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免疫毒素(immunotoxins)是由某些细菌和植物产生的毒素蛋白与抗体或生长因子等靶向分子连接而成,用于杀伤表面带有特定抗原或受体的细胞,在试验中,免疫毒素在肿瘤周围环境中的稳定性是影响其抗肿瘤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主要对几种由不同形式的抗体Fv段构建的免疫毒素的稳定性进行了比较,并对定点突变和PEG化学修饰提高免疫毒素稳定性的方法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免疫毒素 (immunotoxins)是由某些细菌和植物产生的毒素蛋白与抗体或生长因子等靶向分子连接而成 ,用于杀伤表面带有特定抗原或受体的细胞。在试验中 ,免疫毒素在肿瘤周围环境中的稳定性是影响其抗肿瘤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主要对几种由不同形式的抗体Fv段构建的免疫毒素的稳定性进行了比较 ,并对定点突变和PEG化学修饰提高免疫毒素稳定性的方法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白喉毒素类免疫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白喉毒素类免疫毒素是将缺失天然受体结合活性的白喉毒素片段或突变体与抗体或细胞因子偶联而得到的一类新型导向药物,它可特异性识别并结合靶细胞,通过发挥其ADP核糖基化活性而抑制细胞蛋白合成,引发细胞凋亡。由于白喉毒素类免疫毒素能高效、特异地杀伤特定靶细胞,而使其在肿瘤等疾病的药物开发中暂露头角。综述了基于白喉毒素的免疫毒素的研制现状与应用前景 。  相似文献   

4.
免疫毒素的抗肿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毒素是由具有导向能力的载体(抗体或细胞因子)和具有细胞毒性的分子(毒素)偶联而成的具有特异性细胞杀伤能力的杂合分子,是一种靶向药物。免疫毒素首先利用肿瘤细胞上导向分子的受体与细胞结合,然后进入细胞,再由毒素发挥蛋白质合成抑制作用,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与其他抗肿瘤药物相比,免疫毒素具有毒性强和特异性高的优点,在肿瘤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简要概述了免疫毒素的作用机理、制备及其抗肿瘤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抗体与毒素的结合物称免疫毒素,是导向药物的一种,它能特异性杀伤靶细胞。本文综述了免疫毒素中常用毒素的特点和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机理,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免疫毒素的细胞毒性质,临床应用的初步效果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克服方法。  相似文献   

6.
免疫毒素通常是由抗肿瘤的靶向单克隆抗体与具有毒性的弹头蛋白进行交联而制备。免疫毒素能靶向肿瘤细胞表面抗原并释放特异毒素到肿瘤细胞,通过其抑制蛋白合成或改变信号传递途径而杀死肿瘤细胞。在肿瘤的导向治疗方面具有诱人前景。对目前免疫毒素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Ultrogel AcA 34凝胶柱纯化单克隆抗体和蓖麻毒素的结合物。结合物与游离毒素的分离较Sephadex G150柱好。继而利用蓖麻毒素B链能与半乳糖基结合的特性,用酸化Sepharose 4B柱进一步纯化结合物;达到完全除去游离抗体,使免疫毒素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毒性提高20倍。  相似文献   

8.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已研制出多种免疫毒素,IL-2免疫毒素是研究最为成功的例子之一,包括IL-2与绿脓杆菌外毒素的融合蛋白,IL-2与白喉毒素的融合蛋白等.这类毒素以IL-2为导向分子,IL-2受体阳性细胞为靶细胞,治疗移植排斥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T细胞淋巴瘤等疾病,在Ⅰ/Ⅱ期临床试验中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是这类免疫毒素对人体均有较强的抗原性,使治疗时间和效果均受限制,为此研制了人源化的IL-2免疫毒素,能在体内外杀伤IL-2受体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9.
以含单链抗体 ( Sc Fv) 3H1 1基因全长的质粒 DNA为模板 ,利用 PCR技术扩增 3H1 1 Sc Fv基因片段 ,扩增片段及绿脓杆菌外毒素 PE38表达质粒 p YR39- 1 - PE38经 H ind /N de 酶切、连接 ,转化大肠杆菌 BL2 1,构建免疫毒素的表达质粒 p YR3H1 1 - PE38.转化菌在 IPTG诱导下 ,表达免疫毒素 3H1 1 - PE38,3H1 1 - PE38经纯化、变性、复性处理后 ,通过 MTT法检测其对胃癌细胞MGC80 3的杀伤活性 .结果表明 ,3H1 1 - PE38浓度不变 ,其杀伤率在一定的范围内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当浓度为 5× 1 0 -8mol/L,作用时间为 60 h时 ,其对胃癌 MGC80 3细胞的杀伤率达74 .2 % ,而同等条件下抗 DNA免疫毒素 p Ig2 0 - PE38的杀伤率仅为 9.2 % ;作用时间一定 ( 60 h) ,免疫毒素浓度与杀伤率呈正相关 ,在 1 0 -10 mol/L以下 ,杀伤率几乎为零 ,而浓度高于 5× 1 0 -8mol/L时 ,杀伤率超过 70 % . 3H1 1 - PE38能够有效杀伤与之特异结合的胃癌细胞 ,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免疫毒素发挥生物学作用的全过程,构建了两种不同形式的基于假单胞菌外毒素(Pseudomonas exotoxin A,PE)的抗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免疫毒素CEA(Fv)/PE38/KDEL和PE35/CEA(Fv)/KDEL.用流式细胞术经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免疫毒素的抗原结合活性.免疫毒素的内化(internalization)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标记的方法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进行检测,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免疫毒素内化的定量分析.细胞凋亡采用FITC-annexin V/PI双荧光染色方法进行分析.用噻唑蓝(MTT)法测定免疫毒素的靶细胞杀伤功能.对两种形式的免疫毒素在各个功能阶段的性质进行研究和比较,全面展现了免疫毒素发挥生物学功能的过程及各个生物作用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为详尽的机制研究和免疫毒素的进一步优化改造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将狂犬病病毒中和性单链抗体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PE40,经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成功构建了重组免疫毒素原核表达载体。IPTG诱导后目的蛋白获得高效表达,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主要以不溶性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于菌体中,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2.29%。包涵体蛋白经体外复性及离子交换色谱柱、疏水作用色谱柱、Sephadex G200凝胶过滤层析柱三步纯化后获得纯度大于96%的目的蛋白,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表明重组免疫毒素与狂犬病病毒感染细胞具有抗原结合活性,MTT试验显示,重组免疫毒素对狂犬病病毒感染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2.
PE类重组免疫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E类重组免疫毒素是将经过修饰加工后失去与细胞结合能力的PE分子与导向分子(载体)通过DNA融合技术而成的新型导向药物。因其可特异性识别、结合和杀伤靶细胞,因而被用来治疗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AIDS等疾病。目前有许多种PE类免疫毒素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尤其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已取得显著的疗效,预期这些药物在未来几年将取得更长足的发展。本文对目前PE重组免疫毒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以抗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单链抗体与假单胞菌外毒素(Pseudomonas exotoxin A, PEA)的截短和修饰形式PE38/KDEL构建重组免疫毒素CEA/PE38/KDEL,并在大肠杆菌菌株BL21(DE3)-star中表达。采用镍离子螯合层析法纯化变性的包涵体样品,并用连续梯度透析的方法对纯化后的包涵体进行复性。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复性产物与靶细胞的结合活性,结果表明免疫毒素CEA/PE38/KDEL具有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的活性。以MTT法检测免疫毒素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结果表明该免疫毒素对SW1116和CNE_2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活性。证明了经包涵体复性的抗CEA免疫毒素CEA/PE38/KDEL对表达CEA抗原的肿瘤细胞具有良好的结合和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14.
在人乳腺癌和其他肿瘤细胞表面通常过表达一 2 8ku膜蛋白 ,可作为肿瘤导向治疗的作用靶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 ,将 6C6单链抗体 (ScFv6C6)同缺失细胞结合区的绿脓杆菌外毒素A(PE40 )相连 ,构建成 6C6免疫毒素 (ScFv6C6-PE40 ) ,其中ScFv6C6由能特异识别 2 8ku蛋白的 6C6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连接而成 . 6C6免疫毒素的原核表达水平为 3 3 % ,约 5 5mg/L菌液 .利用HisTrap(镍离子螯合 )柱层析纯化 ,得到纯度为 3 3 2 %的 6C6免疫毒素 ,其可识别MDA 2 3 1人乳腺癌细胞表面上的肿瘤相关抗原 ,并可杀伤这些细胞 ,半致死剂量为92ng/mL .  相似文献   

15.
免疫毒素药物在治疗疾病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能治疗一些与免疫相关的动物和人类的疾病,如血癌、自身免疫性疾病、GvHD病、HIV感染的细胞疾病以及一些实体瘤等,同时,在临床上也取得了一些进展,获得了一些数据,本文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HER2/neu 基因在肿瘤中的过度表达使其成为许多肿瘤的标志分子 . 为了增加过度表达 HER2/neu 的肿瘤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 (TNF) 的敏感性和提高 HER2/neu 抗体的肿瘤杀伤效应,将抗 HER2/neu 单链抗体 C6.5 与人肿瘤坏死因子 hTNF-α融合,构建了 scFvC6.5-hTNF-α融合蛋白,完成了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率为 400 μg/L 菌液 . 经过亲和层析和柱复性,融合蛋白的纯度达 95%以上 . ELISA 试验表明, scFvC6.5-hTNF-α能够特异结合 HER2/neu 阳性卵巢癌细胞 SKOV-3 和乳腺癌细胞 MCF-7 ,而不结合 HER2/neu 阴性的黑色素瘤细胞 A375. MTT 试验表明, scFvC6.5-hTNF-α能够选择性地杀伤 SKOV-3 和 MCF-7 细胞,而不影响 A375 细胞的生长 . 这种肿瘤细胞特异性杀伤作用提示该免疫毒素具有肿瘤靶向治疗的潜在应用价值 .  相似文献   

17.
免疫毒素系由具有导向能力的载体和具有杀伤能力的毒素或药物偶联形成的复合物。单克隆抗体的问世使载休的高度特异性得到解决,选择合适的“弹头”  相似文献   

18.
在基因工程的实践中,包含体的形成是人们利用大肠杆菌表达外源蛋白的一大难题。本文报道了利用山梨醇、甜菜碱等相容性溶质,在高盐胁迫下,实现了重组免疫毒素在大肠杆菌周质腔中的可溶性表达。同时发现葡萄糖的加入时机对重组免疫毒素的表达量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用基因工程方法,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C2 与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HER-2 单链抗体 scFv-B1,以一连接短肽连接,构建融合免疫毒素 B-L-SEC2,并用改进的新型表达载体 pASK75-EX,在大肠杆菌 BL21(ED3)中表达. 以不溶性包涵体形式表达的目的蛋白经变性后以镍离子螯和层析纯化,并以透析法进行复性. 流式细胞术和 MTT 实验结果表明,纯化复性的融合免疫毒素 B-L-SEC2,在体外具有与 HER-2 过表达的靶细胞 SK-Br-3 特异性结合的活性,并对该细胞产生显著的特异性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1991年3月26日,苏联分子诊断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of Molecular Diagnostics)主任Severin教授和Kiselev教授来病毒学研究所作学术访问。 Severin主任主要介绍了免疫毒素的研究情况,他的研究小组分离出一种免疫毒素,它可以和IgG抗体结合,结合状态的免疫毒素是没有活性的,但当IgG特异性地和靶细胞结合后,毒素释放,从而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