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氨挥发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和静态箱法对不同施肥方式(撒施后翻耕、条施后覆土、撒施后灌水)下的土壤氨挥发和氧化亚氮排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显著影响了土壤中的氨挥发和氧化亚氮排放.撒施后灌水处理明显促进了氨挥发,其最大氨挥发速率明显高于其它处理,氨挥发累计达2.465 kg N·hm-2.不同施肥方式下氧化亚氮排放通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峰值出现时间也不同.施肥后第2天,撒施后灌水处理达到峰值,为193.66 μg·m-2·h-1,而条施后覆土处理在施肥后第5天才出现峰值,为51.13 μg·m-2·h-1,且其排放峰值在3种施肥方式中最低.撒施后灌水处理的氧化亚氮累积净排放量达121.55 g N·hm-2,显著大于撒施后翻耕和条施后覆土处理.撒施后翻耕和条施后覆土处理能有效抑制氨挥发和氧化亚氮排放损失,是较为合理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2.
杨月伟  李久恩 《生态学报》2012,32(24):7913-7924
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期间,使用样线法对微山湖鸟类多样性进行研究.共发现鸟类132种,隶属13目39科,其中留鸟39种,夏候鸟33种,冬候鸟14种,旅鸟46种,分别占全部种类的29.6%、25.0%、10.6%和34.85%;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12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16种,另外50种和16种鸟类分别列入中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灰鹤、乌雕、沙鵖和白顶鵖4种鸟类在南四湖首次记录.根据微山湖的地理和植被状况,将研究区域划分为水域、次生林、农田和居民区4生境,不同生境中鸟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高低为沼泽水域>次生林>农田>居民区,Pielou指数高低为沼泽水域>农田>次生林>居民区.次生林和农田鸟类群落的相似性指数最高,沼泽水域与居民区的相似性最低.春季末期鸟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最高,秋季末期最低.冬季鸟类种类最多、密度最大,春初鸟类种类最少、密度最小.距居民区的距离、距公路的距离、植被盖度、人工池塘数目、水面积比例和深水面积比例等对鸟类多样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鼎湖山林窗形成特征及其对幼树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在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动态长期监测的基础上,研究了保护区内各林窗成因、大小和年龄等形成特征,以及地形位置、附近同种的成年乔木等其它相关因子,探讨其对幼树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林窗主要由山体滑坡、暴风雨或雷击大树、虫害等原因形成。结果显示,幼树组成、密度和多样性随林窗形成方式而异,因耐荫能力的差异使出现在林窗的植物不尽相同。林窗大小、年龄和地形位置的变化,导致植物更新生态位的分化,使幼树在林窗内分布形成同源种团。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研究大围山云雾林蕨类的Alpha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和稀有性指数,探讨了不同干扰程度下主要环境因子变化及林下蕨类植物生物多样性响应。方法:设置长100 m样带3条,样带内每隔10 m设置一个1 m×1 m样方,统计各样方内的蕨类植物的种类及数量,记录、采集标本;同时,检测林冠开阔度(Canopy openness,CO)、空气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和表层土温(Surface temperature,ST)。结果:(1)重度干扰使林下光线和土壤表层温度改变,蕨类种类与数量均增加;(2)重度和中度干扰下,蕨类植物种类和数量在短时间内均增加,但可持续性差;(3)轻度干扰下,原始生境中的差异化未受破坏。结论:人为干扰在短期能丰富局地蕨类多样性,但可持续性差,且对森林整体而言多样性贡献率极小。分析表明攀缘卷柏、钝叶卷柏、华中瘤足蕨和蛇足石杉可作为大围山云雾林生境的指示种。  相似文献   

5.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我们于2017年5-9月分别对保护区的典型草原、湿地、山地沟谷草甸、退化草原、农田、山地旱生灌丛、山地中生灌丛等7种生境中的蝴蝶进行观测调查。共记录和采集蝴蝶2,290只, 隶属5科42属63种。蛱蝶科的种类数(34种)和个体数(991只)最多。柑橘凤蝶(Papilio xuthus)、云粉蝶(Pontia daplidice)、绢粉蝶(Aporia crataegi)、荨麻蛱蝶(Aglais urticae)、银斑豹蛱蝶(Speyeria aglaja)等5种为保护区的优势种。保护区蝶类群落的种-多度曲线呈正态分布模式, 表明保护区生态环境良好, 生境相互重叠, 蝶类活动范围在不同生境中可以延伸。不同生境中蝶类群落种类及数量存在一定差异, 其中山地中生灌丛蝶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最高, 优势度指数最低; 退化草原的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均为最低, 优势度指数最高; 山地沟谷草甸的科、属、种、个体数最多; 退化草原的科、属、种、个体数都是最少。区系组成分析表明广布种占63.49%, 古北种占36.51%。保护区不同生境中蝶类群落多样性特征指数在各月份间有明显差异, 蝴蝶种类及个体数与温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与降雨量无显著相关性。综上, 我们认为适当的干扰有利于蝶类多样性发展, 而强烈的人为干扰会严重破坏草场环境, 影响蝶类生存和繁衍, 降低蝶类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沙湖自然保护区鹞属鸟类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湖北沙湖湿地自然保护区4a的调查中,发现鹞属Circus鸟类有白头鹞C.a.aeruginosus、白尾鹞C.c.cyaneus、白腹鹞C.s.spilonotus 3种,186条样线的调查中共记录到363只.方差分析表明,4a的鹞属鸟类年度间平均数差异不显著.比较鹞属鸟类秋、冬季节平均丰度表明,秋季显著高于冬季.对鹞属鸟类分别进行秋、冬季节同期平均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生境间鹞属鸟类多样性平均数差异极显著,草甸>芦苇>水域>农田.3种鹞属鸟类的种间相遇概率及频率指数都是白尾鹞>白头鹞>白腹鹞.回归模型显示鹞属鸟类数量与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的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2 = 0.98,P <0.001).草甸面积变化对栖息于草甸的鹞属鸟类数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围网对鹞属鸟类在水域生境出现频次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蛾类多样性及人为干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昆虫学报》2014,(5):679-686
对井冈山自然保护区蛾类群落的多样性及其受人为干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人为干扰导致井冈山自然保护区蛾类群落构成有较大差别,严重干扰导致蛾类科数明显降低;物种数和个体数呈现出随着人为干扰加强而降低的趋势;蛾类各优势科在不同人为干扰样点的相对多度存在差异。(2)人为干扰导致蛾类主要科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变化不同:尺蛾科、夜蛾科、毒蛾科和舟蛾科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在人为干扰下降低;轻度和中度干扰导致螟蛾科和天蛾科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升高,重度干扰下物种数和个体数降低;人为干扰导致灯蛾科的物种数和苔蛾科的个体数升高。(3)人为干扰导致蛾类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降低,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升高。(4)人为干扰对蛾类群落的物种数和个体数的时间动态影响较大,对Shann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时间动态影响较小,导致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时间波动幅度增大。(5)人为干扰导致样点间蛾类群落相似性较低。  相似文献   

8.
人为干扰对风水林群落树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人为干扰对东莞市大岭山镇风水林群落树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多响应置换过程(MRPP)分析结果表明,风水林树种组成在轻度干扰与中度干扰(P=0.023,A=0.216)、重度干扰间(P=0.045,A=0.226)存在显著差异,而中度干扰和重度干扰间则不存在显著差异(P=0.124,A=0.148)。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大,轻度干扰、中度干扰和重度干扰下林木胸径和树高随之减小。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Margalef指数和Pielou指数一致呈现出中度干扰>重度干扰>轻度干扰的格局,与中度干扰假说相符合。轻度干扰、中度干扰和重度干扰下Whittaker β多样性分别为0.501、0.647和0.889,较好地反映了3个风水林在不同人为干扰强度下的生境异质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燕山地区访花昆虫的群落结构及与其生境类型、干扰程度、海拔之间的关系, 本文采用样线法和灯诱法于2019年、2020年每年的7-8月对该地区湿地、森林、灌丛、草地、农田5种生境, 不同海拔梯度(0-1,200 m)的访花昆虫进行了采集。共采集访花昆虫1,306头, 隶属7目44科153种, 其中鳞翅目昆虫物种数最多, 半翅目昆虫个体数最多。灌丛生境的访花昆虫多样性最高。在中低海拔200-400 m段,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最高。双变量回归结果表明,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分别与最暖季降水量和年降水量显著正相关(P < 0.05)。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结果表明, 环境因子显著影响访花昆虫多样性, 但不同测度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温度和湿度均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呈正相关, 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呈负相关; 弱干扰和中干扰程度对访花昆虫多样性影响最小, 科学管理农牧活动是保护访花昆虫多样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西藏色季拉山暗针叶林苔藓多样性及林窗干扰的影响,在过去工作积累的基础上研究了色季拉山西坡5块样地内不同林内环境(林窗、林缘和林下)地面、腐木和树附生苔藓生物量特征。结果表明, 地面生单位面积苔藓植物生物量储量最高,平均910.10 g/m2,其次为腐木生(221.90 g/m2),树附生的最低(53.59 g/m2)。林窗地面生苔藓单位面积生物量最高,均值为360.47 g/m2,其次为林下(305.51 g/m2),最小为林缘(244.11 g/m2);林窗、林缘和林下间的地面生苔藓单位面积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沿海拔梯度,林窗苔藓单位面积生物量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因此,在西藏色季拉山暗针叶林内,林窗对地面生苔藓单位面积生物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04年3—5月,对上海8个园林绿地的春季鸟类做了研究。在调查中共观察到55种鸟类,其中留鸟31种,候鸟24种。运用回归与相关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鸟类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与8个园林绿地的公园面积、水体比例、植被种数、乔木层盖度、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地形坡度异质性、临主干道状况、人流量、行道宽度10项环境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1)公园面积、植被种数、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地形坡度异质性、临主干道状况、行道宽度等7个因子在影响园林鸟类群落结构和分布中起关键性作用;(2)上海城市鸟类数量、多样性呈单一化趋势,而且公园绿地内大面积水体等建设方案并不利于鸟类的栖息。  相似文献   

12.
森林-草原交错带夏季鸟类群落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4~2006年夏季利用样线法研究了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鸟类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变化规律.共记录鸟类73种,隶属于13目28科56属,鸟类区系具有明显的古北界特征.鸟类群落物种数和密度年间差异不显著,α多样性随森林-草原交错带环境梯度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在不同植被地带之间,物种数、密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差异极显著、但科-属多样性差异不显著,鸟类群落α多样性各项指数表现为森林带<交错带森林草甸区>交错带草甸草原区>草原带的特征与变化趋势(DG-F为交错带草甸草原区>森林带);其中,森林草甸区是鸟类物种多样性的显著增长区,具有最高的物种数和密度,明显体现了交错区的边缘效应,草甸草原区是鸟类向草原过渡的显著变化区域、物种多样性开始显著减少.β多样性随不同植被地带逐级发生显著变化,环境差异最大的森林带-森林草甸区和草甸草原区-草原带具有最高的β多样性,物种替代速率最大;鸟类物种替代速率与环境梯度\"陡度\"有密切关系.鸟类优势种在各植被地带之间存在较大变化.鸟类群落的物种数、密度和物种多样性(H')与森林斑块数呈显著的正相关性,在大尺度空间上森林斑块数是影响鸟类群落多样性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14.
根据2016年8月长江口邻近海域27个站位的浮游动物样品数据,对长江口邻近海域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了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该海区共鉴定出浮游动物93种,隶属于6门12大类群,另有浮游幼体及鱼卵仔鱼15种.其中,桡足类为绝对优势类群,共鉴定出48种,占44.4%;水母类为第二优势类群,共鉴定出12种,占11.1%.该海域出现的主要贡献类群为桡足类、海樽类、毛颚类、枝角类和水母类,平均丰度依次为273.9、115.0、67.1、63.6和61.1 ind·m-3,其中绝对优势类群为桡足类,贡献率占20.3%.根据环境因子聚类结果,将该海区分为冲淡水影响区和外海水团影响区.单因子相似性分析检验发现,两个区域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平均差异性为4.0 %).SIMPER分析发现,对差异性的贡献比例依次是桡足类20.3%、海樽类18.0%、枝角类14.1%、毛颚类13.4%和水母类11.8%.  相似文献   

15.
    
  相似文献   

16.
上海海岸带及邻近岛屿发育至今,生物、非生物环境因子起着重要作用。其中,成岛年龄、高程、土壤种类、土壤养分、土壤含盐量、土壤pH值等影响着诸岛植物群落的形成、定居与演替。在多年野外调查基础上,本文以时空跨度,运用PC-ORD生态学多变量分析软件中的典范对应分析(CCA)二维排序方法,阐述了上海海岸带及邻近岛屿植物群落的植物多样性,报导了上海海域诸岛的植物种类,并对该区域多种生境下植物群落的演替现状和所适应的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为研究分析上海海岸带及邻近岛屿植被及其整个生态系统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然沉降法测定2012年3月—2013年2月天津滨海地区城市不同功能区的空气微生物浓度。结果显示,该地区空气微生物中细菌占76.5%,真菌占19.4%,放线菌占4.1%;对空气微生物浓度变化进行多元排序分析,结果表明,依据城市功能区的不同,空气微生物在空间上具有明显聚类(5类),46.0%的微生物变异可以被前2轴解释,其中建筑工业区微生物浓度最高,居住区微生物浓度最低;在时间上表现为季节性聚类(3类),78.7%的微生物变异可以被前2轴解释,夏天微生物浓度最高,而冬天最低,空气微生物与温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空气微生物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要高于空间尺度上的变化,季节气温的影响要大于采样区功能作用的影响;空气中PM10与SO2显著正相关(P=0.011),表明天津滨海地区的烟雾属于二氧化硫型。  相似文献   

18.
珠海淇澳岛冬季的鸟类群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淇澳岛红树林湿地设置7条样带,分别于2005-2007年每年1月对该区冬季鸟类群落特征进行研究.共记录到鸟类63种,隶属12目23科,雀形目种类最丰富;其中留鸟、冬候鸟、夏候鸟分别占66.7%、31.7%和1.6%,水禽和陆禽分别占28.6%和71.4%.鸟类群落总体α多样性指数(H)为3.171,均匀度(J)为0.765;各个样带的H值为0.602~2.853,J值为0.336~0.919,其中滩涂与红树林生境的鸟类群落多样性与均匀度在7种生境中最低.β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滩涂、红树林鱼塘湿地和村落之间的鸟类群落差异较大.根据等级聚类分析的结果,淇澳岛冬季鸟类群落可划分为滩涂水禽、红树林鱼塘湿地鸟类、农田森林鸟类3个群落.  相似文献   

19.
2012年4月—2013年3月,逐月对江苏无锡长广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鸟类群落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鸟类61种,隶属13目30科,雀形目鸟类占主要地位,其中留鸟、冬候鸟、夏候鸟、旅鸟分别占总种数的34.42%、24.59%、29.51%和11.48%。鸟类区系以广布种和古北界种为主,兼有东洋界种,具有南北过渡的明显特征。全年优势种有6种,分别为小、黑水鸡、白头鹎、八哥、棕头鸦雀、麻雀。从季节动态变化上看,鸟种数表现为春季> 秋季> 冬季> 夏季;数量表现为秋季> 冬季> 春季> 夏季。鸟类多样性指数春季> 夏季> 冬季> 秋季;均匀度指数为夏季> 冬季> 春季> 秋季;优势度指数为秋季> 冬季> 春季> 夏季。夏季与秋季鸟类群落间的相似性系数最大,夏季与冬季的相似性指数最小。同时对湿地公园鸟类适宜度作出总体评价,并且对公园后续建设及管理方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葡萄是上海地区重要的经济水果,为探明上海葡萄种植园中昆虫种群组成,本研究在2017-2018年间,通过搜捕法、马氏网诱集法和黄色粘纸诱集法,对上海市嘉定区、奉贤区、青浦区、浦东新区、崇明岛进行了昆虫种群调查,共采集并鉴定昆虫7目65科123属182种,明确了上海地区葡萄种植园内主要害虫、天敌昆虫及环境昆虫的种类,并对上海葡萄园的昆虫种群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