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株植物病原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及拮抗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黄豆酱中分离筛选对植物病害有防治效果的拮抗菌,提取发酵液中的拮抗物质,研究其抑菌机理及基本性质。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细菌、平板对峙法筛选拮抗菌,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鉴定菌种,硫酸铵沉淀法提取发酵液中的拮抗物质,考马斯亮蓝法测得蛋白含量,扫描电镜观察拮抗物质抑菌作用,琼脂孔扩散法测定拮抗物质抑菌谱及其活性的稳定性。从黄豆酱中分离出18株细菌,通过筛选,得到一株拮抗效果最好的菌株,菌体抑菌率62.78%,发酵液抑菌率53%,命名为4-z-3,经鉴定为Bacillus siamensis。4-z-3发酵液在硫酸铵饱和度为20%~30%时提取的粗提物抗菌活性最大,为60.8%。最适饱和度下提取的粗提物的蛋白质含量为3.45%。拮抗物质对多种病原菌有良好的拮抗效果。经过4-z-3粗提物处理的病原真菌,菌丝受到破坏,细胞形状改变,细胞完整性缺失。粗提物的稳定性方面,对热不敏感,仅在90和100℃时抑菌活性下降明显;对酸碱不敏感,pH值为4时仍有81.6%的抑菌活性;对蛋白酶不敏感,抑菌活性最低时降低了19.6%;对紫外线不敏感,照射12 h之后抑菌活性仍有92.5%。本研究表明,菌株4-z-3是一株具有发展潜力的农业生防菌,分泌的胞外拮抗物质能够有效防治多种植物病害,且抑菌活性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筛选向日葵枯萎病拮抗芽胞杆菌菌株并研究其抗菌谱,探讨环境条件对菌株抑菌活性的影响并通过植物栽培完成生防评价。 方法 从向日葵根际土壤中选择性分离芽胞杆菌,通过5点对峙法确定1株高效拮抗菌株,进行鉴定后,测定其抑菌谱;单因素实验探讨环境条件对抑菌活性的影响;向日葵发芽实验完成生防评价。 结果 确定1株高效的枯萎病拮抗菌株WBFL-1,经鉴定为枯草芽胞杆菌,该菌对镰刀菌属具有广谱抗性,其抑菌活性的最佳条件是温度40 ℃,pH值7.0,接种量150 μL,发酵时间48 h。生防评价表明该菌对枯萎病的拮抗效果显著。 结论 该菌可为农作物枯萎病的生物防治提供有效菌种储备。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拮抗能力强且抑菌特性稳定的放线菌菌株。方法采用双层琼脂法筛选出4株拮抗放线菌菌株,然后采用杯碟法测这4株菌株发酵液提取物的抗菌谱、最小抑菌浓度、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结果 4株菌株发酵液提取物都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的生长。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测发酵液提取物的最小抑制浓度,6#和9#拮抗作用较强,发酵液提取物稀释0.125mg/ml仍有抑菌作用。6#菌株在100℃处理30min后仍有40%的抑菌活性。6#菌株发酵液提取物在碱性环境条件下比在酸性环境条件下稳定。结论 4株菌株中6#菌株发酵液提取物具有拮抗能力强、最小抑菌浓度低和在碱性条件下活性较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从健康桑树叶片中分离到的一株内生拮抗细菌Lu10-1进行鉴定,并探讨该菌株在桑树体内的定殖.[方法]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结合recA基因特异引物PCR检测法对菌株Lu10-1进行分类学鉴定;以抗利福平(Rif)和氨苄青霉素(Amp)双抗药性为标记,采用浸种、浸根、涂叶和针刺等方法接种,测定Lu10-1菌株在桑树体内的定殖.[结果]结果表明,菌株Lu10-1属于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与亲缘关系较近菌株B.cepacia(X80284)的同源性达98%,该菌株的16S rDNA序列已在GenBank中注册,登录号为EF546394;Lu10-1菌株浸种接种后,菌株在桑苗组织中的数量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到第20天后菌量趋于稳定;细菌浸根接种后,菌株在茎叶部定殖的菌量均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结论]内生拮抗细菌Lu10-1归属于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基因型Ⅰ(Burkholderia cepacia genomovar Ⅰ);该菌株可在桑树体内长期定殖并传导,且在定殖过程中菌株的拮抗性能未改变;为将该菌株导入桑树体内进行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四川宜宾七种中药提取物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肉汤二倍稀释法和琼脂平板培养计数法,研究四川宜宾七种中药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巴氏杆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黄柏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最强,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15.6~125 mg·mL-1,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为31.25~250 mg·mL-1;栀子提取物抗菌活性次之,MIC 为62.5~125 mg·mL-1,MBC 为125~>250 mg·mL-1;佛手提取物有较稳定的抗菌活性,MIC均为125 mg·mL-1,MBC为125 mg·mL-1和250 mg·mL-1;姜黄、杜仲、何首乌、细毡毛忍冬的提取物抗菌活性相对较差,大部分 MIC≥250 mg·mL-1.说明四川宜宾的黄柏和栀子的提取物抗菌活性较强,佛手提取物抗菌活性较稳定,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从土壤中筛选出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的拮抗菌进行鉴定,并对其发酵产物抑菌效果进行研究。以分离到的污水中的15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为测试菌株,土壤中分离到的1株拮抗菌为试验菌株,通过点接种法、平板对峙法和发酵产物抑菌试验测试试验菌株对测试菌住的拮抗作用;通过16S r DNA PCR产物测序及生理生化反应鉴定试验菌株种属;通过发酵产物氯仿粗提物薄层色谱分析试验,结合细菌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预测在线分析,初步研究试验菌株的抑菌成分。显示试验菌株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对15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均有拮抗作用,其发酵产物氯仿粗提物中组分之一具有明显抑菌作用,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在线软件分析推测该产物可能为Nrps、Bacteriocin、Phenazine、Siderophore、Hserlactone、Arylpolyene中的一种或几种。本研究提示铜绿假单胞菌含有多种已知或未知次级代谢产物,为开发利用铜绿假单胞菌资源提供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粗糠柴等10种中草药采用80%乙醇室温下浸渍制备的提取物进行体外抗铜绿假单胞菌及其耐药菌活性研究,并采取药敏纸片法测定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性。结果表明:这10种中草药80%乙醇提取物中,粗糠柴的乙酸乙酯层对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及其耐药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抑菌圈直径范围在10~17 mm之间,MIC范围在0.125~0.5 mg·mL~(-1)之间,MBC范围在0.5~1 mg·mL~(-1)之间;正丁醇层、水层的抑菌活性较乙酸乙酯层弱,石油醚层对铜绿假单胞菌没有效果。而小叶藤黄、滇南红厚壳、续随子的乙酸乙酯层,巴豆、罗汉松、肉桂醇提物对铜绿假单胞菌及其耐药菌株有较弱抗菌活性;滇南红厚壳的正丁醇层、续随子乙酸乙酯层以及大八角和郁金的醇提物对铜绿假单胞菌及其耐药菌株均无活性。从这些数据中可以得出,粗糠柴的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和水层对铜绿假单胞菌及其耐药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尤以乙酸乙酯层活性最好,而粗糠柴的石油醚层没有活性。  相似文献   

8.
张泽萍  胡欢  左国营 《广西植物》2019,39(4):499-510
为考察中草药抗菌物质基础筛选出活性提取物,该研究通过80%乙醇冷浸和95%乙醇回流提取制备23种中草药的提取物,采用琼脂扩散法测量抑菌圈直径,用微量液体培养基倍比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fungicidal concentration,MBC/MFC),并测定了提取物对临床4种常见病原菌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紫珠草、千斤拔、黄龙尾等9种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MIC/MBC值除个别菌是12.5 mg·mL~(-1)外,其他都在0.09~3.12 mg·mL~(-1)之间;千斤拔、大红袍、过江龙等5种中草药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抑菌活性,其MIC/MBC值在3.12~12.5 mg·mL~(-1)之间;紫珠草、千里光、石楠等13种中草药对大肠埃希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MIC/MBC值在0.09~6.25 mg·mL~(-1)之间;八角对白色念珠菌有较强抑菌活性,其MIC/MFC值在0.78~12.5 mg·mL~(-1)之间。23种中草药的抗细菌活性较好,尤其是千斤拔、大红袍、过江龙、八角、黄药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都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但对真菌抑菌效果不明显,仅有八角对白色念珠菌有抑菌活性。此外,提取溶剂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中草药的提取率和活性均有影响,冷提稍优于热提。  相似文献   

9.
以3种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Bacillus subtilis、枯草芽孢杆菌Staphyloccocus aureus)为供试菌,测定了长足大竹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雄性附腺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长足大竹象雄性附腺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如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不同浓度的粗提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影响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抑菌活性随着粗提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粗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2 mg·m L~(-1)、0.4 mg·m L~(-1)。不同处理温度对长足大竹象雄性附腺粗提物的抑菌作用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抗菌剂α-炔丙基-γ-亚甲基-γ-丁内酯是以天然抗菌物质原白头翁素为基础,利用仿生技术合成出的新型抗菌剂.通过悬液杀菌法进行最小抑菌浓度测定、悬液定量法及活体菌落计数法进行最小杀菌浓度测定等生化试验对其抗菌效果进行了检验;通过细胞壁结构的完整性实验及透射电镜观察等理化实验对其抗菌机理做初步研究,为其应用于实践提供依据.抗菌剂α-炔丙基-γ-亚甲基-γ-丁内酯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及马拉色菌均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对马拉色菌的抑菌作用尤为突出,并对其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其对马拉色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5mg/ml,当其浓度在10mg/ml时,对马拉色菌具有瞬杀作用(作用1min对球形马拉色菌的杀灭率可达到99.99%).通过胞壁完整性实验以及电镜观察实验表明该抗菌剂的抑菌机制并不是完全破坏胞壁结构,但是对细胞壁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