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郭建崴 《化石》2011,(3):79-82
2011年6月17日,我乘航班飞赴宁夏银川,应邀参加于次日举办的“纪念水洞沟遗址发现88周年暨首届水洞沟文化旅游节”活动。随身带了一本金一南先生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为丰线撰写的书——《苦难辉煌》,意在伴我度过1个半小时的空中旅程。当飞机穿越了毛鸟素沙漠后即将降落银川河东机场,舷窗外变换的景色把我从书页上吸引开来——先是长...  相似文献   

2.
朱敏 《化石》2011,(3):76-78
1923年,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桑志华在宁夏水洞沟发现了旧石器文化遗址,通过发掘,出土了大量旧石器和动物化石,水洞沟因此而成为我国最早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1988年,水洞沟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3.
宁夏旧石器考古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2002年4—5月在宁夏开展的考古调查共发现旧石器时代地点30余处。2003年4月再次调查并对上年发现地点进行复查,确定了灵武地区水洞沟、施家窑、张家窑和固原地区彭阳县岭儿村4处地点群,采集石制品300余件,动物化石20余件,大部分来自地层断面上。石制品个体多较小,类型多样。从地层和石制品特征判断,新地点多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与水洞沟文化时代相当;少许材料发现自早于水洞沟工业的层位。此项调查扩大了宁夏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分布区,对探讨水洞沟文化的分布范围、渊源和旧石器时代晚期东西方人类迁徙和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4.
2003年7月2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门前多了一群朝气蓬勃的女孩儿,她们是今年水洞沟遗址发掘的志愿者,正等待向宁夏灵武"进军"……  相似文献   

5.
张乐 《化石》2004,(2):7-8
2003年7月2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门前多了一群朝气蓬勃的女孩儿,她们是今年水洞沟遗址发掘的志愿,正等待向宁夏灵武“进军”……  相似文献   

6.
栗静舒  彭菲 《人类学学报》2014,33(4):521-521
2014年6月9日~13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为古脊椎所)与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宁夏灵武水洞沟遗址举办了"旧石器遗址野外发掘数字化技术研讨班",参加研讨班的人员除了有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古脊椎所的相关人员外,还有来自三峡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郑州大学、美国匹兹堡大  相似文献   

7.
水洞沟记趣     
张晓凌 《化石》2004,(2):4-7
公元2003年7月24日-9月4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宁夏考古所联合组织了对位于宁夏银川市郊的水洞沟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的大规模发掘。古脊椎所的高星老师是发掘领队。期间来自上述两个科研与考古单位和中科院地质地球物理所、地球环境研究所、北京大学环境学  相似文献   

8.
宁夏水洞沟遗址的发现首次证实了旧石器时代东亚古人类的热处理行为。本文通过压缩实验和XRD(X射线衍射)检测,对宁夏水洞沟遗址区采集的白云岩石料热处理前后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经过450℃热处理的白云岩石料材质更加均匀,硅质含量减小、钙质含量增加,抗压强度下降31%,最大应变提高27%,在应力-应变曲线上出现了明显的锯齿状波动现象。这些变化降低了打击石料所需的力度,使石料易于产生多次开裂,不容易发生一次性灾变破坏,为古人类调整打击点、打击方向和力度创造了机会,从而降低了打制难度,提高了石器的制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曹明明 《化石》2004,(2):2-5
站在水洞沟一号地点环看整个水洞沟遗址,我眼前慢慢出现了刘东生先生描写的场景:“2万多年前,一群远古人顶着凛冽的西伯利亚寒风,艰难地跋涉在鄂尔多斯黄沙漠漠地旷野之上,他们是一支由男女老少组成的队伍,随身携带着猎人的专用工具、武器、帐篷和火种。当他们翻上一道连绵起伏的山  相似文献   

10.
正水洞沟遗址作为中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至今共发现、发掘了12个地点,建立了该区域基本完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序列,包含石叶技术、简单石片技术以及细石叶技术。第2地点是核心地点之一,2003年以来经历过多次系统的考古发掘。图中从左至右分别为2003-2007年度的发掘的T1、T2区域和2014-2016  相似文献   

11.
水洞沟遗址第3、4、5地点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洞沟遗址第3、4、5地点位于水洞沟盆地西南边缘,自1923年发现以来,这三个地点尚未经过正式发掘。2004年夏秋季节,宁东重化工基地引黄管道的修建要穿越盆地的边缘,遂对这三个地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共揭露110m2,出土和采集了上千件石制品和鸵鸟蛋皮。下文化层的石制品主体呈现出与水洞沟第1地点相同的文化面貌;上文化层石制品和采集品特征则与第6地点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其中包含大量的细石器制品。另外,在水洞沟盆地首次发现了两面器类型。此次发掘出土的文化遗物丰富了水洞沟遗址的文化内涵,对研究水洞沟文化与华北相邻区域古文化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韩济生院士约我为《生理科学进展》写一篇关于我自己的成长经历的文章 ,以便启迪后人 ,特别是激发青年人对药理学事业的挚爱 ,播种追求超越前人的精神。我回顾了个人所经历的一切艰难困苦 ,感到所取得的成绩微不足道。但是 ,满怀着对青年人的希冀 ,我还是在沉默良久之后 ,欣然接受了我的老朋友韩院士之嘱托 ,写下了这篇我的人生历程。我于 1931年 9月出生在江西省南昌市郊区塘山乡徐家村。在家中排行老二 ,取名徐叔云。我的父亲当时在江西省救济委员会当个小职员 ,勉强支撑全家生计。然而 ,1937年抗日战争暴发 ,母亲拉着我和妹妹逃出南昌 ,…  相似文献   

13.
《化石》2013,(1):4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课题组彭菲博士等报道了中国西北地区水洞沟遗址旧石器时代晚期地层(约距今3万年)中发现的一件带有刻划痕迹的石制品.该石制品出土于水洞沟遗址第一地点1980年发掘的下文化层,这是我国旧石器时代遗址中首次发现带有刻划痕迹的非有机质遗物.2012年9月17日,《科学通报》第57卷26期以封面文章形式刊登了该项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张晓凌 《化石》2013,(2):49-53
塞外,水洞沟,七匹狼,很容易令人联想到雄浑苍凉的西北大地上群狼引颈长嚎的画面。其实,水洞沟的七匹狼是一群欢声笑语、热情活泼的女孩子。2003年,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遗址水洞沟开始发掘,在领队高星"亲自动手"、"精耕细作"、"快乐考古"等理念的倡导下,考古队没有雇请民工,而是由来自全国各相关研究院所和大学文博考古系  相似文献   

15.
水洞沟的新年代测定及相关问题讨论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水洞沟是中国北方的一处独具特色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在阐释区域性技术传统的成因、远古文化的发展和变异,以及晚更新世人类在东北亚的迁徙、扩散和交流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报道在水洞沟2号地点发现的新材料和新的研究成果:野外考察发现系列的火塘遗迹并采集到石制品、骨器等文化遗物;系统的AMS^14C测年将水沿沟遗址的年代确定在距今29000-24000前;新的研究为探讨水洞沟工业的渊源和细石器技术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林玉芬 《人类学学报》2003,22(4):308-308
金秋 9月 ,在祖国的大西北 ,塞上名城———银川 ,由宁夏自治区文化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银川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的“纪念水洞沟遗址发现 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研讨会于 9月 1 9日— 2 3日期间进行 ,会议代表 6 0余人 ,分别来自内地各省市博物馆、高等院校、研究单位和台湾的科研机构。美国、日本、韩国也派出数位学者参加了大会。大会开幕式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宁夏文物局局长薛亚平先生主持。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厅长王邦秀先生、银川市副市长洪梅香女士、自治区人…  相似文献   

17.
《化石》2004,(2):20-20
一、日程第一天(2 0 0 4年8月2 5日) :上午9:0 0以前在宁夏首府银川市内的桂苑宾馆内集合(具体地址:银川市老城区南薰西街) ;9:0 0乘汽车出发,赴水洞沟地区进行地质实习;而后参观明长城,并在长城外蒙古大营用晚餐,体验民族风情,欣赏毛乌素沙漠景观。第二天(8月2 6日) :上午参观西夏王陵;下午赴水洞沟进行史前考古活动;傍晚开始进行仿古篝火晚会。第三天(8月2 7日) :上午赴贺兰山,参观贺兰山博物馆和古岩画;午餐后总结解散。本次活动结束,会员可自行安排其他活动旅程。二、费用人民币14 80元 人。请于2 0 0 4年7月31日前确认报名并汇人民币4 …  相似文献   

18.
水洞沟第2地点是水洞沟遗址群的重要遗址之一, 自2003年来共进行了4次发掘, 揭露面积约100m2, 发现7个文化层, 包含用火遗迹、石制品、动物化石、串珠装饰品和磨制骨针等。本文观察和研究的石制品1万余件, 总体上显示中国北方石片石器工业的技术特征, 但最下部第7文化层出土1件具有水洞沟第1地点特征的石叶石核。动物化石比较破碎, 集中分布于火塘内部或周围, 反映了古人类围绕火塘进行肉类资源利用的行为。综合水洞沟第2地点的AMS14C及光释光测年数据,该地点主要文化层年龄集中在距今41ka-20ka BP之间。  相似文献   

19.
高星 《化石》2013,(2):83+1-3
谨以此专辑纪念水洞沟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90周年水洞沟,一个略显土气的名字,但却是一处举世闻名的远古人类文化遗址的符号,在古人类学和史前考古学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一处珍贵的文化遗产,1988年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埋藏着远古先民生产生活的历史,静卧着见证过沧海桑田变迁的诸多文物古迹,印满了中外学者名流前来探考踏访的足迹,还因为神奇瑰丽的地貌景观成为当代的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动物学研究》影响因子为0.649,在59种生物学类期刊中排名第20位。在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7)》中,本刊影响因子为0.809,5年影响因子0.938,他引总引比0.94,h指数11。2007年编辑部收到来稿393篇,其中英文来稿54篇;英文来稿中,国外来稿33篇,比2006年增加8篇。为此,我们对2007年向本刊投稿的作者致以诚挚地感谢!并进一步鼓励作者投英文稿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