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很早以前,临床上就注意到阿狄森氏病和库申氏综合症患者的胃液分泌机能异常。进一步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基本上肯定了垂体肾上腺系统影响胃液分泌机能的事实,但其作用机制却远没有解决。此外,对此问题也还有一些不同的意见。近年来,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2.
胞吐作用(excocytosis)是与胞吞作用(endo-Cytosis)方向相反的细胞活动过程,前者是细胞将某种要释放或分泌的物质排到细胞外面,后者是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胞吐作用是真核细胞一种极复杂的机能活动,是某些物质从细胞中释放或分泌的共同途径。例如:胰腺消化酶原的分泌,胰岛素从β-细胞的分泌、多肽激素从垂体细胞的分泌以及神经递质从神经末梢的释  相似文献   

3.
植物β-胡萝卜素羟化酶(简称β-羟化酶)是玉米黄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柑橘、拟南芥、大白菜等多种植物β-羟化酶基因都已被克隆。柑橘中合成玉米黄素的中间产物β-隐黄素的含量远远高于其它植物,推测柑橘与其它植物的β-羟化酶基因相比有一些特殊的差异。本研究以南丰蜜橘为材料,克隆了柑橘β-羟化酶全长基因,并对该基因内含子进行定位和分析,结果表明南丰蜜橘β-羟化酶基因具有6个内含子,其中内含子6的长度远大于拟南芥和大白菜中相应的内含子。进一步研究发现内含子6中有两段特殊序列,一段长122 bp,另一段长95 bp。特别是122 bp序列两端具有反向重复序列,全序列中含有许多不同的转录起始原件。二级结构预测其对应RNA二级结构能构形成较稳定的发夹结构。  相似文献   

4.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退行性的神经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为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的异常聚集及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研究发现,β-分泌酶上调在Aβ沉积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抑制β-分泌酶活性有可能减少淀粉样病变,从而延缓AD病理发生。现结合AD的发病机制对β-分泌酶的特点及β-分泌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β-内啡肽(β-Ep)是分布于垂体、脑、肠及胰腺的一种内源性吗啡肽。缩胆囊素(CCK)是一种存在于脑及肠道的神经肽。有CCK-39肽,CCK-33肽,CCK-8肽及CCK-4肽等几种形式。下丘脑CCK-8肽的浓度提高,说明它是一种神经激素或神经递质。Vijayan曾报道,CCK-8肽有刺激大鼠生长素及催乳素分泌的效应。但CCK-8肽对垂体前叶β-Ep的分泌有何影响尚不清楚。Matsumura研究了整体及离体情况下,CCK-8肽对大鼠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β-EpLI)释放的影响以及Ca~(++)与这一影响的关系。作者给成年雄性大鼠静脉注射CCK-8肽,然后断头取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β-EpLI含量。再分  相似文献   

6.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一种由严重强烈的伤害事件造成的精神障碍,随着近年来社会应激事件的增多和自然灾害的发生,创伤应激障碍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同时为了研究对应的治疗方法,人们对创伤应激障碍的机制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也有了新的进展。本文着重从激素、神经营养因子、免疫系统等方面来总结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生物学机制。激素方面,PTSD主要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Sympatho-adrenomedullarysystem,SAS)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的功能异常有关;神经营养因子方面,其产生与分泌的异常增加或减少可能是PTSD产生的重要机制;免疫系统方面,PTSD可能与免疫系统相关的蛋白质、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变化有关。整合神经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表观遗传学、蛋白质组学及分子影像学的成果将对PTSD的研究产生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内源性鸦片样物质(endogenous opiate like substance)亦称内啡素(endorphins),主要分布在脑、垂体和胃肠道等处。在脑内,内啡素具有选择性的分布。在下丘脑正中隆起区域含量较高,提示它可能对垂体激素的分泌具有重要作用。许多作者报告,给动物脑室注射微量的β-内啡肽或脑啡肽,即可明显地促进垂体前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G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同时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亦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内啡素是体内调制生殖内分泌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唇针镇痛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和针刺镇痛的关系已有一些报道。脑内埋藏皮质激素后,在大白鼠肾上腺皮质发生萎缩的同时,针刺镇痛效应明显下降(中山大学生物系,1977)。给大白鼠摘除垂体后,针刺镇痛效应也明显减弱;但摘除垂体后补给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动物,其针刺镇痛效应并不减弱(苏州医学院,1976)。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认为糖类皮质激素并不参与针刺镇痛作用(1978)。  相似文献   

9.
本工作分在体和离体两部分实验。(1)给清醒自由活动的大鼠第三脑室内微量注射0.5和2.0μg的胰多肽(PP),观察到PP显著抑制前叶垂体β-内啡肽(β-EP)和催乳素(PRL)的静息分泌,抑制效应随PP的剂量增加而增大。此外,0.5μgPP能部分抑制限制性应激引起的PRL的释放;2.0μgPP只部分抑制此应激引起的β-EP的释放,并显著抑制应激时PRL的释放。(2)离体实验于体外培养的前叶垂体细胞中,分别加入0.05,0.625.1.00μgPP,一起孵育1h,看到0.625和1.00μg的PP显著抑制PTL的释放,抑制效应依PP的剂量增加而增大;上述三种剂量的PP对前叶垂体细胞β-EP的分泌均无影响。这些结果提示,PP可能通过某种下丘脑机制抑制前叶垂体β-EP和PRL的释放,也可直接作用于前叶垂体细胞抑制PRL的释放。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β-内啡肽(β-EP)mRNA打点杂交,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和放免测定研究了冷适应SD雄性大鼠垂体、下丘脑、淋巴细胞(LC)和血浆β-EP及其mRNA的变化,结果为:(1)冷暴一周时垂体β-EP mRNA明显增加,从而激活细胞免疫功能。(2)免疫中枢下丘脑和LC β-EP mRNA在冷适应建立(冷暴二周)时增加。(3)血浆β-EP从冷暴二周起持续增加,增强细胞免疫功能。虽然LC和血浆β-EP产物增加,但是垂体β-EP mRNA量从冷暴二周起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很可能是通过LC-垂体-下丘脑轴,信息反馈到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现在已清楚许多激素,包括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雄激素、甲状腺素、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在增加器官重量、RNA和蛋白质合成、DNA合成和有丝分裂活性以及鸟氨酸脱羧酶活性方面能促进肾生长。除了这些促进肾生长的激素以外,Nicholson等证明,还有一种绵羊垂体分泌的多肽片断能促肾增大,其依据是这一因子能增加经阉割并切除垂体的大鼠肾重量。经生化分析这一多肽片断主要由LH组成,不含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γ-促脂解激素、加压素和催乳素,而仅含少量的TSH和FSH。每天给切除垂体的大鼠注射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催乳素、TSH和FSH都不能刺激肾生长。为了解答垂体分泌的促肾素(renotropin)活性是否归因于LH内在活性的疑问,Nicholson等检测了  相似文献   

12.
植物β-胡萝卜素羟化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胡萝卜素羟化酶是植物类胡萝卜素合成代谢中的关键酶,它催化了植物中β-胡萝卜素经中间产物β-隐黄素合成玉米黄素的过程。β-胡萝卜素羟化酶广泛存在于植物、蓝藻和细菌等生物中,其基因在植物中成对出现,在原核生物中则处于基因簇内。该酶是一种非血红素双铁单加氧酶,分子中有富含组氨酸的模体。多种生物的β-羟化酶基因已被克隆并分别在细菌、蓝藻或植物中表达。玉米黄素能帮助植物抵御胁迫环境,β-隐黄素对癌症等人类疾病有抑制作用。采用基因工程手段改造β-羟化酶基因,将为培养高抗逆性作物和大规模生产β-隐黄素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脑内儿茶酚胺、5-羟色胺和乙酰胆硷等神经递质可控制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的释放,调节垂体前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影响肾上腺皮质的内分泌机能。本文重点介绍蓝斑和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调节作用和作用途径,并介绍其它脑神经递质对CRF分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童伟  许曼音 《生理学报》1992,44(4):414-419
本文建立了大鼠垂体细胞灌流系统并利用这系统和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了一些物质对垂体细胞促进或抑制ACTH的分泌作用。下丘脑抽提液能刺激垂体细胞分泌ACTH,并有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AVP,cAMP,Ca~(2+),K~+,去甲肾上腺素、灭吐灵和氟哌啶醇等对垂体细胞ACTH分泌也有兴奋作用。地塞米松和多巴胺能抑制垂体细胞ACTH的基础分泌并对抗兴奋性物质的作用;赛庚啶能选择性地拮抗某些兴奋性物质的作用,γ-氨基丁酸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分泌的最终效应激素,通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s,GR)结合行使功能。研究发现,GC在慢性疼痛中表现双重作用,内源性GC作为抗炎类固醇通过募集免疫细胞、抑制激酶通路、调节神经胶质细胞在部分类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及炎性痛中发挥抑痛作用,但在应激情况下,GC水平异常升高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的凋亡、兴奋、记忆等,通过调控不同的信号反应或微环境促进病理性疼痛。本文综述GC在慢性疼痛中的作用,了解其发挥镇痛或致痛的双重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用地塞米松造成大鼠垂体促皮质激素细胞及其靶腺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分泌抑制,对这两种细胞中的溶酶体及分泌自噬和自体吞噬活动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CMP 酶细胞化学定性和形态计量。实验结果显示,在分泌受抑制状态下,垂体促皮质激素细胞中分泌自噬和自体吞噬作用加强,与此同时,肾上腺皮质细胞中自体吞噬作用也业著加强。这些结果表明,在分泌类固醇激素的细胞中,溶酶体以自体吞噬的方式清除一部分生产激素的细胞器,可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分泌调节机制,正如在分泌蛋白质和肽类激素的细胞中普遍存在着分泌自噬这一调节机制一样。  相似文献   

17.
降钙素(calcitonin ,CT)、胰淀粉样多肽(amylin)、两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peptide ,CGRP ,CGRPα、CGRPβ)和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 ,ADM)均属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家族。CT主要参与体内的钙代谢;amylin位于胰腺的β细胞;ADM的生物学作用与CGRP相似,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调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垂体中叶素(intermedin ,IMD)是在低等脊椎动物的垂体中间部产生的一种肽类激素,人类垂体中间部退化,只留有痕迹,产生IMD的细胞分散于腺垂体远侧部。IMD主要作用于黑素细胞,生成黑色素。最近,RohJ等(2 0 …  相似文献   

18.
我们自发现垂体后叶能因迷走神经反射刺激而分泌加压素后,复证实催产素亦可因同样机制分泌(张等,1937;1938)并在狗、猫、羊、猪(吕运明等1939)、猴等(唐正荣,1981)作迷走-加压反应以比较观察。切除垂体或两侧肾上腺再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血压仍升高(吕运明等1965;1977;1978)二者完全切除后,加压反应基本消失,但有时仍出现加压现象,这种加压物质起源于何处,其化学性质为何,还不清楚。 有人认为垂体后叶加压素对于高血压发病机制有关(Tayer等,1955;Sharpless等,1961;上田英雄等,1963;Croton等,1978),对休克具有保护作用,我们设想迷走、蓝  相似文献   

19.
张锡钧等(1937、1938)自发现垂体后叶能因迷走神经的反射刺激而分泌加压素后,复证实催产素亦可因同样机制而分泌。谢维铭(1938)显示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所引起的血醣增加,为加压素的另一功能。吕运明等(1965)报道刺激狗、猫、羊、猪的迷走神经向中端均可引起血压升高反应(以下简称:迷走-加压反应)。切除垂体或两侧肾上腺,再刺激迷走神经向中端,血压仍升高。二者完全切除后,加压反应消失,但有时仍出现微弱的加压反应。等(1961,1964,1965,)在急性猫实验中,刺激其迷走神经向中端,血压出现双杷图形,在颈内动脉注射乙酰胆碱(以下简称Ach)可得同样结果,切除  相似文献   

20.
宋青青  张素素  张振  孙嘉  杨锐  李佶桐  陈宏 《遗传》2022,(12):1175-1182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不同类型的CAH发病率中,11β-羟化酶缺乏症排第二位,该疾病的发生与人8号常染色体上CYP11B基因突变有关。本研究采集了1名14岁患者的外周血,通过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全外显子测序对其进行了基因检测,对疑似变异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并分析其特点。结果发现,患者CYP11B1基因第8外显子存在c.1226C>T纯合错义突变,导致其编码蛋白第409位丝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p.Ser409Phe),从而影响血红素与酶的结合,最终导致CYP11B1酶活性丧失,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这一突变目前尚未见国内外有相关报道。本研究丰富了CYP11B1基因变异谱,为进一步研究11β-羟化酶缺乏症的致病机制提供了临床资料和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