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土高原三趾马红土的观察(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黄土高原地区红粘土中脊椎动物化石的考察历史,记录了山西和甘肃"三趾马红土"地点的观察结果。红粘土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但常被误认为是一个描述性术语,因为其中的许多沉积物既非红色,又不以粘土级颗粒为主。不少红粘土序列中含有古土壤,也含有水成沉积物。此次考察包括榆社盆地的经典地点、灵台任家沟和雷家河,以及庆阳和秦安的一些地点。讨论了在任家沟发现的化石、在玉村新发现的小哺乳动物上新五褶兔( Plio-pentalagus) 和在胡家村观察到的上新世潜穴,后两个地点都位于灵台东北面的庆阳地区。观察结果与晚中新世遍布黄土高原、很可能来自降尘的粘土级颗粒的快速堆积吻合。但在一些区域则以河流或湖泊过程为主,红粘土颗粒部分或全部被水成的粗碎屑沉积物代替,没有找到晚中新世-早上新世干旱化的证据,反而支持高生产力的湿润环境假说。局部富集的脊椎动物化石证明三趾马动物群具有很高的陆生生物量。  相似文献   

2.
对拟蹶鼠属(Sminthoides Schlosser)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记述了对中国化石拟蹶鼠属SminthoidesSchlosser,1 92 4的材料和现生三趾跳鼠属DipusZimmermann,1 780标本的观察。牙齿的比较研究表明 ,Sminthoides和ScirtodipusSavinov ,1 970与Dipus大小接近、形态构造相似 ,两者均为Dipus的晚出异名 ,建议予以废弃。同时修订了Dipus的属征 ,确定了其化石的归属种。Dipus属自晚中新世出现以来 ,其演化似乎相当稳定 ,地理分布也没有发生过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欧亚大陆新近纪气候演化"国际研究团体成立于2000年,其前期工作主要集中在欧洲。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亚洲地区的工作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0年11月在昆明举办了首届亚洲NECLIME年会,今年5月下旬又在南京成功召开了NECLIME研讨会,讨论的内容也有了更多的拓展。为使国内相关研究人员对这一国际研究团体及其目标有更多的了解,本文拟对NECLIME的发展史、研究进展和南京会议作一简要介绍,并对NECLIME的今后工作进行展望,以期对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新生代晚期的剑齿象(Stegodon)进行再研究,提出了下列几点看法:1)依据Ste-godon的特征,可将已命名的中国剑齿象种分为3类。一类为有效的剑齿象种,包括晚中新世的S.licenti Teilhard & Trasseart,1937;上新世的S.zdanskyi Hopwood,1935和S.officinalis Hopwood,1935;上新世晚期至更新世早期的S.zhaotongensis Chow & Zhai,1962;更新世的S.chiai Chow & Zhai,1962,S.orientalis Owen,1870,S.sinensis Owen,1870和S.huananensis sp.n.等种。另一类是从剑齿象属中分出,归入到其他属或科的种。属于这一类的有可能置入真象类(Elephantoidae)的Stegodon parahypsilophus He,1984,S.guizhouensis Li & Wen,1986,Stegodon cf.S.hypsilophus和S.primitium Liu et al.,1973以及归入Stegolophodon的Ste-godon baoshanensis Yun,1975。第三类为属种分类位置未定的种,以S.wushanensis Huang et al.,1991为代表。2)南亚更新世的S.elephantoides(Clift),1828可能在我国不存在。3)我国的剑齿象化石相当丰富,发现于东经99°以东、北纬38°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山西、陕西和甘肃以及华中、华南、西南和部分华东等地区),生存时代为晚中新世晚期至更新世。4)在新生代晚期我国的剑齿象可能经历了3次大的由北向南的扩散和迁移事件。第一次发生在晚中新世,第二次在晚中新世晚期至早上新世早期,第三次在更新世早期。5)剑齿象可能起源于亚洲。S.licenti是我国出现时代最早的剑齿象,也可能是剑齿象最原始的一种。  相似文献   

5.
1931 ~ 1932 年,博格·步林两次率领中瑞考察团( 又名斯文·赫定考察团) 到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东部进行考察,在克鲁克湖与托素湖地区首次发现了丰富的新近纪哺乳动物化石。这批化石成为我国早期青藏高原古生物研究的奠基石。直至今日,双湖地区仍是青藏高原脊椎动物化石最丰富、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区。柴达木盆地新近纪的堆积巨厚且连续,地层构造相对简单,盆地北缘地层出露好,是研究陆生哺乳动物演化的理想地点。然而,双湖地区地层的时代跨度超过 13 My,厚度接近 4600 m,如果化石层位不明,很容易引起动物群成分的混乱。步林对此似乎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所有采集的化石未做分层处理,导致后人对"柴达木动物群"年代的解释引起不少异议。步林并非对地层不重视。恰恰相反,他如同在甘肃塔奔布鲁克盆地的工作中那样,在缺乏地形图和地质资料的条件下做了大量的基础地层工作。他利用明显的地物( 山顶)和地质构造( 背斜) 作为参照系统,仔细地记录了化石的出露地点,并编制了一些草图。步林去世后,家属把他的野外记录留给赫定档案馆( Svan Hedin Archives) ,在斯德哥尔摩分几处收藏。遗憾的是,如同塔奔布鲁克盆地的情况,步林未能发表很多十分关键的化石地点资料,而发表的地质记录却被多数人忽略,所出版的游记也鲜为人知,个人档案记录更是深埋于历史的文献中。直到 1999 年,本文第一作者才首次接触到一些步林的野外原始资料。经过近 10 年多次对赫定档案馆的访问和对步林原始记录反复的野外核实,最终才将步林的经典地点结合进现代地层顺序的框架中。本文是继对步林塔奔布鲁克盆地燕丹图动物群经典地点与地层的研究后,进一步对其柴达木盆地化石地点的厘定与复原,是本系列文章之二。目的是将过去混淆于各地点的动物群逐一解译,将不同时代的化石分子置于现代地层与年代框架之中。幸运的是,步林的诸多野外记录都保存完好,结合发表的个人游记及地质记录,他所发表的多数哺乳动物化石都可以恢复到一定地层范围之内,尚能尽量减小经典化石地点的不确定性。本文试图整理步林未发表的珍贵资料,通过综合考证其他已发表的信息,结合作者在 1998 ~2010 年多次野外考察的结果,以期理顺柴达木地区经典化石点与现代地层框架的关系。这里将着重探讨经典化石点的生物地层学问题,并将步林柴达木盆地化石地点的野外记录资料译成英文附入文后,至于我们在柴达木盆地发现的其他化石点暂不涉及。步林主要在三个地区采集了化石: 托素湖北岸、怀头他拉村南及泉水梁火车站附近。尽管步林清楚地意识到其化石来自几千米厚的地层,但他统称其为柴达木动物群,成为以后混乱的主要原因。根据对柴达木新近纪的地层古生物考察,我们至少可以辨认出 4 个动物群: 中中新世欧龙布鲁克动物群、晚中新世早期托素动物群、深沟动物群和早上新世怀头他拉动物群。( 1) 中中新世欧龙布鲁克动物群。化石主要产于剖面底部克鲁克背斜两翼接近轴部的红色泥岩及绿色砂岩中。该动物群的成员发现较少,步林和我们都找到不多,主要来自两个地点: 怀头他拉剖面步林 165 号营地附近及泉水梁火车站东北 800 m 左右处。包括以下几个种类( 括号内为步林的化石编号; 该系列号码在步林的柴达木专著中广泛应用) : Olonbulukia tsaidamensis ( Nr. 356) ,Lagomeryx tsaidamensis ( Nr. 361) ,Stephanocemas( Nr. 368,407) ,? Dicroceros ( Nr. 372,397) ,? Eostyloceros ( Nr. 396,399,401) ,Acero-rhinus tsaidamensis ( Nr. 330,346,374,381) 。( 2) 晚中新世早期托素动物群。该动物群最初发现于托素湖北岸的狭长露头。步林对该点的记录最详细,其中各化石层位都被我们一一找到。托素湖的含哺乳动物化石层位局限在诺令根河( 连接克鲁克湖与托素湖之间的小河) 北岸 100 m 的地层中,是步林所有化石点中能最精确地确定层位的一个点( 即步林托素湖化石点都可以恢复到该段 100m 地层中) 。根据目前古地磁测量结果,该点 100 m 地层可以精确到 0. 3 Ma 范围之内。相当于含托素动物群层位的化石地点在怀头他拉剖面中也少量存在,但多数化石不特征,估计步林在此也找到不多。托素动物群最丰富的化石点在泉水梁车站东南的狭长露头。步林称做"一般条带"( "General Strips") 。在厚度不到250 m,北西-南东方向延伸达8 km的地层中,化石均匀散布、保存完好,是柴达木目前最丰富的化石点。托素动物群包括以下种类( 括号内为步林的化石编号) : "Ictitherium sp. "( Nr. 542) ,Tsaidamotherium hedini( Nr. 447,457) ,Tossunnoria pseudibex ( Nr. 449,481,537) ,Qurliqnoria cheni ( Nr. 441) ,Qurliqnoria sp. ( Nr. 508) ,Olonbulukia tsaidamensis ( Nr. 429) ,Chalicotheriidae indet.( Nr. 317) ,Hipparion sp. ( Nr. 352,444,467,493,498,500,501,523,553) ,Acerorhi-nus tsaidamensis ( Nr. 418,430,438,456,459,488,502-4,511,516,525-7,536,538,555-6) ,? Tetralophodon ( Nr. 458,487,524,530,534) ,Giraffidae indet. ( Nr. 316,320) ,? Eostyloceros ( Nr. 334,349) 。另外我们在泉水梁地点也找到大量化石,研究后可望增加更多的成员。泉水梁是我国少数几个三趾马出现最早的地点之一。该剖面目前还没有古地磁资料,但通过与怀头他拉古地磁剖面的对比,泉水梁三趾马出现的最低层位应大致在 C5r. 1r反向带与 C5r. 1n 正向带之间( 约 11. 12 Ma) 。另外托素动物群所代表的时代,是青藏高原首次出现独特种类的时代。牛羊科中具有高原特色的种类包括 Tsaidamotherium hedini,Tossunnoria pseudibex,Qurliqnoria cheni 和 Olonbulukia tsaidamensis,其中 Qurliqnoria cheni可能是现代藏羚羊( Pantholops) 的祖先类型。( 3) 晚中新世早期深沟动物群。深沟动物群是根据德令哈南部深沟剖面的化石建立的。产该动物群的地层虽然在怀头他拉剖面中段出露,但目前还没找到特征的化石。步林的个别不确定的化石有可能属于深沟动物群。邱铸鼎和李强最近( 2008) 对深沟的小哺乳动物做了详细的描述,认为与陕西蓝田霸河组下部的小哺乳动物组合最接近。( 4) 早上新世怀头他拉动物群。怀头他拉动物群也处于怀头他拉剖面上部化石不丰富的地段。从步林的野外记录中,惟一能够比较确定的化石是一些驼鸟蛋片。我们也仅增加了几种小哺乳动物( 未研) 。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来自贺风近三趾马(Plesiohipparion houfenense)、原始长鼻三趾马(Proboscidipparion pater)和中国长鼻三趾马(Proboscidipparion sinense)三个种的共计18颗经过切片处理的颊齿,总结了颊齿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并揭示出这些中国类群与其他欧亚大陆以及非洲的三趾马门类之间可能存在近裔共征。在形态特征上,Pl.houfenense的上下颊齿很可能与西班牙的Pl.crusafonti,土耳其的Plesiohipparion aff.P.huangheense以及非洲的Eurygnathohippus类群有共同特征。另一方面,这些欧亚大陆和非洲类群事实上很可能起源于西瓦利克的Sivalhippus类群。Proboscidipparion属中的两个种,P.pater和P.sinense之间有着明显的亲缘关系,并且可能与土耳其的"Proboscidipparion"heintzi也有亲缘关系。另外,以前的学者曾提出Proboscidipparion与Sivalhippus支系存在亲缘关系,本文对P.pater和P.sinense上、下颊齿的分析支持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7.
Li S  Yu FH  Lv XF 《动物学研究》2012,33(2):119-126
针对长期以来有关鼯鼠分类地位的争议,该研究基于查看、测取60号鼯鼠成体头骨(每号头骨测取26个可量性状)共计1560个数据,运用多变量、单变量分析方法,对鼯鼠属(Petaurista)中的P.yunanensis,P.philippensis,P.hainana以及P.petaurista头骨可测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以探讨上述4种鼯鼠的头骨形态差异以及P.yunanensis和P.hainana的分类地位。结果显示:(1)上述可测量头骨性状在该4种鼯鼠中不存在性二型现象;(2)上述4种鼯鼠在所测量的头骨性状上两两间均存在显著差异;(3)P.philippensis与P.hainana之间的头骨形态差异程度远大于P.yunanensis与P.philippensis之间的差异。该结果在宏观统计分析水平上为上述4种鼯鼠的种地位有效性提供了佐证,与前人基于分子水平(mtDNA)的种地位有效性研究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8.
巨松鼠(Ratufa bicolor)是东洋界的特有类群.中国仅有一种,分布于海南、广西西南部、云南南部、西南部、西部和西北部,关于其亚种的分化结论过去主要依据其皮毛的颜色特征.本研究共测取75个巨松鼠头骨,每号头骨标本测取23个变量,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1.0对巨松鼠的可测量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及聚类分析,以探讨巨松鼠各亚种地位的有效性及其头骨形态的地理学变异.研究结果显示阿萨姆亚种R.b.gigantea和海南亚种R.b.hainana均为有效亚种,前者分布自广西西南部向西经云南南部、西南部、西部达西北部,后者分布于海南.同时,本研究结果不支持滇南亚种R.b.stigmosa作为一个有效的亚种.  相似文献   

9.
中国穿山甲和马来穿山甲头骨量度的测定及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诗宝   《兽类学报》2004,24(3):211-214
全球共有7种穿山甲。本文报道的是中国穿山甲和马来穿山甲的头骨形态学资料,涉及头骨特征描述和一些形态学指标测定。被测定的指标主要有颅全长、基底长、腭长、眶间宽、后头宽、鼻骨长、鼻骨宽、脑颅高、听泡长和下颌长,并且在这两个物种之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这两个物种头骨形态十分相似,但马来穿山甲头骨细长,听泡长小于10mm(n=12),鼻骨狭长,前后部宽窄相似,两鼻骨外侧缘内凹或平行,鼻骨宽长之比值小于0 3000(0 2025~0 2811,n=12);而中国穿山甲头骨较粗短,听泡长大于11mm(n=46),鼻骨宽短,后部较前端宽,外侧缘外凸,鼻骨宽长之比值大于0 3000(0 3154~0 5325,n=33)。这些异同之处,可以作为区分这两个物种的依据。(2)中国穿山甲华南亚种与海南亚种头骨各变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 05),用颅全长是否大于83mm来区分这两个亚种不能成立,但海南亚种头骨上颌骨的颧突和鳞骨的颧突通常越过眶颞窝完全相接触,如果不是这样,则在它们之间有一个小的骨质棒状结构将它们连接起来。  相似文献   

10.
【目的】遗传分化研究是认识蜜蜂形态多样性和适应性进化的重要环节,是确定蜜蜂资源管理单位和保护单位的前提,有助于保护蜜蜂的遗传资源。本研究通过分析形态分化,研究中国东方蜜蜂Apiscerana在中国地理环境下的遗传分化和遗传资源分布。【方法】从我国所有东方蜜蜂分布区102个采样点共采集6 147头东方蜜蜂工蜂,每一采样点10~20群中取60头工蜂进行解剖,测定与翅、个体大小、后足和体色相关的33个形态特征,进行多变量形态统计分析,划分形态类群。同时对分出的不同东方蜜蜂类群的形态特征及分布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聚类结果,我国东方蜜蜂分为14个形态类群。有5个类群具有较小的个体大小。海南类群个体最小,其次为滇南类群,台湾类群,南方类群和北方类群。这5个类群之间在吻长、前翅长、前翅第3亚缘室结构、体色和蜡镜长上存在显著差异。长白类群具有最大的肘脉指数、蜡镜和第5背板绒毛带宽。而西藏波密类群具有全国最小的第五背板绒毛带宽。西北类群具有最长的后足。川西高原的5个形态类群具有个体大、体色黑等特点。其中,巴塘类群肘脉指数(3.0169)全国最小,个体大小全国最大。阿坝类群具有仅次于长白类群的肘脉指数,且翅长和第七腹板最大。德荣类群体色最黑。雅江类群具有独特的翅脉角 (A4, N23, E9和J10最小,B4最大)。川滇类群在川西高原个体最小。【结论】本研究在全面收集我国所有东方蜜蜂分布区样本,尤其是西藏波密、台湾省和川西高原的珍贵样本的基础上,进行了东方蜜蜂形态测量学分析。在我国共发现东方蜜蜂14个形态类群:海南类群、滇南类群、长白类群、台湾类群、波密类群、阿坝类群、巴塘类群、德荣类群、雅江类群、川滇类群、川贵类群、西北类群、南方类群以及北方类群。研究结果为中国东方蜜蜂遗传资源的保护和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非洲古老型智人颅骨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吴新智布.  G 《人类学学报》1994,13(2):93-103
除了共同具有的许多特征外,中国和非洲的古老型智人还具有一些不同的特征,其中有些是仅见于此地区而尚未见于彼地区者;有些是可见于两地区但有形态细节的差异;有些是在两地区标本之间有不同的出现频率。总的看来非洲古老型智人的形态谱比中国同阶段的标本为宽。作者对这些现象作了试性解释。  相似文献   

12.
中国陆相新第三系的初步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47,自引:25,他引:47  
本文着重介绍了欧洲地中海区新第三纪研究的进展、分期和对比,并提出我国新第三纪哺乳动物群的分期及与世界对比的初步设想。文中着重阐明将蓬蒂期(Pontian(s. s. )相当于我国保德三趾马红土)置于中新世的根据,并建议把新第三纪/第四纪的界限放在1.8百万年(相当奥杜威事件)。对中新世,作者建议划分为五个不同的期:早中新世,谢家期;中中新世早期,山旺期;中中新世晚期,通古尔期;晚中新世,坝河期和最晚中新世,保德期。对上新世的划分目前尚有困难,建议暂时保留静乐期,代表上新世早期,大体相当欧洲的路西南期(Ruscinian, MN14—MN15)。借用游河期代表上新世晚期,约相当于欧洲的维兰尼期(Villanyian,MN16—MN17)。  相似文献   

13.
对近代—现代非洲和中国人群26项颅骨特征的观测和分析显示非洲人具有一些显示其特异性的颅骨特征,但多数特征的表现与东亚人类非常接近,提示现代人群体质特征的趋同性。作者认为非洲人在多数颅骨特征的表现方式上较中国人更为多样化,表明现代非洲人群在体质特征的表现上较东亚人类具有更宽广的形态变异谱。作者基于许多东亚、欧洲及澳洲人类的颅骨特征在非洲人群具有较高的出现率或明显的表现等现象提出一些未来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学术界有关非洲与亚洲直立人关系的争论,本文对一些用来支持非洲早期直立人从直立人中分离出来而归入匠人的主要形态学证据进行了检验,用于研究的标本包括迄今在东非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直立人KNM-ER 3733、KNM-ER 3883和KNM-WT15000头骨化石,这些石是被提倡非洲与亚洲的直立人分离两个种的学者归入匠人的主要标本,对这些非注早期直立人与中国直立人18项头骨特征对比显示:一些被认为是局限于亚洲直立人的独有特征在上述非洲直立人头骨都有出现,存在于非洲直立人与中国直立人之间的颅骨特征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特征的表现程度与方式的不同,作者认为根据本文对比的颅骨特征,非洲直立人与中国直立人在颅骨形态上非常相似,他们之间的形态差异反映了直立人具有较宽的形态变范围,认为亚洲直立人具有特化的衍生性状的观点在本文不能得到支持。  相似文献   

15.
猪类对比研究表明,从晚中新世初期到晚中新世末(或上新世初期),中国与欧洲的古气候、古环境和猪类演化都受到了全球性自然变化的影响,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发展经历。晚中新世早期(early Vallesian(MN9))中国与欧洲的猪类显示它们均受到先前来自南亚猪类的影响,南亚猪类可能通过东南亚扩散到中国南方,通过西亚扩散到欧洲。晚中新世中期(lateVallesian(MN10)and early Turolian(MN11)),中国和欧洲的猪类与南亚已基本没有交流,在各自地区相对独立地演化发展。晚中新世晚期(late Turolian(MN12、MN13))中国北方除了保留有从南方迁移来的种类外,欧洲的猪类也已出现,此时中国(北方)动物群与欧洲动物群关系较为密切。南亚动物群在晚中新世早期(或者更早些)似乎已经和中国及欧洲的动物群分离。受青藏高原隆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晚中新世中后期中国南方的古环境有一个从较为封闭、湿热的森林类型向相对开阔、干冷稀树草原类型的演变过程,而在此期间北方的自然环境则可能是从早期的半干旱疏林草原逐步发展到晚中新世末期的湿润林地。晚中新世欧洲自然环境有一个与中国南方相似的变化过程,比较而言,晚中新世中后期欧洲的环境可能比中国北方更为开阔和干冷。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是影响晚中新世猪类分布演化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WilliamR .Downs,III,knownasDongWeilintomanyfriends,diedarelativelyyoungman (1 950~ 2 0 0 2 )attheheightofhiscareerinpaleontology .HiscareerbeganattheMuseumofNorthernArizonain 1 975.OneofhisearlytaskswasthepreparationofTriassiccynodontsfromAntarcticaforEdwinH .Colbert,thenCuratorEmeritusoftheAmericanMuseumofNaturalHistoryandCuratorofVertebratePaleontologyattheMuseumofNorthernArizona (ColbertandKitching ,1 977) .WillpreparedtheEarlyJurassicarmoredornithischianScutellosaurusforColbe…  相似文献   

17.
根据已有的中国晚新近纪哺乳动物化石记录,综合新近研究成果,初步探讨中国晚新近纪哺乳动物群落演变进程及其对于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自中中新世晚期至晚中新世(约13 Ma至7-8 Ma),中国北方哺乳动物群落组成上没有明显的分异;而在其后的晚中新世晚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区域性分化,分化为东部地区以适应潮湿的较为封闭的动物群落与西部地区适应干旱的开阔环境的群落,这种分异可能与东亚夏季风的加强密切相关;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化石类群的扩散与交流资料也表明由青藏高原隆升而形成的地理阻隔也可能发生在该时期;上新世哺乳动物群落演化表现出对于持续的干旱化气候背景的适应,而晚上新世某些类群的分异与主导地位的确立与该时期气候环境背景的剧烈震荡相一致。由于化石资料的不完整,时段分布的不均一,以及地理分布区域的局限,全面认识中国晚新近纪哺乳动物群落组成以及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尚有很长的一段历程。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北亚、东亚、东南亚和大洋洲一大片区域为背景探索日本人的起源和亲缘关系。结果显示日本旧石器时代港川人、绳文时代和现代人与大约同时期的华南居民有最接近的亲缘关系;从绳文时代到现代日本人的时代变化具有与后者(以及华北居民)相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江豚皮肤的超微结构及其与其它豚类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豚皮肤的超微结构与海洋豚类相同,但在各层表皮细胞中存在大量的膜被颗粒,这很可能与江豚适应从海水进入淡水的生活方式有关。大量成束的张力原纤维的存在,有利于江豚在水中深潜和快速游泳,可适应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加强细胞之间的联接。在上下颌皮肤的乳头层基部大量被囊神经末梢和有鞘神经纤维束的分布、与江豚水底觅食方式有关。白鱀豚和条纹原海豚皮肤的超微结构与江豚大致相同,但亦有其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张文堂 《古生物学报》2003,42(3):305-316
二十世纪中叶以后,中、美寒武纪地层研究都有重大进展。三叶虫是寒武纪的重要化石,中、晚寒武世牙形石有显著的生物地层意义。二十世纪中叶国内研究寒武系的学者,认为北美寒武系与西欧及北欧的相似,与中国的差异较大。目前看来,北美东部斜坡相区的寒武系与西欧、北欧相似外,北美西部广大地区(包括阿拉斯加、加拿大及美国境内的落基山等地区),分别与西伯利亚,蒙古西北部一些地区,及我国华北、东北南部及华南等地区的寒武系关系较近。北美西部Nevada及Utah等地也显示地台区及斜坡相区的不同。文内对两个地区早、中、晚寒武世地层内相同的属或种,分别进行对比。两地区属种相同的数目,由老到新逐渐增多。岩石方面,也有相似之处,如Pioche页岩和馒头组的岩性,Notch Peak灰岩与凤山组藻类灰岩及Hales灰岩与华北晚寒武世的竹叶状灰岩等,都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