液在较低浓度下即可抑制芹菜种子的萌发;鸭儿芹种子成熟时胚未分化完全,胚率为(28.65±2.488)%,经过低温处理后完成后熟,胚率达到(65.93±3.86)%,萌发率达到100%,因此鸭儿芹种子具有形态生理休眠特性。清水浸种和低温冷藏共同处理可有效解除其休眠,浸种和低温冷藏具有交互效应,浸种36 h、5℃冷藏30d即可解除其休眠,萌发率达到100%,发芽势达到(91.11±0.91)%。已破除休眠的种子适宜其萌发的温度范围扩大(15.0—27.5℃),而且在土壤中也可较好地萌发,萌发率达到(96.67±3.33)%,发芽势达到(71.11±1.93)%。  相似文献   

20.
沉水植物菹草的人工种子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水生态系统重建及水体景观对沉水植物种苗的需求,本文建立了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并分析了菹草人工种子的萌发条件。结果表明,以海藻酸钠为包埋剂,在包埋剂中添加IBA 1.0 mg/L + 6-BA 0.5 mg/L,制备的菹草人工种子在灭菌自来水中萌发率可达80%,且转株率达20%。在15-25℃之间,温度对菹草人工种子萌发和转株的影响不显著;氮磷水平对菹草人工种子萌发和转株的影响不显著;光强对菹草人工种子的萌发和转株有显著影响,较高的光强有较高的萌发率和转株率,光强为40μmol/ m2. s时,菹草人工种子萌发率、转株率可达67.8%、35.6%;底质对菹草人工种子的萌发和转株有显著影响,菹草人工种子在黄沙壤上的萌发率、转株率分别为60%和42.2%,黄沙壤比淤泥和砂石更适合菹草人工种子萌发和转株;菹草人工种子在野外湖水的试验中萌发率、转株率分别达到28%、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