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小白鼠经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免疫后对脑内与皮下攻击的保护力。此外,也进行了抗体水平与保护力关系的研究。实验证明小白鼠经一次脑炎疫苗免疫后虽然对脑内攻击没有保护力或保护力很低,但在皮下攻击时可以观察到小白鼠有很强的保护力,而且在免疫后一、=天时对少量病毒的皮下攻击已有保护现象。脑炎疫苗二次免疫小白鼠后,小白鼠不仅对皮下攻击有很高的保护力,而且对脑内攻击也能表现有保护现象,其保护指数不仅与疫苗量有关,而且与注射嗣隔有关,一般注射间隔短者其保护力较低,注射间隔长者其保护力则较强。实验并就明免疫的小白鼠对脑内攻击的保护力持续时间不长,而在血液中的中和抗体持续时间较久。最后,本文对机体的保护力与戚染途径的密切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将乙脑减毒活疫苗SA_(14)-14-2株以不同疫苗病毒量(3.87PFU/ml和5.87PFU/ml)分别一次免疫豚鼠,观察其对强毒攻击后抑制毒血症和抗体形成的能力。结果显示疫苗(5.87PFU/ml)免疫组豚鼠攻击前虽然中和抗体阴性或很低,但经攻击感染后不同时间内均未出现病毒血症,对照组豚鼠则于第2,3,4天全部出现病毒血症。表明一次活疫苗免疫后能有效地抑制病毒血症的产生。免疫后30天虽然免疫组的豚鼠中和抗体很低,但攻击感染后抗体迅速增长。第四天的抗体滴度为1:8~32,第5天达1:128~256,第14天抗体高达1:512~1024;而对照组抗体则上升很慢,第7天才出现低水平抗体(1:4)。血凝抑制抗体增长的动态与中和抗体近似。表明活疫苗免疫后虽然中和抗体水平不高,但一经感染可迅速产生高滴度抗体达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原核细胞表达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核蛋白的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表达的核蛋白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免疫小白鼠血清中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荧光抗体滴度达1:12800;用免疫小鼠脾细胞和血情做被动免疫保护实验,结果显示脾细胞对部分乳鼠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致死感染有保护作用,保护率可达38%,而血清不具有免疫保护作用;同时也未观察到核蛋白免疫血清具有促感染乳鼠早死作用。表明核蛋白能诱导细胞免疫保护但不诱导抗体介导的免疫保护,同时也不引起抗体介导的早死,这就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核蛋白作为该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成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继以前的工作,我们选择SA14-A弱毒变异株中的12-1-7号蚀斑病毒继续进行减毒和蚀斑纯化,获得了二株高度减毒而且毒力不易回升的弱毒株,其中一株5—3株的免疫原性较好,经人体免疫观察证明是安全有效的。5—3株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如下: 1.在地鼠肾细胞内繁殖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作用,病毒滴度一般可达10-6—10-7(TCID50/0.2毫升)。在琼脂覆盖下的鸡胚单层细胞内形成小于0.1厘米大小的点状蚀斑,蚀斑内细胞未完全破坏死亡。 2.对3周龄小白鼠和2—3公斤恒河猴脑内接种不引起发病和死亡,脑内病理改变较原强毒株显著减轻而且局限。 3.对1-3日龄乳小白鼠,无论脑内或皮下注射均有致病力,但致病力显著减弱,引起乳鼠死亡的毒力(LD50),脑内在3.0对数以下,皮下在2.0对数以下。 4.对3周龄小白鼠皮下注射,病毒只能在周围脏器内轻度繁殖随即消亡,而不能侵入脑内繁殖,脑组织内分离不到病毒,亦不引起病理改变。 5.在组织培养细胞内连续传10代,或在小白鼠脑内传3—5代,其残余毒力无明显回升。 6.对小白鼠皮下一次免疫后表现有较强的保护力。对豚鼠皮下免疫一次后表现有明显的中和抗体产生,阳转率为70—80%。1967年以来对5—3株进行了人群逐步扩大接种观察,结果未发现活疫苗引起的发热 反应和其他异常反应,人体抗体的阳转率为85—91%,人群流行病学效果保护率一般为80—90%,证明活疫苗是安全和有较好的免疫效果。但是5—3株尚存在着病毒滴度下降快,疫苗不稳定,需冷藏保存等缺点,因而往往影响疫苗大面积人体使用效果,需要进一步改进提高。  相似文献   

5.
对原核细胞表达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核蛋白的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作用进行好研究,结果发现表达的核蛋白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免疫小白鼠血清中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荧光抗体滴度达1:12800;用免疫小鼠脾细胞和血清做被动免疫保护实验,结果显示脾细胞对部分乳鼠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致死感染有保护作用,保护率可达38%,而血清可具有免疫保护作用;同时也未观察到核蛋白免疫血清具有感染的保护作用,保护率可达38%,而  相似文献   

6.
用纯化的鸡抗禽流感病毒(AIV)IgG作免疫原,通过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出1株分泌针对鸡抗AIV和兔抗AIV共有独特型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竞争抑制试验、特异性检验和诱导产生血凝抑制抗体的功能实验证明,此抗体具有AIV血凝素分子的内影象。  相似文献   

7.
用纯化的鸡抗禽流感病毒(AIV)IgG作免疫原,通过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出1株分泌针对鸡抗AIV和兔抗AIV共有独特型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竞争抑制试验、特异性检验和诱导产生血凝抑制抗体的功能实验证明,此抗体具有AIV血凝素分子的内影象.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将乙脑减毒活疫苗SA14-14-2株以不同疫苗病毒量(3.87PFU/ml和5.87PFU/ml)分别一次免疫豚鼠,观察其对强毒攻击后抑制毒血症和抗体形成的能力。结果显示疫苗(5.87PFU/ml)免疫组豚鼠攻击前虽然中和抗体阴性或很低,但经攻击感染后不同时间内均未出现病毒血症,对照组豚鼠则于第2,3,4天全部出现病毒血症。表明一次活疫苗免疫后能有效地抑制病毒血症的产生。免疫后30天虽然免疫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小白鼠为试验模型,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α 溶血素基因工程蛋白单位疫苗的抗体效价水平和免疫保护力,初步评价此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力。方法:Bradfrod法对目的蛋白进行蛋白含量测定,Geoffroy法测定目的蛋白半数溶血效价和活性,建立ELISA方法测定抗体效价,并且通过攻毒得出疫苗免疫保护力。结果:纯化的目的蛋白在53kDa处显示单一条带,蛋白含量为0.1278mg/ml;溶血比活为8012.5HU/mg;所有试验小鼠在首免一周后采集的血清中都检测到了特异性抗体,而抗体效价开始时呈逐渐上升趋势,达最高值后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结论:纯化的目的蛋白达到电泳级纯度,且依然保持良好的黏附活性,蛋白疫苗作用机体产生的抗体水平符合抗体消长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表达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 S1基因的植物乳杆菌工程菌是否对动物产生保护力,利用构建的含重组质粒pVE5523-S1乳杆菌口服免疫豚鼠3次,每次间隔14 d,每次2×108 CFU/只。并以植物乳杆菌及含表达质粒pVE5523植物乳杆菌为阴性对照,进行相同处理。用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活疫苗(HB08株+ZJ08株)肌肉注射接种豚鼠,免疫3次,每次间隔14 d,每次0.2 mL/只,作为阳性对照。分别在免疫后的0 d、7 d、14 d、24 d、31 d、41 d及48 d对4组试验豚鼠心脏采血并分离血清,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抗体和中和试验分析,同时无菌采豚鼠脾脏,进行脾细胞增殖实验分析。结果显示,工程菌能刺激机体产生分泌性抗体sIgA、特异性中和抗体,还可刺激机体IL-4和IFN-γ的增长以及脾细胞的增殖。说明该PEDVS1基因植物乳杆菌工程菌使豚鼠对PEDV产生了特异性免疫力,为后续口服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疟原虫是人体疟疾的病原体,其在人体内发育可以分为肝内期和红内期。对红内期疟原虫免疫机制的研究表明,疟原虫作为“抗原”侵入人体后,人血清中就会产生能够对抗该疟原虫的免疫活性物质,其中抗体和细胞因子发挥主要的免疫保护作用。抗体具有降低疟疾发病率的作用,然而不同抗原诱导产生的抗体的保护作用强度不同。 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在控制原虫血症、建立抗体介导的抗疟免疫机制、以及多种病理损伤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着重就免疫血清中的抗体和细胞因子对红内期疟原虫的免疫作用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2.
1.氯喹啉在20—40毫克/千克,每天两次,应用10—12天时,对家兔形成溶血素的能力无抑制作用,在40毫克时,反而刺激抗体形成(P<0.01一0.05)。 2.氯喹啉在0.2—1毫克/只小白鼠,每天两次,应用11日时,对小白鼠形成溶血素能力无抑制作用。 3.平行进行的6一MP试验,家兔形成抗体的能力受到抑制,小白鼠则不复有影响。 4.氯喹啉对豚鼠过敏反应无防止发生的作用。 5.根据实验结果进行了氯喹啉疗效机制的探讨,并指出进一步研究时的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利用小白鼠免疫和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了噬菌体展示抗体文库,从文库中筛选获得了一株抗克伦特罗单克隆抗体。该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尚未在世界基因数据库中登录,是一个新的抗体。该抗体对于游离克伦特罗的半抑制率IC50为0.602μg/mL。该噬菌体展示的抗体片段可以用于竞争法检测克伦特罗的含量,其能够检测出的最低浓度为15.6 ng/mL,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由提取的鼠疫F1抗原和重组鼠疫V(rV)抗原组成的鼠疫候选疫苗免疫豚鼠,对其免疫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豚鼠随机分成5个试验组,在免疫后不同时间点采血进行抗体检测、MTT法淋巴细胞增殖试验以及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检测。结果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双组分鼠疫候选疫苗能诱导较强的体液免疫应答;MTT细胞增殖结果显示,脾脏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不明显;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针对F1和rV抗原DTH阳转率均为100%。结论双组分鼠疫候选疫苗能诱导豚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该疫苗有希望成为我国新一代鼠疫疫苗。  相似文献   

15.
以大肠杆菌HfrC为给体,福氏志贺氏痢疾杆菌Fa.1、Fs.2、F3,4、F。2404为受休,分别杂交 得到六株痢痰杆菌杂交株,与其原始株及两株铰链株进行了生化、血清、药敏、繁殖力、侵袭力、免疫力等生物学及免疫学特性的比较。发现HF,。2-3,Hfu 4—17二杂交株与痢疾毒株在乳鼠肠道内具有不同程度的繁殖力,此点与两株依链株不同,后者在乳鼠肠道内不能繁殖。经毒力试验表明,HE38 2-3与HF38 4-17株的小白鼠LD,。剂量分别为2.5×10,,2,0×10,,而其相应原 始菌株Fs-2,F384分别为4×104.2.7 x10’,杂交株高于原始菌株;将上述二杂交株以5×10。 菌体接种豚鼠角膜,未引起炎症反应;二者均不侵入HeLa细胞,结果同依链株类似。经豚鼠角膜免疫力试验证明,HF38 4—17与HF38 2—3株均可使免疫豚鼠角膜产生对同型毒菌F38 75株攻南白免疫力,尤以HF38 4—17株曲杯.  相似文献   

16.
皮上感染布鲁氏菌之后,在短期内(15分钟)即有大量细菌进入豚鼠体内并且迅速散布全身。在比较皮下厦皮上接种力法时发现皮下注射后大部分帝田菌停留在局部注射处,而扩散到各内脏的活菌教反而不如度上法。从细菌的扩散来考虑,皮上接种看来是一个适宜的活菌免疫途径。皮上接种时菌量与布鲁氏菌进入量有密切关系,而划痕的道数却不是决定性的。动物免疫力试验说明具有较强剩余毒力的菌株,例如104M菌株,在皮上免疫后有较好的免疫力。因此在选择皮上接种用的布鲁氏菌苗菌株时有必要考虑菌株的这一免疫性能。  相似文献   

17.
布鲁氏菌变态反应原的研究I.蛋白变应原的提取和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粗糙型布鲁氏菌B115菌种制成浓菌液,丙酮脱水,高浓盐溶液处理,离心去渣,上清用酒精沉淀,制成粗提液;再过Sephadex G100柱,用致敏豚鼠证明第2峰液(P2)为特异性变应原。聚丙烯酰胺电泳测定为单一成份;用致敏豚鼠作皮肤试验,45小时P2组平均值为:14.7—23.2mm;布鲁氏菌素组为:7.5一12.2mm.用致敏家兔作皮肤试验,P,组为19.2—22.4mm,菌素组为0--16.8mm.初步证明P2具有较好的变态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鸡卵黄免疫球蛋白 (IgY)经滴鼻途径是否引起动物的粘膜免疫反应以及反应的程度。制备抗H3 N2 型流感病毒特异性IgY ,以滴鼻方式免疫实验家兔和豚鼠。实验动物在免疫后不同时期采血 ,检测特异性抗IgY抗体水平。豚鼠以相同IgY静脉攻击 ,观察动物的反应。实验结果表明 ,豚鼠和实验家兔均产生了特异性粘膜免疫反应 ,应慎重采用IgY以滴鼻方式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19.
1.乙型脑炎病毒SA14毒株通过地鼠腎单层细刚胞连续传递20代后,对小白鼠的脑内毒力发生显著变异,由原来的10-5—10-6下降至10-1—10-2.5/0.03ml之间,与地鼠腎细胞的釉胞致病变毒力(TCID50)此鞍,二者相差4.00—5.07log,而皮下,肤腔毒力则巳丧失。 2.变异株对恒河猴的脑腔致病力亦有明显的减弱,以大量病毒脑腔感染猴子后,虽有脑炎症状出现,但发病溉伏期和病程均有延长,而感染的4只猴子中仅有一只死亡。 3.变异株对小白鼠具有较强的免疫力作用,在豚鼠、猴手及小白鼠体内均能产生一定的特异性中和抗体。  相似文献   

20.
将口蹄疫病毒(FMDV)免疫串联片段FB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BAD/TOPO中,经鉴定后得到重组质粒pBAD-FB,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到受体菌TOP10中,用诱导剂阿拉伯醛糖分别以不同的浓度进行诱导,并在不同诱导时间进行采样,经处理后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发现以终浓度为0.002%的阿拉伯醛糖进行诱导,4 h后表达可达到高峰,其大小约为26 ku,软件扫描结果显示,FB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的28.9%,能与抗FMDV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和可溶形式存在.将融合蛋白的可溶性组分用50% Ni-NTA树脂过柱纯化并抽提融合蛋白的包涵体,经过洗涤后分别制成油乳剂疫苗,经皮下注射免疫豚鼠,用乳鼠中和试验测定豚鼠血清中和指数,并用口蹄疫病毒对豚鼠进行攻毒.结果表明,用此融合蛋白的纯化产物和包涵体免疫豚鼠能诱导产生高滴度的中和抗体,对病毒的攻击提供100%的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