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卡那霉素产生菌Kp958-4具有控制抗菌素产生和孢子形成的质粒。 Kp958-4经吖黄素处理,可使产生抗菌素和形成孢子的能力消失。经连续23次传代,受抑制的性状仍保持稳定,在分得的1.21×10~6个菌落中,形态纯一,始终未发现回复突变。性状消除株Ko42-7与生产菌Kp958-4甲硫氨酸缺陷型,经诱变剂NTG处理,Ko42-7未有回复突变发生,而Kp958-4(met)回复突变频率达3.79×10~(-7)。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Kp958-4菌株也有质粒带出现。初步证实,卡那霉素产生菌Kp958-4具有质粒。  相似文献   

2.
快中子辐射用于抗生素产生菌的诱变育种已有报道。我们在北京辐射中心的协作下,从1976年开始,用400千电子伏高压倍加器产生的14MEV快中子,处理卡那霉素产生菌,获得一些高产菌株。本文报道这方面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在微生物工业生产中,经常会出现噬菌体的危害。在抗菌素生产方面,自1947年首先报道链霉素发酵受噬菌休侵染以后,又发现其它抗菌素如金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土霉素、万古霉素的发酵也遭受到噬菌体的侵袭。  相似文献   

4.
当把质粒消除株Ko42-7作为受体菌株,把产生卡那霉素产生菌Kp958-4作为供体菌株进行DNA转化时,获得了具有产生卡那霉素和形成孢子能力的转化子Ko-p77。Ko-p77与Kp958-4的抗菌谱和所用六种溶剂系统中的Rf值相似。这表明,S.kanamyceticus菌株间的质粒DNA可以进行转化。  相似文献   

5.
抗菌蛋白产生菌TG26的筛选及其培养条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丝瓜(Luffa cylindrica(L.)Roem.)根部分离纯化并筛选出强烈抑制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生长、产大量抗菌蛋白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p.)TG26菌株。用异步培养法检测了该菌株的抗菌活性,比对照菌株 B.subtilis A014和 B_(?)的活性强;平板扩散法测定的 TG26抗菌谱表明,该菌株除抑制小麦赤霉病菌外,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longipes)、棉花枯萎病菌(F.oxysporum f.vasinfectum)、西瓜枯萎病菌(F.oxysporum f.niveum)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等植物病原真菌以及烟草青枯病菌(Psendomonassolanaceanum)和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ae)等植物病原细菌均表现出很强的拮抗作用。TG26菌株产抗菌蛋白的最适培养条件为:选用 BPY 液体培养基,起始 pH7.0。接种后30℃振荡培养36小时的培养液经70%饱合度(NH_4)_2SO_4盐析得到130 mg/L 以上的粗蛋白。该蛋白对温度不敏感,对蛋白酶 K 部分敏感。  相似文献   

6.
以不吸水链霉菌武夷变种CK-15为材料,提取基因组DNA,经Sau 3A Ⅰ部分酶切后回收35-40 kb之间的片段,连接到pCC1FOS载体上,经过包装转染涂布后构建得到了CK-15基因组的Fosmid文库,文库的滴度为8.8×105CFU/mL.随机挑取16个阳性克隆,经EcoR Ⅰ和Hind Ⅲ双酶切电泳分析,样品插入片段平均长度大于35 kb,插入率为100%,符合构建文库的要求.根据多氧霉素、尼克霉素生物合成基因及大环内酯类聚酮合成酶基因(PKS)设计特异性引物,以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筛选特异性引物探针.结果用大环内酯类聚酮合成酶基因设计引物扩增出1 693 bp的片段经Blast比对其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相似性为95%以上.武夷菌素产生菌CK-15 Fosmid文库的构建及文库探针的获得,为武夷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的克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细菌素可以有效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是产生菌获得生存优势的重要手段。细菌素使产生菌获得竞争优势基于两个方面:就产生菌自身而言,将细菌素吸附于细胞表面可能增强细胞表面疏水性,进而对定殖产生正向作用;就目标菌而言,细菌素可以自外而内抑制目标菌生物被膜、细胞壁、细胞膜的合成或破坏其结构完整性,同时还可影响其功能基因的表达。然而,伴随细菌素合成的往往是一簇基因的共同表达,需要一定的非生长相关性能量和物质消耗。因此,为实现细菌素合成的调控,细菌素表达基因的开启受制于细菌素自诱导、共培养诱导和环境因子诱导等一系列条件,以实现细菌素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根据细菌素主要的抑菌/杀菌机制,我们展望了细菌素耐受性突变菌株可能具有更强流动性细胞膜和(或)更高效小分子合成途径和(或)细菌素受体突变的特征,并提出了科学使用细菌素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可利霉素(Carrimycin,CAM)是将异戊酰基转移酶基因(Isovaleryltransferase gene,ist)导入到螺旋链霉菌中产生的以异戊酰螺旋霉素(Isovalerylspiramycin,ISP)为主组分的抗生素.原工程菌中的ist基因与螺旋霉素(Spiramycin,SP)生物合成基因簇相距较远...  相似文献   

9.
从5种菌株中,通过初筛和复筛筛选出一种变色范围大,产乳酸量高的菌株D(产酸量为69.36g/L),以此菌株作为出发菌,进行紫外诱变育种。从诱变处理后的计数平板上,选取10株hc值大的菌株,通过复筛最终选出了一株平均产乳酸量高的菌株D_6,其产乳酸量平均为71.73 g/L,比出发菌株高出2.37g/L。  相似文献   

10.
在商业上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由多种生物产生的,其中包括许多放线菌(Actinomycets)[如链霉菌Streptomyces马杜拉放线菌(Actinomadura)。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和诺卡氏菌(Nocardia)],芽孢杆菌(Bacilli)和真菌(Fungi)[如头孢霉菌(Cephalosporium)和青霉菌(Penicillium)]。通过微生物发酵、化学或酶法加工并提纯后的抗生素可作为商品或用于基础研究。基因克隆技术在抗生素产生菌中比诸如大肠杆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等广泛研究的生物发展得慢一些。然而,最近已有这方面基因克隆的例子,它们能导致产生有用的新成份或提高现有成份的产量。在本综述中,我将着重谈谈近来有关抗生素产生菌基因克隆技术的进展,将这些进展同过去研究工作之观点结合起来看,谈一下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以牛瘤胃内容物为菌源,在高浓度CO2下向培养基额外添加莫能菌素和富马酸钠实现选择性富集培养.溴甲酚绿中性平板变色圈作为筛选标记,以变色区域大小初步筛选得到500株产酸菌株.结合TLC法快速地确定了其中含有28株产琥珀酸菌株.在HPLC和HPCE对发酵液检测的对比过程中优选HPCE法,检测发酵液得到6株优良菌株,其中发现15号菌株琥珀酸产量达11.5g/L,有较少的甲酸和乙酸产生.验证试验表明:该方法对牛瘤胃中的琥珀酸产生菌可以实现快速、有效的分离筛选,具有很好的重现性.  相似文献   

12.
瑞拉菌素产生菌的鉴定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自陕西秦岭太白山土壤中分离到 1株编号为S 5 12 0的放线菌。根据对其生物特征鉴定、生理生化特征分析 ,它与链霉菌属中委内瑞拉链霉菌最为相近 ,但菌种S 5 12 0对梨黑星病菌、苹果腐烂病菌等多种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真菌有拮抗和溶菌作用 ,故认为S 5 12 0是委内瑞拉链霉菌的一个新变种 ,定名为委内瑞拉链霉菌秦岭变种(Streptomycesvenezuelaevar .qinlingensis.n .Var)。  相似文献   

13.
井冈霉素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由于原始菌种发酵单位较低,几年来我们对该菌进行了大量的选育工作,并研究了变异菌株的最适发酵条件,使发酵单位大幅度提高,成本下降,基本满足了生产需要。现将井冈霉素产生菌的选育工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用紫外光对尼莫克丁产生菌进行预处理,结合在固体平板上添加一定剂量的产生菌自身代谢产物--发酵料液的复合诱变,筛选的抗性变株的效价比出发株提高70%.  相似文献   

15.
脱落酸产生菌的遗传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南京蔬菜研究所植物致病株中分离到3株脱落酸(ABA)产量较高菌株,经初步鉴定均为灰葡萄孢(BolrytiscinereaPers.)。分别命名为A23,A101,A160通过紫外诱变及菌株生长状况比较,选出一株菌A101作为出发菌,经紫外,硫酸二乙酯多次诱变,在ANA合成代谢关键酶抑制剂平板上定向选育出一株ANA高产菌UUD-1,该菌固体发酵可产生ABA374μg/ml,是出发菌株产量的14倍,且其产量连续培养5代稳定。  相似文献   

16.
紫杉醇产生菌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59,自引:5,他引:59  
报道了1993年从东北红豆杉树(Taxuscuspidata Sieb.et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得到高产海藻糖的酵母菌,并且进行物理诱变进一步提高海藻糖的产量。方法:从土壤中分离纯化获得10株酵母菌株,经初步菌种鉴定属瓶形酵母属;并从中筛选得到1株高产海藻糖的酵母菌株Y5,然后对其进行了紫外线诱变。结果:选育出性能优良菌株Y59,其生产性能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26倍,发酵液中海藻样含量达到2908.5μg/ml。结论:紫外线诱变可以有效地提高海藻糖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脱落酸产生菌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三份不同来源的土样中分离出40株真菌。以脱落酸(±)ABA为对照,通过移块法从中筛出15株脱落酸产生菌,并进一步从中复筛出10个较优的脱落酸产生菌,用丙酮-乙酸乙酯抽提,证实其中8株能产生脱落酸。通过对菌落培养特征和形态特征的观察,初步鉴定它们分属于萄葡孢属、曲霉属和青霉属。  相似文献   

19.
L-异亮氨酸产生菌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检测不同产地天麻中氨基酸的含量差异,采用日立L-880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7个分别产自四川荥经县、剑阁县和云南小草坝的野生及引种天麻品种的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7种天麻的氨基酸种类丰富且含量均较高,其中以四川荥经县野生样品中氨基酸含量最高,四川荥经县引种云南小草坝样品中氨基酸含量最低.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天麻中氨基酸的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以亚硝基胍(MNNG)诱变处理大肠杆菌ASI.358,获得蛋氨酸缺陷型(Met-)突变株,从中得到一株B2851菌,能在培养基中积累少量苏氨酸。通过连续诱变,得K1-73菌株(Met-),在5%葡萄糖与DL-蛋氨酸舔加量为75mg/l的条件下,能够积累3.5mg/ml L-苏氨酸。同样以MNNG诱变处理钝齿棒状杆菌C. crtenalum ASI.542,获得抗a一氨基一β一羟基戊酸(AHV)突变株1770林,其中6%菌株能够积累少量苏氨酸。选得LR—1458菌产L一苏氨酸(1mg/ml。 对该菌逐步诱变,得一株抗8mg/ml AHV及蛋氨酸缺陷型双重突变株(AHV,Mer) LRA-96,其L一苏氨酸产率与亲株比较有明显提高,达3.5mg/ml。连续再诱变并结合单菌落分离选育,得一突变株m一85(AHV,Met-),能在培养基中积累13mg/ml L-苏氨酸。试验表明,连续诱变处理是选育L一苏氨酸高产菌株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