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卡介苗(BCG)单独作用膀胱肿瘤细胞、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及其代谢产物作用上述细胞后细胞生长情况及各自细胞培养液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NF-α.、IL-10、IFN-γ)浓度的变化,探讨其在卡介苗治疗膀胱肿瘤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大鼠膀胱肿瘤模型,并原代培养大鼠膀胱肿瘤细胞及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分别用BCG,普通培养液和细胞培养的代谢产物作用上述细胞。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的浓度。结果: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0的浓度改变有显著差异,而IFN-γ的浓度无显著差异。结论:BCG可以直接刺激肿瘤细胞自身分泌细胞因子(TNF-α、IL-10)参与调节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辅助细胞(Th)相关细胞因子在狼疮性肾炎发病中的免疫机制作用。方法:6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2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IL-17、IFN-γ、IL-4水平,并对其与SLEDAI、SDI、24小时尿蛋白量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狼疮性肾炎组血清IL-17水平显著高于狼疮无肾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01),狼疮性肾炎组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狼疮无肾炎组(P<0.05)和健康对照组(P<0.01),血清IL-4水平在狼疮性肾炎组、狼疮无肾炎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狼疮性肾炎组IFN-γ/IL-4比值显著高于狼疮无肾炎组(P<0.01)和健康对照组(P<0.05);狼疮无肾炎组IFN-γ/IL-4比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SLE患者血清IFN-γ表达水平与SLEDAI积分呈正相关(r=0.402,P<0.05),血清IL-17、IL-4表达水平与SLEDAI、SDI、抗ds-DNA抗体、C3、24小时尿蛋白量均无相关性。结论: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中IL-17、IFN-γ、IL-4等促炎细胞因子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促起炎症发生及组织损伤,参与了狼疮性肾炎的免疫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吸烟对下呼吸道诱导痰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5(IL-5)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016年3月‒2017年3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8例(其中吸烟者44例作为观察组,非吸烟者44例作为对照组)、健康体检者76例(其中吸烟者34例作为观察组,非吸烟者42例作为对照组)诱导痰中IFN-γ、IL-4和IL-5的表达,并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健康体检者中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IL-4、IL-5水平显著上升,IFN-γ水平显著下降(P<0.05);(2)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IL-4、IL-5水平显著上升,INF-γ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吸烟与下呼吸道诱导痰中IL-4、IL-5和IFN-γ的水平有关,吸烟可使下呼吸道诱导痰中IL-4、IL-5水平升高而IFN-γ的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白介素-18(IL-18)、干扰素-γ(IFN-γ)及白介素-4(IL-4)的表达情况,探讨IL-18、IFN-γ在及IL-4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可能临床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例正常人,4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18、IFN-γ在及IL-4水平。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8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380.3±27.2pg/mlvs104.1±10.9pg/ml,P<0.05),血清IFN-γ表达也高于健康对照组(3.2±0.4IU/mlvs1.2±0.2IU/ml,P<0.05),而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间IL-4表达无统计学差异(23.8±2.7pg/mlvs23.5±2.9pg/ml,P>0.05)。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8表达与谷丙转氨酶具有正相关性(r1=0.701,P<0.05);IFN-γ表达与谷丙转氨酶均具有正相关性(r2=0.629,P<0.05)。治疗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对组血清中IL-18及IFN-γ表达高于无应答组(380.3±27.2pg/mlvs280.1±19.8pg/ml,P<...  相似文献   

5.
检测暴露于手机辐射下的孕鼠及其子代的细胞免疫因子含量水平,以探讨手机电磁辐射对孕鼠及其子代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孕妇科学、合理使用移动通信工具提供参考。30只孕鼠随机分为Ⅰ、Ⅱ、Ⅲ、Ⅳ、Ⅴ组,每组6只,对应为空白对照组、待机对照组1、0min低强度组、30min中强度组和60min高强度组。ELISA检测孕鼠分娩24h内孕鼠及新生乳鼠外周血中IFN-γ和IL-4的含量。对Ⅰ、Ⅱ、Ⅲ、Ⅳ、Ⅴ各组母鼠外周血中IFN-γI、L-4含量进行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Ⅴ组新生小鼠外周血中IFN-γI、L-4含量与Ⅰ、Ⅱ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Ⅴ组新生小鼠外周血中IFN-γI、L-4含量与Ⅲ组比较,其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机辐射降低了胚胎期小鼠的IFN-γ和IL-4含量。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探讨Rictor及SGK1对小鼠基质细胞蜕膜化的影响及其在人自然流产子宫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分离和培养小鼠基质细胞,siRNA沉默小鼠基质细胞Rictor基因并人工诱导蜕膜化,检测Rictor和SGK1的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并检测蜕膜化标志物Dtprp mRNA的水平;此外,过表达SGK1,检测Dtprp mR...  相似文献   

7.
哮喘豚鼠IFN-γ/IL-4失衡与IgE水平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ELISA法、放免法和化学发光法分别观察哮喘豚鼠血清及肺组织匀浆中IFN-γ,IL-4,IgE的含量变化,以及IFN-γ/IL-4与IgE的相关性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关系和作用。结果表明:哮喘组血清及肺组织一浆中IL-4,Ig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P<0.01;肺组织 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IFN-γ,IL-4和IFN-γ/IL-4与IgE呈显著相关性,其中IFN-γ/IL-4与IgE呈显著负相关(血清中 P<0.05;肺组织匀浆中 P<0.01),提示IFN-γ/IL-4的失衡及IgE水平升高在哮喘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体内外MENK单独或联合IL-2、IFN-γ对C57BL/6小鼠CD4+T细胞数量,CD4+T细胞mRNA表达量以及细胞因子产生量的变化,来阐明MENK对CD4+T细胞的免疫效应.应用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RT-PCR方法检测C57 BL/6小鼠体内外单独应用MENK,或联合IL-2、IFN-γ后,CD4+T细胞数量,CD4+T细胞mRNA的表达量及上清中细胞因子含量.MENK单独或联合IL-2、IFN-γ,在体内能显著增加小鼠CD4+T细胞数量,CD4+T细胞mRNA表达量及细胞因子IL-2、IFN-γ含量;体外MENK单独应用可以显著增加小鼠CD4+T细胞数量,CD4+T细胞mRNA表达量及细胞因子IL-2、IFN-γ含量;而体外MENK联合IL-2或IFN-γ与MENK单独作用时相比无明显差异.MENK单独或联合IL-2、IFN-γ,在体内能上调CD4+T细胞的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再次妊娠早孕期患者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0(IL-10)比值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1年5月期间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科收治的105例URSA再次妊娠早孕期患者作为研究组,将研究组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成功组(成功分娩,n=71)和妊娠失败组(再次流产,n=34)。选取同期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科产检健康的8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研究组、对照组的MCV、HCG、IFN-γ/IL-10比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CV、HCG、IFN-γ/IL-10比值单独及联合检测URSA再次妊娠早孕期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效能。结果:研究组的MCV、IFN-γ/IL-10比值大于对照组,HCG小于对照组(P<0.05)。URSA再次妊娠早孕期患者妊娠结局与年龄、就诊时孕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孕早期宫腔积液、孕前调理、内分泌异常、抗精子抗体(ASA)阳性、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宫颈机能不全、MCV、HCG、IFN-γ/IL-10比值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偏大、就诊时孕周较长、高MCV、低HCG、高IFN-γ/IL-10比值和URSA再次妊娠早孕期患者妊娠不良结局密切关联(P<0.05)。MCV、HCG、IFN-γ/IL-10比值联合检测对URSA再次妊娠早孕期患者妊娠结局预测的效能较高。结论:MCV、HCG、IFN-γ/IL-10比值在URSA再次妊娠早孕期患者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联合检测效果更好。此外,年龄偏大、就诊时孕周较长、高MCV、低HCG、高IFN-γ/IL-10比值为URSA再次妊娠早孕期患者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CD19单链抗体可变区(single-chain fragment variable)sc Fv能特异性识别结合B细胞表面的CD19分子,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是调节性B细胞(Breg)的主要特征之一。旨在构建CD19sc Fv和IL-10受体1(IL-10R1)胞外段的重组融合蛋白,拟用该融合蛋白捕捉和封闭Breg细胞分泌的IL-10。方法:CD19sc Fv和IL-10R1胞外段克隆到p ET-28a原核质粒上,E.coli BL21(DE3)工程菌表达蛋白通过镍柱富集和纯化蛋白,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表达蛋白进行鉴定,Pull down实验验证蛋白与CD19分子和IL-10细胞因子的结合。结果:成功表达CD19sc Fv-IL-10R1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能在体外同时结合CD19和IL-10分子。结论:CD19sc Fv-IL-10R1融合蛋白在体外可以同时结合CD19分子和IL-10分子,具有潜在应用前景可作为特异性抑制Breg的生物小分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IL-8、IL-10及INF-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高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患者(36例)、正常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患者(32例)以及健康人(32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其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清中IL-8、IL-10和INF-γ的水平。结果:①高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组与正常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组急性发作期血清中IL-8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以及对照组的水平(P<0.05)。②在缓解期,高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组血清中IL-8水平仍高于正常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组和对照组的水平(P<0.05)。③在急性发作期,高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组和正常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组血清中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其在缓解期及对照组的水平(P<0.05)。④三组间血清INF-γ水平在急性期与缓解期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中IL-8是高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炎症因子,并且始终参与其中。IL-10可能是支气管哮喘的抑炎因子,其缺乏可能是导致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白细胞介素(IL)-4、γ干扰素(IFN-γ)、免疫球蛋白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匹多莫德口服液,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4、IFN-γ、IgA、IgG、IgM以及CD~(3+)、CD~(4+)、CD~(8+)、CD~(4+)/CD~(8+)的变化。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IL-4、IFN-γ、IgA、IgG、Ig M及CD~(3+)、CD~(4+)、CD~(8+)、CD~(4+)/CD~(8+)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IL-4水平显著降低,IFN-γ、IgA、IgG、IgM水平、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的IFN-γ、IgA、IgG、IgM、CD~(3+)、CD~(4+)、CD~(8+)、CD~(4+)/CD~(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L-4、IFN-γ、IgA、IgG、IgM、CD~(3+)、CD~(4+)、CD~(8+)、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使用布地奈德相比,匹多莫德联合布地奈德可更加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调节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CD1d限制性NKT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是一群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在调控多种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MicroRNAs介导的RNA干扰已被证明是调控NKT细胞发育和功能的关键分子机制,然而特异microRNA在NKT细胞发育和功能中的作用目前仍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miR-150基因敲除小鼠以及流式细胞术、ELISA等方法,观察miR-150对小鼠NKT细胞发育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iR-150基因缺失致小鼠胸腺NKT细胞数量减少,但不影响外周NKT细胞的数量;活化后miR-150敲除小鼠NKT细胞与野生型小鼠NKT细胞相比,IFN-γ产生增加.进一步采用小鼠黑色素瘤模型观察miR-150对肿瘤细胞转移的影响,发现miR-150敲除显著增强半乳糖神经鞘氨醇(α-Galcer)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肺转移的抑制效果.上述结果为特异microRNA调控NKT细胞发育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对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接诊的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低浓度他克莫司治疗,观察组采用白芍总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FN-γ及IL-10水平的变化、糜烂面积、疼痛评分及近期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16±0.61)μg/m L vs(3.04±0.80)μg/m L、(258.93±5.72)ng/L vs(273.41±6.03)ng/L、(319.27±53.46)ng/L vs(290.95±51.03)ng/L(P0.05),糜烂面积、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10±0.03)cm2 vs(0.51±0.10)cm~2、(1.01±0.30)分vs(3.20±0.78)分](P0.05),近期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95.00%(38/40)vs75.00%(30/40)(P0.05)。结论:白芍总苷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效果显著,可能与其调节血清TNF-α、IFN-γ及IL-10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LIGHT及IFN-γ对小鼠胰岛素瘤细胞株MIN6细胞凋亡及促凋亡基因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MIN6细胞,将细胞分为4组:(1)未处理组(细胞对照组);(2)LIGHT组;(3)IFN-γ组;(4)LIGHT+IFN-γ组,用LIGHT与IFN-γ分别单独或联合刺激MIN6细胞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IN6细胞核形态,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利用Western blot分析基因Bax蛋白表达变化,将Bax(siRNA)转染入MIN6细胞,用LIGHT和IFN-γ刺激24 h,Western blot检测Bax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变化。结果 LIGHT或IFN-γ单独刺激仅能引起MIN6细胞存活率轻微下降,但LIGHT与IFN-γ联合刺激能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P0.05),细胞核可见凋亡小体,细胞凋亡率(28.80%)明显高于LIGHT或IFN-γ组(4.42%和6.70%),且Bax蛋白含量增加。Bax siRNA降低了MIN6细胞Bax基因的表达,Bax siRNA+LIGHT+IFN-γ组的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LIGHT+IFN-γ组和阴性对照siRNA+LIGHT+IFN-γ组(P0.05)。结论 LIGHT与IFN-γ联合刺激能促进MIN6细胞凋亡,且与促凋亡基因Bax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6.
探讨polyI:C是否影响小鼠蜕膜基质细胞存活及其细胞因子的产生,为进一步阐明双链RNA或病毒诱导早孕期母体流产的潜在机制奠定基础。分离培养小鼠蜕膜基质细胞,polyI:C处理细胞24 h后,采用噻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 V FITC流式细胞术(FCM)分析polyI:C诱导细胞的死亡方式,以及应用实时定量PCR分析polyI:C处理后IFN-β的表达情况。MTT检测结果表明2 mg/L polyI:C处理细胞后,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Annexin V FITC流式检测说明polyI:C诱导蜕膜基质细胞的细胞死亡方式以坏死和晚期凋亡为主,并且polyI:C可显著促进IFN-β的表达。提示双链RNA能显著促进小鼠蜕膜基质细胞的死亡和细胞因子IFN-β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妊娠大鼠子宫和胎盘IL-1 β表达及IFN-γ对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妊娠过程中白介素 1β (IL 1β)表达的变化及干扰素 γ (IFN γ)对其表达的影响 ,以妊娠Spre qne Dawley大鼠为模型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检测了妊娠不同时期子宫和胎盘IL 1β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及IFN γ对子宫和胎盘IL 1βmRNA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胚泡植入子宫内膜前 ,子宫组织内IL 1βmRNA的表达较高 ,胚泡刚植入时 ,IL 1β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 ,之后 ,随着胚胎的发育和胎盘的增生 ,子宫组织内IL 1βmRNA的表达逐渐升高。妊娠早、中、晚期胎盘IL 1βmRNA没有显著性差异。注射超生理剂量的IFN γ后 ,植入前期、植入后期及妊娠中期和妊娠晚期IL 1βmRNA的表达均显著减少 ,胎盘IL 1βmRNA的表达在妊娠晚期出现下降。上述结果提示 ,高剂量的IFN γ对妊娠一定时期的大鼠子宫和胎盘IL 1βmRN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鱼类IFN-γ的生物学功能, 研究从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中克隆获得了IFN-γ基因, 命名为AjIFN-γ。AjIFN-γ具有脊椎动物IFN-γ的典型特征: 包括4外显子/3内含子的基因结构、C端的IFN-γ特征性氨基酸基序和1个核定位信号, 以及6个α-螺旋反向平行构成的二级结构。AjIFN-γ在日本鳗鲡所有组织中均低水平转录表达, 其中肝脏中表达量最高, 其次是皮肤和头肾。Poly I:C刺激和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均可显著诱导AjIFN-γ在鳃、头肾、体肾和(或)脾脏中的转录表达, 表明AjIFN-γ能够参与日本鳗鲡抗菌和抗病毒的免疫过程。此外, 研究还克隆了AjIFN-γ基因的5′调控区序列共1536 bp, 并构建了一系列Aj IFN-γ 5′调控区删节突变体, 分析其启动子活性, 结果表明, 上游–240/+136区域中含有起始AjIFN-γ转录的关键启动子调控元件, –1062/–814区域存在转录的正调控元件, 而–1252/–1062区域存在转录的负调控元件。上述结果进一步丰富了鱼类IFN-γ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XCL1、γ干扰素的浓度变化与乙型肝炎慢性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XCL1、IFN-γ的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检测乙型肝炎抗原/抗体半定量指标;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结果:(1)随着肝脏炎症程度的加重,血清中XCL1的含量逐渐增加。HBeAg+组与HBeAg-组比较,HBeAg+组血清XCL1浓度显著高于HBeAg-组(P<0.05);HBeAg-组血清IFN-γ浓度显著高于HBeAg+组(P<0.05)。(2)血清XCL1浓度与CD4+T细胞含量呈负相关(r=-0.336,P=0.017),IFN-γ浓度与CD8+T细胞含量呈正相关(r=0.319,P=0.024)。结论:γ干扰素通过影响XCL1的表达促进乙型肝炎慢性化的形成与发展,XCL1参与了乙型肝炎慢性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蜕膜基质细胞中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本研究以人妊娠初期的蜕膜基质细胞为研究对象,经0 ng/ml、1 ng/ml、5 ng/ml和10 ng/ml的TGF-β1处理后,运用RT-PCR方法检测趋化因子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趋化因子蛋白质的表达。结果表明: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高浓度的TGF-β1能够显著的下调蜕膜基质细胞中趋化因子配体CX3CL1、CXCL12和CXCL16的表达,有意义的上调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CXCR6的表达。研究结果提示,TGF-β1对趋化因子配体/受体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并通过趋化因子参与母胎界面的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