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端粒酶活性调节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u WJ  Ding J 《生理科学进展》2001,32(3):220-224
人端粒酶由RNA亚基、hTERT催化亚基和hTEP1调节蛋白等组成。端粒酶对端粒结构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端粒结构和端粒结合蛋白也影响着端粒酶活性。某些化疗药物通过破坏端粒结构下调端粒酶活性。端粒酶的激活需要hTERT基因的从头转录和各个蛋白亚基正确装配为端粒酶全酶。端粒酶活性调节的分子机制包括:(1)TERT基因的表达和转录是决定端粒酶活性的重要环节,受多种因素调控;(2)蛋白激酶Cα和蛋白激酶B磷酸化端粒酶蛋白而激活端粒酶,蛋白磷酸酯酶2A(PP2A)可逆转这一过程,下调端粒酶活性;(3)多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也直接或间接与端粒蛋白、端粒酶蛋白反应,参与端粒酶活性的调控。  相似文献   

2.
端粒与端粒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分裂中染色体因其末端(端粒)的DNA不能完全复制而短缩,使细胞逐渐失去增殖能力而衰老.端粒酶可延长染色体末端DNA,端粒酶的活化使细胞无限增殖.85%左右的恶性肿瘤端粒酶表达阳性,生殖细胞和无限繁殖的细胞系中端粒酶表达也呈阳性.文章综述了端粒的构成和功能、端粒酶在端粒合成中的作用,介绍了端粒酶活性的测定方法、细胞恶变与端粒酶激活的关系,并论及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来治疗癌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端粒酶RNA和端粒酶活性在人生殖道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采用反转录套式PCR(nested RT-PCR)和PCR端粒重复扩增(TRAP)方法分别检测了5种人生殖道癌细胞株端粒酶RNA(hTR)基因及端粒酶活性的表达。结果表明,宫颈癌HeLa和SiHa细胞株,绒毛膜癌JAR和BeWo细胞株及卵巢癌OCCI细胞株hTR及端粒酶活性均呈强阳性。但正常卵巢、宫颈和胎盘组织hTR和端粒酶呈阴性或弱阳性。提示反转录套式PCR和端粒重复扩增法可以简便而有效地检测端粒酶RNA及端粒酶活性。端粒酶的激活与肿瘤细胞增殖密切相关,并可能成为一项具有临床价值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新近研究表明,端粒酶的活化在细胞癌变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于端粒酶的活化,使端粒的长度维持一种动态平衡,细胞得以无限制地增殖下去,由此导致了肿瘤的发生。为探讨端粒酶活化在原发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采用逆转录PCR技术,对42例手术切除原发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发现,42例肝癌组织有34例检出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81.0%。42例癌旁组织有12例检出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28.8%,经组织学检查证实端粒酶阳性者均伴有明显的肝硬变。端粒酶活化与肿瘤  相似文献   

5.
6.
端粒酶是干扰素抗肿瘤的新靶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酶(telomerase)是一种具有逆转录活性的核糖核蛋白酶.端粒酶的异常活化是细胞永生化和肿瘤形成的关键步骤. 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调控密切相关;端粒酶由端粒酶逆转录酶、端粒酶RNA、端粒酶相关蛋白质组成,端粒酶逆转录酶是端粒酶活性的决定性组分.干扰素(interferon)是一种具有抗病毒、抗增殖、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功能的细胞因子;近年研究表明,干扰素通过相关信号转导途径而调节端粒酶活性,诱导细胞凋亡,为肿瘤的生物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但干扰素与端粒酶活性相关的抗肿瘤机制研究尚不充分. 本文综述干扰素通过调节端粒酶逆转录酶转录因子的表达和相互作用而抑制端粒酶活性、调节细胞周期并诱导细胞凋亡等抗肿瘤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端粒酶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含有TTAGGG重复结构的复合体 ,有防止染色体降解丢失 ,端端融合和重组建作用 ,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 ,以自身RNA为模板 ,逆转录维持染色体的稳定。目前肿瘤组织端粒酶检出率约 85 - 90 %,而正常组织或良性肿瘤端粒酶检出率〈5 %,说明端粒酶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端粒酶抑制剂作为新的抗肿瘤策略正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 ,现就端粒酶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状况做一简单概述。1、阻断端粒酶RNA的模板作用对端粒酶活性的抑制1. 1反义核苷酸、反义肽苷及硫代反义核苷酸对端粒酶活性的抑制端粒酶RNA序列中…  相似文献   

8.
端粒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是保护染色体末端,避免核酸酶对染色体末端的降解,防止染色体之间发生融合和重排。大多数人类肿瘤细胞通常通过端粒酶活性的重新激活来延长端粒,从而稳定染色体端粒DNA的长度。端粒酶是由端粒酶逆转录酶和端粒酶RNA模板组成的具有特殊逆转录活性的核糖核蛋白复合物。抑制端粒酶阳性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会导致细胞凋亡或衰老。目前有多种以端粒和端粒酶为靶点来进行肿瘤治疗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人端粒酶是一种核蛋白体,通过其内含的RNA模板与端粒末端配对把重复端粒片段添加在端粒3'末端|因此,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凋亡、衰老、永生化有密切关系,是癌症临床预测诊断的一个生物标签.现有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存在灵敏度低和不易定量等问题.本研究采用错配有限延伸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在人端粒酶延伸人工合成的游离端粒酶底物时,只加入dATP和dGTP,端粒酶只能把底物延伸4个脱氧核糖核苷酸AGGG.然后加入dNTP,让端粒酶延伸的产物和一条长的引物配对从而延伸出PCR模板|再加入引物进行热启动PCR.PCR后进行非变性PAG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得到希望的唯一1条目标带.同时,用不同的端粒酶浓度梯度进行优化,发现有限延伸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的下限达到250个HeLa细胞.  相似文献   

10.
端粒、端粒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端粒、端粒酶研究工作的广泛开展,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它们与衰老、癌症发生过程中的许多重要的生物学现象相关。因此端粒、端粒酶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关端粒、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及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端粒酶的激活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 ,通过检测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水平 ,为胃癌及其发生的早期诊断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方法 :应用PCR ELISA技术 ,把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技术与微孔液相杂交酶联呈色技术有机结合 ,检测胃肠癌组织和腹水标本中的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 :1 7例晚期胃癌组织标本中检出 1 3例端粒酶活性表达 ,阳性率为 76 47% ;2 3例中期胃肠癌组织标本中检出 1 9例端粒酶活性表达 ,阳性率为 78 2 6% ;66例早期胃癌组织标本中检出5 7例端粒酶活性表达 ,阳性率为 86 36% ;36例癌旁近端组织标本中检出 1 1例端粒酶活性表达 ,阳性率为 30 5 6% ;36例癌旁远端组织标本中检出 4例端粒酶活性表达 ,阳性率为 1 1 1 1 % ;2 6例胃肠癌腹水标本检出 1 9例端粒酶活性表达 ,阳性率为 73 0 8% ;5 4例正常人胸腹水标本中没有检出端粒酶活性表达。结论 :胃癌组织标本中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表达 ,端粒酶活性表达可以作为胃癌发生的有效指标 ,而PCR ELISA技术可以定量评价作为端粒酶活性表达从而作为诊断胃癌发生的一种快速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Pinx1表达与端粒酶活性及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inx1作为端粒酶抑制剂,也是最近发现的一种新型肿瘤抑制因子.通过对内源性端粒酶抑制基因Pinx1与端粒酶、端粒相关蛋白在肿瘤中的表达以及Pinx1在肿瘤演进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发现肿瘤中Pinx1表达下降与端粒酶活性增高密切相关,且端粒酶活性增高的程度与肿瘤的预后相关.现对近年来Pinx1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该基因表达与端粒酶活性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端粒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酶在细胞中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通过其逆转录酶活性复制和延长端粒DNA来稳定染色体端粒DNA的长度。近年有关端粒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表明,在肿瘤细胞中端粒酶还参与了对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基因组稳定的调控过程。与端粒酶的多重生物学活性相对应,肿瘤细胞中也存在复杂的端粒酶调控网络。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翻译后水平对端粒酶活性及功能进行调控,则是目前研究端粒酶调控机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DNA串联重复序列,对基因组稳定性和完整性起保护作用。端粒的长度与细胞周期密切相关。其长度变化机制分为依赖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重组两类,氧化应激和铅(Pb)与端粒酶的功能蛋白相结合抑制其活性,致使端粒缩短,硒(Se)与二者具有拮抗作用,延缓衰老。相关数据表明85%肿瘤细胞与端粒酶活性成正相关,以端粒酶活性作为肿瘤治疗靶标称为当代热点之一。主要对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与端粒的相关性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端粒和端粒酶在癌症治疗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摘要:端粒酶活性直接与细胞的分生能力、生活力、生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对其活性测定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参照人类端粒酶体外检测的原理和方法,设计了特别的先导引物和反向引物,采用不同的退火温度将PCR循环分成两步进行,再结合DNA凝胶电泳成像定量分析系统,以模式植物水稻为研究对象,对端粒酶活性定量检测方法和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结果显示,水稻端粒酶活性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19℃,反应时间13分钟,总蛋白浓度0.28μg/μl,与人端粒酶最佳反应条件有明显差异,建立了一种有效测定植物端粒酶活性的定量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对6个水稻品种的根、幼叶及幼穗三个不同组织器官的端粒酶活性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显示幼穗最高,其次为幼叶,根最弱。说明植物端粒酶活性与细胞、组织的生活力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端粒酶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金辉  谢弘 《生命科学》1999,11(3):111-113
端粒酶是一种RNA依赖的DNA聚合酶。它的生物学功能在于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序列,解决了线性染色体的末端复制问题,维持了染色体的稳定性。本文介绍一些新进展:如端粒酶蛋白的cDNA已被克隆;端粒酶活性检测中出现误差的可能原因;端粒酶活性的调控因子TRF1及新发现的TRF2;端粒酶活性同肿瘤诊断及预后间的关系;端粒酶的激活同肿瘤发生间的关系;反义核酸抑制端粒酶活性的可能性及其可能发生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7.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重要结构复合物,对维持染色体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端粒酶的主要功能是复制端粒末端DNA,维持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调节与肿瘤发生和细胞衰老有着密切关系。本简要综述近年来依赖端粒酶的端粒维持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文蕾  凌贤龙 《生命科学》2010,(10):1005-1008
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其主要功能是维持端粒长度,有助于细胞永生化。现已发现,氧化应激可以改变端粒酶活性,促使端粒酶从细胞核转位到线粒体,因而不能继续维持端粒长度,使细胞端粒缩短。端粒酶线粒体转位的非依赖端粒功能包括改善线粒体功能、减少细胞氧化应激、拮抗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端粒酶 (Telomerase)是一种核糖核蛋白 ,依赖酶分子中的RNA模板 ,通过逆转录合成染色体末端的端粒。近年来研究证实 ,端粒酶与细胞衰老及细胞分裂过程密切相关 ,尤其在恶性肿瘤组织中活性异常高。因此通过测定肿瘤组织、癌旁细胞及脱落细胞等端粒酶活性 ,可用于癌症的临床诊断、疗效观察、愈后及病理机制的研究。国外已经有对肾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测定但都为定性 ,国内未见报道。本实验采用TRAP -ELISA技术对肾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进行定量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样本来源 :组织标本均来自白…  相似文献   

20.
鼻咽癌的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Kim 等建立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及内标技术对58 例患者的鼻咽活检标本进行其端粒酶活性测定. 43 例鼻咽癌确诊患者标本的该酶阳性率为90.7% ,15 例鼻咽部慢性炎症(对照组)标本的该酶阳性率为6.7% . 3 例复发的鼻咽癌标本均呈阳性, 2 例治愈的鼻咽癌标本则属阴性. 鼻咽癌组织端粒酶活性在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样本之间无显著差异. 由于鼻咽癌组织的端粒酶活化现象普遍存在,其活性检测可望成为鼻咽癌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