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清学性质可作为病毒分类鉴定的依据,为此作者提纯芹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D克隆株(SfaMNPV-D)与棉铃虫单粒包埋核型多角体病毒(HaSNPV),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LMNPV),粉蚊夜蛾颗粒体病毒(TnGV)等四种杆状病毒的病毒粒子和多角体蛋白(颗粒体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家兔后制取抗血清,经1%琼脂糖免疫电泳,结果发现多角体病毒之间血清关系比与颗粒病毒血清学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2.
龙眼荔枝卷叶蛾类寄主植物种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忠实  邓国荣 《昆虫知识》2005,42(6):639-642
对广西龙眼荔枝卷叶蛾类寄主植物种类的初步考查结果表明,目前所采到的卷叶蛾种类中,它们的寄主范围不尽相同。柑桔褐带卷蛾Adoxophyes cyrtosema达15科31种;柑桔长卷蛾Homona coffearia和棉褐带卷蛾A.orana的寄主分别有14科21种和13科20种;后黄卷蛾Cacoecia asiatica和柑桔黄卷蛾Archips seminubibis的寄主有10科14种和8科13种;三角新小卷蛾Olethreutes leucaspis、圆角卷蛾Ebodocellerigera和斜斑小卷蛾Andrioplecta oxystaura,目前仅发现危害龙眼及荔枝。新发现柑桔长卷蛾可危害翠蜜枣、指天椒和皱果苋,柑桔黄卷蛾危害粪箕笃、苦丁茶、指天椒,柑桔褐带卷蛾可危害黑面神(Breyniafruticosa)。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利用已知的颗粒体蛋白基因(granulin,gra)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得到ClanGV的gra基因.对PCR结果序列分析表明,ClanGV的gra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747bp,共编码248个aa,预计编码的蛋白质大小为29.3kDα.在启始密码子ATG上游-24bp处,有一个杆状病毒晚期启动子序列,ATAAG.有两个TATA框,分别位于ATG上游的26bp和65bp位置.基于gra的同源分析和进化树分析表明,ClanGV和茶小卷叶蛾颗粒体病毒(Adoxophyes orana granulovirus,AoGV)、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Cydia pomonella granulovirus,CpGV)、云杉卷叶蛾颗粒体病毒(Choristoneura fumiferana granulovirus,CfGV)、马铃薯块茎蛾颗粒体病毒(Phthorimaeaoperculella granulovirus,PoGV)的亲缘关系较近.利用提取的颗粒体蛋白免疫家兔,制备了抗体进行免疫杂交分析,结果显示ClanGV除了与分月扇舟蛾颗粒体病毒(Clostera anastomosis L.granulovirus,CaLGV)的颗粒体蛋白有较强的杂交信号外,与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Helicoverpa armigera nucleopolyhedrovirus,HaNPV)多角体蛋白也有明显的杂交带出现,与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exigua nucleopolyhedrovirus,SeNPV)只有非常微弱的杂交信号.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已知的颗粒体蛋白基因(granulin,gra)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得到ClanGV的gra基因。对 PCR结果序列分析表明,ClanGV的gra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747bp,共编码248个aa,预计编码的蛋白质 大小为29.3kDe。在启始密码子ATG上游-24bp处,有一个杆状病毒晚期启动子序列,ATAAG。有两个TATA 框,分别位于ATG上游的-26bp和-65bp位置。基于gra的同源分析和进化树分析表明,ClanGV和茶小卷叶蛾颗 粒体病毒(Adoxophyes orana granulovirus,AoGV)、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Cydia pomonella granulovirus,CpGV)、 云杉卷叶蛾颗粒体病毒(Choristoneura fumiferana granulovirus,CfGV)、马铃薯块茎蛾颗粒体病毒(Phthorimaea operculella granulovirus,PoGV)的亲缘关系较近。利用提取的颗粒体蛋白免疫家兔,制备了抗体进行免疫杂交分 析,结果显示ClanGV除了与分月扇舟蛾颗粒体病毒(Clostera anastomosis L.granulovirus,CaLGV)的颗粒体蛋 白有较强的杂交信号外,与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Helicoverpa armigera nucleopolyhedrovirus,HaNPV)多角体蛋 白也有明显的杂交带出现,与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exigua nucleopolyhedrovirus,SeNPV)只有非常 微弱的杂交信号。  相似文献   

5.
风疹病毒分离株在BHK21细胞中的形态与形态发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超薄切片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本室分离的风疹病病毒(RV)JR_(23)株在BHK_(21),细胞中的形态及形态发生过程进行了研究,同时与RV标准野毒株Gos-10作了比较。结果表明,RVJR_(23)株感染BHK_(21),细胞后6h开始于细胞浆内观察到病毒颗粒,96h达到高峰。病毒颗粒呈图形,有双层脂质包膜包绕,直径45~75nm,核衣壳25~35nm。细胞浆内见到大量病毒相关颗粒,直径20~30nm。病毒包膜来自于细胞浆中的空泡膜或细胞膜。被RV感染的细胞浆中还观察到“繁殖复合体”,由膜性结构包绕着许多类似病毒颗粒的囊泡构成。丙株RV在形态与形态发生方面未发现差异。  相似文献   

6.
从血清学、内含体、病毒形态及理化性质等方面,确证了自新疆十字花科蔬菜上分离到的63-3毒源(称为新疆分离物)是属于含 DNA 的花椰菜花叶病毒。新疆分离物与已知为花椰菜花叶病毒的 Campbell 毒株的抗血清发生沉淀反应。对感染了新疆分离物的油菜叶片超薄切片进行电镜观察,发现有多种内含体存在,其中直径15—18毫微米的小颗粒呈晶格排列。此情况,在花椰菜花叶病毒组(Caulimovirus)中尚未发现。新疆分离物纯化制剂的病毒颗粒为直径50毫微米的球状颗粒。病毒沉降系数 s20,w为200—220S,用二苯胺方法测定出病毒中 DNA 含量为16—18%,其侵染性能为 DNase 所破坏。这些特性都与国外报道的花椰菜花叶病毒的理化性质相一致。根据传毒媒介和在蔓陀萝上形成枯斑反应,新疆分离物可能是类似于 New York 8153这一类的一个毒株。  相似文献   

7.
应用免疫扩散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研究了茶尺蠖核多角体病毒(boarmia Obliqua NPV)与其他6种昆虫杆状病毒的血清学关系。结果表明茶尺蠖核多角体病毒的抗血清只能与茶尺蠖核多角体病毒起反应,而不与其他6种昆虫杆状病毒发生免疫反应。说明茶尺蠖核多角体病毒和其他6种昆虫杆状病毒没有血清学关系。这一结果表示了茶尺蠖核多角体病毒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用普通电镜和免疫酶电镜方法观察了流行性出血热病毒A9株和R22株感染的VeroE-6细胞中的病毒包含体,发现这些包含体具有以下三种基本形态:1.丝状或丝状颗粒包含体,2.松散颗粒包含体,3.致密包含体。在免疫酶法中,包含体均呈特异性酶染色阳性反应。描述和讨论了包含体与细胞及病毒发育成熟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龙眼和荔枝卷叶蛾类种群动态及其群落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忠实  邓国荣 《昆虫知识》2006,43(3):311-315
调查结果显示,在广西南宁市和崇左市的部分龙眼和荔枝园中,危害龙眼和荔枝的卷叶蛾类有3科20种,其中龙眼园的卷叶蛾类有3科16种,荔枝园有2科17种,2类果园发生的种类有所不同。20种中,9种过去尚未见报道。龙眼园和荔枝园卷叶蛾类群落结构的均匀度指数较低,分别为0.298 2和0.406 3,说明在群落中有某种卷叶蛾的种群数量相当大,各种类数量分布不均一,有某个种群数量相当大。2类果园卷叶蛾类群落的多样性相比,荔枝园要高于龙眼园。龙眼园卷叶蛾类的优势种为三角新小卷蛾Olethreutes leucaspisMeyrick(优势度指数d=0.813 2),荔枝园分别为三角新小卷蛾(d=0.722 6)和灰白条小卷蛾Dudua aprobola(Meyrick)(d=0.102 8)。2类果园种群数量较大的种类均为三角新小卷蛾、灰白条小卷蛾和圆角卷蛾Ebodo cellerigeraMeyrick。各月份卷叶蛾类发生的总数量均以龙眼园高于荔枝园。  相似文献   

10.
两株蓖麻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来源不同的两株菌麻蚕多角体病毒的形态特征和理化特性。一株为较长期饲喂马桑叶的蓖麻蚕从自然罹死的幼虫和蛹中分离的多角体病毒(简称ArscsNPV);另一株为饲喂蓖麻叶的蓖麻蚕从幼虫分离的核型多角体病毒(简称ArscsNPV);另一株为饲喂蓖麻叶的蓖麻蚕从幼虫分离的核型多角体病毒(简称ArNPV)。两株核型多角体病ArNPV多角体大小约1.2-2.0μm最大的可达2.9μm。两株NPV病毒粒子均为杆状,ArscsNPV病毒粒子大小平均为310×50nm;ArNPV病毒粒子大小为350×50nm。两株NPV均为多粒包埋型。两株NPV的多角体蛋白均为单一组分,ArscsNPV多角体蛋白分子量为27.5kd;ArNPV多角体蛋白分子量为28kd。两株NPV的病毒粒子结构多肽均含有21条多肽,其中各多肽分子量有所差异。ArscsNPV的病毒粒子多肽分子量范围为11-130kd;ArNPV病毒粒子多肽分子量范围为11-96kd,其中有11种多肽了量彼此相同包括两种主要多肽(54kd和33kd)。用SDS-苯酚提取的病毒核酸,经实验证明均为双链DNA型使用几种内切酶酶解,求得两株NPV的核酸分子量,ArscsNPV为52.4×10^6d;ArNPV为73.5×10^6d。  相似文献   

11.
警纹鸣夜蛾颗粒体病毒(简称AeGV)、小菜粉蝶颗粒体病毒(PrGV)、茶蚕颗粒体病毒(AbGV)和分月扇舟蛾颗粒体病毒(CasGV)是在形态结构及生物学特性上有显著差异的颗粒体病毒。本文以这四种颗粒体病毒为代表,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纯净的颗粒体悬浮液在270nm波长处的浓度(C,;μ/ml)与吸光度(A270nm)的,相关性,探讨分光光度法测量颗粒体悬浮液浓度的共用方程式,所有结论均以95%的概率水平为判断依据。本研究证明:颗粒体浓度在10—50/μg/ml范围内时,不同种的颗粒体浓度-吸光度定量关系可以用同一方程式表达。因此,可将该经验式用于快速测定纯净颗粒体悬浮液的浓度,该公式写作为: A270nm=0.018 0.0109C μg/ml (0.1≤A≤0.6)  相似文献   

12.
1980年10月在安徽省舒城县采集茶蚕虫尸,分离出一株茶蚕颗粒体病毒。小区试验及大面积防治示范表明:茶蚕颗粒体病毒防治茶蚕,致病死亡速度与气温密切相关;防效不受夏季较高气温影响,而受秋季较低气温影响;每亩剂量为100—200mg,气温低于20℃以200mg为宜;对各代虫体均有较好防治效果,为75.5—97.5%;防治适期以卵盛孵期至2龄前幼虫为宜。气温低于20℃时,病毒与低剂量杀虫双混用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增效18.8%,缩短死亡期6天,病毒对天敌安全,后效作用明显,1—3年内,感病死亡率为40—56.4%。  相似文献   

13.
<正>轮状病毒是人和动物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原,这些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还未完全了解。经聚丙酰胺电泳证实,轮状病毒基因由11条双股RNA片段组成,编码11种多肽,其中8条为结构多肽,3条非结构多肽。病毒颗粒是双壳二十面体,有特征性的形态。缺乏外衣壳颗粒在病毒培养液中常有发现,但只有完整的双壳病毒颗粒才有感染性。  相似文献   

14.
虹鳟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IPNV)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江育林  胡琦等 《水生生物学报》1989,13(4):353-358,T001
山西省虹鳟试验场用从日本引进的鱼卵孵化的虹鳟稚鱼暴发流行病,死亡率高达90%以上,经组织培养分离到病毒,能在鲑鳟细胞系中产生细胞病变,形成直径0.5-1mm的空斑。感染健康虹鳟稚鱼能复制出与天然发病相同的症状和死亡率,病毒对氯仿不敏感,耐酸,耐热,病毒负染后电镜观察为直径55-65mm的二十面体颗粒,无囊膜,具单层衣壳,经血清学鉴定为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简称IPNV)在血清学交叉中和反应中与抗IPN-SP株的抗血清有强烈的交叉反应,提示可能为IPN-SP株。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CV-A10已成为手足口病的最主要的病原体之一。本研究对3株不同CV-A10毒株进行生物学特性及体液免疫原性比较分析,筛选最适的CV-A10灭活疫苗候选株。将2014年荆州(JZ)分离株CV-A10-L12、2019江苏沛县(PX)分离株CV-A10-195和CV-A10-300,作为候选疫苗株经10层Vero细胞工厂培养,蔗糖垫底离心、蔗糖梯度离心、氯化铯等密度梯度离心后收获病毒颗粒。对不同候选毒株的滴度、病毒实心颗粒(FP)和空心颗粒(EP)的产量和比例、氯化铯密度、形态及结构蛋白等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分析。将纯化后病毒颗粒经甲醛灭活后,免疫Balb/C小鼠评价免疫原性。三株CV-A10候选疫苗株细胞工厂培养、纯化后,收获了高纯度、含病毒结构蛋白、形态完整的EP、FP颗粒。按照细胞培养自然EP和FP比例混合后,免疫6周龄Balb/C小鼠。以同源和非同源的四株CV-A10毒株作为中和毒种,测血清中和抗体滴度,评价3个疫苗候选株的体液免疫原性。CV-A10-195/PX/2019株病毒颗粒产量及免疫原性高于CV-A10-300/PX/2019株,高于CV-A10-L12/JZ/20...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分析微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毛细管裂解色谱法(PyrolysisGaschromatography,简称pyGC)业已用干鉴定微生物[‘-‘1和分析鉴别化学成分、结构极为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并证明了利用nyoc分析鉴定昆虫包涵体病毒的可行性K]。系统聚类分析是统计模式识别的重要方法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化学模式的识别。我们使用欧氏距离系数的8种常规系统聚类算法,对48株典型昆虫包涵体病毒株,即26株核型多角体病毒(NPV)、13株颗粒体病毒(GV)和9株质型多角体病毒(CPV),用PyGC制备的气象色谱(GC)图进行聚类分析,并对不同聚类算…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通过阿米巴共培养等方法发现了一批新的病毒,统称为巨大病毒(giant virus)。它们分布广泛,不仅有很大的病毒颗粒,基因组也非常庞大,还编码许多与蛋白质合成相关的基因,突破了人们对病毒的一般认识,引发了对病毒起源和本质的讨论。巨大病毒被认为有潜在致病性。本文综述了在人体中针对两类最早发现的巨大病毒--拟菌病毒(Mimivirus)和马赛病毒(Marseillevirus)开展的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宏基因组检测、病毒分离及其对哺乳动物感染和致病性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条纹叶枯病对水稻生产造成了广泛而严重的危害。水稻条纹叶枯病毒(RSV)是致病的元凶,而灰飞虱是传播者。RSV在植物体内能形成核糖核蛋白体(RNP)及内含体,但不形成病毒颗粒。每个RNP只含一种RNA。RSV的全基因组由4条单链RNA组成,编码7种蛋白,它们的具体功能正被逐渐阐明。目前对于RSV的致病机制和植物的抗病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  相似文献   

19.
电镜观察粘虫(Leucania separala)核型多角体病毒的不同株系内蒙株(简称N株)和阜阳株(简称F株)的多角体、病毒粒子及核衣壳在形态大小方面都没有很大差别,DNA分子大小也相近。但在SDS-PAGE多肽图谱及DNA酶切图谱上则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经SDS-PAGE所得病毒粒子多肽图谱N株有17条多肽,F株有19条多肽。两株病毒DNA经BamHI酶切N株获得7条带,F株则有8条带,说明DNA酶切位点不尽相同。据此,生化分析能更快速、准确地进行株系分类。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采自四川贡嘎山地区的3个藓类植物新记录种,包含尖叶梳藓(Ctenidium malacodes)、小卷叶藓(Ulota crispula)和居间卷叶藓(U. intermedia)。所有凭证标本均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提供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图片,并讨论了它们与邻近种的主要区别。本次调查发现贡嘎山地区的苔藓植物多样性很高,非常值得继续深入地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