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赤毒病严重影响麦类的产量和人畜健康。苯骈咪唑类化合物多菌灵(以下简称BCM)对该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此药品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分离抗麦类赤霉病菌的放线菌菌株,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我们在筛选抗麦类赤霉病菌菌株时,发现在分离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BCM,有助于提高分离效果。此类工作尚未见报道。 材料和方法 一、菌株和培养基 1.放线菌:从四川、浙江、江苏等地采集111份土壤样品,用弹土法将土壤接种在不同  相似文献   

2.
由赤霉病菌(Gibberira zae)引起的麦类赤霉病是我国三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麦季湿热多雨的江浙地区,几乎年年发生此病,严重影响产量。目前尚无对防治麦类赤霉病有效的抗生素见诸报道。我们在筛选抗麦类赤霉病有效菌株的过程中,对从土壤中分离到的有效菌株及产药害菌株在链霉菌属不同类群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麦类赤霉病是我国三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特别是麦季多雨的南方,危害尤为严重。它不仅使麦子减产,而且使品质降低,赤霉病菌在病粒中分泌的毒素甚至危及人畜的生命安全。有机汞农药富民隆对赤霉病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由于汞的残留量的毒性,被列为禁用  相似文献   

4.
自然病麦中分离、鉴定的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carum)FG l接种在固体、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物的粗捉取掖不但引起试验鸽子的强烈呕咀,还能抑制婉豆种了的山荣。了度温条件下固体培养,菌株的产毒能力增加。液体培养则以在S·P·M·中的培养物显示的生物毒性最蛆。从液体培养物中提取的粗制毒素是一个多组分化合物,柱层层析得到的6个组分中以0,值0.53部分生物毒性最强,与已知的赤霉病麦毒紊I(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1(3~乳酰氧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赤霉烯酮比较,显示不同的层析现象。根据毒素的生物特性,它属于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中的一个未知成员。  相似文献   

5.
小麦对赤霉病抗性不同品种的SOD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对9个赤霉病抗性不同小麦品种采用赤霉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以单花针注法进行了田间和温室抗病性鉴定;测定了各品种的胚性愈伤组织和盛花期麦穗分别经赤霉病菌毒素和分生孢子接种前后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品种SOD活性与其对赤霉病抗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接种后寄主的SOD活性均有提高,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提高幅度大,且有新的同工酶带出现。抗病品种望水白比感病品种Alondra“S”多出两条SOD同工酶谱带。SOD在小麦抗赤霉病上可能起积极作用,其活性有可能作为鉴定小麦抗赤霉病的一种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赤霉病是我国乃至世界小麦(Triticumaestivum)产区的重要病害,给农业生产和人畜健康造成重大威胁。分离鉴定优质抗病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是控制我国麦区赤霉病的重要手段。最近,山东农业大学孔令让团队完成了二倍体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elongatum)基因组的组装,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精细定位和图位克隆分离得到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抗赤霉病基因Fhb7。他们发现Fhb7编码1个谷胱甘肽转移酶,对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分泌的包括呕吐毒素等在内的多种毒素具有解毒作用,是1个广谱持久抗病基因。他们还发现Fhb7很可能最初源于内生真菌,经过基因水平转移进入到偃麦草基因组中。此外,Fhb7不影响其它农艺性状,且其抗性不受小麦遗传背景影响。这一系列工作揭示了作物抗病演化中的全新机制,对小麦抗赤霉病育种以及更好地利用长穗偃麦草的丰富基因资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赤霉烯酮通常是镰刀菌感染麦类或玉米产生的一种类雌性激素。五十和六十年代均有报道。1966年Urry等阐明了这个毒素的化学结构,并称这种毒素在已发现的霉菌毒素中唯有它损伤动物生殖器官。1973年,于上海郊区县发现猪吃了赤霉病麦后,出现外阴红肿、直肠脱出等病症。从这批病麦中我们曾分离得  相似文献   

8.
小麦对赤霉病抗性不同品种的SOD活性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本研究对9个赤霉病抗性不同小麦品种采用赤霉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以单花针注法进行了田间和温室抗病性鉴定,测定了各品种的胚性愈伤组织和盛花期麦穗分别经赤霉病菌毒素和分生孢子接种前后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品种SOD活性与其对赤霉病抗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接种后寄主的SOD活性均有提高,抗病品种比感病品咱提高幅度大且有新的同工酶带出现。抗病品种望水白比感病品种Alondra"S"多出两条SOD同工酶谱  相似文献   

9.
周俭民 《植物学报》2020,55(2):123-125
赤霉病是我国乃至世界小麦(Triticum aestivum)产区的重要病害, 给农业生产和人畜健康造成重大威胁。分离鉴定优质抗病基因、培育抗病品种, 是控制我国麦区赤霉病的重要手段。最近, 山东农业大学孔令让团队完成了二倍体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elongatum)基因组的组装,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精细定位和图位克隆分离得到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抗赤霉病基因Fhb7。他们发现Fhb7编码1个谷胱甘肽转移酶, 对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分泌的包括呕吐毒素等在内的多种毒素具有解毒作用, 是1个广谱持久抗病基因。他们还发现Fhb7很可能最初源于内生真菌, 经过基因水平转移进入到偃麦草基因组中。此外, Fhb7不影响其它农艺性状, 且其抗性不受小麦遗传背景影响。这一系列工作揭示了作物抗病演化中的全新机制, 对小麦抗赤霉病育种以及更好地利用长穗偃麦草的丰富基因资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赤霉病麦中毒,国外于1882年即有报道,我国在很早以前也有记载。但是,关于麦类赤霉病的科学记载,则首见于1936年。以后数十年中,我国许多省都发现过麦类赤霉病。小麦赤霉病于1912年认为由小麦赤霉(Gibberella saubinetii)所致,1936年改称为玉蜀黍赤霉(G.zeae)。现在认为后者并不是前者的异名。被赤霉侵染  相似文献   

11.
《遗传》2012,(4):66
为了交流麦类作物赤霉病研究的最新进展,进一步提高麦类作物赤霉病的研究水平,定于2012年8月在南京召开第四届国际赤霉病研讨会,欢迎从事赤霉病研究的国内外学者专家踊跃参会。  相似文献   

12.
禾谷镰刀菌是小麦赤霉病的主要致病菌,其真菌次生代谢产生的单端孢霉烯类B型毒素,如雪腐镰刀菌烯醇(nivalenol,NIV)、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和其它乙酰化衍生物等污染小麦籽粒后对人畜健康构成威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小麦赤霉病镰孢菌单端孢霉烯类B型毒素生物合成的主要途径及分子调控研究进展,对毒素合成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基因如TRI5、TRI7和TRI13在农业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赤霉病麦粗毒素为赤霉病麦的乙醇提取物,其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含量分别为11100 ppm和605ppm。家猫和鸽子的致吐剂量分别为300和400 mg粗毒素/kg体重。成年雌雄大鼠经口LD_(50)分别为8150和10550mg粗毒素/kg体重。1000mg粗毒素/kg体重经口给予未成年雌性大鼠,未见有雌激素亢进反应。将粗毒素含量0.01,0.1和0.5%的饲料喂养断奶Wistar大鼠210—301天,在此期间大鼠繁殖F1a和F1b两代仔鼠,并观察至断奶。在所有剂量组均观察到对生长、发育或生殖的程度不同地损害。本文讨论了赤霉病麦对大鼠生殖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由镰孢菌引起的赤霉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其抗性比较复杂。准确可靠的鉴定和评价方法是抗性改良成功的前提。评述了小麦赤霉病抗性类型及其不同赤霉病抗性鉴定和评价方法的优缺点,重点讨论了抗性类型与抗性鉴定方法的对应性。希望对赤霉病表型鉴定、不同抗性类型的理解和评价以及抗性改良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用冬小麦和春小麦品种及其杂种后代的幼穗进行离体培养, 以赤霉病菌及根腐病菌的培养 滤液为选择剂,按不同的筛选方法筛选兼抗赤霉病和根腐病的突变体,用赤霉病菌和根腐病菌分生抱子 直接接种在经筛选的愈伤组织上,进行抗病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筛选方法对筛选兼坑赤霉病和 根腐病的愈伤组织的效果有明显差异,二步筛选法比混合筛选法效果好。供鉴定的120块愈伤组织中, 有村块愈伤组织具有兼抗赤霉病菌和根腐菌侵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一株小麦赤霉病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防治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小麦赤霉病发病田块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小麦赤霉病高效拮抗菌株。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将这株拮抗菌株鉴定为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P. mirabilis DY05发酵液和无细胞上清均可显著抑制禾谷镰刀菌菌丝体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9.50%和51.25%)和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率均为100%),减少呕吐毒素产生(分别减少84.32%和82.82%)。田间赤霉病防治试验结果显示,接种DY05,可降低发病率52.13%,同时病情指数降低48.74%,显示出较好的防治效果。促生生理活性评价试验结果显示,菌株DY05可以产生铁载体和IAA,并具有溶磷作用和ACC脱氨酶活性,具有很好的促生长潜力。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Y05对小麦植株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菌株DY05处理可以显著增加小麦幼苗茎高、根长、鲜重和干重,其中茎高、根长、鲜重和干重分别提高了22.21%、26.41%、44.77%和26.53%。分离得到的拮抗菌株DY05具有拮抗病原真菌和促进植物生长的双重功能,为开发禾谷镰刀菌生物防治制剂提供了菌种材料。  相似文献   

17.
通过酒精提取、丙酮浓缩,从天然带毒的赤霉病元麦中制备粗毒素。化学分析表明既含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又含玉米赤霉烯酮。以此粗毒素0,125,250,500,1,000mg/kg体重于孕期7—16天连续灌胃授予Wlstar妊娠大鼠。结果发现:1,000mg/kg有明显的胚胎毒作用;250rag/kg以上有胎儿毒作用和致畸作用。另以不同浓度的粗毒素柱层析纯化物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纯品测试了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菌株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加与不加S-9混合液均有诱变性,但存在着一定的剂量-反应差异。  相似文献   

18.
从田间感染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的赤霉病大麦中分离得到一种新的霉菌毒素——赤霉病麦毒素II(CBD2)。通过光谱分析和化学反应研究了它的结构,初步确定该毒素为3一乳酰氧基一7,1 5一二羟基一12,13一环氧单端孢霉素一9一烯一8一酮。该毒素可抑制豌豆种子发芽并引起兔子皮肤发炎。  相似文献   

19.
通过酒精提取、丙酮浓缩,从天然带毒的赤霉病元麦中制备粗毒素。 化学分析表明既含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又含玉米赤霉烯酮。以此粗毒素0,125,250,500,1,000mg/kg体重于孕期7—16天连续灌胃授予wism妊娠大鼠。结果发现:1,000mg/kg有明显的胚胎毒作用;250rag肚g以上有胎儿毒作用和致畸作用。另以不同浓度的粗毒素柱层析纯化物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纯品测试了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菌株的致突变性。 结果表明:加与不加S一9混合液均有诱变性,但存在着一定的剂量一反应差异。  相似文献   

20.
通过组织培养筛选小麦抗赤霉病突变体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郭丽娟  张浩 《遗传学报》1992,19(3):259-265
选用中抗赤霉病的春小麦品种和品系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以小麦赤霉病29号菌株产生的致病培养滤液为选择剂,结合物理诱变处理,进行抗病鉴定,用赤霉病菌分生孢子直接接种在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筛选抗病突变体。在83块愈伤中有53块抗病。在11株的再生植株中有9株均比未经培养滤液处理的对照提高了抗病性,从中选出4株抗病性接近或超过“苏麦3号”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