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智敏 《化石》1997,(1):28-29
动物能自由运动,植物也会运动。随着夜幕的降临,合欢、花生、红花苜蓿、羊角豆和酢酱草等植物的小叶都会合拢“睡眠”,早晨见到阳光后再施展开来。这种叶子昼开夜合的运动称为植物的“睡眠运动”,也叫感夜运动。睡莲、秋牡丹和郁金香的美丽花瓣在夕阳西下之际也会闭拢进入“梦乡”,待到旭日东升之时再从酣睡中苏醒,慢慢地舒展开来。晚香玉、月见草的花则正相反。这类运动主要取决于阳光,跟温度、湿度也有一定关系。叶子、花朵在夜间闭合,可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腾,可以保温、保湿,这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生长环境的一种适…  相似文献   

2.
许多种豆科植物,如含羞草、山扁豆、羽扇豆、金合欢等,其叶片可以在夜晚闭合,白昼展开,仿佛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生物钟。植物中的这种定时的运动被称为植物感夜运动或植物就眠运动。多年来,植物学家一直试图揭示其奥秘。1982年和1983年,曾有人从含羞草、卡罗金...  相似文献   

3.
上文已介绍了植物运动中的感震和感夜两种运动形式,本文将着重介绍向性运动的几种形式,原生质和叶绿体的运动及其这些运动形式的生理作用。向性运动当植物所处的生态环境中某一因子对它们形成一定的刺激时,便会引起植物朝着或背着这一刺激因子的方向运动,这种运动形式称为植物的向性运动。向性运动又可分为正向性和负向性两种。这类运动是由于植物生长的不均匀性,从而引起曲度变化的运动。因此,向性运动都是与植物的生长紧密相关的一种运动方式,当植物的器官停止生长,或切除它们器官的生长区域(如茎尖或分生组织),便不能表现出向…  相似文献   

4.
植物同动物一样,也有自己的防御武器,其中最有效的就是“化学武器”。美国有一种按树(Eucalyplus),它的树冠下其它植物都不能生长。植物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原来这种树的叶子能够不断地分泌释放出多种对其它植物有毒的物质,以确保自己的领域不受侵犯。一种胡桃树(Juglans regia),其树根中能散发一种叫做胡桃醌的化学物质,虽然毒性不很大,但足以抑制其它植物的生长。有的植物的“化学武器”也是抗灾武器。每当遇到旱灾或养料缺乏时,鼠尾草(Salvia)便释放出比平常高  相似文献   

5.
植物的血红蛋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来,植物血红蛋白的研究进展十分迅速,豆科植物中与共生固氮无关的血红蛋白基因和包括禾本科植物在内的许多非豆科植物血红蛋白基因的发现使人们对植物血红蛋白有了新的认识,进而把植物血红蛋白分为共生血红蛋白和非共生血红蛋白两种类型。对这两种血红蛋白的性质、功能、基因结构及表达等方面的研究不仅对共生固氮中植物与微生物的相互关系和固氮工程研究;而且对植物细胞的呼吸代谢和耐涝机理等研究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平日,当人们切洋葱、韭菜,剥蒜皮时,往往会感到有一股辛辣味刺激眼睛;在采摘鲜艳的蕃茄时,又会闻到一种特有的芳香味.可是摘下的果实或叶子等,不久便会腐烂变质.这是什么道理呢?人们经过长期的探索与研究发现,原来在活的植物细胞内含有一种自卫免疫抗(抑)菌的特殊化学物质.这类物质既能杀灭细菌、真菌和原虫,又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因此,人们把这类抗(抑)菌物质称为植物杀菌素. 植物杀菌素广布于植物界,木本、草本植物都有.有些树木的叶子中含有杀虫灭菌素,有  相似文献   

7.
绿色叶子作为食物时,可为人类提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类脂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但是可食性的叶子种类不多,而且是季节性的。有些叶子还含有抗营养成份和有毒化学物质。虽然,在人类日常饮食中,植物是碳水化合物和类脂物的主要来源,但蛋白质常常来源于动物。现在有人主张从豆类和谷类中摄取更多的蛋白质,但它们却缺乏某些必需氨基酸。而从烟草和大豆叶中获取的蛋白质却含有适量全部必需氨基酸。目前,世界人口正迅速增长,人类营养所需蛋白质短缺。叶蛋白质是地球上最丰富的蛋白质,可以缓解这一供需问题。  相似文献   

8.
《生物工程学报》2003,19(3):331-331
法国科学研究中心 (CNRS)和戈埃马公司 (GOEMAR)的试验室从海带中提取出一种天然物质 ,这种物质能够激励植物的免疫抗病系统。研究人员用这一植物分子制造了一种新的小麦抗真菌剂 ,刚刚在法国市场上出售。这种类型的产品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出现。从今年开始 ,法国的农业种植者可以采用一种全新的产品 ,为他们种植的农作物防治病害。这种新的产品是从海带中提取出的一种物质 ,能够激励植物的免疫抗病系统。和目前所使用的所有杀真菌剂都不同的是 ,这种新物质的作用原理不是杀灭寄生的真菌 ,而是直接刺激植物的防护机制 ,对于植物来说 ,这…  相似文献   

9.
一些植物的根部能形成各种各样的瘤状物,其中有一种可以固定大气中氮素的瘤,即通常所谓的根瘤。人们对豆科植物的根瘤的认识,曾经历过一段漫长的时间,而对于豆科植物以外的其它类型的植物根瘤,特别是这类根瘤和豆科植物根瘤之间的区别。是否一切植物根瘤都能固氮?不固氮的植物能不能使它固氮?其途径和前景又如何?这些问  相似文献   

10.
陆晨 《生命世界》2006,(6):107-107
落叶是植物减少蒸腾度过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很多人认为落叶是秋日干燥,树叶失去水分的结果。但在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树叶的变色与某些激素及化学物质的变化有关。初秋时节,当叶子感受到气温的变化时,激素脱落酸等物质聚积到树叶里,叶绿素被破坏解体,而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则不易被破坏,故使叶片颜色变黄,有些树叶还形成花青素使叶片变红色。树叶在脱落前将部分水、氮、磷、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物质送回树干和树根,自己等待枯萎死亡。与此同时,在叶柄基部形成的离区特殊细胞也开始变得脆弱起来,形成离层和保护层,一遇风雨,甚至重力也能使它们折断,从而叶落满地了。  相似文献   

11.
本地木本豆科植物比外来入侵木本豆科植物对极端干旱事件的负面响应更强 植物入侵可能会受到极端干旱事件增加和大气氮沉降的影响。然而,极端干旱、氮沉降及其相互作用如何影响外来木本豆科植物的成功入侵尚不清楚。本研究选取3种入侵木本豆科植物和3种本地木本豆科植物,开展温室控制实验。分别将这些植物种植在不同干旱处理(极端干旱和对照)和不同氮水平(低氮和高氮)下,然后对比分析两类植物的株高、叶片数、生物量以及根质量分数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极端干旱对本地木本豆科植物生长的抑制效应强于入侵木本豆科植物。尽管土壤氮素有效性的增加降低了植物的根质量分数,但这并不影响植物的整体表现。入侵木本豆科植物比本地木本豆科植物更能耐受长期极端干旱的负面效应。本研究加深了我们对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事件如何影响外来木本豆科植物入侵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昆虫触角电位(EAG)及其与气谱联用(GC-EAD)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昆虫触角电位(EAG)和气相色谱-触角电位(GC-EAD)是昆虫化学生态学中最重要的电生理技术,在研究昆虫对信息化学物质的感受机理、筛选活性信息素成分或植物次生物质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本文介绍这两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应用实例等,并对使用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详尽讨论。  相似文献   

13.
在南美洲三亿五千万公顷酸性瘠薄的热带大草原上,增加菜牛产量将对世界食品生产起较大影响。因本地植物缺少营养价值,使这一地区的生产受到限制,现正引进以豆科植物为主的牧草,以提高有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为了通过结瘤的豆科植物从生物固氮中得到充分利益,必须使引进的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形成有效的共生。这些土壤中限制磷利用的低pH,以及铝和锰含量很高,可能影响结瘤和固氮,因此必须采用适应酸性  相似文献   

14.
尽管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已经得到迅速的发展,利用培养细胞来进行植物的遗传操作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注意,但至今在豆科植物的组织培养中能再生植株的种类仍不多,这就限制了该技术在这一类重要植物的改良中的应用。这两年来,我们对多种豆科植物的组织和细胞培养进行了研究,首次从赤豆上胚轴、紫云英和田菁子叶和下胚轴外植体、木豆下胚轴愈伤组织的培养中诱导形成了植株。本文报告在这方面所得到的部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菌根     
在自然界中,植物常与特定的微生物生活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共生关系,它们对于植物本身或共生双方的生长与发育均有利。在共生关系中,有菌根真菌与植物共生形成的菌根,弗兰氏放线菌与非豆科植物树木形成的根瘤以及根瘤菌和豆科植物形成的根瘤等。其中,菌根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共生类型,由于它身藏于地下,因此长期以来未能被人类完全认识。菌根的发现早在19世纪中期,一些科学家就发现,水晶兰(Monototropahypopitys)的根系常常被一层稠密的菌丝体所包围,当时他们都认为这是水晶兰的寄生真菌。此后,也有一些零星的报道,但未引起人们的关注。直到…  相似文献   

16.
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的免疫调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进化中,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形成一种独特的互惠共生关系——共生固氮。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互作与病原细菌激发植物病原反应极为相似,然而根瘤菌的入侵和定殖并没有激发宿主豆科植物过度的防御反应,植物也进化出特殊的共生信号转导和根瘤发育途径来"邀请"根瘤菌的入侵和定殖。此外,植物防御反应也很大程度上调控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的宿主特异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植物防御反应在调控根瘤菌匹配识别、入侵、定殖以及类菌体发育等方面起关键调控作用。从植物免疫反应角度综述了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互作的最新进展,通过与病原菌-植物互作的病原反应对比,论述了根瘤中植物感知微生物相关分子模式(MAMP,Microb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和效应蛋白引起的免疫反应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7.
化感——外来入侵植物的“Novel Weapons”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吴锦容  彭少麟 《生态学报》2005,25(11):3093-3097
综述了与外来植物入侵相关的理论假说。并主要介绍了从化感角度提出的“N ove lW eapons”假说(NW假说)。某些外来入侵植物能产生一些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发挥较强的化感作用,或者成为植物和土壤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调节者。由于不同区域的植物群落共同进化的轨迹不同,被入侵群落的植物对这些化学物质缺乏适应性,因此,这些物质成为了外来种入侵的利器。而对外来种发源地的群落来说,由于长期的共存关系,这些物质对其伴生植物的影响相对较小。NW假说为化感作为外来植物入侵的一种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作为一种较新的理论假说,还需要更多的实验研究加以支持。  相似文献   

18.
酰脲(尿囊酸和尿囊素)是一种很重要的含氮化合物。它存在于许多有机体中,特别是高等植物,尤其在许多豆科植物中。最近,发现这些物质与许多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有关,且开拓了豆科植物酰脲的研究。 酰脲广泛分布在槭树科和紫草科中。豆科植物的Vigna radiata、Vigna angularis、  相似文献   

19.
黑脸琵鹭是全球最濒危的鸟类之一,其栖息地的研究对于该种群的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1月4—5日,对澳门地区的黑脸琵鹭进行了同步调查;3—5月,于路氹城黑脸琵鹭集中分布地放置4台红外相机对其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澳门地区黑脸琵鹭的最高数量为55只,其昼栖地以生态一区为主;黑脸琵鹭在黄昏时飞离生态一区(17∶00左右),夜间返回生态一区栖息,与以往的报道不同(夜栖地与昼栖地不同)。出现了新的夜栖地利用模式,即夜栖地和昼栖地相同,可能是黑脸琵鹭对澳门适宜夜栖地较少的一种适应。  相似文献   

20.
紫云英根瘤菌结瘤因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识别是一种双向的信号物质交换过程.首先是豆科植物的根或种子分泌类黄酮物质,诱导根瘤菌的结瘤基因(nod genes)产生结瘤因子(nod factors),分泌到胞外,为植物所接受,从而引发植物某些基因表达,细胞分化,细胞壁形成,最终导致根毛变形等一系列变化.已经测定了几种苜蓿根瘤菌(Rhizobium meliloti)和豌豆根瘤菌(R.leguminosarum bv.viciae)结瘤因子的分子结构式,它们均属于寡糖胺类物质,在没有根瘤菌存在的条件下,结瘤因子能独立地促使根毛发生变形,这是检测结瘤因子是否存在的重要手段,即根毛变形试验(Root hairdeformation assay,简称Had试验).高浓度的结瘤因子甚至能诱导植物产生空瘤,其组织结构与典型的根瘤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