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染色体DNA携带着生物的遗传信息,生物依赖传递核酸以繁殖后代.产生与亲代等同的子代细胞需要在DNA复制时,子代DNA的碱基序列忠实于亲代DNA的碱基序列. DNA复制主要由DNA聚合酶催化.聚  相似文献   

2.
榕树与其传粉榕小蜂的共生关系常被认为是专一性的,但该系统中有些榕小蜂可在不同种榕树或者同种榕树的不同亚种、变种和地理型上产卵和传粉。探讨榕小蜂在不同寄主中的繁殖和传粉特征,有利于理解非专性榕蜂系统形成的过程及稳定机制。本研究中,作者分别对比分析了传粉榕小蜂Ceratosolen emarginatus在木瓜榕(Ficus auriculata)的两种地理型auriculata-form和oligodon-form上的产卵和传粉特征。结果显示,进蜂量为1,2,3只时,相同寄主上的榕小蜂后代和种子数量均随进蜂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平均单只繁殖雌蜂的后代及种子数量均无差异。这可能是由于进蜂量较低时,两寄主可被利用的繁殖资源较充足,榕小蜂间不存在干扰竞争,可最大化地利用雌花资源。另一方面,进蜂量相同时,同一寄主上产生的种子数量明显多于榕小蜂后代数量,说明榕树的繁殖利益更占优势。榕小蜂在auriculata-form上产生的后代总量和平均单只雌蜂后代数量与oligodon-form均无差异,但后者产生的种子数量明显多于前者,说明当繁殖资源充足时寄主不影响榕小蜂的繁殖,然而寄主差异影响种子产生,即auriculata-form和oligodon-form的繁殖能力已发生分化。  相似文献   

3.
丛枝菌根真菌(AMF)能够通过增强宿主植物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帮助其适应低磷环境,但这种可塑性改变能否跨世代传递并影响后代适应低磷环境,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亲代实验(实验1)和子代实验(实验2),研究AMF影响宿主植物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根系酸性磷酸酶分泌的跨世代效应。实验1表明,土壤低磷水平下接种AMF的亲代宿主植物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且根际土中有更高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和有效磷含量。而高磷水平下,接种AMF处理的宿主植物酸性磷酸酶活性与不接种AMF的处理无显著差异。实验2表明,在当代低磷环境下,来自亲代低磷接种AMF的后代,其根系和根系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来自亲代低磷不接种AMF的后代,而亲代高磷处理的后代(有AMF和无AMF)之间酸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差异。在当代高磷环境下,来自亲代不同处理的后代根系和根系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表明,AMF对宿主植物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的生理可塑性能够跨世代传递,且该跨世代效应受到亲代磷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鱼类亲代抚育行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代抚育行为(parental care behavior)是指动物对其后代或其亲缘后代提供保护和养育的所有活动,属于本能行为的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界之中。鱼类在其为数不多的科中充分发展了几乎所有类型的亲代抚育行为,因而成为研究该行为的最佳物种之一。随着威廉斯原理(Williams’s Principle)的提出和应用,人们对鱼类亲代抚育行为的探索逐步由定性向定量发展,普遍认同了在鱼类进化中,雄性抚育模式得以占据支配地位的缘由并非是因为雄性在抚育活动中获得了较多的利益,而是由于在获取相同利益时雄性损失的未来投资成本较雌性低的观点。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在亲代抚育过程中存在着某种动态调整机制,其中四个比较关键的影响因素分别为:亲本所抚育的子代数量、亲本先前的投资、亲本与被抚育子代间的遗传关联度和亲本未来的交配机会。  相似文献   

5.
感染直径28-33纳米球形病毒的葡糖淀粉酶生产菌黑曲霉与无病毒生长较快的米曲霉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杂交,获得两种形态不同的种间杂种。杂种Ⅰ经遗传及生化分析推测是二倍体,杂种Ⅱ不产孢子并生长较慢。两个杂种均感染了病毒,病毒形态、血清反应、衣壳多肽及核酸组份均与亲本黑曲霉的病毒相同。杂种诱发分离的后代中,多数包括亲代型黑曲霉分离子及其它分离子均感染了病毒,只有一个分离子和来自异核体的一个分离物例外,二者均产生亲代型米曲霉类型的孢子。这种亲代型分离表明病毒种间传递并非胞质遗传。 黑曲霉与米曲霉分属黑曲霉群及黄曲霉群,是曲霉属内亲缘关系远的种间杂交,迄今并无报道。杂种Ⅰ具有接近原始亲本的葡糖淀粉酶的产量及米曲毒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6.
当我们研究昆虫社会中的经济学原理时,必须注意昆虫同脊椎动物相比时的某些特殊性。在脊椎动物中,合作行为和社会性主要是建立在社群生活和保卫资源的基础上,但是在昆虫社会中,亲缘关系和亲代操纵(parental manipulation)却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雌性个体的生殖力可以借助于女儿们(不育的)的帮助而大大提高。但是,要靠这种关系形成一个社会还必须具备下列几个先决条件:1)必须有足够的食物喂养后代;2)后代必须同它们的母亲有足够密切的联系,以便于亲代操纵;3)后代必须干愿忍受操纵并予以合作,无疑,后代只有从亲代操纵中也得到某些好处,它们才会这样做。  相似文献   

7.
母体亲缘关系在杨氏榕树金小蜂后代性比调节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波  彭艳琼  杨大荣 《昆虫学报》2008,51(4):411-416
局域配偶竞争(local mate competition, LMC)理论问世以来在很多方面获得了发展,其中一个观点就是相互作用的繁殖母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后代性比越低,即产生更多的雌性后代。本研究以西双版纳广泛分布的钝叶榕Ficus curtipes上寄生的非传粉小蜂杨氏榕树金小蜂Diaziella yangi为研究对象,研究在同一榕果上产卵的繁殖雌蜂之间的亲缘关系对后代性比的影响。处理1:在同一榕果产卵的2头繁殖雌蜂来自蜂源1号树的同一个榕果;处理2:在同一榕果产卵的2头繁殖雌蜂来自蜂源2号树的同一个榕果,处理3:在同一榕果上产卵的2头繁殖蜂分别来自1、2号蜂源树。实验结果却显示出与理论预测值不一致。实验结果中,具有姐妹关系的2头繁殖雌蜂的2个处理的后代性比分别为0.195±0.028和0.189±0.043;亲缘关系较远的2头繁殖雌蜂的后代性比为0.240±0.030;不同处理的后代性比并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杨氏榕树金小蜂没有识别相互作用的繁殖雌蜂之间的亲缘关系以及据此调整后代性比的能力,这与其他大量研究 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凡纳滨对虾繁殖中不同亲本对子代遗传贡献率的差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5个含有稀有等位基因的高度多态性微卫星位点比较了凡纳滨对虾繁殖中不同亲本对子代遗传贡献率的差异。通过稀有等位基因的5个微卫星位点能够对亲代和子代的谱系进行明确的鉴别。10个亲代个体中有8个个体对子代群体的基因库有贡献,不同个体之间的贡献率存在差别,最高为54.28%,最低为8.57%。在亲代和子代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中,子代等位基因的数目与亲代相比降低了11.11%。子代的平均期望杂合度(He)、平均观测杂合度(Ho)和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等指标均低于亲代。实验结果表明:亲本对子代基因库的贡献率的差异也是造成子代群体遗传变异水平降低的原因之一;微卫星标记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用于对虾系谱的确认、人工繁育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的监测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交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进行有规律的运动,最终产生两个与亲代细胞遗传组成一致的子细胞。过去一直认为只有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才有遗传物质的交换及重新组合,而在有丝分裂中没有这种现象的发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也存在着遗传...  相似文献   

10.
车文艳  梁霞  王萍  赵惠燕 《生态学报》2017,37(24):8549-8555
为了探明UV-B长期辐射亲代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后对其子代种群动态的影响。采用特定年龄生命表方法,设置不同强度(0,0.50,0.70 mW/cm~2)UV-B连续多代处理麦长管蚜成虫,统计麦长管蚜分别经历UV-B辐射一代,六代,十一代,十五代后其子代麦长管蚜存活率和繁殖力、繁殖参数、种群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经UV-B处理亲代麦长管蚜后,其子代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与周限增长率λ在低强度处理组各世代之间无显著差异,在高强度处理组各世代之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处理组麦长管蚜种群繁殖力F、净增殖率R_0、平均世代周期T、产卵天数和成蚜寿命均在G7代达到最大值,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3)亲代麦长管蚜经UV-B胁迫处理后对子代种群的存活率影响显著。研究结论:亲代麦长管蚜经过不同代数的UV-B胁迫,可显著影响子代的生长发育与繁殖,且对处于不同世代的子代生态学指标产生不同影响。研究的创新点在于探究亲代麦长管蚜经历紫外胁迫后对其子代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为逆境胁迫下蚜虫的生态遗传与进化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遗传背景一致的3类含有不同B染色体数目的银额果蝇(Drosophila albomicans)品系,对繁殖的2个参数,即净繁殖量和性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B染色体对净繁殖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其影响依赖于B染色体数目的不同而不同;低数目增加其携带者的净繁殖量,而在高含量时有使其携带者净繁殖量下降的趋势。B染色体对繁殖的影响还具有一定的时间分布特征,即3类品系净繁殖量的差异主要集中在雌蝇繁殖的早期。因为雌蝇繁殖的后期产生的后代数占总后代数的比例很低且对种群发展贡献较小,B染色体的这种时间效应使得其携带者在自然界的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这些结果支持关于B染色体的杂合优势模型,但不支持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寄生模型。  相似文献   

12.
罗来尧 《遗传》1980,2(3):33-35
芋麻雄性不育性状有的在无性繁殖世代中 天然存在,有的在有性繁殖后代中也会产生。这 些雄性不育系在自然传粉的情况下,都能恢复 结籽,其子代具有不同程度的超亲优势。  相似文献   

13.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析因设计,分别以长光照及短光照水平,测定根田鼠母体怀孕期、哺乳期及幼体断乳期光周期信息对环青春期雄性子代繁殖发育的作用,探讨雄性子代对光周期信息的反应及光周期信息的母体传递模式。检验的特定假设为,光周期能刺激和调节田鼠类动物雄体的繁殖发育;在其亲代与子代间存在光周期信息的母体传递。研究结果表明,在根田鼠亲代母体与子代幼体间具有光周期信息的母体传递。雄体的繁殖发育,不仅受母体传递光周期信息的作用,亦受断乳期光周期的影响。断乳后的光周期信息是影响雄体繁殖发育的主要信息。在长期的适应和进化过程中,根田鼠对高寒环境形成特殊的光周期信息传递格局和繁殖策略。  相似文献   

14.
繁殖期两种百灵科鸟类对捕食风险的行为响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赵亮 《动物学研究》2005,26(2):113-117
生活史理论认为亲代对捕食风险的不同响应影响亲代资源在繁殖中的分配比例,为检验这一理论,于2002—2004年的4—9月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角百灵(Eremophilaalpestris)和小云雀(Alaudagulgula)为研究对象,通过捕食风险处理实验,研究了两种鸟对不同强度捕食压的响应。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二者繁殖行为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捕食压力下二者的行为反应没有差异。在捕食风险下,二者亲鸟缩短伴巢时间,减少递食率,延长消失时间;二者雄性的风险容忍度均低于雌性。此外,角百灵亲代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较小云雀敏感。以上结果表明,这两种百灵科鸟类通过降低当前的繁殖投入和提高未来存活概率来响应捕食风险,支持上述生活史理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将在同一地区发生的桔粉蚧Planococcus citri(Risso)与无花果粉蚧Planococcus ficus(Signoret)进行相互杂交,得出的杂种第一代在形态上与两种亲代进行比较,并在它们之间进行比较。作形态比较时,利用的特征是腹部各种结构的有无与分布,如与背部三角蜡孔相一致的管状导管、胸部及两个腹节上的多室孔等。两个亲本种类在头及胸部管状导管及多室孔的有无及数目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桔粉蚧在腹部管状导管的数目上与其杂种第一代有明显的差异(特别是与那些以无花果粉蚧为母本的杂种第一代的差异更显著)。无花果粉蚧,如果是桔粉蚧母本产生的杂交后代,则与杂交第一代的差异大,而如果是无花果粉蚧母本产生的杂交后代,则不表现什么差异。杂种第一代的雌蚧相互之间差异显著,特别是头部及前中胸部管状导管的数目。研究报告强调了雌蚧在传递所选特征上的重要作用。当区别这两种粉蚧遇到困难时,应当考虑到在这两个种的混合种群中于自然状况下有可能产生杂种。  相似文献   

16.
哺乳动物极体功能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哺乳动物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先后排出第1极体(PbⅠ)、第2极体(PbⅡ)。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些极体的染色体和卵原细胞内的染色体一样具有遗传和生殖潜力。因此,从理论上讲1个卵母细胞能产生4个后代,从而大大提高家畜繁殖效率。  相似文献   

17.
朱玮阁  郭瑞昕  杨家新 《生态学报》2009,29(7):3605-3612
25℃,投喂密度为(2~3)×106cells/ml的蛋白核小球藻,采用单"克隆"培养的方法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进行慢性毒性实验,分别比较具有环境雌性和雄性激素效应的药物氰戊菊酯(Fenvalerate)和三丁基氯化锡(TBTC)对萼花臂尾轮虫亲代单次携卵量、总产卵量和后代数、以及亲代和F1代的混交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氰戊菊酯处理组,亲代单次携2和3个卵的频次在浓度达400μg/L时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亲代单次携1个卵的频次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浓度组总产卵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后代数也明显增高.氰戊菊酯在两个最低实验浓度(0.64μg/L和3.2μg/L)就会对亲代混交率和子一代混交率、MF/AF存在显著影响.TBTC处理组在浓度0.0016、0.008μg/L和1μg/L亲代单次携1个卵的频次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携3个和4个卵的频次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亲代总产卵量和所产后代数在TBTC各处理组都显著低于对照组(0.0016μg/L除外)(p<0.05).而子一代的混交率、MF/AF等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表明氰戊菊酯和TBTC对萼花臂尾轮虫的生殖具有明显的内分泌干扰效应.  相似文献   

18.
小熊猫栖息于喜马拉雅与横断山脉,是亚洲濒危物种。中国的小熊猫谱系已登记圈养小熊猫个体968 只,现有存活个体355 只(2013 年),然而,现有谱系中存在部分信息不明确的问题。为此,我们选择19 对小熊猫特异性引物对41 只圈养小熊猫进行微卫星扩增,并分析其亲缘关系。将获取的亲子鉴定结果,结合种群原始记录信息,利用Pedigraph 软件构建福州圈养小熊猫的种群遗传谱系图。结果表明:在母子关系确实的情况下,19个基因座位的联合父权排除概率为0. 99999968;利用6 个已知双亲的后代检验19 个基因座位的可信度,后代与双亲的基因型完全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表明19个基因座位能有效确认小熊猫的亲权关系。应用19 个微卫星标记成功地为15 个后代找到了生物学父亲。尽管一些雌性个体在繁殖期有多重交配的行为,亲子鉴定的结果显示同一窝小熊猫均来自单一父权。基因型比对结果表明7 对双胞胎均属于异卵双生子。福州种群的后代中除#920和#921 外,其余均源于#487 或#898 两只雄性,表明不同个体参与繁殖的机会不均等。因此,利用现代繁殖技术,加强濒危野动物种群管理,科学制定繁殖计划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尊驰  刘华峰  赵丹  罗宁  孙园园  郝晓冉  刘彤 《生态学报》2015,35(18):5957-5965
以新疆准噶尔盆地藜科猪毛菜属植物紫翅猪毛菜(Salsola affinis C.A.Mey)、钠猪毛菜(Salsola nitraria Pall)为研究对象,用繁殖分配比例的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种猪毛菜不同海拔同一种群内不同个体大小繁殖分配的特点,并用异速生长模型分析了不同海拔繁殖生物量与营养生物量之间分配与个体大小的依赖关系。结果发现:1)不同海拔繁殖生物量(R)与营养生物量(V)呈不同程度的异速生长。紫翅猪毛菜随海拔的升高R-V的异速生长斜率显著升高,截距随海拔的升高没有显著增加;而钠猪毛菜的斜率随海拔升高显著降低,截距则显著升高。2)紫翅猪毛菜在较低海拔个体大小与繁殖分配呈负相关,在较高海拔呈正相关;钠猪毛菜在较低海拔个体大小与繁殖分配呈正相关,在较高海拔呈负相关;两种猪毛菜繁殖分配的适应对策相反。3)将同一种群个体大小分成大、中、小3种类型,多重比较发现紫翅猪毛菜在较低海拔,中小个体的繁殖分配显著高于大个体的繁殖分配;在较高海拔,大个体的繁殖分配显著高于中小个体的繁殖分配。钠猪毛菜在较低海拔,大个体的繁殖分配显著高于中、小个体的繁殖分配;在较高海拔,小个体的繁殖分配显著高于大、中个体的繁殖分配。综合分析认为:两个物种随海拔变化产生不同的繁殖分配策略,除遗传效应外,环境和个体大小对钠猪毛菜繁殖分配的变化均产生重要影响,而紫翅猪毛菜繁殖分配的变化主要由海拔差异导致。由于微生境对同一种群的个体大小产生影响,进而产生不同的繁殖分配模式,所以在干旱区更应重视个体大小对繁殖分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果蝇类害虫是杨梅果实的主要害虫,本文旨在探讨果蝇对不同成熟度果实的选择倾向以及杨梅园果蝇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通过饲养获得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种群,探讨果蝇在不同成熟度杨梅果实上的繁殖量,通过果园调查统计杨梅成熟过程中落果数量、落果和树上挂果中果蝇数量。【结果】杨梅成熟过程中,果色经历绿色、粉红色、红色和紫红色变化过程;果蝇分别在各种成熟度果实上繁殖时,绿色果实上果蝇后代数量最少,但接近成熟的粉红色、红色和紫红色果实上果蝇后代数量无显著差异;同时提供各种成熟度的果实时,随着果实成熟度增加,黑腹果蝇的后代繁殖数量增多。在果实成熟前后对果园果蝇数量的调查表明,在果实成熟前,落果中果蝇数量显著高于树上挂果,落果是果园果蝇的主要繁殖地;但当果园果实大量成熟时,挂果中果蝇数量显著多于落果,挂果成为果蝇主要繁殖场所。【结论】在杨梅园,果蝇存在从地面落果转移至树上挂果的动态变化,果蝇对不同成熟度果实的选择性差异可能是这种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