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浙江省建德县劳村公社举办了一期农民技术员学习班。在学习班上,大家遵循党中央关于批林批孔的指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武器,联系本队科学种田和自己在斗争实践中成长的事实,以及亲身体会,愤怒批判林彪继承孔老二的“天命论”,大肆鼓吹“天才论”,为复辟资本主义制造理论根据的反革命罪行。大家决心坚持革命,深入实践,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誓当三大革命运动的闯将,做大自然的主人,为发展社会主义农业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不信“天命”只靠革命 在批判会上,大家指出,孔老二为了复辟奴隶制,以反动的“天命论”作为思想基础。林彪为了复辟资本主义,以反动的“天才论”作为理论纲领。“天命论”和“天才论”是一路货色,都是唯心论的先验论。什么“天”的意志,“命”中注定,“生而知之”,统统是骗人的鬼话。  相似文献   

2.
一.什么叫物种? 什么叫做物种?自然界的一切花、鸟、虫、鱼、猪、狗、猫、羊以及人类,这些都是物种。这是为人所皆知的,因此这个问题,看来似乎并没有什么复杂。不过倘若要仔细讲究起来,确也并不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如上述的花鸟虫鱼等等,其间的界限虽然十分明显,但是假使要问,它们彼此只是一个种呢,还是彼此本身内部还可分好多个种呢?种与种之间的界限如何划分?其标准是什么?那这就不十分简单了。因此,关于物  相似文献   

3.
两千多年前的孔丘,妄图倒转历史车轮,挽救行将崩溃的奴隶制社会和奴隶主贵族的灭亡,编造了一套“天命论”,拚命鼓吹“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要“听天由命”,用来麻痹人民的革命斗志,阻止人民起来造奴隶主的反。但是,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岂能因一个想走回头路的孔老二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而停止下来。 两千多年后,又出了林彪这个叛徒、卖国贼,借助孔老二的亡灵,捧出了“天命论”的破旗,胡说什么“温文、豪放、理智”是“受于天”的,自称“天才”、自比“天马”,要“独往独来”。我们庄稼人常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林彪、孔老二都是一个模里脱的坯——走不了样,都是复辟狂。 林彪、孔老二大讲“天命论”,把人的命运说成是由“老天爷”安排的,我们贫下中农怎能相信这套骗人的鬼话呢!我们不信孔老二的“天命观”,更不信林彪的“受于天”,我们大队在解放前后的经历,就是对他们无耻谎言的有力批判。  相似文献   

4.
是谁给了我们千姿百态的花朵?是谁给了我们万紫千红的花园?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那些默默无闻的园丁,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很难说清。但至少有一点我们是清楚的,那就是:没有人类文明就没有花园里这些有别于自然界野生状态下的奇丽花朵。人类的创造  相似文献   

5.
问题解答     
问:根据现代科学成果看,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问题一经提出,有人马上就说:“蛋是鸡生出来的,没有鸡哪有蛋呢?”这部分人认为是先有鸡后有蛋。而有人却持反对意见:“认为蛋固然是鸡生下来的,没有蛋,又怎么能孵出小鸡来呢?”这种论点认为是先有蛋后有鸡。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在总结自然科学认识史的经验教训时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细胞学发展的历史事实表明,全部细胞学史,如同其他生物科学史一样,充满着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斗争。现仅从生殖细胞的发育规律问题的研究来论证这种斗争。谬误之处,请读者们批评指正。 生殖细胞发育的整个过程到底是怎样的?是否只是一个染色体的变化问题,还是一系列复杂矛盾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现行高中生物课本写道:子细胞得到的一套染色体,“与分裂以前的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也是相同的。”(30页)这种“分裂以前的亲代细胞”究竟是哪个时期的细胞?是G_1期的还是G_2期的?是分裂前期的还是各个时期的不限?对此课本没有说明。但是染色体在细胞周期中的不同时期  相似文献   

8.
王大锐 《化石》2007,(3):36-37
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大致可以分为肉食与草食两大类。陆地上的“肉食动物之王”当属老虎、狮子等巨型猛兽。那么,在远古时期有没有能和它们“对决”的猛兽或者其它的“肉食动物之王”呢?身披“盔甲”的“肉食动物之王”随着古生物化石发现的增加,人们终于对上述疑问做出了肯定的  相似文献   

9.
王大锐  项敏 《化石》2004,(1):32-33
一提到自然界的石头.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坚硬”、“冰冷”.说起石头的“燃烧”.可能人们会想到那灼热的岩浆滚滚从火山口涌出.以2000℃以上的高温吞没了它沿途的一切生灵……。  相似文献   

10.
自然界中,许多动物都有天敌,但这些动物不仅没有被天敌消灭,还与它们共存了下来,逐步形成了生态平衡。可见,这些聪明的动物们都有着各自的独门秘笈——一套属于自己的防卫策略。而在这些策略中,最直接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报警,即一个动物会将危险通过某种通讯行为告之另一个或另一群动物。那么,动物们会采取哪些方式报警呢?是不是只有“发出叫声”这一种方式呢?它们报警是为了提醒其他同伴注意,还是为了保护自已呢?种种问题隐藏在报臀行为的背后,等待人们云发掘。  相似文献   

11.
荒漠,荒漠,还是荒漠……自从越野车驶入一望无际的澳洲北领地,窗外的景色几乎就没有变过。虽然老爸再三保证没走错路,但我还是忍不住犯嘀咕:我们不是去帮土著抓野猪吗?野猪呢?人呢?  相似文献   

12.
中等学校和师范学院的生物学家们,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教育科学院的教学法专家们一道,正在寻求改进中等学校生物学教学底途径。这种寻求并不是如此容易的。一方面,必须确定足可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界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唯物主义生物学底内容。但是,学生底年龄,他们掌握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的性质 按其性质说,试验研究就是揭发在自然界已然存在的事物的规律的一种手段。一切自然科学工作都要设法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并把这种认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昆虫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一切生物  相似文献   

14.
论物种的客观真实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物种的概念和本质的争论由来已久。大多数学者认为种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真实单位,是形态上和生殖上间断的群体体系,与种内连续的群体体系——宗,有着本质的区别。少数学者则认为种是主观意识的产物,是为了分类的目的而任意确定的人为的分类阶元,与宗只有程度的不同而无本质的区别;只有个体才是客观真实的单位。以形态标准为主的分类学种概念和以生殖隔离为标准的生物学种概念只能说代表了自然界有机体类群不连续性的两个不尽相符,但部分一致的侧面,而不能说就是客观物种的反映。自然界的生命有机体有两重性。它们既不是一群乱七八糟的乌合之众,也不是秩然不紊的鳞次栉比,而是以群体的组织形式适应于各自分布区内的生态位,在表型和基因型的变异式样上具有一定规律的遗传多样性。物种的客观本质也有两重性。物种作为有机体组合的单位既存在又不存在。说物种客观存在是因为按形态或生殖的不连续性标准划分的“种”在自然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说物种并非客观存在是因为至今还没有一个能把所有的生命有机体都划分成统一的生物学单位的不连续性标准。  相似文献   

15.
我们不止一次地遇到有关于“中华龟蜡蛤”(Cero-plastes sinensis Guer.)在我国记载方面的问题。接触过这个问题的人不免会问:何以对于这种蚧虫在我国分布的知识如此模糊,到现在竟没有肯定过一个分布地区?按常例说,把Ceroplastes sinensis Guer.这个学名照字面称为“中华龟蜡蚧”似乎无可非议;既然它的种名是sinensis,那末这个种类和我国地区就必然有联系。但在事实上却完全不是这样。  相似文献   

16.
蝙辑同志: 炭疽病和立枯病是棉花苗期的主要病害。有人认为这种病是“天灾”,没法治疗,只有听天由命任其蔓延。 事情真是这样吗?我们生产队学农小组的同志们,不信天命,信科学。遵照毛主席关于“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开展了防治这种病害的科学实验。今年,我们小队有两块棉花,  相似文献   

17.
<正>"喂,亲爱的老妈,我爱吃的仙草布丁还没有买到吗?难道超市又断货了?拜托——"尽管我故意拖着长音冲老妈撒娇,她还是没把我盼了几天的零食带回家。"乖儿子,不是妈记性不好,实在是路上‘劫匪'太多,刚买的新鲜蔬菜也被洗劫了……"老妈的表情看起来比我珲郁闷。不过,听她老人家这么一说,我倒是可以"秒懂"她的苦衷。  相似文献   

18.
一、历史的偶象从本世纪二十年代起,我国地质、古生物学界和哲学界在列举古代关于地质和化石理论的资料时,常常引用南宋反动理学家朱熹(1130—1200年)关于螺蚌壳化石的一段叙述。某些著作认为朱熹是“最早认识化石意义的人”;有的说他“从高山上残留的螺蚌壳论证地质变迁”,“表达了对自然界矛盾进化的某些观测”,“对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的贡献”,“这是他哲学中的唯物主义成分”,甚至说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有数的道德家”,等等。半个世纪来,有数十种书刊和教科书、工具书竞相传抄,在国内外广为传播,给朱熹披上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看了周国兴同志《现代的猿能变成人吗?》一文和今年第一期袁、张两位同志的讨论文章,觉得在当前的讨论中,应当搞清“特定的环境条件”这个概念的前提和范畴。在肯定劳动创造人类和事物的变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的发展这一唯物主义观点前提下,研究古猿转变成人的“特定的环境条件”是无可厚非的。如果否认劳动在人类进化中的决定性作用,片面强调环境条件是唯一因素,那自然是彻头彻尾的形而上学。所以,在讨论古猿变人的问题中,简单地说“人类的起源从来不是在什么特定环境(外因)条件下  相似文献   

20.
关于细菌     
细菌的分布细菌是单细胞的、肉眼看不到的、用简单分裂法进行繁殖的微生物.广布在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里:土壤、空气和水里有它们;一切物体的表面,人和动物的皮肤上、口腔中、肠道里也有它们;压力极大的海底深渊、温度很高的温泉中、以及盐块上不只还是有它们,而且还可以发现它们在这些地方繁殖得挺好呢? 细菌之所以在自然界中能有如此广泛的分布,和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