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蚊的寄生线虫旌德罗索虫的生活史及其与宿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30年来,由于广泛使用合成的有机杀虫剂,普遍引起蚊媒产生抗性,因此亟需寻找新的和更好的防制方法。媒介的生物防制,近年日益受到重视,因为它可能是媒介综合防制策略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防止媒介对常用杀虫剂产生抗性提供新的途径(Pant,1981)。目前,应用于媒介防制的生物剂,线虫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类群。近十多年来的研究证明,蚊的寄生索虫对防制媒介有很大潜力(Platzer,1981)。当索虫完成其发育离开宿主进入环境时,宿主因受损害很快死亡,因而这类索虫每一种皆可能是有潜效的生物防制剂(Poinar,1979)。 为了发展我国蚊虫媒介特别是中华按蚊的生物防制,近年来我们对蚊类寄生索虫进行了探索。通过1979—1980年的普查,在安徽省旌德地区找  相似文献   

2.
大劣按蚊(Anopheles dirus Peyton & Harrison,1979)是东南亚和我国海南岛山林地区的重要传疟媒介,其生物学特性已有较多文献报道。但由于大劣按蚊是野栖蚊种,分布和栖息于山区森林中,所以较难在自然界中观察到该蚊的交配和产卵行为,我们在实验室建立大劣按蚊自然交配种群之后,对该蚊的郊配、产卵时间进行了观察,这对疟疾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媒介的防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50年来我国的蚊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中国成立50年以来,在疟疾等蚊媒病防治和爱国卫生运动的推动下,我国蚊虫研究受到极大重视,生物系统学、生态习性、媒介关系以及综合治理等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我国蚊类研究的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该文择要介绍了这4个方面的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4.
蚊子通过吸食脊椎动物的血液获取产卵必须的营养从而繁殖后代。蚊子在吸食人血的过程中,可以传播多种严重的人类疾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以及全球性气候变化加剧,以登革病毒和寨卡病毒为代表的虫媒病毒分布也呈现全球化。我国地理跨度大,本土的病原和媒介丰富,并且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城市化的扩大、国际贸易频繁、国际旅游增多等因素,导致输入性的蚊传疾病也越来越多,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我国重要的蚊传疾病(登革热、日本脑炎、疟疾、黄热病、西尼罗河热、寨卡热、基孔肯尼亚热、辛徳毕斯病等)及其媒介蚊类、分布与特性等进行系统介绍,以期为我国蚊及蚊传疾病的系统研究和综合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miRNA不仅广泛参与了蚊生长、发育的调控,还参与了媒介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因此miRNAs可能作为蚊虫防制与蚊媒病原体控制的靶点,但目前尚无有效的转导系统。为研究白纹伊蚊浓核病毒-3(AalDV-3)是否可以作为有效的载体,我们利用内含子内表达miRNA海绵的策略,以埃及伊蚊内源性miR-210为靶基因,构建了重组病毒AalDV-anti-210。使用跨内含子引物通过RT-PCR验证了内含子可在蚊体内外的剪接效果,通过qPCR方法对埃及伊蚊Aag2细胞与埃及伊蚊幼虫的感染后的miR-210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证实,含有miRNA海绵的内含子可以有效的蚊体内外剪接,重组病毒可以在蚊体内外高效的抑制靶miR-210的表达水平。该结果为探索AalDV-3在蚊虫基因功能研究及生物杀虫剂方面的潜在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蚊虫体外寄生物的研究可为蚊类防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1990年7—9月分别对沐川、合江及珙县等地牛房内吸血按蚊进行了观察,且记录了按蚊体外寄生物的种类、数量及部份有寄生物的按蚊的产卵数等。观察的283只按蚊中,八代按蚊、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和贵阳按蚊体外均有程度不同的水螨和嗜蚊库蠓Culicoides anophelis寄生;微小按蚊、帕氏按蚊体外未发现有寄生物。一般一种按蚊体外只被一种寄生物寄生,仅在沐川发现极少中华按蚊体外同时有水螨和嗜蚊库蠓寄生,寄生数量各为1只(详见表1)。表1螨、蠓寄生按蚊的情况水螨嗜蚊库蠓蚊种检(只查数)寄生…  相似文献   

7.
随着化学杀虫剂造成的耐药性的增加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昆虫的生物防制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寄生于蚊体内的索科线虫(Mermithidae),当其发育成熟并从蚊体内脱出时导致宿主死亡。近年来,利用蚊体寄生线虫防制蚊虫的研究,在国内外均取得了新的进展。豫南罗索线虫(Romanomermis yunanensis Song&Peng1987)于1984年发现于河南信阳地区。19种蚊虫的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它对3种库蚊、4种伊蚊及1种脉毛蚊均很敏感,对斯氏按蚊亦较敏感。为了进一步了解此种线虫对蚊虫防制的应用效果及前景,此线虫经本室培育、繁殖和模拟试验后,于1986年在成都市郊进…  相似文献   

8.
近年研究证明,海南省等地的微小按蚊从其形态特征(俞渊、李明馨,1984)和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蒋成山等,1987)可分为两个不同类型,即微小按蚊A型和B型。人工实验感染说明,两型微小按蚊对间日疟原虫均为易感(俞渊等,1987)。微小按蚊(广义)仍然是我国南方传疟媒介之一。了解该省石碌地区残留两型微小按蚊进出实验小屋和对宿主选择习性,为防制该蚊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蚊虫是疟疾和登革热等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媒介控制是阻断虫媒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当前对媒介的控制主要依赖于化学杀虫剂,但蚊虫已对杀虫剂产生了普遍抗性,加上疟原虫等耐药性问题的出现和抗疟疫苗的缺乏,急需发展新的方法和策略用于蚊媒传染病的防控。蚊子中肠是疟原虫等病原体在蚊虫体内发育的最大屏障,是阻断疾病传播的理想靶点。基于转基因蚊的遗传控制和转基因共生菌的共生控制是降低媒介效能和阻断疾病传播的两个有前景的新策略。遗传控制是直接以媒介昆虫作为遗传操作对象,通过表达抗病效应分子来阻断疾病的传播;转基因共生菌防治则是以共生微生物作为遗传改造的对象,在宿主体内表达抗病效应分子以达到阻断疾病传播的目的。本文对这些新防治方法的现状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遗传控制和共生控制在蚊媒传染病防治的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蚊虫作为重要的病媒生物,其大多数种类在成虫阶段需要取食糖餐,且对不同糖餐组分表现出不同偏好。同时,糖餐行为具有特定的时辰节律。野外条件下,不同成蚊对不同开花植物及其果实具有不同的偏好,不同糖餐植物对成蚊的存活率、寿命、繁殖力的影响各不相同。成蚊对糖餐的定位与植物挥发物有关,目前已有多种糖餐植物的活性挥发物被鉴定。含毒糖诱剂对多种成蚊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人们已将其用于多种病媒生物的防治及蚊媒病毒的检测。利用糖餐植物挥发物研发出蚊虫引诱剂,在降低蚊媒疾病风险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成蚊取食糖餐的习性、成蚊偏好的糖餐植物相关研究以及如何利用成蚊的糖餐行为来进行蚊虫防制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云南勐海县打洛镇微小按蚊生态习性现状陈国伟,张再兴,杨峰雄,许时燕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思茅665000微小按蚊(Anophelesminimus)是云南省主要传疟媒介。全省129个县市中,89个县发现微小按蚊。其防制初期的生态习性已作大量报道。笔者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蚊媒传染病的蚊媒介的空间分布特征。方法:制作电子数字化地图,收集深圳市南山区蚊媒介密度的监测资料,采用ArcGIS软件上进行空间分析。结果:南山区的蚊媒分布具有空间聚集性,离水系和植被距离越近,蚊密度越高。结论:蚊密度监测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预测疟疾、登革热和流行性乙脑等蚊媒疾病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前 言 为了预防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及其他蚊类传染的疾病,作好“除四害”的工作,必须首先了解当地蚊种、滋生地点及越冬情况等生态学的问题,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经济有效的灭蚊计划。过去我国文献关于保定蚊类情况,尚少报导,所以我们在1954—1955年作了一些调查工作,可以作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蚊虫的种类繁多,分布极广,世界上已知的蚊种约近二千种。我国的蚊种已报告的有144种,按蚊42种、伊蚊37种、库蚊35种以及其他蚊类30种。其中有许多种蚊虫是疟疾、血丝虫病、登革热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染媒介。  相似文献   

15.
白纹伊蚊对产卵容器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白纹伊蚊是我国常见蚊种,分布广泛,能传播多种疾病,其成蚊栖息分散,对其防制,常以幼虫孳生地为重要,而每种蚊虫幼虫孳生地条件常是由雌蚊产卵的特殊要求所决定的。因此,对其产卵习性必须进一步加以了解和掌握。国内外以往对此曾有报道,但资料比较分散。本文拟较系统地进行实验观察,以便为防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的成熟和不断革新,蚊虫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小RNA组学也获得了快速发展。迄今为止,已有包括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冈比按蚊在内约22种媒介蚊虫的基因组被解析报道。不同蚊种的基因组大小差异很大,且与基因组中的重复序列的多少呈正相关;蚊基因组的解析和比较基因组的分析有助于探索蚊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转录组的研究为蚊虫嗅觉、性别决定、胚胎发育等相关基因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小RNA组的研究揭示了miRNA和piRNA在蚊媒抗病毒免疫通路中具有重要作用。综上所述,蚊虫组学研究为防治媒介蚊虫和蚊媒传染病病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蚊虫传播登革热病毒的媒介效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立辉  傅廷荣 《昆虫知识》1993,30(4):247-250
<正> 登革热是由蚊虫传播的人类虫媒病毒性疾病。虽然在本世纪初人们已知登革热是由蚊虫传播,但直至1960年才从自然界捕获的蚊虫分离到病毒。近年对该病蚊虫媒介的研究有较大的进展,为探讨对该病传播与防制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有关该病蚊虫媒介及自然传播等近10  相似文献   

18.
<正> 白纹伊蚊 Aedes(S.)albopictus是我国登革热、乙型脑炎的重要媒介蚊种。作者自1981年以来,以该蚊幼虫为防制对象,对国产辛硫磷进行了水体塑料小筒长效缓释方法研究,今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水体缓释小筒的研制 1.原材料(1)贮药盛器:为无毒聚氯乙烯硬片制作的塑料小筒;(2)药物载体:①河砂,粒径0.08—0.12厘米、②软木粉,粒径比河砂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登革病毒感染引起人类疾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世界上分布广、发病率高、危害较大的一种虫媒病毒性疾病。研究虫媒病毒与蚊媒介之间的关系,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对蚊体内检出的丝虫感染期幼虫认真加以鉴别,确定是人还是动物的丝虫,对于流行病学调查与制订防治措施以及防治后期蚊媒的监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仅有班氏与马来丝虫病的流行,常见的动物丝虫主要有犬恶丝虫(Dirofilaria immitis)、指状腹腔丝虫(Setaria digitata)和马腹腔丝虫(S.eguina),它们自然感染与人工感染的蚊虫媒介有按蚊、库蚊、伊蚊、曼蚊和阿蚊共18种。在日本,中华按蚊是传播指状腹腔丝虫和马腹腔丝虫的适宜媒介,班氏丝虫在该蚊体内亦可发育成熟,但自然感染极少。我国也有上述类似情况,因此鉴别蚊体内的各期幼丝虫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