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过去的10年里,美国心脏学会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于2010年10月颁布了《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1]。新指南强调了早期心脏按压的重要性,简化了心肺复苏的流程,对心脏按压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心脏骤停后自主循环恢复的成功率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患者长时间存活率并未提高,仍有25%~50%的心跳骤停患者虽然恢复了自主循环,但仅有2%~10%的患者不出现神经功能缺陷[2]。临床上心肺复苏后脑功能完全恢复非常少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1007型THUMPER心肺复苏机(萨勃机)在急诊心肺复苏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4例心肺骤停患者分为萨勃机组59例和徒手心肺复苏组55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电除颤和药物治疗,比较两种方法在心肺复苏中的有效率。结果萨勃机组在心肺复苏中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徒手心肺复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患者的存活率无明显优势(P〉0.05)。结论 1007型THUMPER心肺复苏机在心肺复苏抢救中有效率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oin,CPR)是抢救心脏呼吸骤停的一项重要措施。长期以来,国内外对此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和总结,并有了很大的进展[1],50年代推广口对口人工呼吸及简易呼吸器,60年代应用胸外心脏按压、电去... 相似文献
4.
5.
心肺转流进行心肺脑复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心肺转流对狗心脏停搏30分钟后的心肺复苏效果。方法用静脉注射10T氯化钾溶液使狗心搏、呼吸骤停30分钟后,分两组进行心肺复苏,每组6只。对照组用常规法,实验和CPB法,进行心电图、动脉压、静脉压、动脉血气监测和观察瞳孔,30分钟后观察复苏效果。 相似文献
6.
7.
心跳呼吸停止后的心肺脑复苏(CPCR)是临床上最为紧急的状态,其成功与否,除病因外,决定因素是初期复苏的时间及其措施正确与否。近年来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得出了诸多的新认识、新概念和新观点,本文仅就以下几个问题作一综述。1胸外挤压时血流动力学的新认识自本...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 探讨院内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的影响因素,持续改进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患者的救治措施,以提高CA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不同科室发生CA实施CPR患者281例的临床资料,以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为标准,观察不同科室进行CPR时的急救反应时间、胸外按压复苏开始时间、电除颤时间、气管插管时间、麻醉医生到场时间、患者年龄、性别以及ROSC成功率,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各个科室发生CA并行CPR患者在发病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从病例分布来看,CA患者主要常见科室为急诊科、ICU、心肺病房居多。急诊科及ICU、手术室在急救反应时间、胸外按压开始时间、电除颤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肺病房、普通病房的患者行气管插管时间长于急诊科、ICU和手术室,但心肺病房所需急救反应时间、胸外按压开始时间、电除颤时... 相似文献
11.
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cerebralResuscitation,CPCR)是抢救心跳骤停(CardiacArrest)患者的重要手段,而早期氧疗(AcuteOxygenTherapy)是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重要辅助措施。以往人们一直认为CPCR后应尽早给予患者高浓度氧疗;然而,近年认为早期氧疗不当非但达不到挽救心跳骤停患者生命、降低致残率之目的,反而会降低复苏成功率。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提示,与暴露于正常空气或低浓度氧气组相比,大脑缺氧后早期暴露于高浓度氧气中的动物或患者,脑组织损伤更加严重。其可能机制主要有高浓度氧含量引起的氧化应激和乳酸堆积造成的脑组织损伤。此外,复苏后高浓度氧疗还可造成心肌损伤,其主要机制有大量活性氧簇(ReactiveOxygenSpecies,ROS)造成心脏的继发性损伤、Ca2+通道激活,引起血管收缩加重心肌缺血、K+ATP通道关闭,造成心肌受损、血管紧张素Ⅱ释放增多和缩血管物质20-HETE生成增多,加重心肌缺血等。因此,在对复苏后病人进行氧疗过程中,目前主张限制复苏后早期氧疗。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分析我院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98名行心肺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心肺复苏,并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复苏开始时间和地点、复苏过程和复苏结局等多项指标,统计分析复苏效果。结果:1198名患者,72例取得最终复苏成功,心肺复苏成功率为36.4%;2不同年龄(=15.380,P0.001)、基础性疾病(x~2=11.465,P=0.043)、复苏开始时间(x~2=57.968,P0.001)、地点(x~2=61.384,P0.001)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16~60岁、非心血管疾病、心脏骤停5分钟内、院内开始心肺复苏者成功率较高;3复苏成功者和失败者复苏持续时间(t=-5.961,P0.001)和气道建立时间(t=-4.045,P=0.004)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成功者复苏持续时间要短于失败者,而气道建立时间要早于失败者。结论:快速建立人工气道,不盲目延长心肺复苏时间,提高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在广西直接收治蛇伤病人1782例。其中发生呼吸停止或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共65例,此65例中被眼镜王蛇咬伤2例、眼镜蛇和蝰蛇咬伤引起呼吸心跳骤停各1例,银环蛇咬伤引起呼吸心跳骤停30例,引起呼吸停止31例。病人最小年龄5岁,最大60岁。男61例,女4例。被咬伤的部位均为上肢或下肢。被咬伤后至发生自主呼吸停止从10分钟至23小时,呼吸停止至自主呼吸恢复最短的2小时,最长329小时,多数为50~120小时。主要治疗方法为使用定时压力切换型同步呼吸机及高频喷射呼吸机进行人工呼吸,并配合使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单价抗蛇毒血清,广西蛇药,局部注射胰蛋白酶,新斯的明、654—2、地塞松及一般对症治疗。此65例病人经抢救59例治愈,6例死亡。总治愈率为90.77%。65例中有42例已符合脑死亡诊断标准,但经用中西医结合的现代技术,进行抢救仍有37例治愈,治愈率为88.1%,其病死亡率为11.9%。65例中单纯呼吸停止或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共23例。治愈22例,治愈率为95.65%,其病死亡率为4.35%。本文并结合对蛇伤引起的呼吸心跳停止与符合临床脑死亡诊断标准的病人及抢救方法和措施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急救医学最紧急而又困难并具有挑战意义的问题之一。如何提高心肺脑复苏(CPCR)的成功率,是临床急救医务人员所关注的问题。我院按照2005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要求进行抢救的11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收到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6,(6)
目的探索用机械式胸外按压复制大鼠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模型的可行方法。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与模型组(n=10)。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后行气管插管和左侧股动脉插管。在监测心电图与动脉血压条件下,模型组行气管阻塞(tracheal obstruction,TO),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出现2 min用呼吸机辅助和自制动物胸外按压仪行CPR。结果模型组TO后迅速出现自主呼吸停止,紫绀,心律失常,4~5 min出现心脏停搏,动脉收缩压降至40 mm Hg以下,脉压消失,CA出现。2 min后给予CPR,8只大鼠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并出现一过性再灌注心律失常,6只大鼠恢复意识并存活24 h。血液生化分析提示模型组大鼠存在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肾功能损害、心肌酶谱升高。病理学切片观察发现模型组大鼠心肌横纹溶解,肾小球无复流,神经元减少,肺淤血等器官损害。结论机械式胸外按压可以提供CA大鼠CPR所需的基本心输出量,可以成功建立大鼠CPR模型。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