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98年,嵇汝运先生(图1)80华诞,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组织了小型庆祝会.当时的上海药物所领导班子嘱我们撰写《嵇汝运传记》.我们在老一辈科学家谢毓元先生、丁光生先生、金国章先生和池志强先生等长期在嵇先生身边学习工作的学生和同事的帮助下,完成了《嵇汝运传记》.值此嵇汝运先生诞辰  相似文献   

2.
《生命科学》2004,16(5):1-2
2004年11月16日是我国著名的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池志强研究员八十寿辰。《生命科学》编辑部全体成员愿与支持和关心本刊的广大读者、作者、审稿者一起,表达我们对池先生无比爱戴和崇敬的心情,向他致以最真挚的生日祝贺。  相似文献   

3.
《生命科学》创刊10周年会议暨第五届编委会于1998年6月10~11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文献情报中心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主要有沪外的常务编委、在沪的全体编委、编辑部全体成员、一些撰稿人代表和审稿人代表,以及中国科学院上海一些研究所的杂志编辑部代表,还特别邀请了当初创办本刊的一些老同志与会。会议由《生命科学》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池志强先生主持。《生命科学》编辑部以“耕耘十载创业绩开拓进取攀高峰”为题,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全面总结了10年来的办刊经验、成绩、存在问题及今后设想。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  相似文献   

4.
《生命科学》第六届编委会于2000年9月8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文献情报中心召开。《生命科学》常务编委,在上海的部分编委,主办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文献情报中心的领导,以及编辑部人员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领导就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有关期刊的问题讲了话。 此次会议也是《生命科学》主编的换届会议,原主编池志强院士担任名誉主编,林其谁研究员担任主编,敖世洲研究员担任常务副主编。 会议…  相似文献   

5.
《生命科学》1991年常务编委会议在主编池志强教授主持下于1991年12月5日至9日在上海召开。出席会议的常务编委有:马海官、王亚辉、左嘉客、池志强、孙国英、杜雨苍、季楚卿、赵宗良、洪国藩、盛祖嘉、龚义台、韩存志、薛攀皋等共13人。编辑部向全体到会者通报了《生物科学信息》于1991年7月经国家科委批准公开发行并更名为《生命科学》的情况。编辑部还向与会者汇报了《生物科学信息》1988—1991年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以及今后工作的设想。对三个主办单位的联合及工作过程中的团结协作取得了良  相似文献   

6.
庆祝《生命科学》创刊20周年暨《生命科学》2008年编委会会议于2008年10月21日在江苏昆山召开。会议由主编林其谁院士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名誉主编池志强院士,主编林其谁院士,常务副主编王恩多院士,副主编刘峰松、裴钢院士,编委(按姓氏拼音序)谷瑞升、胡国渊、沈允钢院士、宋建国、王澍、伍宗韶、张旭,编辑部岳东方、管兴华、于建荣。  相似文献   

7.
《生命科学》2005,17(5):475-475
为更进一步明确刊物的发展方向,提高办刊质量,2005年9月9日,《生命科学》在上海召开了编委会会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杜生明,中科院院士工作局副局长刘峰松,名誉主编池志强院士,编委尹文英院士、沈允钢院士、郭爱克院士、赵寿元教授、汤章城研究员等沪区编委和编辑部人员共18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主编林其谁院士主持。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所研究员、著名生物化学家王德宝先生不幸病逝 ,我们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上海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深感悲痛。王德宝先生是一位享誉中外的杰出科学家 ,是我国核酸研究的主要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王德宝先生怀着拳拳爱国之心于 5 0年代中期回国报效祖国 ,在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核酸研究组。王先生回国主要致力于转移核糖核酸 (tRNA)的研究。他是我国人工全合成酵母丙氨酸tRNA工作具体的业务领导者 ,先后任合成会战组组长和会战指挥组组长…  相似文献   

9.
《生命科学》2005,17(3):195-195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药物研究所科学家在老年痴呆形成相关的β淀粉样多肽构象变化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2005年4月12日,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相似文献   

10.
《生命科学》2005,17(6):537-537
2005年10月14日下午,2005年度何梁何利奖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颁发,共有2位科学家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45位科学家获得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共有3位专家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他们是药物研究所的池志强、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的赵国屏、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张旭,让我们对获奖的三位专家表示热烈祝贺。2005年度何梁何利奖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颁发  相似文献   

11.
李葆明 《生理通讯》2007,26(2):36-36
为纪念著名神经生理学家冯德培先生诞辰百年,弘扬老一辈科学家追求真理、艰苦创业、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于4月5日(清明节)举行了冯德培先生铜像揭幕仪式暨学术报告会。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领导、科研人员和学生,沪区高校生命科学和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同仁,冯德培先生亲属及生前同事300多人出席铜像揭幕仪式暨学术报告会。  相似文献   

12.
《生物磁学》2012,(6):I0004-I0004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科学家鉴定了一种药物研发方法,该方法使快速增长的癌细胞得以消灭,而不会造成当前癌症疗法所产生的某些副作用。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自然一医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13.
简讯     
《生命科学研究》被批准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经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所批准,《生命科学研究》杂志从1999年起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现将中国科技信息所信息分析中心的贺信部分内容摘录如下:《生命科学研究》主编先生:中华人民共...  相似文献   

14.
美国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通过抑制某种酶的活性,能够阻断HIV在体内的传播。这一新颖的方法不仅有助于研发对付这一病毒的药物,更重要的是.由于它针对的不是HIV本身,而是免疫系统中的蛋白.所以它回避了影响传统治疗方案效果的抗性问题。相关论文4月28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的生命科学与中国生命科学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竺 《生命科学》1996,8(2):1-3
本世纪70~80年代以来,生命科学在整个科学技术发展中逐渐占据了领导地位。当今生命科学的特点是多学科交叉、多种新技术应用所形成的全方位研究体系,这在本领域最引人注目的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面对国际生命科学迅猛发展的严峻形势,中国生命科学界尤其是中青年科学家应该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审时度势,为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生命科学体系,为21世纪的生物医学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生命科学》2005,17(3):230-230
网格技术是计算机研究领域中新兴的高端技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药物所药物发现与设计中心沈建华研究员率领的课题组,在高性能药物研发网格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7.
急性辐射损伤常见于核战争或核电站事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辐射防护剂的研发与应用已成为应对辐射威胁的首要任务。造血生长因子对于诱导、促进造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具有重要作用,是治疗急性辐射综合征的一种有效对策。近年来,应用造血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辐射损伤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对其治疗急性辐射损伤的机制研究,用药时机、剂量及合理的配伍等问题,需进一步探讨和总结,本文对此研究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生物产业技术》2011,(6):83-83
2011年10月3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GE医疗集团生命科学事业部召开了媒体见面会,包括《生物产业技术》在内的十余家媒体的代表参加了此次见面会。GE医疗集团生命科学事业部全球商业运营部总裁埃里克R.罗曼先生与GE医疗集团大中华区生命科学事业部总经理余德建先生出席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9.
《生命科学》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宗旨是以评述、综述、研究简讯(动态)等形式报道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以促进学术交流。本刊重点发表生命科学范围内的评述性或综述性文章和重大项目介绍、研究进展与管理经验,同时报道有关领域的科研信息、科学家介绍、研究机构介绍和书评等内容。不刊登原始研究论文。对未经版权许可的国外文献的全译或摘译的文章不予转载。  相似文献   

20.
王祖 《动物学报》2006,52(6):I0003-I0004
今年是我国近代生物学的主要奠基人、中国动物学会创始人、《动物学报》创始人和第一任主编秉志先生诞辰120周年。10月18日,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京举办了秉志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我虽无缘亲聆秉志先生的教诲,但通过秉志先生身边工作人员和他的学生们的缅怀感言,通过这篇《秉志传略》,以及在承担《所史》的编撰过程中对许多史料的查阅,不禁深深为他强烈的爱国热忱、渊博的知识、在维护科学家的良知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非凡勇气和胆识所感动,并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值此纪念秉志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不揣浅陋,将它写出来,以表达我对秉志先生的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