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藻类对微量元素的生物富集及其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生物富集(bioenrichment)又04生物浓缩(bioconcentration)或生物积聚(bioacct-unulahon),是指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从而使该物质浓度超过环境中其浓度的现象,富集的程度可以用富集系数即生物体中某富集物浓度与环境中该物质浓度之比来表示[l]藻类对许多微量元素具有较强的生物富集能力,可作为生物吸附剂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水质净化[2.3];稀有、贵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的回收[4];痕量、超痕量元素分析[5.6];高附加值生物的培养等方面[7~9]。利用藻类富集微量元素具有经济、高效、选择性…  相似文献   

2.
Marine Biotechnology 2004年6卷1期17-25页报道:近年来,由于某些微生物产生的生物高聚物或生物高分子的抗病毒效应优于一般的多糖,因此引起人们对可产生这种高分子量多糖的微生物的注意(Sutherland,1996)。已知海洋藻类是可抑制病毒感染的天然药物的来源。早在1957年,Gerbert等就曾经首次描述了藻类多糖的抗病毒活性。Gerbert观察到,从石花菜(Gelidium cartigenium)中提取的多糖,可使胚卵免于遭受乙型流感病毒和腮腺炎病毒的感染。已发现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多糖是高度硫酸化的多糖(例如Witvrouw等,1994)。  相似文献   

3.
不同灵芝子实体及其粗多糖中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含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联用法(ICP-MS)、原子荧光法(AFS)和原子吸收法(AAS)对不同品种灵芝子实体中的生物必需微量元素。有毒的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营养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与砷、镉、汞相比,在所有品种的灵芝中重金属铅的含量相对较高,但是在对全国各地收集的灵芝及其培养基分析,灵芝对铅没有生物富集的作用,另外,灵芝粗多糖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提取用的灵芝子实体,其中铅和砷含量高于国家标准,其安全性应该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
真核藻类的病毒和病毒类粒子(VLPs)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真核藻类的病毒和病毒类粒子(VLPs)赵以军石正丽(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430071)VirusesandVirus-likePearticlesofEukaryoticAlgaeZhaoYij...  相似文献   

5.
综合生物塘中的藻类研究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理城镇污水的综合生物塘中试运转三年中,共发现藻类102种。绿藻种类最多(占55%)。全塘年均藻类细胞密度为18.4×10′个/1,现存生物量为32.7mg/l(鲜重),两者峰值均出现在四、五月。每年多数时间内以绿藻(主要是小球藻)为数量优势种类,生物量常以隐藻占优势。利用水生维管植物对出水进行生态修饰,能明显抑制藻类生长和改善出水水质。发现藻类在藻菌塘中的明显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6.
藻类生物技术与海洋产业发展周百成,曾呈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或称生物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现代技术体系。它是生物科学与技术科学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相结合,产生了海洋生物技术(Marinebiotechnology)这一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7.
生物拟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生物拟态朱晓林(山东泰安第二中学271000)拟态(mimicry)是指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它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现象,是生物适应环境的最为典型的例子。随着生态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动物甚至植物拟态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  相似文献   

8.
小球藻生物富集锌、镉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芃  刘艳  杨海波 《生物技术》2002,12(5):17-18
藻类对许多重金属具有较强的生物富集能力,小球藻(Chlorella spp.)分别在不同系列Zn^2 ,Cd^2 浓度下培养8d间隔2d,测定小球藻的生物量及Zn和Cd的含量。结果表明,小球藻随水体中Zn^2 和Cd^2 的浓度不同,在重重金属水体中暴露时间不同,具有不同的富集速率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汪松 《生物多样性》1996,4(1):54-62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第三年度(1994/5)工作报告JohnMackinnon汪松(生物多样性工作组联合主席,北京100080)1中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定义:生物多样性包括中国动植物的全部遗传内涵及所有生态功能、过程及结构。...  相似文献   

10.
生物土壤结皮对荒漠土壤种子库和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在不同自然条件(风、温度、水分)下,人工固沙植被区(24龄、41龄、50龄)和相邻天然植被区的两种生物土壤结皮对荒漠土壤种子库和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荒漠土壤种子库在苔藓结皮上的储量显著高于藻类结皮。随着生物土壤结皮的发育,种子萌发量在苔藓结皮上增加,在藻类结皮上减少。生物土壤结皮层的含水量对种子萌发有显著的影响(p〈0.05),植物种子在湿润处理的生物土壤结皮上的萌发量高于干燥处理的生物土壤结皮上的种子萌发量。生物土壤结皮表层温度和亚表层温度对荒漠植物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p〉0.05),但总体而言,对于苔藓结皮,植物种子在较高温度下的萌发量略高于在较低温度下的萌发量,而对于藻类结皮,植物种子在较低温度下的萌发量略高。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联用法(ICP-MS)、原子荧光法(AFS)和原子吸收法(AAS)对不同品种灵芝子实体中的生物必需微量元素、有毒的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营养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与砷、镉、汞相比,在所有品种的灵芝中重金属铅的含量相对较高,但是在对全国各地收集的灵芝及其培养基分析,灵芝对铅没有生物富集的作用。另外,灵芝粗多糖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提取用的灵芝子实体,其中铅和砷含量高于国家标准,其安全性应该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2.
湘江藻类水华结构特征及对重金属的积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0年9月下旬,湘江中下游发生藻类水华,严重影响了沿线居民的生活.采集湘江上游永州、中游衡阳与下游株洲、湘潭、长沙段水样,对此次水华期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优势种类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测定其对湘江金属离子的积累,进行小鼠生物毒性实验,旨在评价此类水华是否将对湘江水生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结果表明:(1)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此次水华为硅藻门颗粒浮生直链藻(Aulacoseira granulata)水华.湘潭和长沙段水华最为严重,藻细胞数均达到1.3×105丝状体/L,长沙段叶绿素a含量达0.04mg/L;(2)湘江颗粒浮生直链藻对金属离子Al,Fe和Mn富集量分别达到4.4×103,768.4和138.7mg/kg干重,富集系数分别为4.0×105,7.7×105和3.2×103;其对高毒重金属Pb富集量为19.2mg/kg干重,富集系数为9.6×103;(3)小鼠生物毒性实验证实,湘江重金属污染条件下颗粒浮生直链藻水华存在一定生物毒性,全组份组LD50为384mg/kg,95%可信限介于228.5~646.3mg/kg之间,对湘江水生生态系统及沿线居民健康造成了威胁.  相似文献   

13.
广东沿海几种赤潮生物的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对1997年秋 ̄1998年春广东沿海多次赤潮发生期间的几种优势赤潮藻类进行了形态学和分类学研究。1种为我国首次报道引发赤潮的定革命金藻类(Prymnesiophytes)-球状棕囊藻(Phaeocystis cf.gliobosa)。另有甲藻类7种,其中裸甲藻目(Gymnodiniales)3种:米氏裸甲藻(Gymnodinium cf.mikimotoi)、环节环沟藻(Gyrodinium in  相似文献   

14.
重演律与生物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演律与生物进化杜近义(浙江教育学院,杭州310012)(一)“重演律”亦称“生物发生律”。这主要是由德国生物学家、进化论者海克尔(ErnstHeinrichHaeckel)根据动物形态学和胚胎学的研究成果于1866年提出来的一条定律。该定律主要涉及...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海南岛西南地区12种不同类型药用植物微量元素的生物吸收系数(Ax)及其含量水平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16.
桤柏混交林的氮素积累与生物循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培礼  钟章成 《生态学杂志》1997,16(5):14-18,37
桤柏混交林的氮素积累与生物循环石培礼杨修(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北京100101)钟章成(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重庆630715)TheAccumulationandBiologicalCyclingofNitrogenintheAld...  相似文献   

17.
与传统生物燃料相比,藻类生物燃料具有如下优势:1)含油量高。藻类干物质的含油量超过50%,最高可达70%。2)生长速度快。藻类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可以日复一日地收获。3)环境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8.
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克藻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76,自引:4,他引:76  
何池全  叶居新 《生态学报》1999,19(5):754-758
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抑制藻类的机制除了对光和矿质营养的竞争外,主要是由于石菖蒲水系向水体分泌的化学物质,能伤害和清除藻类(化感作用allelopathic effect),用培植石菖蒲的水培养藻类,可破坏藻类的叶绿素a,使其光合速率,细胞还原TTC能力显著下降;在荧光显微镜下可看到藻细胞从鲜红色变为淡蓝色,表明石菖蒲对藻类有显著的克制效果,可用于治理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藻类繁  相似文献   

19.
江苏滆湖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2004年4月—-2006年1月对江苏滆湖的浮游藻类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浮游藻类与滆湖理化参数的相互关系。调查共鉴定出浮游藻类8f7147属267种,绿藻种类最多,其次是硅藻和蓝藻;优势种主要是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不定微囊藻(M.incerta)、点状平裂藻(Merismopedia punctata)、微小平裂藻(M.tenuissima)、线形棒条藻(Rhabdoerma lineare)和小空星藻(Goelastrum microporum);总藻类密度年平均值为4871.09×10^-4 ind·L^-1,生物量年平均值为7.302mg·L^-1;密度秋季最高,生物量春、秋季较高;春季藻类物种多样性最高,多样性指数与其藻类密度负相关而与藻类生物量正相关;滆湖浮游藻类现存量由北向南逐渐减小,北部湖区与中部湖区浮游藻类现存量差异不显著,与南部湖区的差异显著,中部湖区与南部湖区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菜豆富含脯氨酸蛋白质基因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植物细胞壁是细胞的机械支持物和保护壳,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细胞内的通讯和代谢交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壁主要由多糖和蛋白质组成,根据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糖的含量特点可把细胞壁结构蛋白分为5类:富含羟脯氨酸的糖蛋白(by一droxyproling-rich glycoproteins,HRGPs)、富含脯氨酸蛋白质(proline-richproreins,PRPs)、富含甘氨酸蛋白质(glycine-richproteins,GRPs)、茄科凝集素(solanaceouslectins)和阿拉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