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表观遗传”一节教学设计为例,应用论证式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经历提出主张、设计分析实验、为主张进行辩驳、归纳概括构建概念等活动,学会科学论证,促进科学思维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探究为特点的主动式学习是当下自然科学教育所提倡的,也恰是当下学生普遍缺乏的。论证式教学提供了一种启发学生站在科学家视角进行思考的方式,对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良好的引导作用。本文以“遗传信息的表达之转录”为例,对传递遗传信息中间媒介的RNA种类、转录的过程展开论证式教学。通过分析资料、提出主张,对主张进行辩驳,完善主张等系列流程,再现科学探究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形成一定的生命观念。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浙江省近6次选考中对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考查的变化,认识到在高三生物学复习课中引入论证式教学是必要的.通过根据主张选择证据找出推理、根据主张寻找证据进行推理、提出主张寻找证据进行推理的教学实践,层层深入、逐步提高学生的论证技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4.
论证式教学策略的发展及其在理科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证式教学策略是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它通过将论证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经历类似科学家的评价资料、提出主张、为主张进行辩驳等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论证的概念出发,综述了论证式教学策略的提出与发展、现状以及对科学学习的意义,并对论证式教学策略在中学生物学教学改革中的作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在\"水进出细胞的原理\"一节教学中,围绕\"动、植物细胞能否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展开论证,帮助学生构建\"渗透作用\"的科学概念,理解水进、出细胞的原理,同时提升学生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科学思维规律,探究在高中生物学\"遗传与进化\"分册的\"生物体存在表观遗传现象\"教学单元中,应用论证式策略,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提出主张,经历为科学主张进行辩驳等论证过程,从而学会支持、评价和修正主张的方法技能.以此进行教学操作,有利于训练学生运用证据支持主张,促进其科学思维的发展,加深其对遗传学知识... 相似文献
7.
以浙江省2018年11月部分选考试题为例,分析如何在选考复习中利用CER论证模型,开展论证式教学,养成学生的科学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析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细胞呼吸原理和应用”一节教学中,以家庭发酵实验为主线,引导学生从逻辑推理、科学史、教材实验、模型与建模等方面论证细胞呼吸的化学本质和实验条件,构建细胞呼吸的核心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论证能力,落实教育过程重实践的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9.
科研论文已成为近年来试题命制的重要素材来源,本文以笔者参与原创的一道初中生物学学业水平模拟试题的编制过程为例,探索以科研论文命制试题的步骤:1)科研论文素材的选择与挖掘;2)素材中有效信息的梳理及试题结构的呈现;3)题干的具体描述;4)问题的设计;5)试题的评价能力分析。 相似文献
10.
尝试使用论证式教学法讲授"生物的协同进化",并使用SOLO分类理论评价学生的科学思维,有助于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有针对性地促进科学思维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为例,精心设计生物科学史的课堂,还原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理性的科学思维品质,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史观和世界观,最终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
目前初中生在社会性科学议题上的论证表现欠佳。科学知识观作为对科学进行思考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论证能力。以问卷的形式,对初中生在社会性科学议题中的论证能力及科学知识观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学生的科学知识观对社会性科学议题论证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科学知识观较优的学生表现出的论证能力更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优化学生的科学知识观达到提高学生论证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节复习课中,依托进化树,通过提出问题、寻找支持问题的证据、得出结论的论证式教学,帮助学生构建\"动物的类群\"知识体系,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观念,引导学生有理、有据表达观点,培养学生探索性思维,提高复习效率,发展初中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以“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为例,利用论证探究式教学模型进行酶的功能、催化效率、作用机制及本质的概念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收集证据形成主张、对主张进行质疑辩驳、修正主张后达成共识。在探究、论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对“酶”概念的建立与理解。 相似文献
15.
科学思维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思维的不同发展水平,为高考命题提供科学依据.以2020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Ⅰ卷)为例,解析生物学试题对考生科学思维的考查,为中学生物学教师把握高考命题动向及复习备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豌豆杂交实验”中“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2007年版、2019年版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必修2教师用书中的教学案例,分析二者在提出科学假说的教学过程中,培养科学思维的差异和不足,提出“善用科学假说,强化科学思维培养”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科学探究素养是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以2018—2022年13份高考生物学全国卷试题为研究对象,从问题情境、必备知识、科学探究素养要素及水平4个方面对指向科学探究素养的试题命题规律与特征进行分析,为师生开展指向科学探究素养的生物学教学提供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染色体与遗传”单元整体教学中,运用“沉浸式”教学发展批判性思维。通过设计情境,营造批判性思维导向的课堂环境;通过问题的引导,激发学习者批判性思维倾向;通过任务与活动的反复操练,发展其批判性思维。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物学课程包含较多的抽象知识,增加了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对教师实施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生物学课堂不同课型,运用建模策略进行教学实践,旨在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