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肠道微生态系统是人体微生态系统中最大最复杂的一部分,参与机体代谢、免疫等各方面的生理作用。由于内外源性的病理因素导致肠道微生态的破坏可能会引起人体疾病。随着肠道微生态与消化道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肠道微生态与非消化道疾病的相关性。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与肥胖、神经精神病、皮肤病、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外肿瘤、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等非消化系统疾病具有相关性。微生态制剂和粪菌移植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参与这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肠道微生态系统与消化系统疾病的相关性已被广泛研究和阐述,本文侧重对肠道微生态与非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便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消化系统功能性疾病,其主要特点为经常排便困难和疼痛,可伴有大便失禁和(或)腹痛。其不仅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还给患儿带来严重的心理及精神负担。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临床常采用综合治疗方法,但一部分患儿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随着对肠道微生态学的研究逐渐增多,了解到肠道菌群失调与便秘的发生有重要关联,人们也在开始尝试将益生菌等微生态制剂应用于功能性便秘患儿,但其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证实。本文主要通过收集有关功能性便秘患儿应用益生菌及益生元等制剂后的效果,分析益生菌等微生态制剂在治疗功能性便秘患儿的效果,以指导未来临床对功能性便秘患儿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生活在肠道中,共同组成肠道微生物群。其中,细菌在肠道微生物群中占主导地位。肠道菌群对于维持肠道及全身健康至关重要,肠道微生态失调与人类多种疾病相关。调节失衡的肠道菌群有助于这些疾病的治疗,粪菌移植因在治疗艰难梭菌感染方面取得成功而备受关注。许多临床试验证实了粪菌移植在治疗其他肠道疾病及全身疾病方面具有潜力,但疗效却因人而异,具体机制不明。研究者们致力于从健康供体肠道菌群中寻找真正具有“益生”作用的新型细菌,这些细菌被称为下一代益生菌。  相似文献   

4.
肠道微生态失调会导致人体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的许多疾病的发生。许多研究涉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文章综述了肠道微生态失调所导致的疾病及益生菌与其他微生态制剂在消化道肿瘤及其他消化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炎症性肠病(IBD), 其病因尚不清楚, 以慢性、反复复发、迁延不愈为特征, 临床治疗效果欠佳。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环境、遗传、微生物和免疫等因素,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 增加肠上皮细胞通透性, 最终导致过度的免疫反应。粪菌移植(FMT)作为一种重塑肠道菌群的治疗方法, 可帮助肠道菌群失调的UC患者重建肠道新的肠道微生态。本文从肠道微生态角度出发, 阐述FMT、肠道微生态和UC之间的联系, 探讨目前FMT治疗UC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6.
自闭症是一种发育障碍类疾病,病程可持续一生,难以逆转,且患病率逐年升高,已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然而,自闭症的病因尚未完全明晰,缺少有效的治疗和干预方法.自闭症是生物性疾病,受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环境可能是主要影响因素.自闭症儿童大脑早期发育异常可能是自闭症发病的直接诱因,神经毒性物质、营养物质、代谢产物和神经活性物质等都可能是自闭症的病因.一些自闭症患者存在染色体异常和基因变异,同时,更多的病例在胃肠道症状等其他方面也表现异常.自闭症患者中较高比例的胃肠道异常症状与患者肠道微生物紊乱关系密切,因此推论,微生物、肠道与大脑构成的菌-肠-脑轴可能在自闭症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目前,已有多种干预方法,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疗法.生物疗法包括:抗生素、药物和饮食等,其中,以肠道微生物为靶点的检测与干预的自闭症疗法将是未来的趋势,用益生菌和粪菌移植进行干预也日趋引起关注.虽然,这些疗法都有患者在使用,但多数疗法并不能有效改善自闭症核心症状,仍缺乏完整有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因此,今后应加强系统性的控制研究,开展针对菌-肠-脑轴的病因探索和微生物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粪菌移植对儿童难治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对4例临床确诊为难治性功能性便秘患儿给予粪菌移植治疗,观察和记录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收集供体和粪菌移植治疗前后患儿粪便标本,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进行16SrRNA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4例患儿接受粪菌移植治疗后排便状况明显改善,大便次数增加、粪便硬度变软、腹部胀痛明显缓解。粪菌移植后,患儿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患儿与供体的肠道菌群差异先增大后逐渐缩小。菌群分析显示患儿肠道有害菌受到抑制、有益菌增加。结论粪菌移植可有效改善儿童难治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症状,具有疗程短、治疗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群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约20%的恶性肿瘤与微生态失调有关。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可以调节造血,其与血液系统疾病的关系逐渐得到研究者的关注,肠道微生物参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影响白血病的治疗效果。较早的暴露于微生物群是儿童白血病的保护性因素,化疗会引起肠道微生物紊乱,肠道微生物可以改变化疗药物的疗效和毒性,其多样性和组成能够预测化疗相关的并发症,通过微生态制剂和粪菌移植可以减少化疗相关的并发症。本文从肠道微生态与白血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以及调节肠道微生态对白血病的影响两个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维生素D对肠道微生态紊乱造成的抑郁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灌胃给予大肠埃希菌建立肠道紊乱模型,并外源给予维生素D。检测小鼠肠黏膜炎性因子的分泌和小鼠的抑郁情况。结果灌胃给予大肠埃希菌明显促进了肠黏膜促炎性因子的分泌并促使小鼠出现抑郁症状。外源性给予维生素D则明显降低了肠黏膜促炎性因子的分泌,并且缓解了小鼠抑郁的症状。结论维生素D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降低炎症反应,并缓解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肠道菌群种类及数量众多,目前被认为是人体的一个特殊器官。肠道菌群在维持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肠道微生态失衡与炎症性肠病、代谢综合征、肝病、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关节炎等多种肠内外疾病密切相关,纠正肠道微生态失衡将有助于上述疾病的治疗。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以达到治疗肠道和肠道外疾病的目的。目前报道FMT已应用于艰难梭菌感染、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本文就FMT的临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肠道微生态在血液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动物和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肠道微生物不仅能诱导基因突变和异常免疫反应导致淋巴瘤发生, 还可以通过慢性炎症促进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blastic leukemia, CLL)的发展, 扰乱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平衡, 引发异常的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反应。肠道中普雷沃菌通过白细胞介素17(IL-17)促进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的发展, 且特定肠道微生物可以水解尿素生成L-谷氨酰胺(Gln)促进MM的进展。血液肿瘤的治疗可以造成肠道微生态失调。因此, 维持肠道微生态的稳定对治疗效果和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可以纠正肠道微生态失衡, 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婴幼儿肺炎患儿肠道微生态平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患儿肠道微生态平衡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年龄1月~3岁的肺炎患儿132例为观察组,常规抗生素治疗,同期同年龄组住院的非感染性疾病患儿共6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儿肠道微生态失调发病率明显升高,且与发病年龄,抗生素应用种类及时间有关,对微生态失调的肺炎患儿分为丽珠肠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消化道患症状消失时间及肺炎治愈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抗生素使肺炎患儿肠道微生态平衡失调,丽珠肠乐具有维护肠道维生态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肠道微生态学已经成为众学者的研究热点,肠道微生态平衡影响人体健康,尤其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关系密切。许多CRC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在进入中晚期时才被确诊,因错过早期治疗的机会而导致治疗效果欠佳,目前亟需更新更优的CRC早期诊断方法。基于肠道微生态与CRC的密切关系,肠道微生态已成为CRC新诊断方法的主要选择之一,主要研究方向是肠道中的细菌、病毒及其代谢产物的种类与数量的检测。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肠道微生态对CRC诊断作用的相关热点问题进行概述,并展望肠道微生态在CRC诊断作用研究的主要方向及预期进展,旨在为通过肠道微生态诊断CRC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微生态制剂治疗肠道疾病和肝病报道甚多,疗效可靠,已得到证实.而用微生态制剂治疗肺部疾病,尚未见报道.该文就微生态制剂治疗肺病的理论根据和可行性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患儿肠道微生态平衡紊乱的关系。方法选择10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组,167例急性肺炎患儿为肺炎对照组,142例健康体检儿童为正常对照组。采用16S rRNA荧光定量PCR检测3组对象肠道双歧杆菌及大肠埃希菌数量,计算B/E值,并比较3组研究对象细胞免疫功能。结果正常对照组、肺炎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儿童肠道双歧杆菌数量依次降低,大肠埃希菌依次增多,B/E值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对照组、肺炎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儿童血液中CD3~+、CD4~+细胞水平以及CD4~+/CD8~+依次降低,CD8~+细胞水平依次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肠道微生态失衡具有一定相关性,肠道微生态稳态的维持可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病程持久且反复难愈,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目前临床常规一线抗抑郁药物的疗效并不理想,亟待研发新的治疗方法。已有研究表明抑郁症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微生物-肠-脑轴功能障碍是抑郁症的主要病理基础,是直接诱发和影响抑郁症的关键因素。以肠道微生物群为导向的抗抑郁治疗是目前最有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肠道菌群与抑郁症的关系,以及粪菌移植在临床前和临床阶段抗抑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RVE)患者肠道菌群和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于丽水市中心医院儿科门诊治疗的RVE患儿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儿均予饮食调整、补液及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1.0 g/次,3次/d,温水冲服。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数量和肠黏膜通透性指标[内毒素(ETX)和D-乳酸]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72 h后,观察组患儿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明显上升,大肠埃希菌数量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较对照组更高,大肠埃希菌数量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ETX和D-乳酸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11,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儿童RVE的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增加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等有益菌的数量,减少大肠埃希菌等致病菌的数量,改善患儿肠道微生态状况;并与其能降低肠黏膜通透性和减少肠液的分泌渗出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林麝肠道分离的3株乳酸菌研制一种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复合微生态制剂进行了不同配比的选择、昆明小鼠安全性试验、活菌数的监测和林麝的应用。结果显示:作为最优配比的复合微生态制剂C(S2∶S3∶MRS2-2=1∶1∶2),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其未引起小白鼠机体的不良反应;在14 d时,储存温度为-20℃下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活菌数降至1.43E+08 CFU/m L;用复合微生态制剂C治疗林麝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昆明小鼠,结果显示微生态制剂组肠道乳酸菌显著大于空白组和感染组(P0.05),复合微生态制剂治疗腹泻林麝,治愈率为50%。本试验首次研制了一种林麝复合微生态制剂,对于提高林麝人工养殖的存活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体肠道内寄居着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形成肠道微生态稳态,而肠道微生态失衡与多种肠内、肠外疾病相关。随着人们对肠道菌群在宿主健康及疾病中作用的深入认识,粪菌移植(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被给予厚望,其作为重建肠道菌群的有效手段,已成功应用于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infection, CDI)等疾病的治疗和探索性研究,并被认为是近年的突破性医学进展。随着近几年FMT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FMT对各系统疾病皆有潜在的治疗作用。在1990年之前,菌群移植都是经灌肠实施,近几年随着粪菌移植研究的深入,粪菌移植途径也呈多样化发展。本文对粪菌移植途径、临床应用和存在的问题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是院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血便、腹泻、中毒性巨结肠、伪膜性肠炎等。近年来,CDI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和治疗费用均明显增加,但其各种治疗方法均有局限性,尤其是抗生素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已面临许多棘手问题。目前证实肠道菌群失调和CDI感染关系密切,肠道菌群紊乱后导致艰难梭菌过度繁殖并释放毒素,可导致艰难梭菌感染。粪菌移植作为重建肠道菌群的重要方式,已成为复发性、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不良反应极少。本文就国内外粪菌移植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