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荔枝采后随着果实的衰老和褐变,巯基化合物含量逐渐下降。低温贮藏时果实组织巯基化合物保持较高的水平。巯基化合物DTT处理并不影响荔枝褐变的进程,说明巯基化合物水平高低可能不是荔枝褐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1977—1980年期间测定了不同杀真菌剂和化学药剂防治白地霉菌引起的荔枝冷藏腐烂病的效应。荔枝果实采后用0.1%氯化镍、0.1%硫酸镍、0.2%敌菌丹或0.2%克菌丹分别处理10分钟,效果均好;但在保持果实色泽鲜艳度方面,只有用0.1%氯化镍处理的效果最佳。在3.88~5.55℃的冷藏条件下,把经处理的果实装入穿孔聚乙烯袋中可贮藏6周。  相似文献   

3.
荔枝是常绿果树,起源于我国南部。荔枝果实的可食部分是假种皮,由果皮包裹。由于花色素苷的存在,大多荔枝品种的果实具有吸引人的浅至深红色,采收时柔软富有韧性。然而,若采后处理不当,果皮迅速失水[1],进而变干,受压易破裂,汁液外渗,霉病发生,果皮变褐,导致果实外观与商品价值大大下降。当前,世界荔枝业的发展取决于栽培与采后处理技术的突破[2]。八十年代以来,荔枝采后生物学研究取得很大进展。本文旨在回顾荔枝果实采后生理特别是果皮褐变机理与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服务于该领域的深入研究。1花色素苷的生理作用对花…  相似文献   

4.
杨桃果实采后生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国内外对杨桃果实采后主要营养成分的分析、呼吸、乙烯释放、主要生理病害,并介绍了不同贮藏条件或处理对杨桃果实采后贮藏性影响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5.
杨桃果实采后生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国内外对杨桃果实采后主要营养成分的分析、呼吸、乙烯释放、主要生理病害,并介绍了不同贮藏条件或处理对杨桃果实采后贮藏性影响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6.
PRO-LONG涂膜对采后贮藏荔枝果实色泽和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荔枝品种“槐枝”为材料,以1.5%和2.5%Pro-long涂膜处理果实,研究Pro-long涂膜对果后贮于4℃的荔枝果皮色泽变化和有关酶活性的变化。对照和处理的HunterL值和b值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处理的比对照的下降慢。采后贮藏开始21d内,对照和处理的HuntCra值变化很小,保持相对稳定,之后的贮藏时间内有较显著的下降,说明贮藏初期果实的红色特性变化较少,之后变化很明显,这与果皮花色素苷、类黄酮、总酚的变化是相对应的。在贮藏后期,处理的HuntCra值下降明显较对照慢。Hunter值的变化与在贮藏过程中果实外观逐渐变成暗红和揭变以及在果实的来后根变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多酚氧化酶和部分地涉及褐变过程的过氧化物酶的变化相对应。处理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较对照慢,而且,与对照比较,多酚氧化酶的峰值稍稍延迟了。未发现l‘5%和2.5%处理间有明显差别。因此,Pro-long涂胶对荔枝的应用可以部分地降低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影响果皮花色素苷的降解、类黄酮和总酚的变化,延迟了褐变过程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荔枝果皮过氧化酶的纯化与性质研究(英)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荔枝果皮采后褐变是影响这一重要热带水果经济价值的主要问题,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一直被认为是造成植物组织褐变的关键因素,其中多酚氧化酶被研究得最多.过氧化物酶在植物体中分布很广,能够氧化多种底物,在荔枝果皮中的含量也很高.非结合性过氧化物酶已经被证明在果实的采后成熟与老化过程中参与多种过程.在这项研究中,用磷酸缓冲液提取荔枝果皮的非结合性过氧化物酶,并通过硫酸铵沉淀,DEAE Sephadex A-50离子交换柱层析以及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进行纯化.对得到的酶溶液进行了酶学性质的研究,发现荔枝果皮过氧化物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高的最适反应pH值(6.8),能够氧化许多底物尤其是单酚和各种多酚类物质,反应抑制剂专一性与其他植物来源的过氧化物酶略有不同.显示了过氧化物酶参与荔枝果皮褐变过程的可能性,并为提高荔枝采后贮藏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荔枝果皮采后褐变是影响这一重要热带水果经济价值的主要问题,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一直被认为是造成植物组织褐变的关键因素,其中多酚氧化酶被研究得最多.过氧化物酶在植物体中分布很广,能够氧化多种底物,在荔枝果皮中的含量也很高.非结合性过氧化物酶已经被证明在果实的采后成熟与老化过程中参与多种过程.在这项研究中,用磷酸缓冲液提取荔枝果皮的非结合性过氧化物酶,并通过硫酸铵沉淀,DEAFSephadex A-50离子交换柱层析以及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进行纯化.对得到的酶溶液进行了酶学性质的研究,发现荔枝果皮过氧化物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高的最适反应pH值(6.8),能够氧化许多底物尤其是单酚和各种多酚类物质,反应抑制剂专一性与其他植物来源的过氧化物酶略有不同显示了过氧化物酶参与荔枝果皮褐变过程的可能性,并为提高荔枝采后贮藏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荔枝保鲜研究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荔枝果实极不耐贮藏,成熟期又集中,上市季节短,包装运输加工跟不上,引起鲜果大量腐烂变质,造成经济损失。为了防止荔枝果实的腐烂、变质和轻耗,我们进行了两年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澳大利亚一些产区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果实的变褐、失重和腐烂问题进行了三年的研究;以热苯菌灵溶液浸果并用塑料薄膜包装,可减少果实采后的损耗。在20-30℃条件下,为了防止荔枝果实的腐烂,变褐和失重,作者建议把荔枝果实浸在52℃的0.05%苯菌灵溶液2分钟,然后将果实装入小篓,再用0.01毫米厚的聚氯乙烯薄膜袋包装。  相似文献   

11.
苹果采后生理变化及采后预处理对长期贮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国产元帅、红星、新苹、青蕉、小国光等品种苹果采后及贮藏期间果实的呼吸、乙烯产生及硬度等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大多数品种采后迅速后熟,呼吸跃变,很快发酥,品质变劣,其间乙烯大量产生,变化最为剧烈。贮藏保鲜效果好的各种处理都抑制或推迟了果实乙烯产生。果实中乙烯的浓度可以作为成熟状态的标示。通过不同时期采收,采后不同时间入库等处理果实生理变化及贮藏效果的比较看出,采后迅速控制后熟进程是提高贮藏质量,延长贮藏时间的关键。来后应用高CO_2,充氮、抽气等预处理对控制后熟有很好的效果。这些结果将为生产上改进贮藏工作,确定适宜采收期,提高贮藏质量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后热处理与果实贮藏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介绍了采后热处理与果实贮藏的生理关系、采后热处理方法、常见果品采后热处理的最佳温度和时间,以及采后热处理延缓果实衰老软化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采后果实失水萎蔫,甚至造成腐烂,这是鲜果流通、贮藏中存在的问题。国外试验证明,由于采后果实失水造成膨压增大,使呼吸加强,乙烯生成增多。因此认为水分胁迫造成果实的呼吸跃变与乙烯大量生成,而导致果实的成熟与衰老。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缺乏对果实失水  相似文献   

14.
以‘红地球’葡萄和‘克瑞森无核’葡萄为试材,研究了采前6-苄基腺嘌呤(6-BA)处理对果实采收时的品质及采后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20mg·L-1 6-BA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两种葡萄果实单粒重和单穗重,有效控制贮藏过程中果实腐烂与落粒,显著抑制葡萄的呼吸速率,维持果实硬度,延缓可滴定酸的下降,提高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抑制果实细胞膜透性的增加,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提高葡萄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5.
汪沂 《生命世界》2001,(3):27-27
荔枝(Litch chinensis)是南方亚热带常绿果树,原产于我国,已有2000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贵州、四川、台湾等省区均有栽培。荔枝以其鲜艳的色泽,独具的芸香,特有的风味,及丰富的营养深受人们的青睐。杜甫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等千古绝句至今仍脍炙人口。但荔枝果实非常不耐贮藏,早在唐朝荔枝白居易对荔枝果实即有精辟的概括:“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日,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因此,近30—40年以来,科学工作者对荔枝贮藏保鲜的研究,从来没有…  相似文献   

16.
以‘雨花三号’水蜜桃果实为试材,分别在5℃(低温)和20℃(常温)贮藏一段时间后,研究桃果实采后细胞壁多糖降解、硬度以及乙烯释放速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乙烯释放高峰明显滞后于果实采后硬度的快速下降期。不同温度下贮藏过程中果实细胞壁多糖变化的对比表明,低温抑制了细胞壁果胶和细胞壁其余组分的变化,从而抑制了果实的软化。富含半乳糖醛酸的果胶主链断裂。果胶和细胞壁其余组分也发生了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等中性糖的损失,说明果胶和细胞壁其余组分的增溶及其侧链中性糖的降解也是桃果实采后软化的重要因素,这可能是由多种相关多糖降解酶的作用所导致的。但半纤维素多糖中中性糖的降解对桃果实采后软化的进程并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番荔枝果实采后生理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番荔枝果实采后难以贮藏保鲜的特性制约着我国番荔枝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对国内外关于番荔枝果实采后呼吸强度及乙烯产量、相关酶类、果实软化、果实褐变等生理变化、采后病理及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甜柿采后生理特性及对1-MCP处理的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甜柿品种‘阳丰’为材料,在20℃和0℃贮藏条件下研究了1-MCP(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不同成熟度甜柿果实采后乙烯释放速率、呼吸速率和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延缓贮藏和货架期间甜柿果实的软化、抑制呼吸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的变化,但对乙烯释放速率的作用不一致。1-MCP处理对成熟度I果实的效果优于成熟度Ⅱ。低温贮藏虽然能显著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但在0℃贮藏30、60和90 d后7 d货架期结束时,对照果完全软化,而经1-MCP处理后果实果肉硬度仍保持“脆”性。因此,贮前0.50μL.L-11-MCP处理结合低温贮藏是延长‘阳丰’甜柿贮藏期的有效途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猕猴桃果实采后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易软化腐烂,不耐贮藏,如何延长猕猴桃果实贮藏期限已成为猕猴桃产业发展壮大亟待解决的问题。猕猴桃果实采后生理变化强烈影响果实的贮藏期限和果实品质,特别是呼吸作用、乙烯合成及其信号转导系统和果实软化等,并且它们与猕猴桃贮藏保鲜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密切相关。本文重点从这3个方面就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它们对猕猴桃耐贮性的影响,以期为猕猴桃耐贮新品种的培育和贮藏保鲜技术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后荔枝果实冷害过程中多胺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桂味荔枝果实为材料,研究冷害及外源亚精胺(Spd)处理对果实膜透性和内源多胺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下贮藏时果实发生冷害过程中,荔枝果皮中腐胺(Put)、Spd、精胺(Spm)含量在14d后明显增加,膜透性快速增大,21d时果皮出现明显的冷害褐变,Put进一步积累,而Spm含量下降,Spd保持较高水平。非冷害温度(3℃)下贮藏时,果皮多胺含量变化相对较小。0℃下果肉的多胺含量和变化幅度低于3℃果实,并延迟7d衰老。外源Spd处理明显提高果实内源多胺含量的同时,延缓了果皮相对膜透性增加,减轻了冷害。这表明果皮中Put的积累可能是荔枝果实冷害的结果,冷藏初期Spm含量的上升可能是果实对冷害的防卫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