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赫刺螨的一新亚种(蜱螨目:巨刺螨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赫刺螨属(Hirstionyssus Fonseca,1948)为巨刺螨科(Macronyssidae)中的一个属。我国已知的赫刺螨共24种(邓国藩、潘錝文,1963;徐启丰、马安石,1964;刘政忠,1964;郑智良、殷绥公、张家祺,1965)。著者在过去收集的赫刺螨标本中,发现一种与外伊犁赫刺螨(Hirstionyssus transiliensis Bregetova)相近似的种类,定为该种赫刺螨的一个新亚种。现将其形态特征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赫刺螨属(Hirstionyssus)一个新种(蜱螨目:脂刺螨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58—1959年在陕西做调查时,曾自鼢鼠体上采到大量的革螨,其中除去曾作为新种报导过的陕西赫刺螨(Hirstionyssus shensiensis Liu et Yuan,1963)和黄龙赫刺螨(Hirstionyssus huanglungensis Liu et Yuan,1963)之外,最近在革螨鉴定工作中,又发现赫刺螨属的一个新种,现将其形态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国鼠刺螨属一新种记述(蜱螨目:皮刺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鼠刺螨属(Myonyssus Tiraboschi)于1904年所建立,以M.decumani为模式种。Fon-seca于1948年将此属隶于厉螨科(Laelaptidae)。迨至1955年,Furman和Tipton又将此属归属于皮刺螨科(Dermanyssidae)的巨刺螨亚科(Macronyssinae)。他们认为巨刺螨亚科  相似文献   

4.
宁夏赫刺螨新种记述(蜱螨目:皮刺螨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5年9月,在宁夏海原县中华鼢鼠Myaspalax fontanieri-Edwards体上采得一种赫刺螨新种,现描述如下。文中测量单位均为μm。 宁夏赫刺螨,新种Hirstionyssus ningxiaensis sp. nov. 雌螨(图1—6) 体卵圆形,长696,宽444。背板覆盖整个背部,背上具刚毛27对,板边缘的毛较中部的为长,前部的毛又较后面的为长,D_(1-7)、I_(1-2)极为细小。  相似文献   

5.
赫刺螨属三新种(蜱螨目:赫刺螨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2年夏,在青海省的小兽体上采得多种赫刺螨Hirstionyssus Fonseca,1948,经鉴定其中有三种系未曾描述过的种类,兹记述如下。所月量度单位均为微米。 1.青海赫刺螨,新种Hirstionyssus qinghaiensis sp.nov. 雌螨(图1—4) 体卵圆形,长632(530—710),宽399(350—480)。背板长宽为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述在青海和甘肃两省发现的赫刺螨四新种1.甘肃赫刺螨Hirstionyssus gansuensis新种 鉴别:本新种与赫刺螨属(Hirstionyssus Fonseca,1948)其它种的区别为腿节Ⅱ有2个突起,内大外小,各有1支刚毛;跗节Ⅱ近侧有1支蔷蔽刺样特殊刚毛;胸板中线长与宽几相等。本新种与线鼠赫刺螨(Hirstionyssus tamiopis Wang,1962)相似,但本新种背板几乎覆盖背面全部,第7对腹毛接近全腹板中间,基节刺式0—1—2—1;而线鼠赫刺螨背面裸露区很大,第7对腹毛接近全腹板边缘,基节刺式  相似文献   

7.
赫刺螨属(Hirstionyssus)是一类寄生性的(虫穴)蚲。1948年Fonseca 建立该属,以Hirstionyssus arcuatus(Koch,1839)作为属模,其特征为:雌螨背板不分裂,后部急陡地向末端渐细;胸板有3对刚毛及2对裂缝形小孔;生殖腹板后端圆钝;足的基节除基节Ⅱ一个背刺外,尚有腹面的刺;胫节Ⅰ、Ⅱ缩短;雄螨全腹板整一,在基节Ⅳ之后不扩张。至今,应归隶于该属的种类共计有54个种和亚种。  相似文献   

8.
记述了采自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野荷谷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吐鲁番市三堡乡的中国刺触螨科一新纪录亚属:杂刺触螨亚属Mixosperchon Viets,1926及两新种:凹须刺触螨Sperchon(Mixosperchon)curvipalpis Zhang et Jin,sp.nov.和吐鲁番刺触螨Sperchon(Mixosperchon)turfanensis Zhang et Jin,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棘刺螨属EchinonyssusHirst,1925自建立以来长期仅有鼻棘刺螨E.nasutusHirst一种,另一种长毛棘刺螨E.longisetosusMo,1964已被公认为前一种的同物异名。而赫刺螨属HirstionyssusFonseca,1948则已超过120种。早在1963年Domrow即指出赫刺螨属应是棘刺螨属的同物异名。但多数学者仍沿用旧名。1979年Tenorio与Radovsky在记述四个新种时,对二属的形态仔细加以对比研究,最后得出了与Domrow相同的结论。1984年Tenorio编制了全世界棘刺螨属的名录,总共达117种,加上个别未收入及后来发现的,迄今本属已有种类在120种以上。  相似文献   

10.
匡海源  洪晓月 《昆虫学报》1992,35(3):369-371
本文记述四刺瘿螨属Tetraspinus二新种。所用量度单位为μm。全部模式标本均保存在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 黄连木四刺瘿螨Tetraspinus pistaciae新种(图1—6)  相似文献   

11.
陕西鼢鼠体上赫刺螨属(Hirstionyssus Fonseca,1948)的两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鼢鼠体上的赫刺螨,过去报导的资料还很少。1921年Hirst曾在我国陕西的鼢鼠(Myospalax scansus)体上采到Hirstionyssus confucianus(Hirst,1921);1957年Zemskaja和Piontkovskaja曾在苏联东哈萨克北部的阿尔泰鼢鼠(Myospalax myospalax Laxmann)体上采到两个新种:Hirstionyssus myospalacis(Zemskaja & Piontkovskaja,1957)及Hirs-tionyssus minor(Zemskaja & Piontkovskaja,1957)。我们于1958年11月在陕西黄龙县,自东北鼢鼠(Myospalax psilurus Milne-Edwards)体上采到大量的赫刺螨,其中绝大多数的两种是文献上未曾报导过,故判定为赫螨属的两新种,现将其形态特征记述于下。  相似文献   

12.
宁夏巨刺螨属一新种(蜱螨亚纲,巨刺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巨刺螨属1新种:泾源巨刺螨Macronyssus jingyuanensis sp.nov.标本采自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西峡区伏翼Pipistrellus sp.体,保存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3.
记述了中国刺触螨属2新种:被绒刺触螨Sperchon lanigerus Guo et Jin,sp.nov.和透明刺触螨Sperchon perspicuus Zhanget Jin,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4.
记述采自海南的小黄蝠Scotophilus temmincki(Horsfield,1824)体表的寄生革螨1新种:吊罗肪刺螨Steatonyssus diaoluoensis sp.nov,.文中给出了中国肪刺螨亚属Steatonyssus 已知种检索表.研究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标本馆.  相似文献   

15.
作者在整理和研究采自吉林省的赫刺螨属(Hirstionyssus Fonseca,1948)时,发现有两个新种。兹将其形态特征描述如下: 吉林赫刺螨Hirstionyssus kirinensis,新种 雌螨(图1)为小型螨类,体呈椭圆形;体长0.56—0.60毫米,宽0.34—0.36毫米。 背板一块,长0.48—0.52毫米,宽0.28—0.30毫米,呈卵圆形,不能覆盖体背之全部,S_5处最宽,自S_5向后逐渐变窄,末端圆。背板上有分布均匀、大小相似的斑点。背板刚毛26对,D_(2-7)及I_(1-2)短小,其余各毛较大。背板外刚毛12对左右。  相似文献   

16.
记述蛇刺螨属1新种:鞍胸蛇刺螨Ophionyssus seUisternalissp.nov.,该属在中国为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7.
肪刺螨属(Steatonyssus)是皮刺螨科(Dermanyssidae)中的一个属(Strandtmann &Wharton,1958;Domrow,1969),也有作者将它隶属于巨刺螨科(Macronysidae)(Rado-vsky,1967;Krantz,1971)。这一属通常寄生在蝙蝠体上,只有少数的种也发现在其它哺乳动物上,至今已记录约40种。 我国脑刺螨属以在只记录4种(王敦清,1963;李英杰,1965)。本文现报道一个新种和3个新纪录种。至此,我国现有的纪录共计8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描述采自四川省渠县(氵鲜)渡区的浆刺螨属一新种。 (氵鲜)渡浆刺螨,Ichoronyssus xianduensis新种。 鉴别特征 本新种与长毛浆刺螨I.leucippe Domrow,1958近似,盾板毛有三种不同的长度。区别在于:本新种躯体较大,盾板毛24对(非26对),盾板上明显为线鳞纹(非点鳞纹)。 形态描述 (1)雌螨(图1—9)体卵圆形900×600微米。盾板苯环形较小覆盖躯体一部分,板上具线鳞纹,毛24对,呈三种不同的长度,长的和中等长的分布于盾板边缘,短而微小的毛除分布于盾板中央外,两侧缘亦有2对。隙状器共17对。盾板外有侧膜毛48根。胸叉长155微米,叉蒂宽23微米。胸板前缘平直,中央略微凹陷,后缘深凹达st_2与st_3连线的  相似文献   

19.
肪刺螨(Steatonyssus Kolenati,1858)(=Ceratonyssus Ewing,1923)是脂刺螨科(Liponyssidae)中的一个属,这一属的螨系寄生于蝙蝠和鸟类体上的吸血螨。这种螨在寄主窝巢内的数目往往比在寄主体上为多。有时在鼠类或小型哺乳动物的体上偶尔可以检出。 关于这一属螨与人类虫媒性疾病关系的资料我们知道的很少,国外文献上亦很少记载。近年来我们在蝙蝠、麻雀和燕鸟等的窝巢内共采集有4种的肪刺螨,其中除游旅肪刺螨(Steatonyssus viator)已见于国外文献报告外,其余3种皆系新种。现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山西省的蝙蝠体上共采得5属7种革螨:赛蝠螨Spinturnix psi(Kolenati,1856)与宽埃螨Eyndhovenis euryalis(Canestrini,1884)隶属于蝠螨科Spinturnicidae Oudemans,1902;另5种隶属巨刺螨科Macronyssidae Oudemans,1936:长刺肪刺螨Steatonyssus longispinosus Wang,1963、中华肪刺螨S.sinensis Teng,1980、盾板浆刺螨Ichoronyssus scutatus(Kolenati,1856)、四棘巨刺螨新种Macronyssus quadrispinosus sp.nov.与太原巨刺螨新种M.taiyuanensis sp.nov.。文中列出了各螨的宿主及采集纪录,对2个新种巨刺螨加以绘图描述,并讨论了它们的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