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一、寄主及危害 油松球果螟Dioryctria mendacella Stau-dinger是章古台地区松林内主要害虫之一。除严重危害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外,尚危害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et Zucc.和獐子松Pinus sylvestris Linnaeus var.mongolicaLitvin.。 幼虫不仅危害二年生球果,而且严重危害一年生主梢和侧梢,个别植株一年生梢几乎100%受害。一年生球果和二年生梢,也皆受其危害。严重影响松树的生长和材质。球果受害后,使种子产量下降,影响造林事业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油松球果小卷蛾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球果小卷蛾是松类的球果及嫩梢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在陕西省乔山、黄龙、秦岭,巴山等林区均有分布,已知寄主植物有油松、马尾松、华山松及白皮松等。其中以油松受害最为严重,被害的当年生球果提早枯落而不能成熟;先年生球果多干缩枯死,无子粒:当年生嫩梢常枯枝秃顶,继而干形弯曲,不能长成通直良材,这样,既严重影响森林更新及造林用种,又严重威胁树木生长发育及木材利用价值。 该虫在陕西省乔山林区年只一代,以蛹越夏过冬。翌年4月中旬为蛾始发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达盛发期。蛾盛飞时刻在傍晚19时30分至20时30分。卵散产,主要产于先年生球果上,间或产于嫩梢及针叶上。卵期14天。幼虫始孵期在5月上旬,中旬达盛孵期,6月上、中旬幼虫始老熟,吐丝下地在枯枝落叶层及杂草丛下结茧化蛹,准备越夏过冬。 该虫发生在海拔1,900米以下的松林内,而在1,900米以上的高寒山地尚未见其踪迹。其发生为害规律是:低海拔重于高海拔,山下部重于山中、上部,纯林重于混交林,疏林重于密林,幼、中龄林重于近、成、过熟林,结实好林分重于结实不好及未结实林分。该虫的发生期是阳坡先于阴坡,低海拔先于高海拔,并与植物物候相关,如幼虫孵化始、盛期,正是油松开花始、盛期,也是进行化学防治的大好时机。 防治措施:营造混交林;改疏林为密林,提高林分郁闭度:人工摘除虫害果,集中处理,杀死幼虫;化学防治,可用25%DDT乳剂或50%可湿性DDT的200—400倍液,于幼虫孵化初、盛期各喷一次,灭虫保果作用显著;飞机洒药防治,以25%DDT乳剂10倍稀释液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湿地松人工林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相似文献   

4.
基于GF-2的油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是黄土高原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快速准确地估测其地上生物量,对开展该地区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等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陕西省黄龙山林区石堡林场的油松人工林为对象,结合国产卫星高分二号(GF-2)的多光谱遥感影像与野外同时段实测样地数据,对其地上生物量进行了估算.提取了5种植被指数和8种纹理信息,基于普通回归、逐步回归、岭回归、拉索回归与主成分回归5种方法在4种纹理窗口(3×3、5×5、7×7和9×9)下建模,使用留一法交叉验证测试了每个模型的估算精度.结果表明: 提取的遥感因子之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关系,大部分遥感因子与油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GF-2数据在石堡林场油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的反演中可以实现较高精度,其中估算效果最好的是使用了9×9纹理窗口的主成分回归模型,估算效果最差的是使用了3×3纹理窗口的普通回归模型.利用国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对油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进行反演研究,可以为西北地区林业部门进行森林生物量监测、资源管理与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湿地松人工林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江苏省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年龄湿地松生物量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土壤、密度和抚管措施的影响,同龄林分生物量差异很大.总生物量从42.19—165.40t/ha,平均净生产量从3.58—13.78t/ha·a,净同化率从54.17—94.90g/m2·a。生物量的结构能反映出这些差异。不同器官生物量随年龄而积累的数量,垂直分布变异也很大,积累最多的是树干,其占总生物量的比例不断增加。叶、根、枝积累较少.在6、12、22和40年生时的枝叶指数分别是0.60、0.38、0.28和0.27;叶面积指数分别是9.37、  相似文献   

6.
肖瑜 《植物生态学报》1990,14(3):237-246
本文初步研究了陕西省3个气候区域内7个地区的油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根据55块标准地的295株伐倒木资料,建立了油松各器官生物量的估计方程。经研究比较不同区域油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年平均净初级生产量、现实生产量和叶片的干物质生产效率,结果表明,秦岭山地的油松林一般优于陕西北部的油松林,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油松林各项指标相差不大,但明显高于温带油松林。树干(带皮)生物量比例从南向北逐渐降低,树冠生物量比例从南向北逐渐增大。各调查区油松林分的林下植物种类不多,生物量约占群落总生物量的1%。林地凋落物重量在各地区之间差异很大,未分解层比例从南向北逐渐减小。经比较发现,陕西省大部分地区的油松人工林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7.
8.
山西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碳积累及其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小琴  韩海荣  康峰峰 《生态学杂志》2012,31(10):2455-2460
油松是我国北方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准确估计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及碳储存对研究区域人工林的碳储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固定样地方法对38年生油松人工林的生物量、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进行测定,并估算了其净生产力与年净碳固定量。结果表明:(1)油松单木生物量与胸径和树高之间均存在着紧密的相关关系。林分平均生物量为145.35t.hm-2,其中乔木层为123.98t.hm-2,占林分生物量的85.30%。(2)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各组分碳含量为:树干0.5032gC.g-1,树皮0.4887gC.g-1,树枝0.5414gC.g-1,树叶0.4774gC.g-1,树根0.4862gC.g-1;灌木层0.4468gC.g-1;草本层0.4417gC.g-1;枯落物层0.4112gC.g-1;土壤层(0~100cm)0.0090gC.g-1,随土层深度增加各层次土壤碳含量逐渐减少。(3)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贮量为172.95t.hm-2,各层碳贮量的大小顺序为土壤(0~100cm)(102.07t.hm-2)>乔木层(62.08t.hm-2)>枯落物层(7.75t.hm-2)>灌木层(0.58t.hm-2)>草本层(0.47t.hm-2)。油松各器官的碳贮量与其生物量呈正比,树干的生物量最大,其碳贮量也最大,占乔木层碳贮量的58.80%。(4)油松人工林年净生产力为10.19t.hm-2.a-1,有机碳年固定量为5.03tC.hm-2.a-1。  相似文献   

9.
10.
11.
油松鳞叶中细胞核穿壁现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薄切片和超薄切片技术对油松衰老鳞叶中细胞核穿壁运动进行了观察研究。首次,细胞核内的染色质逐渐收缩集中,形成染色深的球状体,以后,细胞核逐渐与细胞壁接近。接着紧贴细胞壁的细胞核通过细胞壁上的通道或胞间连丝转移到相邻的细胞内,此外,还发现有多种其它的转移方式存在。研究结果表明细胞核的穿壁运动现象同时存在于连子植物和裸植物中,电镜观察进一步证明细胞壁道在细胞核穿壁之前已形成。  相似文献   

12.
油松植物种群自疏规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植物生长的密度理论和有关生物学假设,推导出一种新的植物各自疏规律模型,即N=exp(aln^2B+blnB+c),这里N和B分别为种群密度和植物种群平均重量或平均胸高断面积,a,b,c为参数。将该模型应用于油松种群密度变化规律研究中,证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实际的观测资料,并且具有表达式简单等特点,因而,该模型是油松植物种群自疏规律的有效描述。  相似文献   

13.
中国油松林群落特征及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吴刚  冯宗炜 《生态学报》1994,14(4):415-422
本文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用植物生态学方法系统地分析了中国油松林群落的特征,按不同气候分区探讨了油松林群落的生物量,年净生产量及在不同层次上的分布,比较分析了不同气候区油松林年干物质累和只速率(NP/B)。结果表明:30a 左右生的已郁闭的油松林群落生物量为暖温一不部湿润区(C)(151.13t/hm^2)>亚热带湿润区(D)(145.593t/hm^2) >暖温带南部湿润半湿润区(B)(113.9  相似文献   

14.
江西千烟洲人工针叶林下狗脊蕨群落生物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野外调查和实验分析研究了江西省千烟洲人工针叶林下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群落的生物量、细根生物量、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 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 SLA) 和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等。通过叶片参数和地上生 物量的相关关系建立了狗脊蕨单株地上生物量估算模型,分别 为W1=0.021H1.545(R2=0.790)和W1=2.518(D2H)0 .616(R2=0.894;H为株高 ,D为地径)。人工针叶林下灌草层地上生物量为367.8 g&;#8226;m-2(52~932 g&;#8226;m-2),凋落物为1 631 g&;#8226;m-2(672~2 763 g&;#8226;m-2),分别占 乔木层地上生物量的4.7%(1.55%~13.2%)和20.7%(7.6%~32.1%)。狗脊蕨群落地上生物量和NPP分别为266.6 g&;#8226;m-2和88.67 g&;#8226;m-2&;#8226;a -1 ,其中狗脊蕨种群占73.7%;地下生物量为212.6 g&;#8226;m-2。狗脊蕨的SLA和叶干物质含量(Leaves day mutter content, LDMC)分别为144.0 cm2&;#8226;g-1和31.99%,二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最佳叶面积估算模型为S=21.922 6-0.152L2+0.000 9L3(9.0≤L(叶片长度)≤23.5;1.4≤W ( 叶片宽度)≤5.9)。狗脊蕨种群的LAI为1.8。土壤含水量对狗脊蕨生物量有显著影响。群落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陕南马尾松种群结构与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尾松是陕西南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的先锋树种,但在山坡中上部及山脊等立地条件较差的生境中能够。其稳定性表在两个方面:(1)时间上-年龄结构呈倒J型,即拥有众多的幼苗幼树和少量上层木;(2)空间上-个体分布格局,即同龄个体所组成的斑块间的交替更新;这种稳定性属于地域性特征。种群结构动态变化的主要动力是种内竞争。  相似文献   

16.
广西细叶云南松群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献溥 《植物研究》1987,7(1):127-150
细叶云南松是云南松原种从中亚热带温凉的云南高原向东迁移,适应南亚热带于热河谷的一个变种。它广泛分布在南盘江下游两岸海拔300-1600米的丘陵山地,常常构成大面积的天然森林,群落类型多种多样。它们的形成和分布与所在地的气候、地貌、土壤和人为生产活动特别是垦殖和烧山的影响有密切的联系。本文比较详尽地划分和论述了这个区域广西范围内细叶云南松群系各个群丛的基本特点和分布规律,指出了它们的演替趋势和经营管理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云南松侧根对浅层土体的水平牵引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的侧根对周围土壤具有机械牵引作用。一般来讲 ,垂直根可以通过增加根际土层的抗剪强度来加固土体 ,斜向侧根则能够在对周围土体进行牵引固持的过程中 ,通过提高土体的水平抗张强度实现对土体的增强加固 ,这一作用即侧根的水平牵引效应。为了检验高山峡谷区云南松林是否也有这种效应 ,并调查其量值 ,我们在金沙江中上游的虎跳峡地区对云南松根际土层进行了直接剪土测试。结果表明 ,在表层土体中 ( 0~ 2 0 cm)松树侧根能在 1 0 0 0 cm2 的垂直横截面上提供 42 1 .1 9~ 561 .0 5N的水平牵引力 ,使土层的抗滑力提高 33.2 %~ 37.58%。受该牵引力的影响 ,侧根把根际土层的抗张强度提高了4.2~ 5.6k Pa。测试结果预示 ,只要云南松垂直根可以把浅层土体锚固到较深层稳定的土体上 ,通过水平牵引效应 ,云南松侧根可在一定程度上与垂直根共同克服林地浅层坡面的不稳定性 ,如浅层滑动和蠕移。  相似文献   

18.
人工油松林的化学元素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8年生人工油松林的建群种——油松各器官化学元素浓度由叶、小枝、枝和树干逐渐下降。叶内元素浓度高低,以碳、氮、钙、钾、镁、磷为序。地下部分细根较粗根的元素浓度为大。灌木的化学元素的共同特点是碳含量最高,其次为氮、钾和钙。灌木叶片中的元素浓度大于茎。草本植物地上部分元素浓度明显低于灌木叶。灌木根系内化学元素浓度均低于它的地上部分。枯枝落叶的化学成分与活的枝、叶相比,铁的浓度显著增加,其次为铝,其他元素的浓度或多或少有所下降。在人工油松林各层次植物中,以碳素积累量最高,其次为钙和氮。元素的存留量仍以碳素为高,其次在乔木层中存留量以钙较大,在灌木层中以氮、钾较高。元素的年归还量除碳以外,钙较高,钾、磷较低。人工林的吸收量/土壤贮量的比值,以钾和磷较高。土壤中代换性钾、磷的贮量相对不大,为促进人工林生长,增施磷肥和钾肥将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矿质元素在油松树干中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树干年轮的元素分析,揭示矿质元素在树干中的转移与分布,以期有益于对森林生态系统矿质循环年进程的认识。通过对28龄油松(Pinus tabulaeJormis Carr.)树干圆盘年轮和树皮的元素分沂,揭示矿质元素钙、钾、镁、钠和锰的含量与年轮的年龄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磷、铜与轮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树皮中钙、钾、镁、钠、铁、磷、锰、铜、铝和氮的含量,与树皮的年龄呈正相关关系。内树皮的矿质灰分相当高,分别为树皮和木质部的3.3倍和1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