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地下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孙才志  刘玉玉 《生态学报》2009,29(10):5665-5674
地下水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由于地下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和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增大、并长期积累,已导致许多地方产生生态环境劣变,甚至酿成难以弥补的严重后果,地下水生态系统健康问题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在科学把握地下水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从系统结构特征、生态功能、资源功能、系统保护以及社会环境等5个方面选取了29个典型指标构建了地下水生态系统健康指标体系,对关键评价指标的意义进行了具体分析.出于服务于地下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目的,对重要指标的评价标准进行了划分,并探讨了地下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主要方法及发展方向,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理论与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2.
淡水生态系统水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淡水生态系统异养生物物质和能量来源,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球碳汇的大小和淡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过去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较多,而有关淡水生态系统碳循环,特别是淡水生态系统DOC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相对缺乏。本文综述了近年全球变化对淡水生态系统DOC的影响,以及淡水生态系统DOC对全球变化的反馈。指出了全球变化各因子对淡水生态系统DOC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各因子的影响程度也会随时间、空间而变化。淡水生态系统DOC对全球变的反馈程度也存在时空变异,但该方面的研究十分有限,反馈机制不十分清楚。基于目前研究,本文提出今后值得深入研究的三个方面,即:(1)扩展研究区域和范围,了解DOC在不同区域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动态变化特征;(2)加强全球变化对淡水生态系统DOC的组成和结构特征影响的研究;(3)深入研究淡水生态系统DOC对全球变化的反馈程度和机制。  相似文献   

3.
李凤超  曹卫荣  康现江 《生态学报》2009,29(9):5023-5029
随着对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深入研究,自由生活的异养鞭毛虫在水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成为当前生态学领域的热点之一.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异养鞭毛虫物种丰富,摄食方式多样,周转迅速,是微食物环的重要成分,在水生态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异养鞭毛虫物种多样性及生态学方面的系统研究将有助于对水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深入了解.综述了异养鞭毛虫多样性、群落结构、摄食生态学以及在氮、磷循环中的作用,分析了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大型水生植物对维持水生态系统的健康非常重要。水生植物通过为水生动物和微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对进入水体的径流进行拦截、过滤和吸附、从水体和沉积物中吸收氮、磷和重金属元素等污染物、进行光合作用为水生态系统提供氧气、化感作用抑制藻类生长等途径维持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认识到水生植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水生态系统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 对水生态健康的维持、水资源的保护和永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水生态功能区划流程:双关系树框架与概念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书海  吴波 《生态学杂志》2017,28(12):4051-4056
水生态区划和水生态功能区划是流域水环境管理与水生态系统合理利用的重要基础,国内已经研究十年有余.本文针对该领域的一些共性问题,通过对水生态区划分与水生态功能类型划分的系统分析,探讨了水生态区划与水生态功能区划的关联性,提出了基于双树结构的RFCH流程和钻石概念模型;并以辽河流域为例,参照其他研究者的区划方案,开展了以水生态三级区为基础的水生态功能分类,为流域水生态功能区划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流程框架.  相似文献   

6.
于鲁冀  田富姣 《生态科学》2011,30(3):346-351
水生态区划是在不断满足水环境管理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水体区划方法。系统介绍了水生态区划的发展过程,对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水文区划、水资源区划、水环境功能区划、水功能区划、生态水文区划、水生态区划各类型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介绍国内外水生态区划研究,并根据目前水生态区划特点,对我国水生态区划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赵玲玲  夏军  杨芳  杨龙  徐飞 《生态学报》2021,41(12):5054-5065
水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纽带,水生态系统修复在区域生态系统修复中起到关键作用。粤港澳大湾区剧烈人类活动对江河湖库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和干扰,江河湖库污染严重,水生物减少,导致流域水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甚至丧失;从生态修复科学内涵出发,判断湾区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已处于非生物控制跃迁阈值之下;针对该形势,从工程建设、水环境治理、空间规划和管理机制四个方面,梳理湾区近期开展的与水生态修复相关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生态空间划定和推进河长制等工作,并对其中用到的技术、指标和制度进行条理;然后以茅洲河流域综合治理和广东万里碧道作为水生态修复的点、面代表,从水生态修复的整体目标、采用的技术措施、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管理制度方法等方面分析当前的工作现状;总结湾区现状水生态修复工作,认为湾区水生态系统的非生物修复阶段基本结束;基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结合湾区江河湖库生态系统特点,提出适合湾区的水生态修复框架,讨论水生态系统修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工作的展望,为大湾区水生态修复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ESTDA模型的中国水生态足迹及水生态压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帅  孙才志  宋强敏 《生态学报》2021,41(12):4651-4662
基于水足迹视角,测度了中国31个省份2000-2018年的水生态足迹广度、深度及水生态压力,采用ESTDA框架对其时空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中国水生态足迹总量呈波动上升态势;水生态承载力波动幅度较大,空间分布格局整体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逐渐较少的趋势。②水生态足迹广度与水生态承载力呈同步变化趋势,整体上已接近水资源可提供的流量资本上限,各省市水生态足迹深度差异较大。③研究期内,水生态压力指数小于1的区域与水生态足迹深度为1的区域相吻合,水生态压力指数大于1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华北及西北地区。④LISA时间路径表明,水生态足迹广度、深度及水生态压力的整体空间格局均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三者的局部空间结构在空间依赖方向上的稳定性依次加强;空间格局演化的空间整合性呈现水生态足迹深度 > 水生态压力 > 水生态足迹广度,空间上,水生态足迹广度正向协同增长省份主要集中于南方省份,而水生态足迹深度和水生态压力正向协同增长区则分布于华北、西北地区;各要素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及锁定特征。  相似文献   

9.
全球变化已经通过提高水温、改变降水格局和水流状况、促进物种入侵、增加极端事件,对不同的淡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威胁。该文将全球变化背景下淡水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归纳为:(1)全球变化各要素对个体、种群、群落及至生态系统水平的影响;(2)全球变化过程中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改变;(3)淡水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适应对策。最近10–15年淡水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快速发展,取得的重要突破有:(1)阐明淡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对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水温升高的响应过程与机制;(2)揭示淡水生态系统(湿地、湖泊、河流等)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变化因素的影响下呈现有机碳埋藏减少和矿化速率提高。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淡水生态系统全要素的系统观测与整合;开展以"河流"为介质耦合多系统的碳输运和转化过程研究;强化基础理论研究揭示淡水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0.
基于ESEF的水生态承载力:理论、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流域综合管理为核心的水环境管理理念要求人们从更高的角度认识水生态系统相对于人类的承载能力.水生态承载力将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统一考虑,将社会经济发展与水生态系统联系起来,为实现流域综合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以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足迹(ESEF)方法为基础,提出了基于ESEF的水生态承载力评估方法,构建了基于ESEF的水生态足迹与承载力模型,实现了足迹方法对水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有效表征;并建立了太湖流域水生态足迹与承载力模型,以流域上游城市常州市为例,评估了现状发展水平下水生态系统所能承载的人口与经济规模.结果表明:常州市对水生态系统服务的消费需求超出了水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需求与供给的显著差距对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造成影响;综合考虑水产品供给、水量支撑和水质保障3方面因素,常州市水生态系统可承载的人口与经济规模仅为现状水平的54%.  相似文献   

11.
I describe here my recollection of the story of the discovery of the nature of ferredoxin in photosystems that began in 1965: this story involved the EPR measurements by a young physicist J.H.M. Thornley, using samples provided by J.F. Gibson and D. Hall, and in collaboration with F.R. Whatley.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小剂量重离子辐射诱导小鼠睾丸结构的适应性反应,采用小剂量(0.05Gy)~(16)O~(8 )离子照射B6C3F_1雄性小鼠睾丸。4h后,再给予2Gy~(16)O~(8 )离子照射。照射后第35天取材在光镜下观察睾丸结构。结果显示,大剂量(2Gy)照射明显损伤睾丸组织,主要表现为曲精细管直径几乎减小一半,精管内各发育阶段的生殖细胞减少或消失,特别是精原细胞几乎完全消失。而Leydig细胞和Sertoli细胞仅有轻度核固缩及胞浆减少。提示睾丸生殖细胞的辐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间质组织细胞。预先给予小剂量(0.05Gy)照射可明显减轻随后大剂量(2Gy)辐射对睾丸组织的损伤。提示小剂量重离子辐射可诱导小鼠睾丸结构明显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14.
The cellular distribution of arginyl-tRNA, leucyl-tRNA, methionyl-tRNA and phenylalanyl-tRNA synthetases from quiescent wheat germ shows that these enzymes participate to various high molecular weight complexes from 3.106 to 3.105. Two types of interactions were discriminated by salt washing. The greater part of these complexes are weakly bound and destroyed by conventional enzymatic extraction procedures which release the free enzymes. Sedimentation constants of complexes show that they have a common size at 18–20S, but higher sedimentation constants were also observed (? 40–60 S). Investigations by gel filtration lead to evidence that the complexes contain a little amount of conjugates.  相似文献   

15.
Kupffer cells were isolated by collagenease-pronase treatment. Activity and leakage of GOT, GPT, LDH, GlDH and of nucleotide pyrophosphatase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to parenchymal cells. In addition, the effects of glucagon and epinephrine on gluconeogenesis and lipolysis were studied. Both glucagon and epinephrine stimulated gluconeogenesis from lactate and alanine. The epinephrine response, however, was far greater than that of glucagon. Additional studies showed a 50% stimulation of lipolysis by epinephrine with triolein and tripalmitin as substrates. No stimulation of lipolysis was observed with glucagon.  相似文献   

16.
石铸 《植物分类学报》1994,32(4):365-368
本文对作者本人在1983年《中国植物志》第76卷第一分册12l页上针对川甘亚菊处理过宽的问题,重新作出了订正。本文确认川甘亚菊、灰叶亚菊、深裂亚菊及下白亚菊分别为不同的种,并作出了这四个种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7.
桔梗一新栽培变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温学森 《植物研究》1996,16(3):298-298
桔梗一新栽培变种,即重瓣桔梗Plantycodon grandiflorus(Jacq) A.DC.cv.plenus X.S.Wen。  相似文献   

18.
19.
DBM-滤纸与硝基纤维素一样,近年来广泛地用作DNA或RNA分子的载体来进行分子杂交实验。但是在进行小分子DNA的分子和杂交实验中,以及需要用几种不同的分子探针在同一个DNA载体上反复地进行分子杂交时,DBM-滤纸显示了更大的优越性。用小球菌核酸酶水解鸡红血球细胞核,抽提出DNA并用[~(32)P-γ]ATP和T_4多核苷酸激酶制备成5’末端标记的DNA分子。经2%琼脂糖电泳,DNA分子按染色质的核小体结构的一系列不同长度(从单体至五聚体)的片段被分开。胶经过NaOH和NaOAC处理,将DNA分子转移到DBM-滤纸上。此滤纸再经NaOH和H_2O处理,分别测定从单体至五聚体的不同分子量DNA的转移效率。结果指出,电泳胶经过转移前处理,单体和二聚体的损失分别为7%和5%,三聚体至五聚体没有损失。转移后仍留在电泳胶上的DNA为2—3%。经过转移后处理的DBM-滤纸所结合的DNA分子,从单体到五聚体分别为89%,91%,96%,94%和94%。因此,在所分析的分子量范围内,DNA分子基本上定量地被转移。用~(32)P标记的SV40 DNA作为探针,检测DNA碱变性与分子杂交效率的关系。结果指出,分子杂交之前,DBM-滤纸经NaOH的处理是必须的,但DNA被转移到DBM-滤纸之前,对电泳胶的碱处理步骤是可以省略的。  相似文献   

20.
青荚叶〔Helwingia japonica(Thunb.)Dietr.〕种下新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荚叶〔Helwingiajaponica (Thunb .)Dietr.〕为山茱萸科(Cornaceae)青荚叶属 (HelwingiaWilld .)植物 ,我国民间常将其髓部、叶及果实作为药用。该种主要特征为叶片纸质 ,卵形、卵圆形、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 ,背面粉白或淡绿色等[1 ] 。作者在对馆藏的青荚叶标本进行整理时 ,发现《中国植物志》中的个别变种描述与该变种原始文献的描述有出入 ,而且该种种内的一些分类依据不明确。为此作者查阅了有关标本及文献 ,对该种的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青荚叶Helwingiajap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