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SAAA信息     
<正>科学家评估表达蜘蛛毒液毒素(Hvt)植物的抗虫性蜘蛛产生的一种毒素多肽ω?Hexatoxin-Hv1a(Hvt)具有杀灭鳞翅目、双翅目和直翅目节肢动物的特性。巴基斯坦国家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研究所(NIBGE)的研究人员已经将编码Hvt的基因转入棉花和烟草来开发抗鳞翅目害虫的转基因植物。他们评估了表达Hvt的转基因植物,并从鳞翅目昆虫和一些非目标物种中纯化Hvt,对照植株为第二代抗虫棉(Bollgard II)。结果表明,转Hvt烟草上幼虫的死亡率为100%,而Hvt表达水平较低的  相似文献   

2.
科学家打算应用 rDNA 对植物进行遗传操纵面临着许多技术上的不可靠性,包括转移的基因是否将适当作用和是否将在受体植物适当的部位(如根、叶、种子等)表达。现在,由于两个研究小组的努力,看来这两个问题很容易解决,从初步的结果看是非常令人鼓舞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加州圣迭戈)开发了一种新的标记,使研究者能真正看到转移的基因是否在植物上得到表达。借助于广泛使用的 Ti 质粒,科学家将虫萤元素酶的  相似文献   

3.
程序性细胞死亡不仅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而且与植物适应逆境密切相关。近日, 中国科学家在解析植物程序性细胞死亡(PCD)信号通路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4.
植物基因工程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玉忠 《遗传》1991,13(4):45-48
70年代末,科学家通过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证实,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侵染了双子叶植物之后,能把它的质粒(Tumor inducing plasmid,简称Ti质粒)上的一段DNA(Transfer DNA,简称 T-DNA)插入到植物染色体中,使植物产生冠瘿瘤(crown gall),T-DNA在冠瘿瘤细胞内能稳定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关于寄主专化性毒素(Host-Specific Toxin,HST)的作用机制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有了新进展;在14种寄主专化性毒素中,以Alternaria属的病原菌产生的专化性毒素的研究更为深入。非寄主专化性毒素(Non-Host-Specific Toxin,NHST)的研究着重在毒素产生的条件、生物活性测定、抗性鉴定以及检测被感染植物体的毒素含量等。本文综述了一些能产生专化性毒素和非专化性毒素的植物病原真菌,有链格孢(Alternaria)、镰孢(Fusarium)、尾孢(Cercospora)、轮枝孢(Verticillium)、梨孢(Pyricularia)、疫霉(Phytophthora)、长蠕孢(Helminthosporium)、黑团孢(Periconia)和核盘菌(sclerotinia)等属的病原菌。从所发表的文献表明真菌毒素在植物病害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2月19日,新西兰皇家学会植物与食品研究院正式宣布,设立李来荣园艺研究基金(Li Lairong Horticultural Research Fellowship)。该项基金是为纪念我国著名园艺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学术委员会委员、福建农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前身)原院长、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华东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原所  相似文献   

7.
正《植物学报》(CN 11-5705/Q,ISSN 1674-3466)是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主办的中文版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综合性、高水平"为办刊方针,求新、求快,以及时、准确地反映我国植物科学领域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新发现、新方法等)、系统评述国际研究热点(新理论、新发展)为基本定位,以涵盖植物科学各领  相似文献   

8.
《植物学报》2014,(5):602
《植物学报》(CN 11-5705/Q,ISSN 1674-3466)是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主办的中文版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综合性、高水平"为办刊方针,求新、求快,以及时、准确地反映我国植物科学领域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新发现、新方法等)、系统评述国际研究热点(新理论、新发展)为基本定位,以涵盖植物科学各领  相似文献   

9.
2013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13年中国植物科学研究继续快速发展。中国科学家在植物科学多个领域中取得了大量的原创性、高水平研究成果, 包括水稻(Oryza sativa)株型调控的激素信号转导机制、水稻育性的遗传调控机理、重要物种的基因组解析、植物天然免疫分子机制的结构生物学研究以及植物生态与环境生物学等。该文对2013年中国本土植物生命科学若干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性评述, 旨在全面追踪当前中国植物科学领域发展的最新前沿和热点事件, 并展现我国科学家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相似文献   

10.
当农业生物技术公司投入资金开发具昆虫抗性的转基因植物肘,植物育种和繁殖研究DLO中心(Waneninngen,The Netherlands)的科学家们通过实验提醒我们,改变植物以抵御捕食者并不象我们最初所希望的那么容易。  相似文献   

11.
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是机会性的动物和植物致病性丝状真菌,保守的PAK(p21-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样蛋白激酶对信号传导、细胞周期进程和细胞形态发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同源重组方法构建敲除突变株(ΔAflcla4),研究Aflcla4基因对黄曲霉营养生长、分生孢子产生、...  相似文献   

12.
今年1月11-15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迈阿密港市,举行了一次名为“从基因到蛋白质:转向生物工学”的专题讨论会,出席会议的科学家和生物业商人共731位,其中66位来自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十三个国家。 这次讨论会由迈阿密大学生物化学系和巴氏(papanicolaou)癌研究所联合发起。  相似文献   

13.
微囊藻毒素的产生、检测和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2,他引:29  
随着内陆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而引起有害藻类水华(HAB,harmful algal bloom)的频繁发生已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其中微囊藻(Microcystis)水华是淡水水体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由于这类水华发生普遍,持续时间长,而且多数产毒,危害性更大,因而倍受人们的关注,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是一类具生物活性的单环七肽,这类毒素主要由淡水藻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产生,此外其他种类的微囊藻.    相似文献   

14.
1.《植物生理学报》、《植物生理学通讯》编委会议2.第七届全国环境生理学术研讨会——植物抗旱生理与节水农业3.《植物生理学通讯》创刊50周年座谈会4.中德青年科学家双边研讨会5.2001年全国光合作用学术讨论会5月下旬,上海(暂定)8月下旬,陕西杨凌(征文通知见《植物生理学通讯》2001年第1期)9月,上海市9月下旬,上海市10月下旬,桂林市(征文通知见《植物生理学通讯》2001年第1期)  相似文献   

15.
NatureBiotechnology 2 0 0 1年 19卷 10期 95 8~ 96 1页报道 :炭疽毒素是由炭疽杆菌 (Bacillusanthracis)产生的。在临床上 ,炭疽病是罕见的 ,但目前由于在生物战争和恐怖行为中有可能使用炭疽杆菌 ,因而引起科学家对炭疽病的日益增加的关注。如所周知 ,炭疽杆菌毒素是由保护抗原 (PA) ,即单一的受体结合部分 ,以及两种酶促部分 ,即水肿因子(EF)和致死因子 (LF) ,共同组成的。这 3种蛋白作为无毒的单体从炭疽杆菌体内释出后 ,就扩散到哺乳动物细胞表面的受体 ,并组配成为有毒的可结合于宿主细…  相似文献   

16.
ISAAA信息     
<正>研究发现表观基因组改变能控制番茄成熟美国Boyce Thompson植物研究所与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ARS)的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学,即植物DNA发生一系列化学改变,对番茄成熟起重要作用,向果实发出信号决定其何时变红。ARS分子生物学家James Giovannoni对表观遗传是否影响番茄成熟问题进行了研究。科学家往未成熟番茄体内  相似文献   

17.
<正>国际植物学大会(IBC)由生物科学国际联盟(IUBS)与国际植物学与真菌学会联合会(IABMS)授权主办,拥有百余年创办历史。第1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于1900年在法国巴黎召开,迄今已举办18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每6年举办一次,是全球植物科学家讨论植物科学热点问题、交流研究成果、提出学术观点的重要集会,也是国际植物学界享有极高声誉的学术盛会。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IBC 2017)将由中国植物  相似文献   

18.
一种消除转基因植物潜在风险的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为寻求解决转基因植物安全性问题的有效工具而不懈努力。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华人科学家李义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6年多的深入研究,在此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2007年发表了“外源基因清除”技术(Gene-deletor)。该技术整合了Cre/LoxP和FLP/FRT双重组系统,用器官或组织特异启动子驱动FLP/Cre,在外源基因发挥功能之后,可将其从转基因植物的花粉、果实和种子中彻底清除,可有效防止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向非转基因植物或杂草的逃逸,从而消除公众对转基因植物生态和食品安全的担忧。 着重介绍了“外源基因清除”技术(Gene-deletor)的概念、作用机制及其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19.
绿色荧光蛋白——发现、表达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做出的贡献,日本科学家下村修(Qsamu Shimomura)、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Martin Chalfie)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Roser Y Tsien)共同获得了2008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20.
<正>国际植物学大会(IBC)由生物科学国际联盟(IUBS)与国际植物学与真菌学会联合会(IABMS)授权主办,拥有百余年创办历史。第1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于1900年在法国巴黎召开,迄今已举办18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每6年举办一次,是全球植物科学家讨论植物科学热点问题、交流研究成果、提出学术观点的重要集会,也是国际植物学界享有极高声誉的学术盛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