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游泳运动对神经毒素(MPTP)致小鼠神经和运动机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在注射MPTP或生理盐水前1d和注射后1、4、7、10d,测量MPTP游泳组、MPTP非游泳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的爬杆时间和步伐,第11天用放射自显影法测定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密度。结果MPTP两组第1天步伐延长,随后恢复。第4天MPTP非游泳组步伐小于生理盐水组和游泳组,后两组差异无显著性。MPTP两组第1天爬杆时间延长,但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游泳组在随后各时间点爬杆时间依次缩短,并在第7、10天明显短于MPTP非游泳组和生理盐水组。游泳组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相对密度较非游泳组和生理盐水组明显下调。后两组无差异。结论游泳运动能增强小鼠的运动机能,减轻MPTP的损伤效应,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下调可能是其中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知母皂苷元对痴呆大鼠模型脑内M受体密度分布的影响。方法:单侧基底核内联合注射β-淀粉样肽25-35片段(Aβ25-35)和兴奋性氨基酸建立大鼠痴呆模型.然后将模型动物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ZMS组,采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测定皮层、海马和纹状体中的M受体密度。结果:脑内联合注射Aβ和Ibotenicacid(IBO)后,模型大鼠脑内有明显的Aβ斑块沉积.同时上述的三个区域中的M受体密度明显比假手术组减少,而模型大鼠喂服知母皂苷元60天后,能有效地增加模型大鼠脑内不同区域中的M受体密度。结论:知母皂苷元能使痴呆动物脑内M受体密度增加。说明它对老年性痴呆的胆碱系统功能渐进性退化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后,梗死周围区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神经纤维支配的变化.方法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应用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左心室AChE阳性神经纤维,并测定其密度.结果心肌梗死后4天,梗死周围区AChE阳性神经纤维密度为(0.82±0.35),与梗死前左心室AChE阳性神经纤维密度(1.52±0.15)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心肌梗死使部分梗死周围区出现去AChE阳性神经支配.  相似文献   

4.
Liu J  Guo X  Wang BC  Jin GZ 《生理学报》1999,51(1):65-72
为了进一步阐明SPD对大鼠纹状体突触后D1受体的激动作用特性,本文应用反磷酸化在体内测定及放射配体结合方法,分别观察SPD对6-OHDA损毁大鼠纹状体DARPP-32体内磷酸化作用及突触后D1受体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皮下给予SPD(20,40 mg/kg,21 d),损毁侧纹状体DARPP-32体外[32P]的掺入量较健侧下降50%(P<0.01).换言之,损毁侧纹状体内DARPP-32的磷酸化程度增加了.然而,SPD使损毁导致D1受体上调的作用减弱(Bmax 从385.0±26.1 fmol/mg 降至319.7±20.1 fmol/mg水平).因此,SPD激动D1受体,使6-OHDA损毁大鼠纹状体内DARPP-32磷酸化作用加强,而受体密度减少.这是SPD调节脑内D1受体信号转导功能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鱼藤酮皮下注射对大鼠行为学及脑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影响,探讨鱼藤酮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适宜造模条件。方法Lewis大鼠分别给予鱼藤酮不同剂量(1.0、1.5和2.0ms/ks/d)皮下注射共28d。应用旷场实验和斜板实验分别测定大鼠的运动功能和协调性,高效液相色谱一电化学法检测大鼠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存活率随鱼藤酮注射剂量的升高呈逐渐下降趋势。鱼藤酮2.0mg/kg组大鼠体重最先明显降低,随着注射时间的延长,各模型组大鼠均出现显著的体重降低。旷场实验结果显示,各剂量鱼藤酮组大鼠跨格次数和站立次数均明显下降。斜板实验结果显示,鱼藤酮1.5mg/kg组大鼠在斜板的停留角度较对照组显著减小。鱼藤酮I.5ms/kg组大鼠脑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显著降低。结论鱼藤酮1.5ms/kg皮下注射28d,大鼠出现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和脑内多巴胺含量减少,而死亡率相对较低,因此是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早期帕金森病(PD)大鼠脑内凋亡因子的改变及蝎源活性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为180~220 g,随机分为4组(n=10):早期PD模型组、假手术对照组、单独蝎源活性肽处理组和蝎源活性肽治疗组。采用6羟多巴胺(6-OHDA)制备大鼠PD早期模型,免疫组化观察大鼠黑质致密部和纹状体尾状核处Bax和Bcl-2免疫反应阳性颗粒数量和光密度的变化,观察大鼠PD发病早期脑内促进凋亡的Bax和抑制凋亡的Bcl-2的表达情况,进一步观察蝎源活性肽保护作用的抗凋亡机制。结果:发现在6-OHDA给药侧,PD早期大鼠与对照组相比,脑内促进凋亡的Bax表达增强,而抑制凋亡的Bcl-2表达减弱,而蝎源活性肽可有效的逆转这种异常的表达。结论:早期PD大鼠促进凋亡的Bax表达增强和抑制凋亡的Bcl-2表达减弱参与PD的早期病变,而抗凋亡机制参与了蝎源活性肽对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早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过表达α-synuclein基因是否导致大鼠黑质纹状体选择性损伤,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大鼠模型的制备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用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 AAV)做载体,将人野生型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 NACP)引入大鼠脑内,观察大鼠行为学的改变,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纹状体多巴胺(DA)的含量。结果:α-synuclein基因过表达后大鼠出现自发性活动减少、爬行活动减慢、暂时性躯干震颤、竖毛等类似PD初期的症状和体征;大鼠脑黑质TH阳性神经元细胞随时间的延长出现数目减少,并且纹状体DA含量也出现减少,并且出现α-synuclein的积聚。结论:上述结果表明α-synuclein基因的过表达引起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的死亡,对大鼠的运动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产生类似于PD早期的症状与体征,与化学毒素(如6-OHDA, MPTP)诱导的动物模型相比,此法制作的动物模型可模拟PD缓慢发展的进程,为研究PD的病程进展及发病机制提供一个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用6-OHDA损毁大鼠一侧黑质—纹状体通路可引起PD模型鼠脑纹状体内多巴胺匿乏.同时,亦可导致脑啡肽mRNA过度表达。我们用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对纹状体内脑啡肽mRNA含量进行了斑点杂交定量研究,发现损伤侧脑啡肽mRNA含量较健侧增高80%,胎中脑移植到失神经支配的纹状体内,脑啡肽mRNA过度表达得以矫正至正常水平,说明胎多巴胺能神经元脑内移植能够调节脑啡肽基因表达,提供了移植物能与宿主发生神经整合、建立突触联系的间接证据。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igh pressure/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HPLC-ECD)观察电针刺激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皮层、纹状体、腹侧中脑和小脑组织中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以探讨电针减轻帕金森病行为症状的可能机制。在Sprague Dawley大鼠内侧前脑束(medial forebrain bundle,MFB)注射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建立右侧损伤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并将帕金森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100Hz电针治疗组(n=10),后者接受4个疗程(6天为一疗程)的头部百会穴(GV-20)及背部大椎穴(GV-14)电针刺激。另随机选取10只大鼠在MFB仅注射生理盐水(NS)作为假手术组。行为学测试观察电针治疗对阿扑吗啡诱导的大鼠异常旋转行为的影响,HPLC-ECD检测脑组织中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变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出现了异常旋转行为,表明帕金森病造模成功。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皮层和纹状体损伤...  相似文献   

10.
张峰  李发曾 《动物学研究》2006,27(6):621-625
为探讨合欢花对慢性应激大鼠生长和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采用15只大鼠,设置了对照组、应激组和合欢花组3组实验。应激组和合欢花组均接受7天的应激刺激,之后合欢花组再灌胃合欢花10天。实验结束后,取3组大鼠的脑组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香草酸(HVA)、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果表明,应激组大鼠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1);而合欢花组大鼠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应激组(P=0.002)。应激组大鼠海马、纹状体和前额叶中的HV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虽有升高的趋势,但无显著差异;两组间的NE、DA和5-HT也无显著差异。合欢花组大鼠海马中的HVA、DA含量明显高于应激组,而前额叶中的多巴胺和5-羟色胺,以及纹状体中的5-羟色胺均明显低于应激组。这表明合欢花对慢性应激引起的大鼠生长受抑有缓解作用,对其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2.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4.
15.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6.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17.
18.
两种蚤的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肖柏林 《昆虫学报》1990,33(2):250-253
关于蚤类幼虫形态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我国王敦清1956年首次描述7种蚤的幼虫形态以后,由柳支英,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1982,1986),费荣中(1986)等学者先后共描述过约29种蚤的幼虫形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蚤类幼虫形态约36种,隶属6科19属。本文描述未见报道的无棘鬃额蚤Frontopsylla aspiniformis Liu etWu(1960)和青海双蚤Amphipsylla qinghaiensis Ren et Ji(1979)两种蚤山幼虫形态。  相似文献   

19.
省沽油科叶解剖结构的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士友  于兆英 《植物研究》1992,12(2):177-184
本文对国产省沽油科 Staphyleaceae 4属植物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叶解剖结构特征在属间的区别较明显, 特别是瘿椒树属 Tapiscia 有着几乎与其他三属截然不同的独特性状。根据已有的孢粉学, 花、节及木材的解剖等方面的资料, 我们支持Тахтаджян(1987)将瘿椒树亚科分出而建立瘿椒树科 Tapisciaceae 的观点。瘿椒树属为我国特有属, 根据我们对采自不同产地的材料观察, 居群间的差异很小, 其可能仍为一单种属。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