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用三种不同浓度的PEG 6000处理抗旱性不同的两个大豆品种“庆选101”和“哈85-6439”。研究结果表明:PEG处理大豆种子可以显著地降低下胚轴中的LOX活性,pro含量也明显下降,而蛋白质的含量却迅速上升。这与水分协迫条件下植物体内大量积累pro的试验结果相反,并且pro含量的下降与LOX活性的降低、蛋白质含量的升高密切相关,同时种子的发芽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拟南芥哥伦比亚野生型(WT)、磷脂酶Dδ(PLDδ)缺失型突变体pldδ和9-脂氧合酶(9-LOX)缺失型突变体lox1、lox5实生苗为材料,以0.3 mol·L-1甘露醇模拟干旱胁迫,分析PLDδ和9-LOX参与干旱胁迫下拟南芥茉莉酸(JA)生物合成和在种子萌发中作用。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提高PLDδ和LOX1基因表达以及PLD和LOX酶活性;干旱胁迫下,pldδ突变体幼苗的LOX活性和JA含量显著低于WT,外源添加磷脂酸(PA)后LOX活性和JA含量显著上升,并高于WT;干旱胁迫显著抑制pldδ、lox1和lox5突变体的种子萌发,以对lox1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干旱胁迫下PLD活性上升与PLDδ基因表达上调有关,LOX活性上升与LOX1和LOX5基因表达上调有关,其中LOX1基因起主要作用;PLDδ/PA位于9-LOX上游参与9-LOX诱导的JA合成过程;PLDδ、LOX1和LOX5基因均参与干旱胁迫下拟南芥的种子萌发,LOX1在此过程中作用最为明显;PLDδ和9-LOX均参与PA和JA介导的种子萌发过程。  相似文献   

3.
豌豆叶绿体脂氧合酶(LOX)活性在连体叶片衰老过程中变化不大。ABA处理离体叶片2d叶绿体LOX活性升高,处理时间延长活性下降。抗氧化剂α-生育酚、谷胱甘肽、没食子酸丙酯抑制豌豆叶绿体LOX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对豌豆叶绿体LOX和大豆纯LOX-1的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大豆LOX-1能促进离体豌豆叶绿体膜脂过氧化作用。因此,豌豆叶绿体LOX可能参与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体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又受膜脂过氧化产物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大豆Glycine max种子含油量和营养品质,文中以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1(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 1,DGAT1)基因为遗传修饰靶标。将来自高油植物斑鸠菊Vernonia galamensis L.编码DGAT1酶蛋白的c DNA克隆Vg DGAT1A在大豆种子特异超表达。连续选择获得高代(T7)Vg DGAT1A转基因大豆株系。转基因株系表型鉴定显示,在大豆种子发育中期(30–45 DAF),Vg DGAT1A高表达,相应地DGAT酶活性是非转基因野生型和空载体转化对照的7.8倍。转基因成熟种子含油量比对照提高了5.1%,淀粉含量比对照减少2%–3%,蛋白质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此外,转基因大豆种子百粒重(14.5 g)和种子萌发率(95.6%)与对照亦无明显差异。种子油脂脂肪酸成分分析显示,转基因大豆种子油中抗氧化的油酸(C18:1Δ9)含量比对照提高8.2%,相应地易氧化的亚油酸(C18:2Δ9,12)和亚麻酸(C18:3Δ9,12,15)分别减少6%和2%。这些数据表明,种子特异超表达外源Vg DGAT1A基因,打破了大豆种子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负连锁,显著提高种子含油量且未导致蛋白含量降低。转基因大豆种子重量和萌发率亦未显负效应,而且种子油脂抗氧化性和营养品质得以改善。研究表明应用这一高酶活性Vg DGAT1A的基因工程是提高种子含油量和改善油脂品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几种不同黄酮化合物(黄酮醇类化合物、异黄酮类化合物、查尔酮类化合物、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对大豆脂肪氧合酶(LOX)的抑制作用,并根据实验结果初步探讨了不同结构黄酮类化合物对大豆脂肪氧合酶抑制作用的结构-活性抑制作用关系.结果表明:黄酮化合物均可对LOX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除橙皮苷外,它们的抑制效果均与加入量成正比,黄酮醇类化合物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它们对LOX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依次为芦丁>槲皮素>根皮素>大豆黄素>异甘草素>芒柄花素>甘草素,而橙皮苷的最大抑制率为0.47 μg/mL时的45.1%.  相似文献   

6.
用大豆、玉米和水稻秸秆,自然发酵1、3、5d的发酵液,浸泡大豆(Glydnne,max)种子8h,置于室温下培养。结果显示玉米秸秆自然发酵5d的发酵液浸种,大豆种子的发芽指数比对照组增加了31.70%,活力指数是对照组的1.86倍。玉米秸杆发酵液有效地促进了大豆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不同进化类型大豆种子超氧物歧化酶(SOD)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供试三种进化类型大豆种子的 SOD 同工酶酶谱一致,均为7条,其中一条为 Ma-SOD,其余6条为 Cu-Zn-SOD。(2)SOD 活性表现为:野生类型明显高于中间类型,中间类型明显高于栽培类型。(3)随着大豆籽粒百粒重的增大,种胚的 SOD 活性降低。(4)种皮颜色由黑到黄,种皮的 SOD 活性降低。讨论了大豆种子 SOD 活性与 Sofa 亚属内大豆进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对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贮藏油脂动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不同种子的贮藏油脂的降解途径不同。目前提出有3条途径:传统的脂酶直接水解途径;新近发现的酰基-CoA-二酯酰甘油酰基转移酶途径和脂氧合酶(LOX)途径。前两条途径不依赖于LOX。这3条途径可能在贮藏油脂动员过程中是并存的,但目前尚不知道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油脂降解是以那一条降解途径为主,以及不同的种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此外,3条降解途径目前都缺乏分子生物学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9.
选用对吸胀冷害敏感的大豆[Glycine max(L.)Merr.]品种"黑河23"种子为试材,研究了渗透调节增强大豆种子活力过程中种子质膜氧化还原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大豆种子活力指数与种子质膜氧化还原活性呈正相关.与对照相比,渗控12 h显著提高大豆种子活力,表现在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TF生成量的提高,种子质膜NADH和NADPH氧化速率及Fe(CN)63-和EDTA-Fe3 还原速率明显上升;随着引发时间的延长,种子活力上升变缓,种子质膜NADH和NADPH氧化速率及Fe(CN)63-还原速率上升速度变慢,EDTA-Fe3 的还原速率在渗控24 h后开始下降,但渗控72 h仍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0.
一氧化氮对渗透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及其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能明显地促进渗透胁迫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子萌发、胚根和胚芽伸长,提高萌发过程中淀粉酶和内肽酶的活力,加速贮藏物质的降解:胁迫解除后,仍能使种子维持较高的活力。此外,SNP还能显著诱导渗透胁迫下CAT、APX活力的上升和脯氨酸含量积累,抑制LOX活力,从而提高渗透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能力。进一步研究还发现,SNP诱导切胚半粒小麦种子萌发早期(6h)的淀粉酶活力上升可能与GA3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1.
烟草愈伤组织用茉莉酸甲酯(MJ, 1mgml-1)处理;同时将愈伤组织在含AIP(0.1mmol/L,水杨酸合成抑制剂)和/或AOA(1mmol/L,乙烯合成抑制剂)的MS培养基上进行暗培养,测定在活性氧产生和脂质过氧化中起作用的相关酶活性及一些代谢物的含量。结果表明,茉莉酸甲酯能激活超氧阴离子的产生,提高脂氧合酶同工酶1(LOX1)的活性从而启动脂质过氧化,对脂氧合酶同工酶3(LOX3)没有明显影响;降低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保护酶的活性,减少了膜脂过氧化中有毒物质丙二醛(MDA)的含量。AIP和AOA都对MJ的作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MJ调节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生成以及相关酶活性是通过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MJ调节超氧阴离子和MDA生成、SOD和APX活性很可能是通过乙烯起作用,且对MDA生成和APX活性的调节可能通过水杨酸起作用;MJ直接调节LOX1活性,但对LOX3活性没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能明显地促进渗透胁迫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子萌发、胚根和胚芽伸长,提高萌发过程中淀粉酶和内肽酶的活力,加速贮藏物质的降解;胁迫解除后,仍能使种子维持较高的活力.此外,SNP还能显著诱导渗透胁迫下CAT、APX活力的上升和脯氨酸含量积累,抑制LOX活力,从而提高渗透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能力.进一步研究还发现,SNP诱导切胚半粒小麦种子萌发早期(6h)的淀粉酶活力上升可能与GA3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大豆冀nf37和冀豆15中克隆了大豆球蛋白G1基因的启动子片段。序列分析表明,两种启动子片段均为688bp,与GenBank现有的3种启动子序列(四川大豆(DQ250808)、南农87-c38(AY649096)和Dare(X15121))间的同源性在96.4%~99.6%之间。其中来自冀nf37的启动子片段除Legumin盒上有一个碱基差异外,其它元件与DQ250808完全相同,据此推测该启动子片段具有种子特异性启动子活性。将其与已有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连接,构建了种子特异性表达载体pBG1TMT,为通过代谢工程手段调控油料作物种子维生素E组成、提高其营养品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Na2SO4、Na2CO3及三者的混合盐的胁迫,对野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胚生长的影响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盐溶液浓度的增加,野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度、发芽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而低浓度的Na2SO4(10 ~ 50 mmol/L),Na2CO3(≤10 mmol/L)促进种子萌发,高浓度的NaCl(> 200mmol/L)、Na2SO4 (≥200 mmol/L)、Na2CO3(>75 mmol/L)抑制种子萌发;胚根和胚轴对不同种类盐胁迫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低浓度的盐分促进了胚根和胚轴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S3307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Glycinemax)品种浙春2号,以53307(浙江省农科院生化实验厂生产的5%乳剂)作如下处理:(1)l00mg·L-1浓度浸种(种子与药液量比为1:1.5),Zh后播种;(2)土施(种子播后覆土以上述浓度均匀喷雾在土表);(3)喷苗(大豆长至2片复叶展开时以上述浓度喷雾)。后两种处理的药液用量均为对skg·hm-2,以喷清水作对照。播种后10d调查出苗率,45d时每个处理取15株考查豆苗素质。试验重复3次,每次重复3盆,每盆定苗6株。另外还作了不同浓度S3307的比较试验(10、50、100mg·L-3种浓度,以清水作对照),于大豆真叶展开时均匀喷…  相似文献   

16.
选用种子大小不同、磷效率不同的两个大豆品种‘巴西10号’(B10)和‘本地2号’(L2),在不同供磷条件下进行营养液浇灌沙培,从大豆萌发至2片三出复叶完全展开期测定植株主要器官总磷、可溶性磷浓度、子叶可溶性蛋白、酸性磷酸酶比活性、植酸酶比活性的变化动态,探讨储藏性磷在大豆幼苗期适应磷胁迫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磷效率不同的两个大豆品种的种子中磷含量差异显著。(2)大豆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子叶的磷逐渐转入根、茎、叶中,并以转入叶中的磷最多,其中磷高效品种B10在发芽过程中子叶磷向各个器官转移的总磷量要高于磷低效品种L2,且持续时间长。(3)大豆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外源供磷水平显著影响子叶磷的转移,在外源供磷充足条件下各器官中总磷均高于低供磷条件,子叶中磷和外源磷存在补偿关系。(4)磷高效品种B10子叶中酸性磷酸酶活性在低磷条件下显著高于高磷条件,但磷低效品种L2在高、低磷间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大豆种子储藏性磷在幼苗期耐低磷能力建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 植物名称 大豆 (Glycinemax)品种Kunit 2。2 材料类别 未成熟种子芽。3 培养条件 大豆未成熟种子芽成苗培养基 :(1 )MS 6 BA 2mg·L-1(单位下同 ) KT 1 NAA 0 .2。幼苗生长培养基 :(2 )HBW培养基 (详见河北农业科学 ,第 3卷第 2期 2  相似文献   

18.
以大豆种子、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砂培的方法,研究了0.2mmol·L-1外源水杨酸(SA)对100mmol·L-1 NaCl胁迫下大豆种子萌发、幼苗形态及生物量、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NaCl胁迫下,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显著抑制,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0~3d),大豆幼苗相对电解质渗漏率、硫代巴比妥酸活性产物(TBARS)含量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明显降低。外源SA促进NaCl胁迫下大豆种子萌发和根茎生长,增加幼苗生物量积累,降低幼苗叶片相对电解质渗漏率和TBARS含量,增强其叶片SOD、CAT、APX活性。研究表明,NaCl胁迫能显著抑制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而一定浓度的外源SA能有效提高NaCl胁迫下大豆种子活力及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减轻膜脂过氧化程度,缓解NaCl胁迫所造成的伤害,提高大豆幼苗抗盐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GA3、ABA对未成熟‘博Ⅱ优15’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未成熟水稻'博II优15'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GA3、ABA浸种24 h,研究其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GA3 0.10~2.00 g/L处理能极显著促进种子萌发,其中0.50 g/L效果最好,第4天发芽率高于对照(CK)56%;浓度大于0.50 g/L ABA处理显著抑制种子萌发;GA3与ABA协同处理时, GA3/ABA = 1:1(浓度0.05 g/L)和 GA3/ABA = 1:2(浓度0.01 g/L)均能极显著促进种子萌发,第7天种子发芽率分别比CK高30%和20%.进一步研究表明,GA3和ABA对未成熟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与α-淀粉酶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20.
以云南特有濒危树种黑黄檀(Dalbergia fusca)的种子为材料,研究了脱落酸(ABA)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以及种子萌发过程中吲哚乙酸(IAA)、赤霉酸(GA_3)、6-苄基腺嘌呤(6-BA)和乙烯利对ABA的拮抗作用.黑黄檀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30℃.交替光照(14 h光照和10 h黑暗)以及黑暗对种子萌发没有明显的影响.0.001~0.1 mmol/L ABA不影响种子的萌发率,但降低种子的萌发进程;1 mmol/L和2.5mmol/L ABA显著地抑制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进程.种子的萌发率不被0.0001~1 mmol/L IAA和GA3、0.0001~0.1 mmol/L 6-BA、以及0.001~10 mmol/L 乙烯利(乙烯供体)的影响,但被1 mmol/L 6-BA抑制.1mmol/L ABA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能被0.01~1 mmol/L IAA、0.01~1 mmol/L GA3、0.001~0.1 mmol/L 6-BA和0.1~10 mmol/L乙烯利所拮抗,而且这种拈扰作用与植物激素的类型和浓度有关.0.01 mmol/L 6-BA和0.1 mmol/L乙烯利对l mmol/L ABA抑制作用的拈抗不能被添加0.001 mmol/L IAA或者O.001 mmol/L GA3加成.但0.1 mmol/L 乙烯利对1 mmol/L ABA抑制作用的拮抗能够被添加O.01 mmol/L 6-BA或者0.1 mmol/L 6-BA加成,导致更高的萌发率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