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Jiang WX  Zhang LC 《生理学报》2008,60(2):243-248
本文旨在探讨大鼠脑实质内远位触液神经元中5-HT1A受体的分布及其在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慢性结扎损伤坐骨神经建立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分别以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和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对大鼠热痛敏和机械触诱发痛反应进行评分,以可靠CB-HRP(cholera toxin subunit B with horseradish peroxidase)法追踪标记脑实质内远位触液神经元,用CB-HRP/5-HT1A受体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技术定位、鉴别5-HT1A受体在远位触液神经元中的表达,并计数分析5-HT1A受体分布和表达变化与痛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神经病理性痛第1、3、A7、14天,大鼠的PWL分别为19.37±2.74、12.04±1.77、8.74±1.15、12.31±1.94,PWT分别为18.58±3.62、13.05±1.81、6.66±1.43、1 1.55±2.01.CB-HRP标记细胞出现的位置和数量恒定.每只动物CB-HRP/5-HT1A受体双重标记的细胞数量分别为276.14±36.00、161.72±28.41、108.64±6.8l、139.76±44.64,分别占该动物CB-HRP标记细胞总数的95%、60%、40%和55%.与对照组相比,神经病理性痛大鼠PWL、PWT及CB.HRP/5-HT1A受体双标细胞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提示,大鼠脑实质的特定部位恒定存在远位触液神经元,该类神经元大多含有5-HT1A受体,该受体的表达与神经病理性痛行为表现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脊髓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P2X3受体参与大鼠足底慢性炎症痛相关的热痛觉过敏机制。方法 1)用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以大鼠右侧后脚掌注射松节油加石蜡(各占50%)0.1ml建立后脚掌慢性痛模型,用热测痛的方法测量后脚掌皮下注射松节油后的痛阈,每天1次,连续测15d。2)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大鼠后脚掌慢性炎症后第2天和第7天,炎症侧脊髓背根神经节(L4—6)神经元中P2X,受体阳性细胞类型的分布变化;以及正常脊髓背根神经节(L4—6)神经元中P2X,受体阳性细胞类型的分布作为对照。结果1)炎症后大鼠后脚掌侧痛阈出现降低,在第2天痛阈达到最低,后逐渐恢复,14d后恢复正常痛阈值。2)正常大鼠P2X,主要表达于DRG的中小神经元上,炎症后DRG(L4—6),中小型P2X,受体阳性细胞数比对照组明显增加。细胞平均面积增大。结论后脚掌慢性炎症痛可以引起大鼠对伤害性热刺激的痛觉过敏,并导致脊髓背根神经节(L4—6)神经元qbP2X3受体阳性细胞数目增加,表明P2X3在DRG的中小神经元的改变可能对松节油引起脚掌炎症痛时热痛觉过敏的形成与维持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是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张力的重要因素。RAS主要活性物质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 Ⅱ, Ang Ⅱ)可通过激活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 AT1R)升高胞内Ca~(2+)浓度,收缩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large-conductance Ca~(2+)-and voltage-activated potassium, BK)通道是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分布最广、表达最多的钾离子通道,在维持细胞膜电位和胞内钾钙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BK通道主要包含α与β1两种亚基。其中功能亚基BKα上分布有膜电位及Ca~(2+)感受器。因此当膜电位或细胞内Ca~(2+)浓度升高时会反馈性引起BK通道开放。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尽管Ang Ⅱ可升高胞内Ca~(2+)浓度,但却通过激活PKC通路、促进AT1R与BKα通道形成的异源二聚体内吞、加快α与β1亚基解离等途径抑制BK通道的表达和功能。在一些情况下,Ang Ⅱ对BK通道也可表现出激活作用,但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该综述总结了Ang Ⅱ对BK通道抑制或激活两方面效应的可能原因,为改善细胞内离子失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与恐惧有关的神经环路位于杏仁核,该部位是形成恐惧记忆的关键。最近Shumyatsky等发现杏仁核侧部主要神经元可大量释放胃泌素分泌相关肽(GRP),该肽类神经递质的受体则分布在同一区域释放γ-氨基丁酸(GABA)的中间神经元上。GRP可引起含有GRP受体的神经元释放更多的GABA,大量的GABA可增强对该区域主要神经元活动的抑制。敲除小鼠GRP受体的基因后,这种抑制作用消失,并导致另一与恐惧记忆有关的神经回路皮层长时程增强效应加强。这表明,缺乏GRP受体会导致杏仁核中间神经元对主要神经元活动抑制作用的缺失,并使皮层和杏仁核的神经元对长时程增强效应变得敏感,从而增强由恐惧刺激引起的记忆。GRP受体基因敲除的小鼠因此表现出更强和更长久的恐惧记忆行为。  相似文献   

5.
脊髓背角痛觉传递和调制的一些化学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魏锋 《生理科学进展》1996,27(4):327-330
本实验研究了脊髓背角内C纤维末梢的分布和突触学特征及其一些神经递质化学构筑;定量观察了急性痛引起背角的递质变化;显示了初级传入C纤维,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和背角伤害性感受神经元三者之间的突触关系,并探讨它们在痛觉信息传递和调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乙酰胆碱(ACh)对大鼠尾核痛反应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探讨尾核在痛觉调制过程中与胆碱能系统的关系,为痛觉调节的中枢机制和镇痛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应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的电生理学方法记录大鼠尾核内神经元放电,观察尾核内分别注入Ach、毛果芸香碱、阿托品、生理盐水等药物后痛反应神经元的放电表现,即痛兴奋神经元(PENs)的频率净增值(NIV)、潜伏期和痛抑制神经元(PINs)的NIV、抑制时程(ID)的改变。结果:大鼠尾核内注射ACh可以减少刺激坐骨神经诱发的尾核内痛相关神经元PENs的NIV,延长潜伏期,增加PINs的NIV,减少ID。尾核内注射毛果芸香碱后,产生和ACh类似的作用,而注射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后则表现相反的效应。结论:外源性ACh能够调节大鼠尾核痛反应神经元的电活动,具有减弱痛觉在大鼠尾核中的传递作用,表现出镇痛效应,且可能主要与毒蕈碱受体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蝙蝠葛碱 (dauricine , Dau) 拮抗缓激肽 (bradykinin , BK) 诱导的 Alzheimer 样钙稳态失衡及细胞骨架蛋白异常磷酸化的作用,采用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Ca2+] i) ,用 MTT 法检测细胞代谢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 tau 蛋白表达和磷酸化 . 结果表明,Dau (3 μmol/L , 6 μmol/L) 可抑制 BK 诱导的 [Ca2+]i 升高,保护 BK 引起的神经元代谢降低,拮抗 BK 引起的 tau 蛋白异常磷酸化和聚集 . 结果提示: Dau 可拮抗 BK 诱导的 Alzheimer 样钙稳态失衡及细胞骨架蛋白异常磷酸化的作用 .  相似文献   

8.
Orexin 受体有2 种亚型,即orexin-1 受体和oerxin-2 受体,为下丘脑外侧神经元中的2 个G 蛋白偶联受体,其内源性配体分别为orexin-A 和-B。研究发现,动物或人的orexin 神经元损伤后会引起嗜睡症,且orexin 受体在调节睡眠- 觉醒周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开发orexin 受体拮抗剂,成为改善睡眠和治疗失眠的一条新途径。简介orexin 及其受体,综述orexin 信号通路对睡眠- 觉醒的调控作用与机制以及orexin 受体拮抗剂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9.
苍白球γ-氨基丁酸能神经传递及其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 L  Yung WH 《生理学报》2004,56(4):427-435
苍白球是基底神经节间接环路的重要核团,在机体运动功能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苍白球在基底神经节正常及异常功能调节中的重要性已日渐受到重视。然而,目前对苍白球内各种神经递质系统的功能活动了解较少。GABA是苍白球主要的神经递质。采用电生理记录、免疫组织化学及行为测试等实验方法,人们对大鼠苍白球GABA能神经传递系统的受体分布及功能活动有了新的认识。形态学研究揭示,苍白球存在GABAA受体及其苯二氮卓结合位点和GABAB受体。在亚细胞水平,GABAA受体主要位于对称性突触(GABA能突触)的突触后膜,而GABAB受体则位于对称性突触和非对称性突触(兴奋性突触)的突触前膜及突触后膜。功能学研究进一步揭示,激活苍白球突触前膜GABAB自身和异源性受体可分别减少GABA和谷氨酸释放;激活突触后膜GABAB受体,可引起苍白球神经元超极化。除GABAB受体外,激活苍白球GABAA受体苯二氮卓结合位点及阻断GABA重摄取可延长GABA电流持续时间,从而改变苍白球神经元兴奋性。与离体实验结果相一致,激活苍向球GABAB受体和苯二氮卓结合位点及阻断GABA重摄取可引起整体动物旋转行为。苍白球GABA神经递质系统与帕金森病病因学及癫痫发病有关。已证实,苍白球神经元放电频率的降低及簇状放电的产生与帕金森病运动减少及静止性震颤等症状直接相关。此外,电牛理及行为学实验发现,新型抗癫痫药物替加平可调节苍白球神经元功能活动.这为进一步了解苍白球与癫痫发病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大电导的电压和 Ca2+ 激活的 K+ 通道 (BK 通道 ) 在哺乳动物的组织中广泛表达,起着多种多样的作用 . 目前只有少数组织中 BK 通道的性质被深入地研究,而且鲜见有失活的 BK 通道 (BKi) 的报道,尤其是在神经元中 . 发现在大鼠小直径的背根神经节 (DRG) 神经元中,普遍存在失活的 BK 通道 . 失活的 BK 电流成分是 Ca2+敏感的,可以被大电导的 BK 通道特异阻断剂 ChTX 所阻断,而且木瓜蛋白酶可以从胞外改变通道失活的特性 .  相似文献   

11.
病理性疼痛包括炎症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及癌症痛等。临床上,传统的止痛药对病理性疼痛止痛效果不佳或副作用较大。目前对病理性疼痛尚未有很好的治疗方案。大量研究表明,Fractalkine及其特异性受体CX3CR1通过介导神经元与胶质细胞的信号连接,增强伤害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促进外周敏感化和中枢敏感化。研究发现,FKN/CX3CR1通过调节促炎性因子IL-1β、TNF-α和信号通路P38 MAPK、NF-κB、STAT3、IP3等,在病理性痛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Fractalkine及其受体CX3CR1在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探讨其在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为疼痛的治疗找到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2.
大量研究表明多巴胺在行为决策、注意力调控和学习记忆等与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密切相关的认知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多巴胺受体在ACC神经元上的分布还不清楚,尤其是在中间神经元上的分布。本研究旨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研究多巴胺D1和D2受体在大鼠ACC一类主要类型的中间神经元,即表达钙结合蛋白的中间神经元上的分布。结果显示,D1和D2受体在ACC的小清蛋白(parvalbumin,PV),钙结合蛋白(calbindin D-28k,CB)及钙视网膜蛋白(calretinin,CR)阳性的中间神经元均有分布。其中,D1和D2受体在PV阳性中间神经元上表达较多,在CR阳性中间神经元上表达最少;D1和D2受体在ACC深层PV神经元上的表达比例显著高于浅层。此外,CR阳性中间神经元上D2受体分布比D1受体多。D1和D2受体的这种区域和中间神经元类型特异性的表达,为了解多巴胺对ACC功能的复杂调控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赵涤尘  徐屯  孙明智 《生理学报》1988,40(4):326-334
在54只大鼠上,用两支微电极同时记录神经元放电的方法,研究了脑室注射乙酰胆碱(ACh)对丘脑束旁核(Pf)和中脑网状结构(RF)痛反应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脑内ACh含量增加时,Pf和RF中两个痛兴奋神经元(PEN)的电活动同时减弱,两个痛抑制神经元(PIN)的电活动同时加强,Pf中一个PEN电活动减弱的同时RF中一个PIN电活动加强,或者相反。阿托品可以阻断ACh的上述作用。这提示,ACh对不同中枢痛反应神经元的电活动的影响是通过M胆碱能受体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丘脑束旁核痛兴奋神经元和痛抑制神经元电活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张香桐(1978)指出,丘脑内接受痛觉信号的结构在丘脑的内侧部分,特别是束旁核和中央外侧核。丘脑束旁核基本上是一个接受痛觉冲动的结构(1979)。我们曾报道(孙明智等,1980),丘脑束旁核存在着痛兴奋和痛抑制两种神经元。当伤害性痛刺激作用于机体时可引起痛兴奋神经元放电数目的增加和痛抑制神经元放电数目的减少,并认为两种神经元的电活动都与痛觉的产生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5.
脑内阿片受体PET成像及其在痛与镇痛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内阿片受体在痛与镇痛中的作用机制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是目前在体定量检测脑内相关分子参与神经信号转导的唯一途径。本文在简要回顾阿片受体和内源性阿片肽的发现、生理功能及其脑内分布的基础上,对已应用或有望应用于人体的阿片受体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示踪剂及其在PET成像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并对阿片成像结果所反映的神经机制进行解读。鉴于脑内阿片受体在介导痛与镇痛中的重要作用,文中着重就近年来有关痛与镇痛的脑内阿片受体PET成像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钙调蛋白激酶Ⅱ(Ca^2+/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CaMKⅡ)是一种多功能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神经元中大量存在,广泛参与疼痛调制。神经病理痛是一种由疾病或躯体感觉系统的损伤引起的慢性难治性疼痛。钙调蛋白激酶Ⅱ在中枢、外周神经病理痛、代谢型神经病理痛和药物引起神经病理痛等各种类型的神经病理痛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将从钙调激酶Ⅱ介导的各型神经病理痛及其上下游的调控两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钙调蛋白激酶Ⅱ在神经病理痛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神经系统中的嘌呤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磷酸腺苷(ATP)作用于嘌呤受体(P2受体),引起离子通道开放或通过第二信使调节神经细胞功能,不仅参与了特殊感觉、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相互作用等生理活动,而且参与了神经损伤修复和疼痛等病理过程.神经系统中的嘌呤信号系统研究,不仅为解释神经系统生理功能及其病理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为治疗神经系统损伤和疼痛等疾病开辟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慢性压榨损伤(CCI)致神经病理痛后,大鼠背根节神经元GABAA受体(γ-氨基丁酸A受体)激活电流的变化。方法: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CCI模型手术侧、手术对侧及假手术组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GABAx受体激活电流,比较坐骨神经慢性压榨损伤后GABAA受体激活电流的变化。结果:①CCI模型组大鼠手术侧DRG神经元在不同浓度(0.1-1000μmol/L)GABAA受体激活电流幅值均显著小于假手术组。②CCI模型组大鼠手术对侧DRG神经元在不同浓度(0.01-1000μmol/L)GABAA受体激活电流幅值均显著大于手术同侧及假手术组。结论:在坐骨神经慢性压榨损伤的过程中,不仅损伤侧的DRG神经元GABAA受体激活电流显著减小,这种损伤同时还引起了手术对侧的DRG神经元GABA激活电流代偿性的增强,GABAA受体功能的改变导致的突触前抑制作用的减弱可能是神经病理痛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周围神经 43kD蛋白免疫化学研究顾晓松等 (1)…………纽蛋白在原代培养脊髓神经元的分布及其与神经元形态的相关性荣 明等 (4)……………………马桑内酯慢性致痛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赵珠峰 (8)………………………………………………c erbB 2单克隆抗体A18在乳腺癌中表达特性的研究吴 强等 (14)……………………………细胞间粘附分子 1在人皮肤血管瘤的表达伍静文等 (2 0 )…………………………………………慢性捆绑紧张致大鼠记忆受损及海马神经元NOS和Tau5的变化———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李宏莲等 (2 4)……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免疫组化双标法观察了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在成鼠基底前脑内的分布,结果发现嗅结节、隔内侧核、斜角带核、腹侧苍白球及基底大细胞核均有NGF-R及ChA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免疫组化双标染色发现,大部分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NGF-R与ChAT共存,部分神经元呈单纯NGF-R或ChAT阳性,但这种NGF-R和ChAT的共存情况在不同区域不完全相同.在隔内侧核和斜角带核,大多数的NGF-R阳性神经元和ChAT阳性神经元共存,但在腹侧仓白球和基底大细胞核,两者共存的神经元较前两区为少.此外ChAT阳性神经元在尾壳核中分布较均匀,而NGF-R阳性神经元较少见.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胆碱能神经元有NGF-R,提示NGF对胆碱能神经元的保护和激活作用,部分可能是通过直接与NGF受体的结合而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