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哮喘的发生与内源性IL-12生成不足有关。IL-12无论单独应用还是作为免疫佐剂,均可逆转哮喘动物模型体内Th1/Th2失衡和抑制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该文综述了IL-12的生物学效应、IL-12与哮喘的关系、IL-12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L-17与IL-23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98例,其中包括56例为缓解期组,42例为急性发作期组,对照组为20例体检健康者,观察三组的血清IL-17、IL-23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缓解期组和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L-17、IL-23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L-17、IL-23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P0.05);急性发作期组患者的PEF%、FEV1%、V50%、V25%均明显低于缓解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者血清IL-17水平与IL-23水平呈正相关(r=0.685,P=0.000),血清IL-17与FEV1负相关(r=-0.592,P=0.000)、与PEF负相关(r=-0.515,P=0.000),IL-23与FEV1负相关(r=-0.598,P=0.000),与PEF负相关(r=-0.532,P=0.000)。结论:血清IL-17和IL-23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形成,并能影响疾病的进程,两者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研究血清中白介素-17(interleukin,IL-17)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检测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陕西省中医医院和西安市第一医院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观察组,其中的18例缓解期患儿为缓解期组,42例急性发作期患儿为急性发作期组,且选择在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缓解期组、急性发作期组患儿和对照组儿童的血清IL-17和Eotaxin水平;比较缓解期组、急性发作期组患儿的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at 1st,FEV1)以及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和生活质量评分;分析缓解期组、急性发作期组患儿的血清IL-17与Eotaxin的相关性;并分析缓解期组、急性发作期组患儿的血清IL-17、Eotaxin水平与PEF、FEV1和生活质量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缓解期组、急性发作期组患儿的血清IL-17和Eotax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急性发作期组患儿的血清IL-17和Eotaxin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P<0.05);急性发作期组患儿的PEF、FEV1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缓解期组(P<0.05);缓解期组、急性发作期组患儿的血清IL-17与Eotaxin之间均呈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缓解期组患儿的血清IL-17、Eotaxin水平与PEF、FEV1和生活质量评分均呈明显的负相关性(P<0.05);急性发作期组患儿的血清IL-17、Eotaxin水平与PEF、FEV1和生活质量评分均呈明显的负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IL-17和Eotaxin在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发病过程中可以相互影响,共同参与患儿生理病理改变过程,血清IL-17和Eotaxin可作为评估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白细胞介素-5(IL-5)和嗜酸粒细胞(EOS)的影响.方法:选择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30例,常规取血测定CD34+细胞、IL-5和EOS;用吸入治疗2周后,再次取血测定外周血EOS计数、IL-5水平及CD34+细胞数目.结果:哮喘患者外周血EOS、IL-5及CD34+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EOS凋亡指数呈显著下降(P<0.01).经吸入布地奈德治疗2周后,IL-5、EOS及CD34+水平均显著降低.EOS凋亡指数呈显著增加,哮喘患者血清IL-5水平与EOS数呈显著正相关(r=0.92,P<0.01),与CD34+细胞数亦呈显著正相关(r=0.90,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可能影响CD34+造血细胞的释放和向外周组织的迁移.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炎性细胞、结构细胞和多种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以反复发作的呼吸困难、气道的高反应性和慢性炎症为特点。细胞因子作为免疫活性细胞中的效应分子,具有的免疫调节作用,诸多学者认为白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在哮喘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其拮抗剂有望成为哮喘治疗的新方法,本文欲将IL-13的生物学功能、IL-13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机制及干预治疗靶位加以综述,为制定哮喘防治策略、开发新治疗技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索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率、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平均宽度(PDW)、大型血小板比率(P-LCT)与重度哮喘患者肺功能及哮喘发作的关系。方法:回顾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首次经肺功能检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患者 122例,其中重度患者(SAG) 56例;轻中度患者(n-SAG) 66例。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志愿者(CP)的 37名,作为对照组。通过医院HIS系统调取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BMI指数等一般资料,调取WBC、EOS%、PLT、PDW、MPV、P-LCT等血液结果,调取FVC pre 、FEV1 pre 、FVC%、FEV1%、FVC post 、FEV1 post 等肺功能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Logistic 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组的PDW、MPV、P-LCT水平均低于重症哮喘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 正常组的EOS%水平明显低于重症哮喘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重症哮喘患者FVC pre 、FEV1 pre 、FVC%、FEV1%、FVC post 、FEV1 post 均显著低于非重症患者及观察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 <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EOS%与FEV1改善量具有相关性(r=0.233,P=0.003)。PDW、MPV、P-LCT与FVC改善量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均P<0.01), PDW、MPV、P-LCT与FVC变异率、FEV1变异率具有相关性(均P<0.05)。嗜酸性粒细胞与血小板比率(EPR)与FEV1改善量具有相关性(r=0.159,P=0.04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OS(Exp(B)=1.203)、P-LCT(Exp(B)=1.086)与哮喘发作密切相关。结论:外周血EOS%、PDW、MPV和P-LCT水平与哮喘肺功能具有密切相关性,在判断哮喘发作风险及哮喘发作严重程度反面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硫化氢(H2S)、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与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照《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及防治指南(2016年版)》将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急性发作期组43例和缓解期组52例。检测血清中H2S 水平;检测Eotax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3(IL-13)的水平;对患儿进行肺功能测定,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血清H2S、Eotaxin水平与血清炎症因子及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血清H2S、Eotaxin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的预测价值。结果:急性发作期组患儿血清H2S水平、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和FEV1/用力肺活量(FVC)低于缓解期组患儿,Eotaxin、TNF-α、IL-6和IL-13水平高于缓解期组患儿(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H2S水平与TNF-α、IL-6和IL-13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与FEV1%pred、FEV1/FVC和PEF%pred均呈正相关(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Eotaxin水平与TNF-α、IL-6和IL-13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FEV1%pred、FEV1/FVC和PEF%pred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H2S预测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的曲线下面积为0.85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89%和81.05%,Youden指数为0.5894;血清Eotaxin预测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的曲线下面积为0.92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71%和84.38%,Youden指数为0.7709。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与缓解期患儿相比,其血清H2S水平较低,Eotaxin水平较高,血清H2S和Eotaxin水平与机体炎症反应及肺功能密切相关,有助于辅助评估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病情。  相似文献   

8.
文丹丹  王敏 《生命科学》2012,(4):350-353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研究发现CD4+T细胞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h22细胞是最近发现的一类CD4+T细胞功能亚群之一,其主要效应因子IL-22在炎症性疾病、组织修复、创口愈合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但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从Th22的细胞因子来源、生物学特性、分化和调控出发,简要探讨Th22细胞与哮喘之间的可能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组39例、缓解期组39例)血清IL-4、TNF-α、IgE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的4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组血清IL-4、TNF-α、Ig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L-4、TNF-α、IgE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4、TNF-α、IgE水平两两之间呈正性显著相关(P<0.05).结论: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4、TNF-α、IgE水平对患者疾病预测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IL-8、IL-10及INF-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高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患者(36例)、正常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患者(32例)以及健康人(32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其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清中IL-8、IL-10和INF-γ的水平。结果:①高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组与正常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组急性发作期血清中IL-8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以及对照组的水平(P<0.05)。②在缓解期,高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组血清中IL-8水平仍高于正常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组和对照组的水平(P<0.05)。③在急性发作期,高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组和正常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组血清中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其在缓解期及对照组的水平(P<0.05)。④三组间血清INF-γ水平在急性期与缓解期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中IL-8是高体重指数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炎症因子,并且始终参与其中。IL-10可能是支气管哮喘的抑炎因子,其缺乏可能是导致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哮喘(asthma)是一种以气道高反应性、慢性气道炎症、气道重塑和可逆性的气流受阻为特征的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气道上皮细胞在霉菌、尘螨、花粉、病毒感染、空气污染物等各种损伤因素的作用下,可释放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白细胞介素-25(interleukin-25,IL-25)和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这些细胞因子不仅可作用于2型辅助性T细胞(type 2 helper T cells,Th2 cells),同时也可作用于固有淋巴样2型细胞(group 2 innate lymphoid cells,ILC2s),通过释放Th2型细胞因子,参与哮喘的发生与发展。尽管这3种细胞因子在哮喘的发生与发展中均起到重要作用,但其在哮喘病理、生理学效应及作用方式上并非完全相同。现就这3种上皮源性细胞因子IL-33、IL-25和TSLP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CD_(34)~ 细胞、白细胞介素-5(IL-5)和嗜酸粒细胞(EOS)的影响。方法:选择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30例,常规取血测定CD_(34)~ 细胞、IL—5和EOS;用吸入治疗2周后,再次取血测定外周血EOS计数、IL—5水平及CD_(34)~ 细胞数目。结果:哮喘患者外周血EOS、IL-5及CD_(34)~ 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EOS凋亡指数呈显著下降( P<0.01)。经吸入布地奈德治疗2周后,IL-5、EOS及CD_(34)~ 水平均显著降低。EOS凋亡指数呈显著增加,哮喘患者血清IL-5水平与EOS数呈显著正相关(r=0.92,P<0.01),与CD_(34)~ 细胞数亦呈显著正相关(r=0.90,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可能影响CD_(34) ~ 造血细胞的释放和向外周组织的迁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m,Oxy)对哮喘大鼠肺组织IL~(-1)0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哮喘大鼠模型,将40只清洁级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A:哮喘组(仅卵蛋白(Ovalbumin,OVA)致敏)、B:低浓度组(Oxy 50 mg/kg)、C:中浓度组(Oxy 100 mg/kg)、D:高浓度组(Oxy 150 mg/kg)、E:对照组(生理盐水),末次激发24 h后处死全部大鼠,取大鼠肺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采用RT-PCR、Western Blot测定各组肺组织中IL~(-1)0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HE结果显示,哮喘组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气管平滑肌明显增厚。对照组肺泡壁薄且光滑,未见明显炎性细胞的浸润,不同浓度氧化苦参碱药物干预组其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及气管平滑肌病变程度随着用药浓度的增高呈逐渐减轻趋势。RT-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IL~(-1)0发现,哮喘组、氧化苦参碱低浓度组、氧化苦参碱中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IL~(-1)0的表达均有所减低(P0.05),而氧化苦参碱高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IL~(-1)0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氧化苦参碱中浓度组、氧化苦参碱高浓度组与哮喘组相比IL~(-1)0的表达均有所增高(P0.05),氧化苦参碱低浓度组与哮喘组相比IL~(-1)0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抑制、控制哮喘发作可能与促进肺组织中IL~(-1)0基因、蛋白的表达相关,且促进程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浓度呈正比。  相似文献   

14.
变应性哮喘是一种由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Th cell)调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Th1/Th2的失衡一直被认为是变应性哮喘的发病机制,Th2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白介素4(interleukin 4,IL-4)、IL-5以及IL-13在变应性哮喘特异性症状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最近研究发现Th17细胞及其分泌的IL-17参与变应性哮喘的发展过程,IL-23在Th17细胞维持生存和功能成熟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抗原诱导的气道炎症反应。该文对目前IL-23/Th17轴在变应性气道炎症反应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哮喘(asthma)是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常见疾病,以慢性炎症和气道重塑为其病理特征。白细胞介素-37(interleukin-37, IL-37)曾被称为IL-1家族成员7(IL-1 family member 7, IL-1F7),共有5种不同的亚型,为IL-37a~e,其中IL-37b是最大的剪切变异体。研究发现,IL-37b是免疫应答和炎症的天然抑制剂,细胞内非分泌型和分泌型IL-37b均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通过抑制靶细胞内炎性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抑制炎症反应的功能。IL-37在哮喘、过敏性鼻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多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可能是一种新的潜在治疗炎症性疾病的靶点。现就IL-37的生物学功能及国内外IL-37在哮喘及其他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以期为IL-37作为一种新的治疗哮喘等炎症性疾病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基因589位点、白介素-4受体(interleukin-4 receptor,IL-4R)基因576位点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汉族支气管哮喘患者是否存在遗传易感性,是否与血清总IgE浓度相关.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内蒙古地区6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30例汉族正常人群IL-4基因的589位点、IL-4R基因的576位点多态性,进行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分析,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总IgE浓度.结果:哮喘组IL-4基因启动子区-589(C/T)位点多态性分布频率与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分析(X2=3.437,P=0.179),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基因频率分析(X2=9.405,P=0.002),有显著性差异(P<0.05).哮喘组IL-4R基因启动子区-576(Q/R)位点多态性分布频率与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分析(X2=0.815,P=0.665),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基因频率分析(X2=0.245,P=0.621),无显著性差异(P>0.05).哮喘组血清总IgE浓度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6.367,P=0.00,P<0.05).结论:内蒙古地区汉族人群哮喘组中,IL-4基因启动子区-589(C/T)位点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无显著性差异;IL-4R基因-576(Q/R)位点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无显著性差异;患者组血清总IgE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是与IL-4基因启动子区-589(C/T)位点多态性和IL-4R基因-576(Q/R)位点多态性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AnimalModelofHumanDiseases)是生物医学科学研究中所建立的动物实验对象和材料。近年来,随着对动物模型的研究,各种人类疾病的实验模型得到广泛应用。酸性哺乳动物壳多糖酶(AMCase)作为壳多糖酶家族重要成员之一,与其下游信号分子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3)以及白细胞介素13(IL-3)的级联免疫反应,近年来成为了动物模型研究中的热点。本文总结了AMCase、eotaxin.3及IL-13在动物模型中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s)是生物医学科学研究中所建立的动物实验对象和材料。近年来,随 着对动物模型的研究,各种人类疾病的实验模型得到广泛应用。酸性哺乳动物壳多糖酶(AMCase)作为壳多糖酶家族重要成员之 一,与其下游信号分子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3)以及白细胞介素13(IL-13)的级联免疫反应,近年来成为了动物模型研 究中的热点。本文总结了AMCase、eotaxin-3 及IL-13 在动物模型中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加味射干麻黄汤对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脂质过氧化物(LPO)、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接诊的96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异丙托溴铵溶液、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观察组联合加味射干麻黄汤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血清ECP、LPO及FeNO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67%(44/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2%(35/48)(P0.05);治疗后,两组各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血清ECP、LPO及FeNO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中医证候积分中,观察组治疗后喘息、咳嗽、咳痰、胸闷、哮鸣音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肺功能中,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出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呼气峰值流速(PEF)昼夜变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血清ECP、LPO及FeNO明显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应用加味射干麻黄汤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及临床症状,其内在机制可能和调节气道慢性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血清ECP、LOP及FeNO的表达相关,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D2在小鼠哮喘模型中的表达水平。方法:24只小鼠随机均分为四组:正常对照2周组,正常对照4周组,哮喘模型2周组,哮喘模型4周组。以卵白蛋白和氢氧化铝混悬液致敏,并予以卵白蛋白雾化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末次激发24h后,ELISA法检测其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前列腺素D2水平;收集BALF行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计数;HE染色观察其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2周及4周组相比,哮喘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加重,EOS计数哮喘组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及BALF中的前列腺素D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随着哮喘病程的延长,即哮喘模型4周组较2周组的肺组织病理损害更为严重,EOS计数升高更为显著,血清及BALF中的前列腺素D2增多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正常对照4周组与2周组比较,未见明显变化。结论:炎性介质前列腺素D2水平在哮喘模型中有一定的表达水平,而且随着哮喘病程的延长,前列腺素D2表达水平也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