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暴发流行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件,急需快速有效的现场诊断试剂。为探讨SARS-CoV-2病毒IgM/IgG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304例新冠肺炎临床诊断病例、114例SARS-CoV-2核酸检测阴性的正常人(138)及其他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病例(64),采用胶体金法对采自上述病例的血浆或血清标本进行IgM和IgG抗体检测,并选取部分病例进行了全血和血浆或血清标本的检测同源性比较,进一步对304例临床诊断病例的病毒核酸、IgM/IgG抗体的时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304临床诊断病例中,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病例为105例,胶体金法检测SARS-CoV-2 IgM和IgG抗体的敏感性分别为76.2%(80/105)和86.6%(91/105),IgM/IgG抗体阳性总体符合率为96.1%(101/105);核酸、抗体均为阴性者为73例;其余126例临床诊断病例中,IgM阳性率为69.2%(87/126),IgG阳性率为98.3%(125/126),IgM/IgG总体符合率为100%(126/126)。健康人和其他发热病人中,IgM和IgG检测特异性分别为99%(200/202)和98%(198/202)。同源全血与血浆或血清标本抗体检测结果的总符合率为99%,显示两者具有高度一致性。本研究提示,胶体金法检测SARS-CoV-2抗体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场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念珠菌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在肺念珠菌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2017-09-01~2018-03-31住院患者76例,其中临床诊断肺念珠菌病患者8例、拟诊诊断肺念珠菌病患者13例、非念珠菌病患者55例(曲霉菌病患者12例、非真菌病患者28例、未确定病原菌患者15例);用胶体金法念珠菌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检测患者血液标本,与血清G实验和肺泡灌洗液(BALF)G实验比较,分析IgM和IgG抗体检测在诊断肺念珠菌病中的价值。结果:76例患者全部行IgM和IgG抗体检测,IgM抗体检测阳性33例,IgG抗体检测阳性22例;38例患者行血清G实验检测,阳性1例;35例患者行BALF G实验检测,阳性15例。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和Youden指数,IgM抗体检测分别为100.0%、64.2%和0.642,IgG抗体检测分别为87.5%、77.9%和0.654,血清G实验分别为0%、97.1%和-0.029,BALF G实验分别为83.3%、65.4%和0.487。结论:IgM抗体检测诊断肺念珠菌病的灵敏度高,可作为高危患者的筛查指标;IgG抗体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作为诊断肺念珠菌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IgG类抗体亲和力检测在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被动颗粒凝集试验(PP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者血清IgM类抗体水平,同时用IFA法检测其IgG类抗体的亲和力,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一致性检验。结果在IgM类抗体检测上PPA法检出阳性率(60/120)高于IFA法(49/120),两法检测结果缺乏一致性。而IFA法检测IgG类抗体阳性的97例中,有22例检出低亲和力IgG类抗体,其中20例同时检出IgM类抗体,两法检测结果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1)和较好的一致性(0.7>Kappa>0.4)。结论肺炎支原体低亲和力IgG类抗体检测有与IgM类抗体检测类似的早期诊断价值,可与IgM类抗体联合检测用于区分近期感染、感染后复发或再次感染。  相似文献   

4.
SLE患者血清中SARS-CoV抗体阳性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SARS-CoV)抗体测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假阳性问题,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66例正常对照和31例SLE患者血清中SARS-CoV抗体的阳性率。结果,66例正常对照中,IgM抗体均阴性,IgG抗体的阳性率为3.0%(2/66);31例SLE患者中,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9/31)和58.1%(18/31),IgG抗体和IgM抗体同时阳性为22.6%(7/31)。经RTPCR检测,上述阳性病例均为阴性。结论:用非纯化抗原制备的ELISA试剂盒测定SLE患者的SARS-CoV抗体,可能出现假阳性,两种抗体同时测定可降低诊断的假阳性率,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在SLE患者中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可能与包被的抗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假丝酵母菌甘露聚糖抗原和假丝酵母菌IgG/IgM抗体、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抗原和烟曲霉IgG抗体在侵袭性真菌病早期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已确诊侵袭性假丝酵母菌病患者18例,侵袭性烟曲霉病患者6例,单纯细菌感染患者20例,浅部真菌感染患者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20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甘露聚糖和假丝酵母菌IgG/IgM抗体以及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抗原和烟曲霉IgG抗体浓度,计算各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结果甘露聚糖抗原和假丝酵母菌IgG/IgM抗体联合测定的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83.3%,阴性预测值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85.7%,ROC曲线下面积为0.992(95%CI:0.974~1.000);半乳甘露聚糖抗原和烟曲霉IgG抗体联合测定的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5.0%,阴性预测值为98.2%,阳性预测值为100.0%,ROC曲线下面积为0.978(95%CI:0.934~1.000)。结论甘露聚糖抗原和假丝酵母菌IgG/IgM抗体、半乳甘露聚糖抗原和烟曲霉IgG抗体联合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内蒙地区发热患者中冠状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以SARS冠状病毒感染Vero细胞涂片为冠状病毒抗原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55例发热患者和68例正常人血清中冠状病毒的IgG、IgM抗体。结果发热患者血清中冠状病毒IgG抗体和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1%(16/55)和10.9%(6/55),而正常人血清中只检测到2.9%(2/68)的IgG抗体,且未检测到IgM抗体,2组患者的IgG和IgM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随机选取7例患者的IgG阳性血清进行SRAS冠状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封闭实验,结果有6例血清仍为阳性,有1例血清转为阴性,说明冠状病毒IgG抗体阳性血清中85.7%为普通冠状病毒特异性,14.3%为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结论普通冠状病毒是内蒙地区发热患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部分患者还存在SARS冠状病毒的既往感染。  相似文献   

7.
探讨引起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检测结果假阳性的干扰因素,改良检测方法,完善实验室检测方案。本研究收集2020年1月2日至2020年3月5日就诊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及南充市中心医院的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清样本共74份,其中19例为SARS-CoV-2核酸检测确诊阳性,10例为其他呼吸道病毒IgM抗体阳性,10例肝炎病毒抗体IgM阳性,20例类风湿因子IgM阳性,15例抗核抗体阳性。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试剂A、试剂B)分别对研究对象血清进行SARS-CoV-2 IgM和IgG抗体检测,并对结果为SARS-CoV-2 IgM或SARS-CoV-2 IgG阳性的病例进行分析,发现造成检测结果假阳性的可能因素。再采用合适浓度的尿素对检测为阳性结果的血清及3例SARS-CoV-2 IgM阳性的COVID-19早期患者血清进行解离,解离后分别重新测定SARS-CoV-2 IgM、IgG抗体。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19例COVID-19确诊患者血清中,试剂A检出SARS-CoV-2 IgM、IgG抗体阳性数为15例及18例,试剂B检出SARS-CoV-2 IgM、IgG抗体阳性数均为12例;20例类风湿因子IgM阳性患者血清中,试剂A检出SARS-CoV-2 IgM、IgG抗体阳性数为16例及14例;15例高滴度ANA阳性患者血清中,试剂B检出4例SARS-CoV-2 IgG抗体阳性。尿素解离浓度为2 mol/L时,试剂A检出的RF-IgM阳性血清中的16例SARS-CoV-2 IgM抗体有14例转阴,14例SARS-CoV-2 IgG抗体有13例转阴,而试剂A在COVID-19确诊患者血清中检出的SARS-CoV-2 IgM、IgG抗体均未出现阴转;尿素解离浓度为4 mol/L时,试剂B检出的ANA阳性血清中的4例SARS-CoV-2 IgG抗体全部转阴,而在COVID-19确诊患者血清中检出的的SARS-CoV-2 IgM、IgG抗体均未出现阴转。另外,经过尿素解离后,试剂A和试剂B在3例COVID-19早期患者血清中检出的SARS-CoV-2 IgM抗体也都未出现阴转。本研究提示,IgM型类风湿因子易造成试剂A检测血清SARS-CoV-2 IgM、IgG结果的假阳性;高滴度的ANA抗体也会引起试剂B检测血清SARS-CoV-2 IgG结果的假阳性。对检测结果假阳性的样本,采取尿素解离方案,能有效降低检测过程中假阳性发生的概率;尿素解离法对COVID-19患者发病早期标本检测灵敏度的影响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评价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与化学发光法(CLIA)联合检测对降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特异性抗体假阳性的效果。收集2020年1月22日至2020年3月5日就诊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及南充市中心医院的19例SARS-CoV-2确诊患者不同时段的血清33份,55例非SARS-CoV-2、其他病原体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血清55份,采用GICA和CLIA分别对血清SARS-CoV-2 IgM、IgG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GCIA检测SARS-CoV-2 IgM、IgG的敏感性分别为100.0%、94.74%,与CLIA(92.86%和100.0%)比较没有差异(P>0.05);GCIA检测SARS-CoV-2 IgM、IgG的特异性分别为70.91%、74.55%,明显低于CLIA的特异性(98.18%和89.09%)(P<0.01);两种方法检测SARS-CoV-2 IgM、IgG结果具有一致性(P<0.001),Kappa值分别为0.434,0.406;ROC曲线分析发现,GCIA检测SARS-CoV-2 IgM、IgG的AUC分别为0.855、0.846,明显低于CLIA(0.955和0.945)(P<0.05)。两种方法联合检测SARS-CoV-2 IgM、IgG的敏感性分别为92.86%、94.74%,特异性分别为100.0%、100.0%;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检测SARS-CoV-2 IgM、IgG的AUC分别为0.964、0.974,高于两种方法的单独检测。GICA和CLIA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SARS-CoV-2 IgM和IgG的检测特异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不同临床分型患者血清中新冠病毒(SARS-CoV-2)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的差异和不同时期的浓度变化,并以抗体水平变化判断核酸复阳是否为二次感染。方法选取2020年2—3月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收治的41例COVID-19患者,共收集其患病15-65天血清标本126份;作为对照,同时选取91例发热门诊核酸检测阴性患者采集血清各1份。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CLIA)检测血清中新冠病毒IgM和IgG抗体水平,经组间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对抗体浓度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无症状感染者IgM和IgG抗体平均浓度高于阴性对照组,低于普通型和重型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型患者IgM和IgG抗体浓度均低于重型患者,IgM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gG抗体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6);COVID-19患者急性期的IgM和IgG抗体浓度均高于康复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阳后,患者体内IgM和IgG抗体浓度没有增加,持续下降。结论 COVID-19患者的SARS-CoV-2 IgM和IgG抗体浓度,依无症状感染、普通型、重症型患者临床类型逐次升高,康复期逐渐降低,但大部分体内仍存在较高水平的IgG抗体。核酸复阳之后的SARS-CoV-2 IgM和IgG抗体浓度并未增高,说明未发生二次感染。  相似文献   

10.
MacELISA、RPHI和IFAT用于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IgM捕获ELISA(MacELISA)、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RPHI)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T)检测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血清特异性抗体的结果。MacELISA对急性期血清IgM抗体的阳性检出率与RPHI对总抗体的阳性检出率相近,两法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IFAT检测IgG抗体的阳性率则较低。总抗体滴度(RPHI)与IgG抗体滴度(IFAT)相关(r=0.542,P<0.01),而与IgM抗体滴度(MacELISA)无明显相关(r<0.1)。但进一步研究发现,3日内血清IgM抗体滴度与总抗体滴度(RPHI)存在相关关系(r=0.701,P<0.01),表明IgM抗体可能也与发病初期RPHI的较高的阳性检出率有关。本工作表明,MacELISA作为一种早期诊断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而RPHI操作简便、快速、敏感性高,但存在一定的非特异性。研究还发现,流行区临床诊断为EHF的病人,IFAT(IgG)和RPHI检测均阳性,而MacELISA(IgM)阴性,提示用RPHI进行血清学诊断时,检查双份血清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新发传染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病原体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核蛋白(NP)IgM和IgG型抗体在SFTS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规律,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发病机制的认识提供依据.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28例SFTS患者不同病程阶段血清中NP特异性IgM、IgG抗体.结果:①28例SFTS患者中,IgM阳性检出率为89.3 %(25/28),IgG阳性检出率为85.7 %(24/28).②IgM和IgG均在发病5天后开始出现,随着病程延长血清中抗体水平逐渐上升,其峰值出现在发病2周左右.③死亡组患者的抗体检出时间迟于痊愈组患者,且抗体水平低下.结论:①在SFTSV感染早期,SFTS患者血清中NP特异性抗体IgG和IgM的变化趋势一致,NP特异性抗体IgG和IgM一样是SFTS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②因疾病严重而死亡的患者,抗体出现延迟、抗体水平低下可能与患者细胞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及多脏器功能障碍有关,致使机体体液免疫应答减退或应答无能.③抗体出现延迟且抗体水平低下可能是病情严重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散发性戊型肝炎抗体的临床意义.采用ELISA方法检测.结果为102份抗-HEV阳性血清中抗-HEV·IgM+72份(占70.6%)、IgG+21份(占20.6%)、双阳性9份(占8.8%);IgM阳性与急性期病程和ALT异常呈现正相关.认为抗-HEV·IgM/IgG临床判断IgM为诊断标志、IgG为感染标志;疫区急性期内再感染可能性极少;城市散发戊肝食源性感染是主要传播方式之一;提示应加强饮食服务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化学发光分析法对大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2 293例孕前和孕早期妇女TORCH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得出其感染的阳性率,为本地区育龄期妇女保健提供参考依据,加强TORCH对孕产妇影响的认识,并指导做好预防工作。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对2 293例孕前期及孕早期妇女进行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HSV)、风疹(RV)、弓形虫(TOX)的IgG以及IgM进行检测。结果 IgG抗体检测结果:TOX阳性率为1.25%,CMV阳性率为95.04%,RV阳性率为84.78%,HSV阳性率为94.31%。IgM抗体检测结果:TOX阳性率为1.39%,CMV阳性率为1.48%,RV阳性率为2.28%,HSV阳性率为10.50%。结论大连地区孕前期及孕早期妇女TORCH的阳性率偏高,TORCH的感染影响人口的质量,与优生优育有着重要的关系,要积极做好检测和预防,及早的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IgM /IgG胶体金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的制备方法,并对检测试剂的性能指标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溶液,分别用刺突蛋白(S蛋白)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 RBD)和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 NP)作为标记抗原,硝酸纤维素膜上包被鼠抗人IgM单抗(M线)和鼠抗人IgG单抗(G线),并用二硝基苯酚-牛血清白蛋白(DNP-BSA)和兔抗DNP多抗为独立C线质控系统制备胶体金检测试剂;比较RBD蛋白和NP蛋白临床测试符合率,选取较优抗原制备检测试剂,对试剂交叉、干扰反应性,加速稳定性及临床诊断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性能评价。结果: RBD蛋白临床测试总符合率 98.48%(389/395);NP蛋白临床测试总符合率89.11%(352/395),RBD蛋白总符合率高于NP蛋白。选用RBD蛋白制备检测试剂盒,与13种常见病原体抗体阳性样本均无交叉反应;样本中的甘油三酯、血红蛋白、胆红素、类风湿因子(RF)、人抗鼠抗体(HAMA)、抗核抗体(ANA)对测试结果无干扰。试剂盒50℃加速破坏6周稳定。临床确诊样本及排除样本测试,IgM灵敏度为78.31%(65/83),特异性为98.90%(721/729);IgG灵敏度为92.77%(77/83),特异性为99.31%(724/729);IgM和IgG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2.77%(77/83),特异性为98.35%(717/729);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83 0,P<0.05。结论: 2019-nCoV IgM/IgG抗体检测试剂(胶体金法)检测性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操作便携,可作为已有的2019-nCoV核酸检测法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 IgM/IgG胶体金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的制备方法,并对检测试剂的性能指标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溶液,分别用刺突蛋白(S蛋白)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和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NP)作为标记抗原,硝酸纤维素膜上包被鼠抗人IgM单抗(M线)和鼠抗人IgG单抗(G线),并用二硝基苯酚-牛血清白蛋白(DNP-BSA)和兔抗DNP多抗为独立C线质控系统制备胶体金检测试剂;比较RBD蛋白和NP蛋白临床测试符合率,选取较优抗原制备检测试剂,对试剂交叉、干扰反应性,加速稳定性及临床诊断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性能评价。结果:RBD蛋白临床测试总符合率98.48%(389/395); NP蛋白临床测试总符合率89.11%(352/395),RBD蛋白总符合率高于NP蛋白。选用RBD蛋白制备检测试剂盒,与13种常见病原体抗体阳性样本均无交叉反应;样本中的甘油三酯、血红蛋白、胆红素、类风湿因子(RF)、人抗鼠抗体(HAMA)、抗核抗体(ANA)对测试结果无干扰。试剂盒50℃加速破坏6周稳定。临床确诊样本及排除样本测试,IgM灵敏度为78.31%(65/83),特异性为98.90%(721/729); IgG灵敏度为92.77%(77/83),特异性为99.31%(724/729); IgM和IgG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2.77%(77/83),特异性为98.35%(717/729);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83 0,P 0.05。结论:2019-nCoV IgM/IgG抗体检测试剂(胶体金法)检测性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操作便携,可作为已有的2019-nCoV核酸检测法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6.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10例不同病程、病期及病型的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尿中及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尿中IgM型抗体阳性率为62.7%。尿中IgG型抗体阳性率91.8%与血清IgG型者90.9%相似,而总阳性率(IgG或IgM有一项以上阳性者的总检出率)99.1%则高于血清IgG者。20例其它疾病及10例正常人尿抗体均为阴性。结果表明尿抗体检查法是特异且可靠的,它比血清学方法简便、灵敏、为临床诊断可早期快速得出结果,不用采血有利于病人。IgM型抗体阳性率受病程、病期、病型及尿蛋白量的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17.
SLE患者血清中SARS—CoV抗体阳性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SARS—CoV)抗体测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假阳性问题,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66例正常对照和31例SLE患者血清中SARS—CoV抗体的阳性率。结果,66例正常对照中,IgM抗体均阴性,IgG抗体的阳性率为3.0%(2/66);31例SLE患者中,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9/31)和58.1%(18/31),IgG抗体和IgM抗体同时阳性为22.6%(7/31)。经RT—PCR检测,上述阳性病例均为阴性。结论:用非纯化抗原制备的ELISA试剂盒测定SLE患者的SARS—COV抗体,可能出现假阳性,两种抗体同时测定可降低诊断的假阳性率,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在SLE患者中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可能与包被的抗原有关。  相似文献   

18.
探讨肿瘤患者化疗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检测方法的应用价值。使用免疫组化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gG/M抗体,以及实时荧光定量(FQ-PCR)检测HCMV DNA。47份全血标本中抗原阳性率为48.9%,平均抗原阳性细胞数7.9±8.1(1-65)/5×104WBC,HCMV DNA阳性率19.1%(10/47),HCMV DNA含量均值为6.320×105copies,白细胞HCMV-DNA阳性率51%(25/47),HCMV DNA含量均值为3.830×107 copies,HCMV pp65抗原阳性率为48.9%(23/47),IgG抗体均阳性,IgM抗体阳性率为23.4%(12/47),以PP65抗原阳性为对照,IgM抗体检测的敏感率仅为49.3%。在连续动态检测HCMV多种指标时,结合DNA及抗原动态检测具有更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副流感病毒(PFV)血清特异性IgM和IgA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在方法统一的基础上比较了检测IgG、IgM和IgA抗体的结果,证明检测血清IgM和IgA可以作为RSV和PFV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检测了120份临床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RSV-IgM检出率为33.3%,RSV-IgA为36.7%;PFV-IgM为27.5%,PFV-IgA为31.6%。提出了对RSV和PFV感染以检测特异性IgA替代IgM或两者互补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伤寒Vi多糖结合疫苗和Vi多糖疫苗分别免疫小鼠,分离血清,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不同时点血清中特异性IgA、IgM、IgG及其亚类(IgG1、IgG2a、IgG3)的抗体滴度。结果显示,免疫一针后,Vi多糖结合疫苗组的IgG抗体GMT值明显升高,第二针有加强效应(P<0.01);所测3种IgG亚型中IgG2a抗体滴度升高明显;Vi多糖和结合疫苗免疫小鼠后,血清中IgA和IgM抗体滴度均有显著升高,但无加强应答。显示Vi多糖结合疫苗在诱导小鼠血清IgG应答方面有加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