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罗伊氏乳杆菌的益生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伊氏乳杆菌是目前已报道的几乎可存在于所有脊椎动物和哺乳动物肠道内的乳酸杆菌,是具有益生功效的肠道益生菌.通过对罗伊氏乳杆菌良好的肠道定植能力和其产生的罗伊氏菌素的介绍,阐明其可能的益生作用机理.重点论述了罗伊氏乳杆菌促进人类和动物健康功能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今后罗伊乳杆菌益生菌制剂的工业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罗伊氏粘液乳杆菌L840培养基中酵母营养物种类及比例对冷冻干燥后菌体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酵母营养物培养罗伊氏粘液乳杆菌,对筛选出的酵母营养物进行组合及比例优化,并比较真空冷冻干燥前后菌体细胞存活率。结果 酵母营养物成分影响发酵和菌体的抗冻干能力,培养基中酵母浸粉∶酵母蛋白胨为1∶1.5时冻干菌体细胞存活率最高,可达54%。结论 选择乳酸菌培养基成分时,不仅要考虑如何在培养过程中获得高密度的活菌,还应兼顾菌体对冷冻干燥耐性的影响,生长培养基中酵母营养物不仅可以提高菌体密度,还可通过改变细胞生理状态来影响细胞在冷冻干燥过程中存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3株罗伊氏乳杆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比较,为后期生产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对实验室保藏的3株罗伊氏乳杆菌的生长曲线、pH曲线、耐受人工胃液能力、耐受猪胆盐能力、黏附能力、抑菌能力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等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3株菌生长趋势大致相同;3株菌对人工胃液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且可以有效地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菌株L0和L2对高胆盐的环境耐受性较差,菌株L1则对高胆盐环境具有极强的耐受性;菌株L1和L2具有很强的黏附能力;3株菌对20种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的耐受性。【结论】菌株L1的生物学特性明显优于其他两株菌株,有利于后期的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8株不同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菌株的粘附力、细胞表面疏水性、与大肠杆菌的共聚合等指标的测定及相关性分析,成功筛选出粘附力最高的菌株R28.研究了该菌株的耐酸性和耐胆盐能力.结果表明,R28与其它菌株相比具有良好的粘附能力.该菌株的自聚集能力和疏水性分别为26.25%和75.5...  相似文献   

5.
动物体内定殖着丰富且多样的细菌,其对宿主的健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是存在于动物肠道中的益生菌,是研究肠道菌群与宿主进化关系的模式菌种。【目的】以下载自NCBI的分离自猪、家禽类、人类、啮齿类动物的116株L.reuteri和分离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牛、羊和马肠道中的16株L. reuteri为研究对象,解析L. reuteri不同分离株的遗传多样性和宿主特异性,为L. reuteri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MLST技术,以ddl、pkt、leu S、gyr B、dlt A、rpo A、rec A共7个看家基因为研究靶点,对L.reuteri分离株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推演分离株与宿主生境的进化关系。【结果】132株L. reuteri共划分为63个序列型,6个克隆复合体。等位基因序列重组分析发现,在L.reuteri的进化中发生了个别的重组事件,eBURST、MSTree分析表明不同分离源的L. reuteri分离株经历了不同的进化过程,系统发育分析表明132株L. reuteri来自5个Clusters且与分离源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结论】本研究利用MLST技术完成了132株L. reuteri肠道分离株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MSTree、系统发育等群体结构分析,发现不同分离源菌株有着高度的宿主特异性,表明L. reuteri为适应不同生存环境经历了不同的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34株不同来源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基因多样性及生境适应性机制,了解该菌株在肠外生境及肠内生境中适应性的异同,为L. reuteri优良菌株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二代测序平台对11株源于发酵食品(酸马奶、酸粥)的L. reuteri进行测序,并应用比较基因组学将其与发酵食品、酸面团、食草动物L. reuteri分离株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离自酸马奶、酸粥L. reuteri基因组大小平均为2.14 Mb,GC含量平均为38.77%,且同种来源分离株系统发育关系距离较近。泛-核心基因集分别包含7242个、969个基因家族,其中酸马奶分离株特异性基因最多为459个。功能注释结果显示不同来源菌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相关基因数量及种类差异较大,仅在发酵食品和食草动物株中发现抗生素耐药性基因。注释到的碳水化合物活性酶中仅出现在发酵食品与食草动物分离株的为GH3 (β-葡萄糖苷酶等)和GH43 (β-木糖苷酶等),特有的分别为AA3 (纤维二糖脱氢酶等)和GH66 (葡萄糖转移酶等)。【结论】不同来源L. reuteri具有广泛的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罗伊乳杆菌的发酵活菌数,以提高发酵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方法采用光电比浊法与活菌计数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方法对罗伊乳杆菌的增殖培养基的碳源和氮源进行优化,并且绘制优化前后的生长曲线。结果罗伊乳杆菌增殖培养基中最佳的碳源、氮源种类与浓度为葡萄糖2.1%、蔗糖3.0%、牛肉膏1.5%、酵母粉1.4%,最佳的培养时间为10h。结论通过优化罗伊乳杆菌的增殖培养基,提高了发酵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罗伊氏乳杆菌辅助治疗种植体周围炎(PIS)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治疗后种植体周围的微生物环境。方法 86例2016年12月—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PI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n=43)和联合组(n=43)。所有患者均给予一次牙周基础治疗及种植体清洗治疗,而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口服拜奥益生菌滴剂(主要成分为罗伊氏乳杆菌),共计治疗90 d。而后于治疗前后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种植体临床冠高度、种植体探诊深度以及以上4组数据于两个时间点间的差值。同时,取患者种植体周围口袋中分泌物,并分析其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细胞因子间的差异;根据以往经验,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分析标本中常见致病菌的负荷量。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BI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I、PLI及种植体周围探诊深度等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治疗后龈沟液中IL-1β、IL-6、TNF-α和MMP-8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均P<0.05);联合组治疗前后福赛斯拟杆菌及牙龈卟啉单胞菌负荷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罗伊氏乳杆菌辅助治疗PIS能更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同时调节种植体周围细胞因子及微生物环境,对PIS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罗伊乳杆菌LE16的益生特性。方法通过体外和动物实验,评价罗伊乳杆菌LE16的益生特性。结果该菌株对p H 2.5的强酸和0.3%高胆盐环境均有良好的耐受性。对引起肠道感染的几种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尤其对枯草芽胞杆菌、伤寒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及蜡样芽胞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肠道菌群正常和失调的小鼠均具有调节功能。结论罗伊乳杆菌LE16具有良好的益生性能,可作为益生菌菌株开发应用于食品和保健食品中。  相似文献   

10.
以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14.23±0.65) g为实验对象, 分别饲喂3组等氮饲料(C组: 组胺含量147 mg/kg; H组: 479 mg/kg和H+B组: 496 mg/kg+1×105 CFU/g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 进行56d的养殖实验, 研究组胺及罗伊氏乳杆菌对黄颡鱼的影响。结果显示, H+B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活力显著低于H组(P<0.05), 而与C组无差异(P>0.05); H+B组肝脏谷胱甘肽S转移酶(GSH-ST)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H组(P<0.05), 与C组无差异(P>0.05); 肝脏HE染色显示, H组肝脏中有较多炎症细胞浸润, 而H+B组肝脏细胞结构完整, 无明显损伤; 肠道HE染色显示, H组肠道皱襞数量明显减少、长度显著变短, 有水肿发生, 而H+B组肠道皱襞数量、长度与对照组无差异, 水肿程度不明显。结果表明: 组胺会引起黄颡鱼肝脏、肠道损伤, 而罗伊氏乳杆菌对组胺引发的肝肠损伤有保护功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罗伊氏乳杆菌(息敏乐)辅助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5个研究中心收治的237例功能性便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76)、观察A组(n=78)、观察B组(n=83).对照组患儿采用饮食调节及排便习惯锻炼等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罗伊乳杆菌对变形链球菌的拮抗作用,初步了解产生拮抗作用的原因。方法利用罗伊乳杆菌无菌上清液,应用双层平板打孔法测定其抑菌效果,再通过滤纸片抑菌法对罗伊乳杆菌发酵的酸乳制品与普通酸乳制品对变形链球菌的抑菌作用进行比较,用饱和硫酸铵沉淀法分析产生拮抗作用的原因。结果罗伊乳杆菌有显著抑菌活性(P〈0.05),仅罗伊乳杆菌的发酵乳样品对变性链球菌产生直径为6.3mm抑菌圈,80%饱和硫酸铵沉淀的细菌素抑菌活力最强,蛋白酶K处理后无明显抑菌圈。结论本研究证明了罗伊乳杆菌的代谢产物以及罗伊乳杆菌发酵的酸奶制品对致龋菌变形链球菌有着明显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微生物在宿主肠道中的定殖受宿主、肠道环境、微生物物种特性和菌株来源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一般认为,来源于同类宿主的微生物菌株,在该类宿主肠道中具有定殖优势,但缺乏在物种和菌株水平上研究微生物自身特性在宿主肠道中定殖的研究报道。【目的】将不同来源(同类宿主肠道、非同类宿主肠道和非肠道环境)、具有不同生物学特性的3株香坊肠球菌(Enterococcus xiangfangensis)和4株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reuteri)对无菌猪肠道进行定殖,在物种和菌株2个水平上探究物种特性和菌株来源对宿主肠道定殖的偏好性,揭示影响微生物定殖效率的关键因素。【方法】在本项研究中,将从藏猪(Tibetan pigs)、小鼠(ob/ob mice)、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和发酵食品中分离得到的多株香坊肠球菌和罗伊氏乳杆菌,制成混合菌剂对无菌巴马香猪(Bama miniature pig)进行为期4周的饲喂,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这7株菌在无菌猪肠道中的定殖情况。【结果】在物种水平上,香坊肠球菌和罗伊氏乳杆菌在无菌猪体内具有相近的定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约氏乳杆菌GLJO02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影响。

方法

从灌胃普洱茶的小鼠粪便中筛选得到益生菌约氏乳杆菌GLJO02。将18只SPF级C57小鼠随机分成3组:Control+PBS组(6只)、DSS+PBS组(6只)及DSS+GLJO02组(6只),均自由饮用含3% DSS水7 d以建立结肠炎模型,其中DSS+GLJO02组提前1周灌胃GLJO02菌液;造模期间观察小鼠体质量变化情况及粪便性状改变情况;于造模第8天处死小鼠并留取小鼠血清及肠道样品,检测小鼠血清中LPS水平以评估肠道通透性,通过H&E染色评估小鼠结肠病理情况,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技术检测小鼠结肠中炎症因子及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及Occludin的表达情况,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小鼠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

结果

与Control+PBS组相比,DSS+PBS组小鼠体质量显著降低、DAI评分提高同时结肠长度缩短。与DSS+PBS组相比,DSS+GLJO02组小鼠症状缓解,体质量下降显著改善(t = 6.948,P<0.000 1),结肠长度提高(t = 3.790,P = 0.003 4),DAI评分显著降低(t = 11.880,P<0.000 1);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下降(t = 10.410,P = 0.000 1);促炎症因子表达水平降低;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ZO-1、Occludin蛋白表达增多;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发现GLJO02处理后能够显著提升盲肠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乙酸:t = 4.042,P = 0.005 4;丙酸:t = 12.380,P<0.000 1;丁酸:t = 7.819,P<0.000 1)。

结论

约氏乳杆菌GLJO02能够通过改善肠道通透性,起到缓解DSS诱导的结肠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通过提取细菌基因组进行16S rDNA PCR扩增和测序,分析菌株的进化树分支,鉴定一株乳酸菌菌株RD-0060并检测RD-0060与已有菌株RD-0046联用的抑菌能力和细胞粘附能力。方法结合现有菌株RD-0046(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采用牛津杯法研究RD-0060单菌、RD-0060和RD-0046联用抑制致病菌的能力。通过共培养细菌和阴道上皮细胞VK2/E6E7,研究RD-0060单菌和RD-0060/RD-0046二联菌粘附能力。结果 RD-0060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具有抑制阿托波菌、阴道加德纳菌和常见好氧型病菌的功能,对阴道上皮细胞也有较强的粘附能力;RD-0060和RD-0046二联菌的抑菌效果和细胞粘附能力比单菌株更强。结论鼠李糖乳杆菌和格氏乳杆菌联用能显著抑制阴道致病菌生长,并且能够大量粘附阴道细胞,而且两菌株联用有协同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6.
唾液乳杆菌对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株可食用益生菌有着极大的应用潜力,但较低的电转化效率限制了唾液乳杆菌的遗传操作.本研究从细菌培养状态、甘氨酸浓度、蔗糖浓度、电压和复苏时间等因素着手对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AR612)的电转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唾液乳杆菌AR612的最佳...  相似文献   

17.
对戊糖乳杆菌发酵培养基的氮源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分析优化利用木糖高产乳酸的戊糖乳杆菌发酵培养基的不同氮源组合。优化得到的牛肉膏与柠檬酸氢二铵复合的最佳组成为牛肉膏17.72 g/L,柠檬酸氢二铵1.91 g/L,得到乳酸实际最大产量42.37 g/L。添加玉米浆与酵母粉和无机氮源复合的最佳组成为玉米浆46.54 g/L,酵母粉21.95 g/L,柠檬酸氢二铵9.95 g/L,可得到乳酸最大产量41.06 g/L。通过响应面优化减少了有机氮源的种类。牛肉膏与柠檬酸氢二铵的复合得到了更高的乳酸产量,且减少了有机氮源用量,节约了成本。玉米浆与酵母粉的复合解决了单一玉米浆造成的木糖利用速率过低的问题,同样得到较高浓度的乳酸。  相似文献   

18.
益生菌制剂的生产 ,除菌种的遗传特征影响其产品稳定性因素外 ,发酵、分离、冻干、分装等多个生产环节都会影响其产品稳定性。本文介绍德氏乳杆菌 DM890 9菌株冻干保护剂的筛选及产品稳定性及菌种稳定性的研究。1 材料与方法1 .1 菌种 德氏乳杆菌 DM890 9( L actobacillus de-brueckii subsp.lactis) ,由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学研究所提供。1 .2 设备 离心机采用日立公司生产的 CR- 2 2连续流式离心机 ;冷冻干燥设备采用美国 FTS sys-tems公司生产的 Dura- stopμp型冷冻干燥机。1 .3 保护剂 脱脂奶粉、谷氨酸钠、海藻糖、乳糖等…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一株具有藻毒素清除能力的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BBEi0—212单位体积的活菌数,针对其营养需求,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缓冲盐、微量元素及生长因子对该菌株生长情况及发酵特性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对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进行优化,获得最佳培养基配方为:α-乳糖43.8g/L,酵母膏79.5g/L,无水乙酸钠13.12g/L,冰醋酸9.17mL/L,MnSO4·H20190mg/L,吐温-805.15mL/L。经37℃培养18h,菌体干重达到4.97g/L,比在普通MRS培养基中(1.32g/L)提高近4倍。基于乳酸菌发酵过程中的产酸特性,通过外源添加5g/L谷氨酸,促使菌体浓度进一步提高15%,并提前1.2h进入生长稳定期。上述研究结果为食品行业重要生产菌株干酪乳杆菌的高密度培养技术提供了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0.
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是能利用木质纤维素水解液发酵产乳酸的潜力菌株,发酵条件优化与高产菌株的选育是提高乳酸产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设计与响应面试验,对戊糖乳杆菌ATCC 8041产乳酸的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合为葡萄糖93.11 g/L、酵母浸粉5.19 g/L、碳酸钙29.43 g/L、蛋白胨10.00 g/L、Na2HPO4·12H2O 5.00 g/L、Mg SO4 0.20 g/L、Mn SO4 50 mg/L;最佳发酵条件为37℃、p H6.5、接种量6%、装液量80%。在此优化条件下,该菌株发酵产乳酸为54.12 g/L。进一步以戊糖乳杆菌ATCC 8041为出发菌株,通过原生质体进行紫外诱变,经多重筛选,最终获得一株遗传稳定性好的高产乳酸突变株,命名为戊糖乳杆菌Lactic UVC-02,由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存,注册号为CCTCC M 2013209。该突变株Lactic UVC-02经葡萄糖发酵,乳酸产量达64.17 g/L,比出发菌株ATCC 8041(54.12g/L)提高1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