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荷兰Mogen公司2月8日公布,将培育真菌抗性植物的基因操作技术的非专卖权转让给世界最大的种苗企业——美国Pioneer Hi-Bred公司。Pioneer公司今后4年向Mogen公司提供研究资金但是包括引进培育真菌抗性植物的技术(含Mogen公司今后开发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Mycogen Corp.(San Diego,CA)和Monsanto CO.(St.Louis,MO)就表达苏云金芽孢杆菌(Bt)基因的遗传工程植物的专利之争又燃起战火。 Monsanto与Pioneer Hi-Bred Int'l. Inc.(Des Moines,IA)开始进行合作,而后者也与Mycogen签订了5100万美元的交易。Monsanto准许世界最大的种子公司Pioneer使用其Yieldgard抗虫玉米的技术。Yieldgard可抗欧洲玉米螟和其它鳞翅目害虫,其保护能力是由于其含有衍生自Bt的蛋白质。尽管Monsanto和Gary Barton称Yieldgard并不侵犯Mycogen公司的专利,因为在Yieldgard的培育中使用了“不同的技术”,但Mycogen公司的Mike Sund不这样认为。据Sund称“所有转基因植物必须使用此法”因此“他们的行为都  相似文献   

3.
经遗传操作的对一种新的化学除草剂有耐性的杂种玉米种子预计将在1991年投入市场。Pioneer Hi-Bred International公司(得梅因,衣阿华州)和American Cyanamid公司(韦恩,新泽西州)签订了一项协议,根据Cyanamid公司的生产条件,打算培育对一种新化合物(即咪唑啉酮)有耐性的玉米种子。咪唑啉酮对多种杂草有杀除效果。与现有的除草剂相比,新药只需要很低的用量,并且对哺乳动物的毒性较小。根据和Cyanamid公司签订  相似文献   

4.
美国Cyanamid公司已经求助于第一流的种子生产者Pioneer Hi-bred公司,以发展能够耐受该公司新的咪唑啉酮除草剂的商品化玉米。以前曾经报道过,Molecular Genetics公司与Cyanamid公司已经研制出了能够耐受这类除草剂的玉米。现在,Pioneer Hi-breed公司试图把取自这些玉米品系的耐除草剂基因结合到该公司的专利玉米自交系以及一些“大众化”的品系中。商业目的是获得能够高产而又不被Cyanamid公司专利的除草剂所伤害的  相似文献   

5.
一年前,只有一、二家公司成功地培育了遗传工程玉米;但目前,各主要种子公司都有了自己的杂交玉米.最新获得成功是Ciba-Geigy Corp.和Pioneer Hi-Bred International公司.用遗传工程法培育杂交玉米的尝试曾一度受到阻碍,因为玉米是单子叶植物,不易感染根癌土壤杆菌.而人们正是用该菌的Ti质粒将新基因插入植物的.为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美国 Mycogen 公司(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正在日本寻找开发微生物除草剂和重组微生物杀虫剂的合伙人并开始销售。计划是提供该公司的所有技术的独占权,并开发适应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地区的微生物农药。介绍日本企业和 Mycogen 公司合作的是三菱商事公司。Mycogen 公司是一个风险企业,它探索有用微生物和来自微生物的生理活性物质,设法将它们用于农业。它拥有100多株杀虫谱不同的微生物杀虫剂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并从60株中克隆化了毒素基因。它发现了对马铃薯甲虫有效的苏云金芽  相似文献   

7.
日立工厂建设公司证实利用包埋法固定的硝化细菌的生物反应器能高效率地去除下水中的氮。这项技术是建设省1985~1989年度所推动的水处理计划“生物技术焦点WT(Bio Focus Water Treatment)”的一环,也是日立工厂建设公司与下水道事业团共同开发的项目(参阅本刊1988年6月20日号副刊)。该公司把这种排水处理法命名为“日立IN  相似文献   

8.
美国Calgene公司向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申请评价加入食品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的安全性.这是在食品上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得到批准的第一步.公司发言人Daniel Wagster说:“公司要求FDA对这种标记基因提出见解.”这项申请涉及培育重组番茄、油菜、棉花使用的7种基因对棉籽油或动物饲料的安全性问题. Wagster说:“Kan基因是培育重组植物的重要标记基因.将来会进入更多的重组食物  相似文献   

9.
2011年11月21日,美国杜邦公司和以色列Evogene公司宣布,大豆真菌病之一的锈病(rust disease)会给农业带来毁灭性的灾害,为了改善大豆的抗病性,两家公司将开展为期数年的合作。杜邦公司下属的美国Pioneer Hi-Bred公司将与Evogene公司共同开发植株体内对锈病有抗性的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10.
日本ロシュ研究所微生物化学疗法部长藤原亚纪子等采用诱变处理和细胞融合法选育成功高产维生素C中间体2-酮基-L-古龙酸(2KGA)的菌种氧化葡糖酸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这家公司对该菌株的基因操作工作也已开始。 以往维生素C是经7步复杂工序的“莱氏法(Reichstein-Grussner)”生产的。该法是一种复杂的合成法,先以葡萄糖高压抓氢转变为山梨醇,再用微生物使其转化为山  相似文献   

11.
lifetex oriental公司从10月16日开始进口并销售美国GIBCO BRL公司研制的、用于植物染色体DNA指纹印迹分析的底物试剂盒“AFLP分析系统I”。观察植物育种中基因结构的变化,该试剂盒对品种鉴定等有用。 “AFLP分析系统”(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利用PCR法扩增用限制酶EcoRI和  相似文献   

12.
13.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解析法:从培养到非培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国华  叶正芳  吴为中 《生态学报》2012,32(14):4421-4433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是土壤微生物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传统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解析技术是指纯培养分离法(平板分离和形态分析法以及群落水平生理学指纹法).后来,研究者们建立了多样性评价较为客观的生物标记法(磷脂脂肪酸法和呼吸醌指纹法).随着土壤基因组提取技术和基因片段扩增(PCR)技术的发展,大量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地涌现并极大地推动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进程.这些技术主要包括:G+C%含量、DNA复性动力学、核酸杂交法(FISH和DNA芯片技术)、土壤宏基因组学以及DNA指纹图谱技术等.综述了这些技术的基本原理、比较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并且介绍了他们在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展望了这些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Phillips Petroleum公司(巴特尔斯维尔,俄克拉何马州)的科研人员采用重组体DNA技术,通过一种甲基营养酵母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生产了大量的链球菌激酶。在意大利的科莫举行的欧洲生物技术联合会议上,Phillips公司的科学家说,他们采用自己公司研究出的方法,培育生产链球菌激酶的酵母细胞在发酵罐中的密度每升高达50克干重细胞,链球菌激酶的生产量高达250毫克/升。据说,该产品与由似马链球菌(S.equisimilis)细菌产生的链球菌激酶在分子大小和活性方面是相同的。此外,这种酵母不会使任何类型的酶降解。 Phillips公司只提到对链球菌激酶感兴趣,但据与该公司关系密切的消息灵通人士说,这很可能是“冰山的顶峰”,意指phillips公司对这种药的商品化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一碳源回收菌群的方法与ERIC PCR方法相结合 ,检测水稻 (Oryzasativa L )根际施用转基因微生物E4(EnterobacteriacloacaeE4)后 ,其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 ,进而推测转基因微生物E4在田间施用的安全性。结果表明 :转基因微生物E4施用到水稻根际后 ,水稻根际的代谢指纹图谱和DNA指纹图谱都发生了改变 ,采用southernblot ting检测显示 :E4成为根际的优势菌 ,这对植物生长有利 ,应该不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一碳源回收菌群的方法与ERIC-PCR方法相结合,检测水稻(Oryza sativa L.)根际施用转基因微生物E4(Enterobacteria cloacae E4)后,其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进而推测转基因微生物E4在田间施用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转基因微生物E4施用到水稻根际后,水稻根际的代谢指纹图谱和。DNA指纹图谱都发生了改变,采用Sollthelxi blotting检测显示:E4成为根际的优势菌,这对植物生长有利,应该不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13年4月9日,美国Arcadia BioscienceS公司与杜邦先锋公司(DuPont Pioneer)宣布,为了共同开发面向全球消费市场的高价值特殊营养油决定正式合作。根据合同,Arcadia公司接受杜邦先锋公司持有的某种特定的创新技术和知识产权。这两家公司将重点开发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新品种,以便用稳定的成本高效生产含有高浓度的花生四烯酸的浓缩油。  相似文献   

18.
日本三菱油化学公司开发了只抑制菌体的增殖反应充分利用微生物代谢能力的新的微生物变换法。这种技术所完成的微生物变换反应,是将存在辅酶等的多酶反应在不受原料制约的条件下,在工业化水平上,以酶反应的高产率简便地进行的过程。它和过去的静止菌体法不同。因为后者只到酶合成,把微生物当作装酶的口袋;又和用物理方法抑制增殖体自身的固定化增殖微生物法也不同。该公司将此法命名为活细胞反应(Living Cell Reaction,LCR)。详情将在4月初召开的日本农艺化学会上发表(并请参阅本刊1988年  相似文献   

19.
盐野义制药公司宣布正在研究由英国Beecham公司引进的新型血栓溶解剂“Eminase”。它是对微生物生成的血栓溶解剂链激酶进行酰基化反应所形成的稳定的anisolated plasminogen-streptokinase activator complex(APSAC)。Beecham公司已经取得在比利时经营的许可证,1987年及早开始经营。在日本,此血拴溶解剂的开发工作,可能由盐野义公司承担。  相似文献   

20.
比利时 Plant Genetic Systems 公司对美国 Holden's Foundation Seeds 公司提供的玉米株,开发出雄性不育的杂交谷类。Genetic Technology News 杂志推测,“涉及美国杂交谷类市场的雄性不育种子的影响1年上升到7000万美元”。用于雄性不育玉米培育的基因以前是 Plant Genetic Systems 公司从烟草中分离的,给烟草带来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