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是具有强诱骨活性的蛋白质因子,已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体外得到表达,较长时间以来不断被应用于骨损伤疾病的研究,得到了确切的治疗效果。通过载体将BMP-7基因转入真核细胞,与生物聚合载体复合后植入体内,能表达并分泌活性的BMP-7,诱导骨细胞的生成,促进骨组织的修复,成为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将不同剂量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hBMP-7)与脱钙骨基质(DBM)分别复合后,植入小鼠股部内侧肌间隙,三周后取材,通过组织学检查、碱性磷酸酶(ALP)及钙含量的测定比较各组的骨诱导活性。结果显示,三组复合物均有骨组织生成,中、高剂量组可见骨小梁、板层骨和原始骨髓腔,血管和骨髓丰富;低剂量组的成骨量明显少于中、高剂量组,且新骨的成熟度低于其他两组,DBM少部分吸收;单独植入rhBMP-7组有编织骨形成;而DBM组可见成骨细胞的聚集。rhBMP-7/DBM复合组在ALP和Ca含量水平上与同等剂量的两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rhBMP-7三种剂量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这充分说明DBM作为rhBMP-7的合适载体,具有缓释作用,且二者复合可起到双重骨诱导活性;而且rhBMP-7的骨诱导活性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Peiostin又称为成骨细胞特异因子2(OSF-2),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其在物种形成过程中高度保守,已知其在骨、肿瘤、心血管、呼吸系统以及组织修复中均有作用。研究表明,periostin的表达受多种生长因子和环境因子的调控,通过与整合素受体αvβ3或者Notch 1蛋白的结合,激活FAK和Akt/PKB或者c-Fos等相关信号通路,进而调控多种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成骨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分化、粘附、迁移和存活。在既往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探讨了Periostin在肿瘤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尽管其最先发现于骨,但是periostin与骨相关的研究相对较少。近几年,部分研究分析了periostin在骨生物学中的作用,并指出periostin可能参与了骨的形成。本文就已有的periostin在成骨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运动改善骨代谢,促进骨骼生长发育,缓解骨量流失的作用已被广泛证实。在骨代谢中,微小RNA(microRNAs,miRNAs)广泛参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等骨组织细胞的增殖及分化,通过靶向作用于相关成骨因子或骨吸收因子调控骨形成与骨吸收之间的平衡,在骨代谢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的研究表明,调控miRNAs是运动或机械应力促进骨代谢正平衡的途径之一,运动能够诱导骨骼中miRNAs差异表达,进而调控相关成骨因子或骨吸收因子的表达,进一步加强运动的促成骨效应。本综述总结了运动介导miRNAs调控骨代谢的相关研究进展,为骨质疏松的运动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破骨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是体内一种负责骨吸收的骨特异性多核细胞,在骨代谢平衡的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破骨细胞的分化形成及功能活性异常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疾病,而其分化形成过程受到多种因子的调控,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聚焦于miRNAs对破骨细胞分化形成过程的调控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对影响破骨细胞分化形成的相关miRNAs进行综述,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OPG/OCIF是一种分泌蛋白,属于TNFR超家族新成员,由受成骨信号刺激的成骨细胞表达和分泌,在破骨细胞分化时起信号传导作用。作为OPGL的伪受体,在破骨细胞分化环路中起负调节作用,抑制破骨细胞形成,促进成骨。OPG转基因模型显示广泛的骨密度增高,全身给药可以防止卵巢切除模型的骨丢失,对OPG的认识揭开了多种调节破骨细胞分化因子的最终作用,也为临床治疗骨代谢疾病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microRNAs是一类内源性表达的、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蛋白编码的单链RNA分子,是重要的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因子。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到目前为止,在动植物以及病毒中已经发现有24521个miRNA分子,miR-378是其中的一种,miR-378通过多种机制与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iR-378在不同肿瘤组织中起到不同作用,在胃癌,肝癌,结直肠癌等肿瘤中起到抑癌基因的作用,在白血病,胰腺癌,卵巢癌等肿瘤中起到癌基因的作用。在心血管方面,miR-378可以通过多种机制起到保护血管,延缓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在骨代谢方面,miR-378可通过不同机制抑制或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本文就其与肿瘤、心血管、骨代谢以及其他方面的研究进行介绍,为这些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 B ligand,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RANK)/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信号通路是调节骨代谢过程中破骨细胞功能的重要通路。OPG能够与RANKL结合并阻止其与RANK结合,抑制破骨细胞生成从而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疏松。其中,RANKL/OPG的比值是骨吸收和骨形成平衡的关键。目前血管钙化已不再被看作是单纯的钙磷的被动沉积,而是由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主动参与的一种与骨形成相似的病理生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RANKL/RANK/OPG信号通路也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RANKL/RANK/OPG信号通路在骨代谢和血管钙化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骨是一种动态更新的组织,它不断进行骨吸收(bone resorption)与骨形成(bone formation)的平衡,这个过程称之为骨重建(bone remodelin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κB ligand,RANKL)是骨吸收和骨形成耦联的关键,具有诱导破骨细胞(osteoclast, OC)生成、活化,抑制破骨细胞凋亡的作用.RANKL最初发现于活化的T细胞,但骨重建过程中RANKL主要来源于骨细胞、成骨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κB,RANK)/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 OPG)信号通路在成骨细胞调控破骨细胞生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是维持骨重建平衡的关键.本文就RANKL及其在骨中的分子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IL—3、GM-CSF和IL—5是一类功能相似的造血因子,它们的受体至少包括配体特异性的α亚基和共用β亚基(βc)两部分。βc识别三因子的N端α-螺旋,而α亚基则识别三因子的C端α-螺旋,两者均为功能性的高亲和力受体所必需.由于βc胞内区较长,能结合Jab和Stat等信号分子,所以,三种因子受体受配体刺激后能诱导相似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另外,激酶的不同剪切型、转录因子的同分异构体、受体亚基的细胞型特异性以及信号传导通路的多重性等则为三因子作用特异性的基础。本文就对其主要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