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 1 936年 Klobusitzki和 Konig首次从美洲矛头蝮蛇 ( Bothrops jararaca)毒中获得部分纯化的类凝血酶以来 ,迄今已发现 30多种蛇毒中含有类凝血酶组份 ,并有 2 0多种先后得到分离和纯化。尤其近年来基于有关蛇毒类凝血酶分子结构及酶学性质的研究成果 ,部分蛇毒类凝血酶已经作为治疗药物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如国外的 Ancrod和Batroxobin蛇毒抗凝剂 ,国内的五步蛇毒去纤酶、东北白眉蝮蛇抗栓酶 (清栓酶 )、江浙蝮蛇抗栓酶等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脑血栓形成、脉管炎、冠心病、心肌梗死 ,也有用于治疗癌痛综合症 [1]。但目前有关蛇毒类凝血酶…  相似文献   

2.
墨旱莲对4种蝮蛇毒引起的炎症和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墨旱莲提取液对短尾蝮蛇毒、蛇岛蝮蛇毒、白眉蝮蛇毒及尖吻蝮蛇毒所致的炎症和出血的影响。方法应用短尾蝮蛇毒、蛇岛蝮蛇毒、白眉蝮蛇毒及尖吻蝮蛇毒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致炎模型,观察墨旱莲提取液对蛇毒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墨旱莲提取液分别与不同蛇毒混合,给小鼠腹部皮下注射,观察其对蛇毒引起的小鼠皮下出血的影响。结果墨旱莲提取液15g/kg连续2次灌胃给药,对短尾蝮蛇毒、蛇岛蝮蛇毒、白眉蝮蛇毒或尖吻蝮蛇毒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急性炎症造模和短尾蝮蛇毒棉球肉芽肿的慢性炎症造模(20g/kg)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这些蛇毒引起的小鼠皮下出血也能明显抑制。结论墨旱莲提取液对短尾蝮蛇毒、蛇岛蝮蛇毒、白眉蝮蛇毒及尖吻蝮蛇毒引起的炎症和出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在防治各种心、脑、周围闭塞性血管病过程中,清栓酶(蝮蛇抗栓酶)显示出良好疗效,市场需求量较大。从而自86年起,生产厂家逐渐增多,目前国内已有32个厂家或单位生产此类药品。随着厂家增多,其原料东北白眉蝮蛇毒(粗原毒)也相应的畅销,售价高于江浙蝮蛇毒8~10倍。由于蛇毒差价原因,给某些商贩造成可乘之机,将江浙蝮蛇毒冒充东北白眉蝮蛇毒进行兕售。据了解不少厂家或单位直接以个体养蛇户或商贩手中购买粗原毒,造成原料不纯,直接影响清栓酶药品质量。江浙蝮蛇毒以外观上与东北白眉蝮蛇毒相似,但含神经毒、出血毒素均较高,一般分离制药残留较多,临床用药容易出现其反应,并且降低血小板作用明显。而东北白眉蝮蛇毒含神经毒极微,出血毒素极低,经一般分离制药即可以除去,临床用药安全,一般不降低血小板。根据调查分析,假冒原料有以下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4.
薛雁  孙东  于翀  宁静  崔亮亮  石皎 《蛇志》2011,23(4):341-344,360
目的为了获得长白山白眉蝮蛇乌苏里亚种类凝血酶基因。方法根据GeneBank自眉类凝血酶eDNA5.和3保守序列设计了引物,通过RT-PCR从白眉蝮蛇乌苏里亚种毒腺TotalRNA中扩增得到1条长714bp的特异cDNA片段,将该cDNA片段重组到SimpleTvector,转化进E.coliJM109competentcell,阳性克隆委托生物公司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该特异性片段与蛇毒类凝血酶同源性为95%,它为一个开发阅读框架,其编码的蛋白质序列与其他蛇毒类凝血酶序列同源性为94%,与其他蛇毒类凝血亲缘关系非常近。结论本实验获得了一种新型白眉蝮蛇乌苏里亚种类凝血酶基因。  相似文献   

5.
王爱平  郭洁 《蛇志》1999,11(4):49-50
目的 比较尖吻蝮蛇毒降纤酶及白眉蝮蛇毒降纤酶降凝血因子 的作用。 方法 选用 1个厂家生产的以尖吻蝮蛇毒为原料的降纤酶及 2个厂家生产的以白眉蝮蛇毒为原料的降纤酶分别治疗 1 7例、 4 0例、 31例急性脑梗死。用降纤酶 1 0 u加入 0 .9%生理盐水 2 5 0 ml中 ,静脉滴注 ,1 h滴完 ,每天 1次 ,共 3天 ,每次用药前用凝固法测定凝血因子 。 结果  2种白眉蝮蛇毒降纤酶降纤作用不明显 ,尖吻蝮蛇毒降纤作用明显且迅速。用药前 Fg为 4 .0 4± 1 .2 g/L,用药 1次后 Fg降至 2 .1 1± 0 .6 g/L,P <0 .0 1。 结论 尖吻蝮蛇毒降纤酶降纤作用明显优于白眉蝮蛇毒降纤酶。  相似文献   

6.
清栓酶(蝮蛇抗栓酶)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栓酶(蝮蛇抗栓酶)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中国蛇协蛇毒研究所邓禄延,覃公平,胡征林自本世纪八十年代起,蛇毒抗凝制剂在我国研制及应用于临床以来,相继有尖吻蝮蛇毒制剂去纤酶,长白山陆生白眉蝮蛇毒制剂清栓酶(蝮蛇抗栓酶)及江浙蝮蛇毒制剂江浙蝮蛇毒抗栓酶(...  相似文献   

7.
几种蛇毒抑菌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景海  姜雯 《蛇志》1994,6(1):23-28
本文通过平板扩散实验观察了蛇岛蝮蛇毒、长白山白眉蝮蛇毒、江浙蝮蛇毒及中华眼镜蛇毒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四种蛇毒对试验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白眉蝮蛇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63mg/ml,对大肠杆菌为5.0mg/ml。抑菌作用与蛇毒中L—氨基酸氧化酶的活力有相关性。利用CM—SephadexC-25SephdexG—75一对江浙蝮蛇毒的抑菌成份进行初步的柱层析分离,从纯化的各组份看,L—氨基酸氧化酶活力高的其抑菌活性也高。  相似文献   

8.
蝮蛇抗栓酶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月美  钟炎鼻 《蛇志》1993,5(3):24-25
蝮蛇抗栓酶是从东北陆生白眉蝮蛇毒中提取的一种蛋白酶制剂,目前上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五官科疾病等,并取得了可喜的疗效,现将其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总结如下:有关蝮蛇抗栓酶药理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袁国秀  周丹 《蛇志》1992,4(4):6-7
选择体重20g 左右小白鼠分别使用眼镜蛇毒、蝮蛇毒以及经过紫外线、~(60)Co 照射灭菌后的这两种蛇毒进行半数致死量的测定,结果经紫外线照射后的眼镜蛇毒和白眉蝮蛇毒的毒性降低了6.98%和6.41%.经~(60)Co 照射的眼镜蛇毒和蝮蛇毒的毒性降低了21%和33%.  相似文献   

10.
蝮蛇     
蝮蛇属蝰科蝮亚科蝮属蝮蛇种,下分短尾亚种、中介亚种、乌苏里亚种及黑眉亚种蝮蛇在我国分布较广,东北白眉蝮蛇主要含血液毒,神经毒极微。蛇岛黑眉蝮蛇含血液毒外还含少量神经毒。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短尾蝮蛇(亦称江浙蝮蛇)含血液毒及神经毒等混合毒。头部三角形,上颌长有较长的管状毒牙,生活在平原或丘陵地区,以昆虫、蛙、蜥蜴、鸟、鼠等为食。卵胎生、  相似文献   

11.
編辑同志: 近来我们发现蝮蛇抗栓酶的名目较多,有“清栓酶”,报纸上又见有“AT—3”,到底是不是同一样的产品? 田阳县医院邓有辉我国从蛇毒中提取有效成份制成抗血栓药物目前有三种,即用东北白眉蝮蛇毒制成“东北蝮蛇抗栓酶”江浙蝮蛇毒制成的,“江浙蝮蛇抗栓酶”和用五步蛇毒制成的“去纤酶”。  相似文献   

12.
李凤阁  李海兵 《蛇志》1996,8(4):17-18
给小鼠、家兔、豚鼠等3种动物注射不同剂量的两种蝮蛇抗栓酶,观察它们的反应。结果:东北白眉蝮蛇抗栓酶未见神经毒反应,而浙江蝮蛇抗栓酶有神经毒反应,以豚鼠的反应最为敏感,主要表现为箭毒样毒性症状  相似文献   

13.
我们应用紫外线照射和充氧自血回输(简称自血回输)加白眉蝮蛇抗栓酶治疗急性脑梗塞,与单纯用自血回输及单纯用白眉蝮蛇抗栓酶治疗急性脑梗塞进行了临床实验研究.其结果自血回输加白眉蝮蛇抗栓酶疗法优于单纯自血回输疗法,更优于单纯白眉蝮蛇抗栓酶疗法.临床证明两者合用有协同作用,而且方法安全、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14.
人纤维蛋白原经人凝血酶和浙江蝮蛇毒类凝血酶作用后,释放出血纤纤肽A和血纤肽B,二者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鉴定。人凝血酶首先释放出血纤肽A,浙江蝮蛇毒类凝血酶则先释放出血纤肽B,甚至在纤维蛋白凝聚之前,血纤肽B的释放量早已达到极值,即使凝块形成后,血纤肽A与血纤肽B之比仍为1:3。人凝血酶在钙离子存在下,作用于纤维蛋白原时,其凝聚时间缩短,血纤肽A释放量不变,血纤肽B释放量则增高。在同样条件下,浙江蝮蛇毒类凝血酶作用时,血纤肽A释放量无明显变化,血纤肽B释放量却降低近1/3。无论是人凝血酶还是浙江蝮蛇毒类凝血酶,当与纤维蛋白原在2M尿素存在下反应时,均无可见凝块形成,但在37℃下用350nm光吸收监测其聚合过程仍可见光吸收上升,溶液呈乳白色。本文首次报道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了人凝血酶和浙江蝮蛇毒类凝血酶作用人纤维蛋白原后所形成的凝块结构。前者形成的结构致密,纤维长而细;后者形成的结构松散,较透明,纤维短而粗,这种结构更易为体内纤溶系统所降解。  相似文献   

15.
蛇毒酶制剂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曾自成 《蛇志》1998,10(1):26-27
80年代以来,随着临床血液流变学、微循环学的研究不断深入,血粘滞、血瘀、冠脉内的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病因得到公认,溶栓疗法即成为AMI治疗手段的首选。笔者从1989年开始采用东北白眉蝮蛇毒制剂,即蝮蛇抗栓酶(清栓酶)为溶栓剂,首先对...  相似文献   

16.
我国蛇毒酶类抗凝剂的研究与应用近况(清栓酶的历史和现状)沈阳药学院陈建智一、清栓酶的历史和状况清栓酶是最早出现在临床观察抗血栓酶类疗效时取的名称,既有清除血栓的涵义,又有以长白山清原地区为代表的东北白眉蝮蛇毒为原料制成的抗血栓酶的意思,已为很多医务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多年来因技术原因 ,一直使用多组份混合成分的蛇毒制剂 ,临床上虽有一定疗效 ,但存在严重的副作用。作者利用细胞融合技术成功地建立了一株高表达类凝血酶抗体的细胞系 ,该抗体经纯化后 ,可高效亲和白眉蝮蛇类凝血酶。该技术使纯化蛇毒类凝血酶工艺有了很大的飞跃 ,也使蛇毒制品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方法 :采用天然蛇毒经 DEAE-琼脂糖凝胶层析 ,收集活性组份 ,再经葡聚糖凝胶 G- 75柱层析后 ,收集活性组份 ,最后经类凝血酶亲和柱层析 ,测定 2 80 nm的光吸收度 ,收集蛋白峰 ,测定活性 ,获得了单一组份的类凝血酶 ,即为纯化的类凝血酶…  相似文献   

18.
曹晓静  刘国良 《蛇志》2000,12(2):75-76
降纤酶是从长白山白眉蝮蛇或尖吻蝮蛇毒中提取的单一成分蛋白水解酶,属蛇毒类凝血酶。1997年部颁标准采用以纤维蛋白原为底物,0.04mol/LTris-HCl(pH值7.4,含0.02mol/LNaCl)缓冲液溶解稀释纤维蛋白原、降纤酶标准品和供试品,通过测定降纤酶促凝活性来测定其效价[1]。  在降纤酶生产和质量检验过程中,曾出现冻干成品核检效价比未冻干前半成品效价降低50%左右,严重影响到生产的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为此,我们通过对降纤酶溶液pH值、NaCl浓度和冻干过程中温度、时间的控制等可能影响效价因素进行逐一排查,发现NaCl浓度是影响降纤酶效价…  相似文献   

19.
尖吻蝮蛇毒去纤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昌华 《蛇志》1989,1(3):5-7
Ottyang,C.等(1967)从尖吻蝮(Agkistrodon acutus)蛇毒中分离纯化得到凝血酶样成分,分子量33500,由17种263个氨基酸组成,具有体内去纤作用,但未见用于临床的报道。杉原久义等(1978)也从尖吻蝮蛇毒中分离纯化得到了一个促凝组分,分子量52000,具有精氨酸酯酶和凝血酶活性,未见体内血液学效应及临床应用的报道。我们从1974年起,对尖吻蝮蛇毒凝血酶样酶进行7较为系统的研究,并研制成“去纤酶注射液”,于1978年首先用于临床,1981年鉴定通过。这是我国最先研制并用于临床的蛇毒酶制剂。它由四个凝血酶样同工酶组成,其分子量分别是33500,68000,19500,30000;它们均由17种氨基酸组成,但组成  相似文献   

20.
清栓酶是一种抗凝新药,是东北陆生白眉蝮蛇毒制剂,治疗眼底病变中心性网脉络膜炎一例,取得了预想不到的效果,报告如下:本组共六例男4例,女2例,患者用致第三大视力开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