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了解前S1抗原与HBV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采用ELSIA方法同时检测 2 1 0 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前S1抗原和HBV血清标志物。结果 :2 9例HBsAg( )、HBeAg( )标本中 ,有 2 8例前S1抗原阳性 ,阳性率 96.5 5 % ;784例HBsAg( )、HBeAg( )、抗HBc( )标本中 ,有 679例前S1抗原阳性 ,阳性率 86.61 % ;2 76例HBsAg( )、抗HBc( )标本中 ,有 1 97例前S1抗原阳性 ,阳性率 71 .38% ;1 0 1 2例HBsAg( )、抗Hbe( )、抗HBc( )标本中 ,有 468例前S1抗原阳性 ,阳性率 46.2 5 %。结论 :前S1抗原作为病毒复制的指标与HBeAg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又具有其独立的检测价值 ,可弥补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前S1抗原与HBV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采用ELSIA方法同时检测210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前S1抗原和HBV血清标志物。结果:29例HBsAg( )、HBeAg( )标本中,有28例前S1抗原阳性,阳性率96.55%;784例HBsAg( )、HBeAg( )、抗HBc( )标本中,有679例前S1抗原阳性,阳性率86.6l%;276例HBsAg( )、抗HBc( )标本中,有197例前S1抗原阳性,阳性率71.38%;1012例HBsAg( )、抗Hbe( )、抗HBc( )标本中,有468例前S1抗原阳性,阳性率46.25%。结论:前S1抗原作为病毒复制的指标与HBeAg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又具有其独立的检测价值,可弥补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应用生物素标记HBV DNA(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作探针,对129例肝病患者肝组织作原位杂交研究。发现HBV DNA主要存在肝细胞浆内,可分为胞浆致密型、疏松型和包涵体型。HBV DNA阳性肝细胞在肝实质中分为三种型:小叶型、局灶型与散在点状分布。HBV DNA在慢性活动型肝炎中检出率最高(81%),显著高于肝硬化,慢性小叶型肝炎、急性肝炎及原发性肝癌组。乙肝复制指标阳性患者肝细胞内HBV DNA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复制组;并观察到HBV DNA阳性肝细胞与肝细胞坏死灶关系密切,多数紧紧毗邻肝细胞坏死灶/或和位于坏死灶中间,尤以局灶型分布的HBV DNA阳性肝细胞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前S1蛋白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复制标志物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病毒血清前S1蛋白(PreS1)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标志物的价值.方法 对2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67例健康体检者进行HBV-DNA、PreS1、HBeAg测定;采用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技术(FQ-PCR)对HBV-DNA进行定量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PreS1和HBeAg进行检测.结果 2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以HBV-DNA>1×103拷贝/ml作为HBV复制的金标准,PreS1和HBeAg与HBV-DNA的总符合率为74.8%和57.6%.177例HBV-DNA阳性患者中,PreS1阳性135例,HBeAg阳性88例,2种检验标志物间差异存在显著性(x2=26.8,P<0.01).PreS1、HBeAg和PreS1/HBeAg联合检测作为病毒复制标志的敏感性分别为76.3%、49.7%和87.6%,特异性分别为66.7%、100%和66.7%,准确性分别为74.8%、57.6%和84.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5%、100%和93.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3.3%、100%和50%.结论 PreS1与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密切相关,PreS1作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标志物优于HBeAg.PreS1和HBeAg联合检测更能较好反映HBV病毒感染和复制状态,有利于乙肝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和乙型肝炎病毒前S2S抗原(S2S)的融合表达质粒,并研究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IL-21和HBV前S2S基因片段,分别克隆入pcDNA3真核表达质粒,用分子克隆方法构建融合表达质粒,并以脂质体2000转染293T细胞,分别应用ELISA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上清及细胞中IL-21和HBsAg的表达水平。结果:经酶切鉴定及DNA序列证实重组质粒内插入片段序列正确,三种重组质粒分别命名为pcDNA-IL-21、pcDNA-S2S和pcDNA-IL-21-S2S,并且重组质粒能在293T细胞内表达并分泌相关蛋白。结论:成功构建IL-21和乙型肝炎病毒前S2S抗原的融合表达质粒,重组质粒能在真核细胞内表达。  相似文献   

6.
乙肝患者前S1抗原与HBV-M及HBV-DNA检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S1抗原与乙肝标志物(HBV-M)及HBV-DNA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前S1抗原的检测在判断乙肝病毒复制中的作用。方法检测36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前S1抗原、HBV-M、HBV-DNA,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前S1抗原能够较好地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对病情的预后及疗效判断具有指导意义。结论前S1抗原与HBV-DNA、HBeAg阳性呈高度正相关,在防治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人肝脏特异性miR-122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肝脏特异性miRNA-122是肝脏中表达丰度最高的miRNA。为研究该miR-122的生物学功能,从HepG2细胞基因组中用PCR的方法扩增了miR-122的前体,构建了miR-122的表达载体pLMP-miR-122。pLMP-miR-122质粒转染人正常肝细胞系L-O2和肝癌细胞系HepG2后,细胞内成熟miRNA-122的表达量显著增加。该质粒与HBV1.3共转染HepG2细胞72h后,HBV的HBs和HBe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均下降,说明miRNA-122参与了HBV基因的复制和表达的调控,为进一步研究miRNA-122的功能和其他一些肝病如HCC的调控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CV)被膜蛋白E2的CHO细胞稳定表达株时,为了方便进行表达产物的检测和纯化,将编码E2N端277个氨基酸(384-661)的基因片段和编码乙型肝炎病毒前S1(21-47)区的基因融合,一起插入分泌表达载体pSecTagB,所得重组质粒转染的CHO细胞经Zeocin选择,得到稳定细胞株CHO(/sS1E2,以E2和preS1特异的抗体进行免疫印迹分析,从筛选到的稳定细胞株检测到了分泌的以及细胞内的表达产物,用糖链类型特异的糖苷酶对表达产物进行了酶解分析,发现绝大多数胞内的E2糖蛋白产物是高甘露糖型的,而分泌的E2糖蛋白产物则绝大多数是复杂糖化的,表明表达的E2在分泌过程中经历了高尔基体的进一步修饰,初步的分析显示,融合抗原能特异地和前S1抗体偶联的Sepharose结合,并能被顺利地洗脱,表明该免疫亲和介质能用于融合抗原的大规模制备,为进一步研究HCVE2糖蛋白的免疫学性质以及重组的HBV/HCV双价疫苗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及前S1抗原,并采用速率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结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9.2%,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人群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28.6%;乙肝e抗原阳性及阴性人群中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81.1%、13.9%(p<0.01);前S1抗原阳性人群ALT(49.5U/L)高于前S1抗原阴性人群(43.2U/L,p<0.01)。结论:前S1抗原与血清标志物e抗原有较高的一致性,是反映病毒复制的良好指标,能较早发现肝损伤。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乙肝病毒(HBV)表面抗原和抗体双阳性患者中病毒的基因型及其HVB S区是否有变异。用放射免疫试剂检测HBsAg阳性样品中的抗-HBs抗体,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双阳性样品中的HBV DNA,然后对阳性样品进行克隆和基因序列分析,并将所得序列与HBV不同基因型的代表株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389例HBsAg阳性样品中有10例为抗HBs抗体阳性;该10例双阳性样品中有5例为HBV DNA阳性;序列分析显示该5株HBV均为B基因型,其中4株为adw亚型,1株为adr亚型;其中有2株在S区的“a”决定簇的氨基酸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的定量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终止于聚腺苷酸化位点的乙型肝炎病毒全长RNA(f RNA)的方法。方法:选取53例未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及22例HBs Ag阴性的健康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锚定oligo-d T的引物对其血清中f RNA进行实时定量反转录PCR检测,统计分析其与HBV DNA、HBcr Ag和HBe Ag的相关性。结果:对f R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的下线为2.3 log copies/ml,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P0.0001)。53例乙型肝炎患者中,29例(54.7%)可以检测到f RNA,22例正常对照中没有检测到f RNA。27例HBe Ag阳性和/或高水平HBV DNA的患者全部检测到f RNA,26例HBe Ag阴性并且低水平HBV DNA的乙型肝炎患者中有2例(7.7%)检测到f RNA(P0.0001)。HBe Ag阳性患者血清中f RNA水平高于HBe Ag阴性患者(5.0±0.3 vs.2.9±0.4 log copies/ml,P0.001)。f RNA与HBV DNA/HBcr Ag具有显著相关性(r=0.905、0.881,P0.0001)。Hayashi's定量分析法I显示f RNA与HBV DNA相关性强于其与HBcr Ag的相关性。结论:与HBV DNA和HBe Ag一样,f RNA可作为常规检测判断HBV的复制水平并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12.
生物素标记HBV RNA探针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采用SP65特殊质粒与人类的乙型肝炎病毒DNA重组,制备了Bio-HBV RNA探针,能特异地与HBV DNA杂交,将该探针与缺口转移方法标记的Bio-HBV DNA探针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出Bio-HBV RNA探针比Bio-HBV DNA探针的敏感性提高10倍,并分别应用两种探针同时检测70例乙肝病人血清中HBV DNA,阳性率各为31.42%、28.57%(P>0.25)。对Bio-  相似文献   

13.
深入研究HBV复制机理,筛选参与HBV复制的基因,可能为开发抗乙肝病毒新药提供新 的靶点.本文拟建立一种筛选HBV复制相关基因的方法: RNAi文库感染HepG2.2.15细胞后,利用免疫磁珠收集HBsAg表达降低的细胞,提取DNA,PCR扩增siRNA编码序列,将PCR产物克隆入T-easy载体,随机挑选克隆测序,发现DDB1基因可能参与HBV复制.本试验建立了一种筛选HBV复制相关基因的方法,为大规模全基因组筛选参与HBV复制的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DNA环化结构与HBV线性结构的表达质粒在体外复制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3种含有HBV全长DNA的表达质粒与自连环化的HBV DNA分别转染Huh7细胞. 5 d后收集转染处理过的Huh7细胞和细胞上清,从感染细胞中抽提纯化HBV复制中间体进行Southern印迹分析,并将细胞培养上清进行ELISA分析.结果显示,HBV DNA通过环化后转染Huh7细胞,可高效地进行转录和复制表达,且优于质粒转染的效果.证明在细胞中,HBV DNA环状结构的复制表达能力优于HBV线性结构的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HBV DNA基因组preC和C区的一套引物,以PCR法检测了26例健康正常人血清和95例免疫标志各异、临床症状不同的乙肝或可疑乙肝患者的血清,前者无1例检出HBV DNA,后者共检出的66例血 清存在HBV DNA。该方法特异性强,适用于检测任一亚型的HBV DNA,一轮PCR最低可检出0.1pg的HBV DNA。  相似文献   

16.
在慢性肝炎中,乙、丙型病毒性肝炎混合感染相当多见,可使肝炎慢性化、重症化,肝组织损伤加重,肝硬化(LC)和肝癌(HCC)发生率增加[1]。本文应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196例肝病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初步探讨了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丙型肝类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的复制状况以及两者间的相互作用与预后的关系。1材料和方法1.1病例受检的196例病例均为2004年1月至2005年7月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男149例,女47例,年龄15~82岁,其中慢性肝炎(CH)患者139例,肝硬化(LC)患者42例,肝癌(HCC)患者15例。所有病例诊断符合…  相似文献   

17.
该文探讨了SIRT3激动剂(Honokiol,HKL)对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转录和复制的影响。培养HepG2-NTCP和人原代肝细胞(primary human hepatocytes,PHH),感染HBV颗粒后,用Honokiol(5μmol/L、10μmol/L、20μmol/L)处理细胞后继续培养10天,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内HBV DNA、cccDNA和HBV RNAs水平,Southern blot实验进一步检测胞内HBV DNA水平。构建SIRT3-KO细胞,检测敲除SIRT3后,Honokiol对细胞内HBV DNA、cccDNA和HBV RNAs的影响。通过小鼠尾静脉高压注射pCMV-KRAB-Cre质粒和precccDNA质粒构建持续感染小鼠模型,一周后腹腔注射Honokiol持续20天。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血清中HBV DNA拷贝数,肝组织内HBV DNA、cccDNA和HBV RNAs水平。结果表明,Honokiol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epG2-NTCP和PHH细胞内HBV DNA以及HBV RNAs水平,此外,Honokiol可以降低cccDNA的转录活性;敲除SIRT3后,Honokiol不能发挥抗病毒作用;小鼠模型中,Honokiol能够降低血清中HBV DNA和肝组织内HBV DNA拷贝数,以及能够显著抑制肝组织内HBV RNAs水平和cccDNA的转录活性。该研究结果表明,Honokiol能够抑制乙肝病毒转录和复制。  相似文献   

18.
复制型HBV转基因小鼠遗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复制型HBV转基因小鼠的遗传稳定性。方法:应用回交传代及双杂交育种法,经荧光定量PCR、ELISA和化学发光法研究HBV基因在小鼠体内的复制与表达。结果:HBV转基因小鼠已稳定传至第23代,血清HBsAg达4122.31±2044.74IU/ml,93.93%的转基因小鼠血清HBV DNA达104-106copies/ml,表达复制水平较早期有显著提高并稳定传代;雌雄小鼠之间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转基因小鼠经过培育传代,已成为一个高表达且遗传稳定的复制型HBV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19.
首次利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建立的一套国家参考品对国内几个厂家的PCR试剂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发现这几家国产PCR试剂都是利用原血清直接扩增HBVDNA,比较快速,且灵敏度较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同时对这几家PCR试剂的临床应用价值做了讨论,并讨论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Hepatitis B virus (HBV)-targeted ribonuclease (HBV-TR) is a fused protein of HBV core protein and a ribonuclease, human eosinophil-derived neurotoxin (hEDN). Our previous results showed that HBV-TR could effectively inhibit HBV replication in vitro. To test whether HBV-TR can inhibit HBV replication in vivo, we constructed a recombinant adenoviral vector expressing HBV-TR (Ad-TR) and used it to treat HBV-transgenic mice.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showed that TR was expressed at varied levels in different tissues of Ad-TR-treated mice. Serum HBsAg concentration was decreased by 64.8% for the Ad-TR-treated mice compared with empty adenoviral vector-treated control mice. The amount of HBV-DNA in the livers of the Ad-TR-treated mice was 0.74 × 107 copies/μg of genomic DNA while the amount of HBV-DNA in the livers of the empty adenoviral vector-treated control mice was 2.86 × 107 copies/μg of genomic DNA. Serum HBV-DNA of Ad-TR-treated mice was also decreased by 71.4% compared with empty adenoviral vector-treated control mice. In addition, for some Ad-TR-treated mice, the expression of HBsAg in the liver cells turned negative. No discernible adverse effects were observed for Ad-TR-treated mice. Taken together,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denovirus mediated transfer of HBV-TR can inhibit HBV replication in viv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