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记述正在广东南海县西樵山陈列馆展出的一件珍贵展品——亚洲象(Elephasmaximus)头骨。据了解,这个头骨系清末民乐陈家村的农民从一口渔塘中挖掘出来的。解放后有关部门曾就这个象头骨作过初步观察,但至今还未作过详细的描述和报导。这一头骨的保存较好,有必要作一记述。  相似文献   

2.
过去在我国曾发現过一些哺乳类动物化石或現代骨骼上病态或畸形生长的标本,但經过仔細研究和正式报导的则很少。关于我国发現的象类臼齿病态的标本,不久前周明鎮、张玉萍(1959)曾記載吉林榆树松花江猛犸象(Mammutkus sunguri)的两个臼齿的齲齿(odontoma)。  相似文献   

3.
中国亚洲象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立 《生物学通报》2006,41(11):1-3,F0004
综述了中国亚洲象的分布、种群大小、行为和系统地理学研究现状。野生亚洲象目前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省南部3个地区,种群大小在200~250头之间。面临着栖息地高度破碎化、较为猖獗的盗猎活动和日益严重的农业开发干扰等问题。种群遗传学研究进一步表明,我国中国亚洲象分为两大地理单元,西双版纳地理单元及南滚河地理单元。西双版纳地理单元内4个地理种群间遗传变异很低,南滚河种群与其他4个地理种群具有显著性差异和明显的遗传分化。与国外其他种群相比,中国亚洲象种群遗传多样性极端缺乏。建议野生动物管理部门将分布于西双版纳地区与南滚河地区的亚洲象种群分别对待,以保证两分枝内亚洲象种群遗传的稳定性和独特性。另外,在西双版纳地区将几个孤立的地理种群通过建立亚洲象可利用的生态走廊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西双版纳亚洲象的栖息地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亚洲象种群野外调查数据,结合3S技术,应用生态位因子分析(Ecological Niche Factor Analysis,ENFA)模型对西双版纳亚洲象的栖息地状况进行评价,并对适宜栖息地做出预测。结果表明:ENFA分析的边界值M=1.375>1,耐受值T=0.478,说明亚洲象对环境条件有一定选择性和耐受性,但生态位仍不宽,专化程度较高;影响亚洲象栖息地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为植被因素,尤其是竹林和竹阔混交林;在本研究中,象群在农地中的分布点占所有分布点的45.2%,它们对栖息地预测结果的影响显著,与有农地象分布点所预测的亚洲象栖息地相比,无农地象分布点所预测的亚洲象总栖息地面积共减少2652.5 km2,其中农地面积减少最大,共计1788 km2,所占比例由35.7%降低至6.3%,因此,有农地象分布点所预测得到的亚洲象栖息地分布是人为干扰模式下的亚洲象栖息地状况,而无农地象分布点所预测的亚洲象栖息地是真正适宜亚洲象生存的栖息地;这些栖息地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勐养、勐仑、勐腊、尚勇子保护区和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及其周边地区,且已呈现岛屿化,因此急需在勐养子保护区和普洱之间、勐腊和尚勇子保护区之间以及中国-老挝边境地区建立生态廊道以保护亚洲象种群的长期维持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邹星 《生命世界》2004,(8):52-53
地球不只是人类的地球,她还是所有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动物们共同的家园。动物是组成我们这个多彩世界不可或缺的部分,每个生命的权利都应该被尊重。  相似文献   

6.
在《庙后山——辽宁省本溪市旧石器文化遗址》一书中记述了人类犬齿、右下臼齿各一枚;本文现补记庙后山人牙的第三颗,也就是右上第三臼齿。 1979年春,天津自然博物馆古人类组应邀参加庙后山遗址发掘工作,曾搜集一些动物化石标本,主要是单个兽牙。笔者之一(林)于1985年6月间至天津自然博物馆,认出这颗人牙。  相似文献   

7.
浙江米虾属一新种的记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整理浙江淡水虾类标本的过程中,发现米虾属Caridina一新种,兹描述如下:弯额米虾Caridina curvifrons,新种 头胸甲的长度等于或稍短于额角,其前侧角各具一颊刺。 额角细长,呈剑形,末端超出第一触角柄或第二触角鳞片的末缘,而且向腹面弯曲;上缘基部2/3具11—19齿(大多数为13—15齿),其基部3—4齿位于眼眶后缘的头胸甲上;下缘具3—9齿(大多数为3—6齿)(图1)。  相似文献   

8.
普洱市亚洲象栖息地适宜度评价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刘鹏  代娟  曹大藩  李志宏  张立 《生态学报》2016,36(13):4163-4170
亚洲象(Elephas maximus)属于我国Ⅰ级保护动物,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普洱市的思茅区、澜沧县和江城县,以及临沧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普洱全境作为研究区域,利用野外调查数据,结合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运用生态位因子分析(ENFA)模型对普洱市亚洲象的栖息地适宜度进行了评价,并预测了适宜栖息地的分布。发现:普洱市亚洲象栖息地的边际值为0.991,表明亚洲象在普洱市境内对环境变量的选择不是随机的;耐受值为0.315,表明亚洲象在普洱市境内生态位较窄,受环境条件的制约。根据模型计算得到的栖息地适宜度指数,将普洱市的亚洲象栖息地分为最适栖息地,较适栖息地,边际栖息地和非栖息地4个等级,面积分别为409.32、574.32、2909.48、38722.32 km2。最适栖息地仅占全市面积的0.96%,而非栖息地占90.86%。利用GIS和Biomapper 4.0生成亚洲象栖息地分布图,发现普洱境内最适栖息地和较适栖息地面积狭小。对最适栖息地、较适栖息地和边际栖息地进行景观格局分析的结果表明,3种类型的栖息地破碎化均十分严重,连通度较低,栖息地内受到较大程度的人类活动的干扰。因此建议在普洱和西双版纳间尽快建立野生动物生态廊道,以加强亚洲象各种群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在更新世及历史时期以至現代,是否有印度象(Elephas maximus)存在,是过去很久都得不到解决的一个問題。在考古发掘所得的資料,河南安阳般墟发現有印度象的遺骸,依照德日进及杨鍾健的意見,认为是由亚洲南部輸入的(德、楊,1936)。但在  相似文献   

10.
云南象虫科新种记述(鞘翅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述象虫科三个新种,分别属于短喙象亚科和耳喙象亚科。其中喜马象属Lep-tomias Faust(1866)是喜马拉雅山地区的特有属,集中分布于我国西藏、印度和巴基斯坦,少数种类向西北扩散到阿富汗和我国新疆,向东北扩散到青海、陕西、四川、山西、山东、东北以及苏联和日本。在云南森林昆虫普查中,首次发现云南有此属分布。另一属Drepanoderes Waterhouse(1852)是一个小属,全世界已知两种,仅分布于我国云南和印度。  相似文献   

11.
胡平 《化石》2006,(2):16-17
去年9月13日下午大同市物局接到大同县体局报告,在该县施:工的河北省路桥建筑公司在沙场挖沙过程中发现化石一件。随即大同博物馆接到通知,当日下午五点赶赴大同县了解情况,并对化石做了初步观察鉴定。21日我们对化石出土地点地层、地貌进行厂考古调查。  相似文献   

12.
建设食物源基地的目的是招引亚洲象返回保护区深处而减少周边村寨的人象冲突.2005-2010年对勐养子保护区食物源基地内亚洲象活动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亚洲象在基地的活动规律,结合基地周边村寨的亚洲象肇事情况,研究了基地对亚洲象和周边村寨的影响,以探讨基地对缓解人象冲突的效应.结果表明:基地提供大量食物招引亚洲象,对缓解人象冲突有一定作用;亚洲象在基地活动的月节律和日节律与当地农作物的播种、成熟时间以及日常劳作时序基本一致;食物匮乏时,亚洲象取食引种的外来植物王草,或是进入周边村寨取食作物,并出现距离基地越近,亚洲象肇事越严重的现象.因此,认为食物源基地建设应格外关注其位置布局和更恰当的植物配置.  相似文献   

13.
红松是举世闻名的珍贵树种。他外形雄伟,品质高贵,生命力旺盛。一株红松生命的记述,就是自然界植物王国一个动人的故事。 红松的繁衍同其它植物一样,需要经过浪漫的“花季”,小兴安岭的六月,是红松林的“情人节”。一般在六月下旬,同株红松树梢的雄雌花开始为期一周授粉。这个时期的红松林受花粉的渲染,弥漫着雾状的黄雨,飘散着花粉的清香,诗情画意,充满迷人的情调。 红松虽然花季浪漫,但对孕育  相似文献   

14.
洪若豪 《昆虫学报》1966,(4):294-302
本文记述福建地区为害柑桔三种象虫科食叶性害虫,即(1)大灰象虫;(2)大绿象虫;(3)长角小绿象虫。长角小绿象虫系国内尚未记载的柑桔害虫。这类害虫在本省柑桔产区及茶区发生较多,成虫主要食害嫩叶及幼梢,大灰象虫还能为害柑桔幼果,严重影响柑桔生产和育苗,需加防治。 大绿象虫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及幼虫在土中越冬。越冬成虫于4月中旬开始出土活动,6月中、下旬为发生最盛期。初步观察成虫能食害16科24种植物,主要食害柑桔类果树及茶、桑等植物。长角小绿象虫,一年发生二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第一代成虫于4月末开始出土活动,以5月末至6月初,田间发生数量最大;第二代成虫于7月下旬出现,11月幼虫进入越冬期。 文中对三种象虫形态特征均有叙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非损伤性取样法获得普洱地区亚洲象粪便样品113份,试剂盒法提取粪便基因组总DNA,利用9对微卫星引物对DNA进行特异性扩增,CERVUS 3.0软件基因分型得到49个独特的基因型。利用GenAlEx v6.5与Arlequin v3.5进行位点遗传信息检测和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采用的所有微卫星位点均未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111,平均香农信息指数为0.804,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468,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476。比较相同位点上不同地区亚洲象的遗传杂合度,表明普洱地区亚洲象的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  相似文献   

16.
云南思茅亚洲象对栖息地的选择与利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张立  王宁  王宇宁  马利超 《兽类学报》2003,23(3):185-192
以思茅市境内栖居的一个由5 头雌象(3 头成年体, 1 头亚成体, 1 头幼体) 组成的象群为研究对象, 利用痕迹追踪、样线调查和村庄调查等方法对野生亚洲象的栖息地选择和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栖息地中共记录到野生高等植物457 种, 组成5 种植被类型。旱季象群的活动区域面积是35.67 km2 , 该活动区域中有3 个核心活动区, 面积分别是3.65 km2 , 2.79 km2 和3.29 km2 , 象群对此3 个活动核心区域循环利用; 在旱季亚洲象经常取食19种野生植物, 其中主要取食的有8 种, 还取食7 种农作物, 对农作物有一定依赖性, 这种依赖的程度随着农田周围森林中野生食物丰富程度的增加而降低; 在季雨林中亚洲象主要取食的植物种类最丰富。雨季象群的活动区域面积是18.42 km2 , 该区域中只有1 个核心活动区, 面积9.08 km2 。雨季亚洲象只取食5 种野生植物, 另取食5 种农作物, 农作物为其雨季主要食物。研究结果表明, 思茅地区亚洲象栖息地中的野生食物可能不足, 人类活动对亚洲象的生存干扰较为严重, 亚洲象的行为表现出对栖息地内食物条件和人类干扰的适应。建议尽快遏止日益严重的栖息地片断化趋势, 恢复自然植被并为亚洲象提供充足的野生食物是保护该物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分别采用样线法和跟踪调查法对中国境内分布的野生亚洲象和云南西双版纳亚洲象种源繁育与救助中心的10头圈养亚洲象放养时取食植物进行调查,经分类鉴定,共收集到亚洲象取食植物111种,分属29目、42科、77属,其中新增亚洲象取食植物57种,分属于21目、32科、44属。与文献中记载的中国亚洲象植物性食物进行了汇总,统计得到新的中国亚洲象植物性食物名录,共计32目、62科、162属、240种。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G-F多样性指数为0.84,表明中国野生及圈养亚洲象取食的植物具有较高的多样性,这些植物涉及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和被子植物门。其中,圈养亚洲象采食植物种类共84种,西双版纳境内圈养亚洲象以禾本科(Gramineae)的甘蔗(Saccharum spp.)、玉米(Zea mays)、马唐(Digitaria spp.)、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粽叶芦(Thysanolaena latifolia)等为主要食物,而国内其它地方(北京动物园、广州动物园和昆明动物园)圈养的亚洲象主要饲喂高粱属(Sorghum)的高粱(S.bicolor)或苏丹草(S.sudanense)等。因此,在将来开展野生亚洲象栖息地保护、恢复及食物源基地项目规划与建设时应规避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优选亚洲象喜食、速生、生物量大的土著物种,如野芭蕉、棕叶芦、董棕、构树、重阳木、中平树、马唐属及竹类等植物,按照不同季节进行套种,为亚洲象提供更多可口食物。对于圈养亚洲象,需要设计足够面积的食物源基地供放养,补充食物种类,增加运动量,增强体质,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张人骧  张葵 《兽类学报》1989,9(1):24-26
哺乳类动物的臼齿形态与食性的关系十分密切,而对于齿型的判别一直依赖于直观的经验观察,缺乏实验资料。本文根据对刺猬、犬蝠、松鼠、裼家鼠、黑熊、豹、熊猴、现代人、水鹿以及猪的下颌第2臼齿齿啮合面及其外侧面的Moire等高线特征,提出了对哺乳类动物齿型进行初步对比和分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青凤蝶又名绿青凤蝶、樟青风蝶,在国内已知分布于江苏、江西、云南、广东、贵州、广西、浙江、四川、湖北、湖南、西藏、海南、台湾、香港、福建(三明、永安、南平、福州、宁化、沙县、尤溪、将乐、建宁、诏安、东山、云霄、龙岩、长汀、漳平、武平、建阳、建瓯、浦城、宁德、连江、闽侯);  相似文献   

20.
大熊猫臼齿釉质的超微结构特征主要是施氏明暗带的宽度一般由8—15条釉柱组成;釉柱的横切面一般呈六角形或四角形,由里向外,釉柱的直径逐渐增大。在靠近釉牙本质界处,釉柱数量逐渐减少,有时甚至完全缺失,形成无釉柱结构的釉质。大熊猫臼齿釉质的氨基酸组成主要以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为最高,而蛋氨酸,胱氨酸和酪氨酸的含量为最低。另外,还含有少量的羟脯氨酸。这种组成模式一般与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牙齿釉质的氨基酸组成相类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