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月经过少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表达的关系。方法:从2组人群中分别选取原因不明月经过少子宫内膜组织40例、月经量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0例,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ERβ的表达;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ERβ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将ERβ基因的各基因型、等位基因型与子宫内膜ERβ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之间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ERβmRNA表达量为0.6457±0.2957,对照组为0.9637±0.3621,实验组比对照组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89,P0.001);实验组ERβ蛋白质表达量为347.37±30.35,对照组为445.21±45.67,实验组比对照组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3,P0.001);2组RsaⅠ基因型、AluⅠ基因型、CA重复序列基因型ERβ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ERβmRNA及蛋白质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低于月经量正常子宫内膜,可能与月经量减少有关;2组人群ERβ基因RsaⅠ、AluⅠ、CA重复序列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子宫内膜表达无差异。  相似文献   

2.
探讨逍遥丸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机理.原代培养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病人的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细胞化学进行细胞鉴定.空白对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雌激素组.免疫蛋白质斑迹法观察子宫内膜细胞的雌激素受体(E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表达改变.逍遥丸合六味地黄丸能增强子宫内膜细胞的ER、VGER和KDR表达.逍遥丸合六味地黄丸可能通过提高子宫内膜组织中ER、VEGF和KDR治疗原因不明月经过少.  相似文献   

3.
旨在探讨原因不明子宫内膜薄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alpha,ERα)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表达的关系。选择120名原因不明子宫内膜薄患者为试验组,120名子宫内膜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分析ERα基因PvuⅡ,Xba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析ERα表达。结果显示,P基因型频率试验组为47.1%,对照组为30.0%,OR值:2.076。试验组X基因型频率为20.8%,对照组为30.4%,OR值:0.602。Pvu II和Xba I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在两组中均呈多态性分布。试验组ERα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比对照组降低(P0.05)。由此得出,ERα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子宫内膜薄有关,P等位基因可能是其危险因素,X等位基因可能是其保护因素。ERα在子宫内膜中原因不明子宫内膜薄中的表达低于子宫内膜厚度正常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4.
5.
摘要 目的:研究黄体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预处理改善IVF结局。方法:男性因素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68例,分两组:(1)实验组:IVF前自然周期月经第12天地屈孕酮30 mg/日、14天,3个月;(2)对照组:IVF前无干预。IVF前测血CA125,黄体期长方案促排卵,排卵后一周(垂体降调日)再测CA125并取子宫内膜行ER、PR、HOXA-10mRNA检测。HCG日测子宫内膜厚度、形态、血流。比较临床资料及结局、症状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HCG日对照组子宫内膜厚于实验组。实验组子宫内膜A型血流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型子宫内膜比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IVF前两组CA125均高于参考值,但无明显差异(P>0.05)。垂体降调日复查CA12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实验组子宫内膜ER、PR、HOXA-10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分泌期子宫内膜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症状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VF治疗中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用黄体酮预处理在位内膜,可以降低血CA125,有利于转变子宫内膜组织类型、减小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子宫内膜血流、增加子宫内膜ER、PR、HOXA-10 mRNA表达,改善在位内膜容受性,缓解症状疼痛,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旨在探讨重庆地区雌激素受体β基因RsaⅠ、AluⅠ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子宫内膜薄的关系.选择重庆地区120名原因不明子宫内膜薄患者为试验组,120名正常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分析ERβ基因RsaⅠ、AluⅠ多态性.观察ER β基因多态性在试验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分析各基因型、等位基因型及单倍体型特征.结果显示,两组ER β基因RsaⅠ基因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R等位基因型频率试验组为37.1%,对照组为48.3%,OR值为0.630(95%CI=0.438~0.907),P=0.013;两组ER β基因AluⅠ基因型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试验组和对照组ER β基因RsaI和AluI单倍体型D′分别=0.1138、0.0680,其连锁不平衡性不强.ER β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子宫内膜薄有关,R等位基因可能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增生症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江西地区15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为实验组,100例子宫内膜正常妇女为对照组.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分析ERα基因Xba Ⅰ和PvuⅡ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析ERα表达.结果:(1)X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与子宫内膜增生程度具有相关性P<0.01,不典型增生组中XX型频率是正常组的4倍.随着子宫内膜增生程度的增加,P等位基因频率减少,人群中PP基因型频率逐渐减少;(2)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ERαmRNA和蛋白表达均比正常组高(P<0.01),而不典型增生ERα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比单纯增生、复杂增生低(P<0.01).结论:ERα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增生发生及增生程度存在相关性.ERα表达的下调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通过宫腔内脂质体转染改变小鼠子宫内Meis1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其对子宫内膜容 受性的影响,从而推测Meis1基因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选择8~12周龄昆明小鼠,于妊娠 第2 d,通过向小鼠宫腔内注入Meis1基因表达质粒和siRNA表达质粒及其各自的对照质粒 ,在妊娠第5d, 提取小鼠子宫mRNA 和蛋白质行半定量RT-PCR 和免疫组化分析,观察各组小鼠子宫内膜Meis1和整合素β3的表达变化.在妊娠第9 d,观察Meis1基因上调组及其对 照组、Meis1基因下调及其对照组妊娠率和胚胎着床数的差异.结果显示,Meis1基因下调组胚胎着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eis1基因上调组胚胎着床率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Meis1基因上调组其整合素β3的表达高于其对照组,Meis1基因下调组 整合素β3的表达低于其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以上观察结果表明,Meis1基因表达下降可明显减少胚胎着床率,影响整合素β3的表达.Meis1基因表达提高则可促进整合素β3的表达. 因此,Meis1可能作为1种子宫内膜容受分子,在胚胎着床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三叶因子2(Trefoil factors2,TFF2)及雌激素受体ERa,ERβ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14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82例子宫内膜癌病例中TFF2,ERa和ERβ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观察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TFF2,ERa和ERβ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TFF2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7%(12/14),在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2.7%(16/2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7.3%(47/82),TFF2蛋白表达强度在正常、不典型增生和内膜癌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TFF2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肿瘤的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浸润程度无关。ERa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2.8%(13/14),在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6.4%(19/2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3.7%(44/82),ERa蛋白表达强度在正常,不典型增生和内膜癌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ERa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浸润程度有关(P<0.05),与肿瘤的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关。ERβ在14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Rβ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8.6%(11/14),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中的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2.7%(16/22),在8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β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8.8%(40/82),ERβ蛋白表达强度在正常、不典型增生和内膜癌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ERβ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有关,与肿瘤的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TFF2、ERa和ERβ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逐渐降低,为进一步研究在子宫内膜癌诊治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连艳  杨鹰  张琨琨  谢荣凯  韩静 《四川动物》2008,27(3):378-381
目的 通过观察雌激素受体亚型在去势大鼠子宫和阴道的表达, 研究卵巢切除对大鼠子宫、阴道的影响机制.方法 60只成年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去势组,每组20只.8周后处死大鼠,分离摘取子宫、阴道,进行ERα、ER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mRNA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 ERα在各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及平滑肌细胞中均有表达,以内膜腔上皮和腺上皮细胞表达最强;ERα在各组阴道粘膜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及平滑肌细胞中均有表达,以粘膜上皮细胞中表达最强.去势组子宫、阴道ERα表达水平较其它两组明显降低.ERβ主要在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子宫内膜腔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和阴道粘膜上皮细胞中有表达,但较ERα表达弱.ERβ在去势大鼠子宫和阴道中未见明显表达.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子宫、阴道雌激素受体亚型的表达强度和分布无明显差异.结论 卵巢切除后大鼠子宫、阴道ER亚型表达明显降低,尤其以ERβ表达下调明显.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宫腔镜息肉切除术联合LNG-IUS治疗EP的临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E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联合组以对照组为基础,联合LNG-IUS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复发率、内分泌激素(ER、PR)以及炎症相关因子(VEGF、TGF-β1、TNF-α、CRP、IL-6)变化情况。结果:术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对比无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减小。联合组术后各阶段子宫内膜厚度均较对照组小(P<0.05);术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联合组VEGF、TGF-β1、TNF-α、CRP、IL-6、ER、PG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内,联合组总复发率为6.66%,对照组总复发率为33.33%,联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联用LNG-IUS其机制可能与下调ER、PR、VEGF、TGF-β1、TNF-α、CRP、IL-6的表达水平有关,提高子宫内膜息肉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为EP的诊疗及相关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慢病毒载体短发夹RNA(shRNA)介导人乳腺癌细胞ERβ基因沉默,筛选鉴定,并建立ERβ基因稳定下调的乳腺癌细胞株。方法:将靶向沉默ERβ基因的shRNA慢病毒颗粒感染人乳腺癌细胞株T47D和MCF-7,以未感染及空载体慢病毒感染的T47D和MCF-7细胞分别作为空白对照和阴性对照。先以慢病毒瞬转48 h,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进行蛋白水平检测筛选出干扰效果最好的两组,然后继续经浓度为1 mg/L的嘌呤霉素连续筛选4周,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分别对ERβ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沉默效果进行鉴定。结果:慢病毒感染乳腺癌细胞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ERβ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T47D细胞株shRNA3326、3327两实验组下调效果最明显,ERβ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分别达到(61.12±3.66)%、(76.47±3.16)%和(60.83±3.07)%、(53.31±3.00)%;MCF-7细胞株shRNA3325、3326两实验组下调效果最显著,ERβ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下调率分别为(62.42±0.07)%、(42.49±1.96)%和(83.69±5.07)%、(73.16±13.21)%。而阴性对照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筛选并建立了ERβ基因稳定下调的两株乳腺癌细胞系T47D和MCF-7,从而为后续探究改变ERβ表达水平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效果中的作用提供有用的细胞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5 年1 月至2016 年1 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0 例为实验组,另选 体检中心健康妇女50 例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根据疾病不同分期分为I、II期(n=24)和III、IV 期(n=26)。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两组对象血清中VEGF和IGF-I的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实验组患者血清中VEGF 和IGF-I 表达的相 关性。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中VEGF和IGF-I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III、IV期患者血清 中VEGF和IGF-I的水平明显高于I、II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实验组患者血清中VEGF 和IGF-I的水平变化呈正相关关系(r=0.507,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VEGF和IGF-I的水平高于正常水平,并 随着病情的加重而不断升高,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可协同作用加快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E-cadherin、β-catenin、vimentin)和Snail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中的表达。方法:选取40例EMs患者(实验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同时获取20例非EMs患者(对照组)的正常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Snail、EMT上皮标志物(E-cadherin、β-catenin)、间质标志物(vimentin)在各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并比较其表达水平。结果:EMs患者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的EMT上皮标志物E-cadherin、β-catenin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内膜的表达(P0.05);EMs患者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的EMT间质标志物vimentin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的表达(P0.05);EMs患者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Snail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的表达(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Snail、vimentin表达上调,E-cadherin、β-catenin表达下调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益坤宁对围绝经期大鼠下丘脑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表达的影响,探讨益坤宁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然衰老的围绝经期大鼠,随机分为围绝经期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和中药实验组;另取5月龄青年雌性大鼠做青年对照组。各组大鼠分别连续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利维爱、中药益坤宁和生理盐水4周。通过免疫组化观察大鼠下丘脑ER蛋白的表达部位;Western blot定量检测大鼠下丘脑ERα和ERβ蛋白表达。结果ERα、ERβ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胞质中。围绝经期对照组与青年组相比,ERa、E邓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P〈0.01);中药实验组与围绝经期对照组比较,ERα、ERB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多(P〈0.05,P〈0.01);西药对照组与围绝经期对照组相比,ERα、ERβ蛋白表达量增多(P〈0.05)。结论益坤宁通过提高围绝经期大鼠下丘脑组织中ERα、ERβ蛋白表达水平,使ER的合成增加,从而提高雌激素靶组织中ER的含量以增强雌激素的生物活性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s,SIF)对老龄大鼠雌激素水平和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1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高、中和低剂量大豆异黄酮3个实验组(H-SIF,M-SIF和L-SIF)和1个对照组,每天分别按1005、0和25 mg/(kg.bw)剂量的大豆异黄酮进行灌胃,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42 d后称重,股动脉放血处死动物收集血清、摘取子宫称重并冷冻保存。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2)、睾酮(T)、泌乳素(PRL)、促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的含量;RT-PCR检测子宫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个实验组血清中E2和PRL都升高,LH和FSH都降低,其中高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子宫重量无明显差异;子宫ERα表达呈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豆异黄酮能调节老龄大鼠血清中的雌激素水平,且有剂量依赖性;大豆异黄酮对老年大鼠子宫重量和子宫ERα的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ER和PRmRNAs在内异症子宫内膜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子宫内膜的表达。方法 :利用大鼠内异症动物模型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检测子宫内膜ER和PRmRNAs的表达情况。结果 :内异症模型组大鼠异位内膜ER、PRmRNAs的表达低于在位内膜和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 ,与后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而模型组在位内膜ER、PRmRNAs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内异症模型组异位内膜ER/PRmRNA比值大于在位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ER/PRmRNA比值 (P <0 .0 1)。结论 :内异症大鼠异位内膜ERmRNA表达的相对增高在内异症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Ⅲ(IMP-3)在不同病变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病变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0例不典型增生内膜组织及40例子宫内样腺癌组织中IMP-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例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IMP-3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不典型增生内膜组织及子宫内样腺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361±1.074、13.587±2.301和19.572±1.936,两两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手术-临床分期和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MP-3的表达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MP-3可能参与调节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α,β在比格犬卵巢及子宫内的定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DAB显色结合BCIP/NBT及AEC显色检测ERα、ERβ在比格犬子宫及卵巢内的表达。结果比格犬ERα主要表达于卵泡颗粒细胞、卵巢间质腺腺上皮细胞及子宫内膜腺体腺上皮细胞胞核内,胞质内仅有少量表达,而在卵泡膜内膜的间质细胞,腺体周围的基质细胞及小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小静脉内皮细胞的胞核内有少量表达。而ERβ则以相同的组织特异性主要表达于上述组织细胞的胞质内,在胞核内有微弱表达。ERα表达于膜黄体细胞的胞核内,而在黄体颗粒细胞胞核与胞质内均有表达。而ERβ则仍特异表达于不同生理阶段黄体细胞的胞质内。BCIP/NBT与AEC双染未见ERα、ERβ在子宫内有明显的共表达现象。结论比格犬ERα、ERβ在子宫与卵巢组织内定位不同,ERα主要定位于胞核,在胞质内有微弱表达,而ERβ主要定位于胞质,在胞核内有零星表达。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